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86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人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以头痛、鼻塞、恶寒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宜以辛温解表、散寒宣肺的中药为主。
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嗓子疼、咳嗽、咽干等症状,治疗上则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中药为主。
二、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差异,辨别湿热、寒湿等不同证型,并针对性地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解毒汤、石菖蒲汤等。
三、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中医内科治疗胃炎注重调理脾胃、消除病因。
常用的中药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消食生津的作用。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消化不良强调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常用的中药有香砂养胃汤、半夏泻心汤等,有助于舒缓脾胃不适症状。
五、痛风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痛风注重辨证施治,可选择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六、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重视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钩藤饮、七叶扁豆汤等,能够平肝息风、降血压。
七、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等。
中医内科治疗冠心病注重辨证论治,可选用活血化瘀、通络开脉的中药进行治疗,如三七伸脉丸、桃红四物汤等。
八、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高血糖、多饮多尿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糖尿病强调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选择健脾养阴、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逍遥散、五味子丸等。
《医学疾病诊疗指南(全套)》精选.doc医学疾病诊疗指南(全套)精选引言医学疾病诊疗指南是为了指导医疗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提供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而编写的指导文件。
本文档是医学疾病诊疗指南的精选,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有关主要疾病的重要信息和诊疗方针的参考。
1. 高血压1.1 定义高血压是指在静息条件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2 诊疗原则- 初次诊断高血压需在多个时间点测量,确保血压的准确性。
- 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整体风险评估,包括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因素。
- 非药物治疗应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
-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药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2. 糖尿病2.1 定义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2.2 诊疗原则- 糖尿病的诊断需基于多次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 糖尿病治疗应综合考虑血糖控制、合并症的处理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
- 血糖控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
3. 冠心病3.1 定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3.2 诊疗原则-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 冠心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4. 脑卒中4.1 定义脑卒中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急性障碍,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4.2 诊疗原则- 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或减轻后遗症的形成至关重要。
临床常见病诊疗手册一、概述临床常见病诊疗手册是一本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工具。
手册汇集了多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旨在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手册内容手册涵盖了多种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2、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肝炎等;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4、神经系统疾病:脑梗塞、脑出血、癫痫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亢、甲减等;6、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尿路感染等;7、外科疾病:骨折、烧伤、痔疮等;8、妇产科疾病:痛经、阴道炎、妊娠期高血压等;9、儿科疾病:小儿感冒、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三、手册特点1、内容全面:手册包含了多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能够满足医务工作者的基本需求。
2、简单实用: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实用性强,便于查阅和使用。
3、更新及时:手册会根据医学进展和临床实践需要及时更新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使用方法1、仔细阅读手册的目录和章节,了解手册的结构和内容。
2、根据需要查阅相关章节,获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4、定期复习手册内容,保持对知识的更新和理解。
五、结论临床常见病诊疗手册是医务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之一,它提供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务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手册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一、概述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是一种针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旨在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指南涵盖了多种常见疾病,包括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为医生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二、指南的制定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过程严谨科学,通常由专业领域的专家根据最新的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手足显微部分)科雷氏骨折【定义】科力氏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
是人体最常发生骨折之一,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诊断依据】一、有明显外伤史。
科力氏骨折多位间接暴力所引起,常见于跌到,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一、临床症状体征:(一)腕部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
(二)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
(三)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叩击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更向远侧突出。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多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分类】根据关节面损伤,下尺桡关节损伤,尺骨远端是否骨折,将骨折分为八类。
一、关节外骨折,无尺骨远端骨折。
二、关节外骨折,有尺骨远端骨折。
二、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三、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四、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五、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骨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六、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八、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单纯夹板或石膏固定。
1、适应证:无移位骨折或裂纹骨折。
2、操作方法:超腕夹板或石膏托固定。
(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
1、适应证有移位骨折或陈旧骨折仅向掌侧成角,或陈旧骨折愈合尚未牢固,经行闭合折骨术后。
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患肢前臂旋前,手掌朝下。
一助手握其前臂,术者握其腕部,拇指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肢置于腕掌部,顺势拔伸牵引,矫正重叠及嵌插。
将前臂远端旋前,顺纵轴方向猛抖,同时尺偏掌屈腕关节,使之复位。
医学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一、感冒感冒是由多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发热等。
感冒的基本治疗方法是休息和补充足够的水分,同时可以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热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二、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人们应该注意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心态稳定、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用药进行,如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有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所引起的。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例如限制饮食、适度运动、合理用药等。
药物治疗的糖尿病药物种类较多,包括胰岛素和口服药物等。
四、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多种原因造成的冠状动脉血供不足及相应的症状。
治疗冠心病主要是通过药物、心血管介入手段等方式进行。
预防冠心病很重要,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
五、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支气管炎症引起的气道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哮喘常用药物有β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
同时要预防哮喘的发生,如避免致敏物质、保持空气清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必要的。
六、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肠胃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胸骨后的不适感等。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包括抗酸药、胃粘膜保护剂、消炎止痛药等。
此外,适度改变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饮料、定时适量摄入食物等也是预防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
七、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神经功能异常。
治疗方法包括血栓溶掉剂、手术等。
同时预防脑卒中也十分重要,减少胆固醇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身体检查等是必要的。
总之,医学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生活方式管理、规范用药,预防和治疗疾病。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分级诊疗常见病分级诊疗流程(18个)目录一、脑梗死 (2)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3)三、糖尿病 (4)四、高血压 (9)五、癫痫 (10)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七、冠心病 (14)八、泌尿系结石 (15)九、支气管炎 (17)十、腰椎间盘突出症 (24)十一、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成人) (25)十二、肝和肝内胆管肿瘤 (40)十三、子宫平滑肌瘤 (41)十四、消化性溃疡 (42)十五、乳腺疾病 (43)十六、肠梗阻 (44)十七、甲状腺癌 (45)十八、地中海贫血 (48)一、脑梗死TIA/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为局部性缺血造成的短暂性脑或视网膜神经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缺血部位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1小时;可反复发作;无任何急性梗死的证据发现。
脑梗死TIA 不是良性疾病,它预示患者处于发生脑梗死的高度危险中,应予积极处理,以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机率。
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侧支循环代偿供血时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产生的神经系统症候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和缺氧性坏死,如窒息和心跳、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疑诊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优先就近转卒中急救地图中的卒中定点救治医院。
二级医院1.脑血管病初步诊断;2.二级预防治疗方案的调整;3.定期随访及评估的患者;4.急性期TIA/脑梗死患者;5.应进行血管评估,应尽量查明病因及发病机制;6.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1)不能进行血管评估,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不明的患者;(2)无条件进行溶栓或血管内治疗;(3)有严重合并症,当地医院无法良好控制,病情许可时。
三级医院1.脑血管病初步诊断;2.二级预防治疗方案的调整;3.定期随访及评估的患者;4.急性期TIA/脑梗死(初发与复发)患者;5.未进行血管评估,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患者;6.需要进行血管介入检查或治疗患者;7.门诊治疗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8.原有疾病基础上再次加重,需重新评估的患者;9.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1)已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3)有合并症,甚至需要长期高级生命支持患者,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下级医院具有生命支持条件,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0-J06/J00-J06)诊断:1.轻症无热或低热。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2.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
轻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建议用复方对乙氨基酚或者酚氨咖敏片重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以下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1)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
(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可根据情况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更严重者收入住院治疗。
二、急性支气管炎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 904 J20)诊断:1轻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嗽为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
2重症:除上述表现外伴发热,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液脓。
肺部出现出现粗、中湿罗音。
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
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治疗原则:1.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多饮水2.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常用喷托维林、盐酸溴已新、氨溴索等。
伴发热、全身酸痛时可服对乙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等。
3.如有细菌感染可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气急、哮喘则用氨茶碱。
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J44 101 J44)诊断: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产后方可确诊;2.子痫前期:轻度:妊娠20周以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 X 109 /L;血LDH 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3.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舒张压≥90mmHg(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0. 3g/24h;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后突然尿蛋白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X109/L。
根据上述分类,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发现孕妇血压升高,间隔半小时复测仍高者应转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可处理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病人及重度子痫前期病人未合并其他脏器损害者;若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10mmHg应转至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应在三级医院处理。
产后,可转二级医院随诊。
早产早产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196-258日)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成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
为便于分级处理,将早产按孕周分为<32周,32-34周,≥34周三类。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孕期检查,诊断34周以后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应转到二甲以上有新生儿科的医院分娩。
门诊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门诊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这些疾病虽然不属于重症范畴,但如果不及时得到正确的诊疗,仍然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门诊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些疾病。
一、感冒感冒是指因冷空气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对于轻度感冒的患者,通常建议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适当服用退烧药和咳嗽药。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高热、咳痰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等。
二、发烧发烧是机体对某种疾病的一种自然反应,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种类型。
对于轻度发烧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退烧药、多喝水、擦身体以降温等方式缓解症状。
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来确定发烧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三、腹泻腹泻是指因消化系统出现异常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的症状。
对于轻度腹泻的患者,建议增加水分摄入、定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服用一些抗菌药物来控制病情。
如果腹泻伴有高热、腹痛等症状,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综合考虑病史、症状、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水分电解质、使用抗生素等。
四、咳嗽咳嗽是呼吸道受刺激时肌肉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常见的咳嗽包括干咳和有痰咳两种。
对于轻度的咳嗽,可以通过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缓解症状。
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咳嗽的特点和病史,辅以胸部X光、痰液分析等检查,确定咳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咳嗽药物、吸入疗法等。
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鼻黏膜炎症,其表现为频繁的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