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 格式:ppt
- 大小:752.0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前提除了要有内业计算资料外,一个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控制点密度适当,图形结构良好的施工控制网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精度等级更直接影响桥墩放样点位的精度,从而更构成了桥梁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与布设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网显得极为重要。
对一般的中小桥梁可通过在导线点的基础上增设施工控制点,构成简单的四边形网,并加测四边形两对角线从而提高图形强度,再按一级三角网施测要求测量平差后即可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对大型桥梁的控制网精度要求需要作具体分析。
图形结构宜简单,常见的有单三角锁、双四变形以及不规则的多个三角形构成的三角网(常用于互通式立交桥梁)。
下面就控制网具体精度的确定作一些分析。
桥梁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要求主要体现在相临桥墩的相对精度要求。
目前桥墩放样通常采用全站仪在施工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放出位置,规范要求的桥墩位置允许偏差值可作为桥梁控制网设计精度确定的基础。
在确定了桥梁控制网精度设计的基础数据后还应遵循另一原则:即应该使控制点位本身的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的误差,相对与施工防样时产生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以便为以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这一原则,现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分析如下: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本身误差所引起的误差M2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则根据误差的传播规律有:M = ±√(M12+M22)= ±M2 √(1+M12/M22) (1) 显然M1 < M2故M1 / M2< 1将(1)式的二项式展开为级数并略去高次项,有M = M2×(1 + M12 / (2×M22 ))(2) 若使(2)式中M12 /(2×M22)=0.1即使控制点本身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0%,则有M12 = 0.2×M22(3) 将(3) 式和(2)式联合解算,可求得M1 ≈0.4M (4)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控制点所引起的误差为总误差的0.4倍时它使放样点的总误差仅增加10%,这一影响可忽略不计。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机制和运营第一章碳排放交易市场简介
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一种协调气候变化对策的机制,它可以通过赋予碳排放额度的财产权,促使企业在国家政策规定的目标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章碳排放配额的来源与分配
碳排放配额的来源包括国外新能源项目、国内新能源建设、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森林碳汇等。
分配方法有政府指定、第三方销售给企业、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等。
第三章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
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主要包括:碳排放证书的发行和注册→碳排放配额的交易→碳排放权人的监管。
第四章碳排放市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碳排放市场的挑战包括政治层面的变化、市场监管的不规范、金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等。
未来展望则需要重视碳排放市场的组织、监管以及运营方式的创新。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按桥式确定控制网精度的方法是根据跨越结构的架设误差(它与桥长、跨度大小及桥式有关)来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一般分为简支梁和连续梁。
简支梁在一端桥墩上设固定支座,在其余桥墩上设活动支座,如图4-2所示。
在钢梁的架设过程中,它的最后长度误差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杆件加工装配时的误差;二是安装支座的误差。
图4-2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根据《铁路钢桥制造规则》的有关规定,钢衍梁节间长度制造容许误差为mm2±,两组孔距误差为mm5.0±,则每一节间的制造和拼装误差为mml12.225.022±=+±=∆。
当杆件长16m时,其相对容许误差为754711600012.2==∆ll由n根杆件铆接的桁式钢梁的长度误差为2lnL∆±=∆设固定支座安装容许误差为δ,则每跨钢梁安装后的极限误差为2222δδ+∆±=+∆±=∆lnLd (4-1)根据《铁路钢轨拼装及架设施工技术规则》,δ值可根据固定支座中心里程的纵向容许偏差大小以及梁长和桥式来确定,目前一般取mm7±=δ。
由上分析,即可根据各桥跨求得其全长的极限误差22221...NdddL∆++∆+∆±=∆(4-2)式中 N——桥的跨数。
当等跨时,有NdL∆±=∆取21的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LLLmL∆⋅=21表4-1是根据上述铁路规范列举出的以桥式为主结合桥长来确定控制。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公路桥梁的建设逐渐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和布设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首先,施工控制网的设计要考虑多重因素。
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桥梁施工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控制网结构和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监控和控制,也可以结合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监控设备的种类和布设位置,以及监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方式等。
其次,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科学合理。
在布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控点和监控设备。
一般来说,桥梁的主要构件和关键部位是需要重点监控的对象,例如主梁、桥墩和桥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如脚手架的搭建、拆除和使用过程,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在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和布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数据采集与分析:应该有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采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应力、位移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2. 远程监控与控制: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施工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桥梁施工的各项参数和状态,并能够远程控制相应的设备和机械。
3. 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设计和布设施工控制网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在设计和布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
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公路桥梁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摘要:目前,如何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布设测量控制网,成为技术施工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获取测量控制网,此篇采用GPS静态测量来获取控制点的坐标,通过水准路线获取控制点的高程,所得测量结果即为测量控制网,此文为其他工程布设控制网提供参考。
关键词:控制网,测量,GPS,水准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使用年限的增长,需要修建新的道路桥梁,修建桥梁过程中建立控制网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控制网的手段日益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GPS技术逐步应用于平面控制网的制作,很大效率的提高了平面控制网的测量质量与速度。
可以通过GPS技术获取水平控制网,再通过电子水准仪来测得高程控制网,从而结合建立完整的控制网。
建立的控制网用于日后的各种测量工作:例如桥梁墩柱点位测量、桥梁现浇梁的高程测量、桥梁的变形监测、桥梁质量检查等。
2 控制网布设规范2.1选点与埋石标准[1]选点准备工作:选点人员通过收集工程范围资料充分了解已有控制点、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等。
选点人员充分了解工程范围内交通、气候、通讯等情况。
选点点位要求:1.便于安置接收装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过15°;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3.附近无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4.交通方便;5.地面基础稳固,有利于标石保存;6.环境与测站环境应相同,减少气象元素的影响。
选点作业:选点人员按照设计书进行勘测,按照选点点位要求选定点位,并加以标记;需要水准联测的点,还应实地勘察水准路线;记录点之记;选点完成后,绘制GPS网选点图。
标石:标石类型分为天线墩、基本标石和普通标石,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需满足标石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在标石中心设中心标志,可选用铜、不锈钢、铁或坚硬的复合材料制作,标石中心应有清晰的十字丝或其他直径小于0.5mm的中心点。
埋石作业:标石用混凝土灌制;埋设标石需使各层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不大于2mm;埋石所占土地,应经过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的同意。
摘要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分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和首级高程控制网,对其设计与观测是特大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青岛跨海大桥,针对现代特大型桥梁施工建设对控制测量的要求,从桥梁工程的建设出发,对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
主要分析利用GPS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首级平面控制网和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的首级高程控制网的方法。
按照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测量步骤,系统的阐述了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设计、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步骤中采取的提高精度的措施,通过完成青岛跨海大桥手机控制网的测量技术设计,得出一些对于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字: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技术设计Abstract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 with long s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the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for its design and surve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and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has very important means. Takes the Qingdao Bay Major Bridge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survey for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and gives a minu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 of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which is designed for bridges with long span. The method of how to use GPS to set up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how to use precise leveling surveying to build the head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the survey about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ocesses of the design, surveying,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measures which a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network in a systematic way. By completed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 of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about the Qingdao Bay Major Bridge, summarizes sa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for establishing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of all the bridges with long span.Keyword: Bridge with long span; Head control network; Technical design目录目录 (1)1 绪论 (3)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2 工程概况 (6)2.1 测区概况 (6)2.1 工程简介 (6)2.3 主要任务 (7)2.4 作业技术指标 (7)3、首级平面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 (8)3.1 作业技术依据 (8)3.2 坐标系统的选择及起算数据 (8)3.3 网形的优化设计 (9)3.4 大桥合龙处平面误差预计 (10)3.5 选点埋石 (16)3.6 外业观测 (18)3.7 数据处理 (22)3.8提交的成果 (26)4首级高程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 (27)4.1坐标系统及起算数据 (27)4.2水准路线的选定及精度估算 (27)4.3大桥合龙处高程误差预计 (29)4.4实地选点埋石 (30)4.5外业施测 (32)4.6 数据处理 (36)4.7 应提交的资料 (36)5结论与展望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I (39)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桥梁是指供道路、铁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水体、山谷或彼此间相互跨越的工程构筑物,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大桥施工控制网优化技术设计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班级:测绘13-2班姓名:学号:环境与测绘学院2017年1月12日目录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台、桥墩放样方案设计 (1)1 课程设计目的与背景 (1)2 工程概况 (1)2.1大桥概况 (1)2.2已有测绘成果 (2)3 相关作业依据与要求 (2)3.1相关测量规范 (2)3.2等级、精度要求 (2)4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4)4.1 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法 (5)4.2 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的特殊要求 (6)4.3桥轴线必要精度 (7)5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8)5.1首级平面控制网优化设计 (9)5.1.1首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一 (9)5.1.2首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二 (14)5.1.3首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三 (18)5.1.4三种方案比较 (22)6次级控制网优化设计 (22)6.1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一 (22)6.2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二 (26)6.3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三 (27)6.4三种方案比较 (28)7 高程控制网优化设计 (28)7.1观测与计算 (29)7.2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一 (32)7.3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二 (35)7.4 精度对比 (37)8 桥墩放样方案 (37)8.1 桥墩中心放样方法 (37)8. 1.1桥墩中心放样方案一 (38)8.1.2桥墩中心放样方案二 (41)8.2精度对比 (44)9 课程设计总结 (44)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台、桥墩放样方案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与背景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前提除了要有内业计算资料外,还要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控制点密度适当,图形结构良好的施工控制网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精度等级更直接影响桥墩放样点位的精度,从而更构成了桥梁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与布设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网显得极为重要。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和测设[摘要]:桥梁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网,三角网可以用于测定桥轴线长度,并可以为交会墩台位置提供平面控制点。
本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布置和测设的原则与技巧。
[关键词]:桥梁测量控制网布置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447 -01 1引言测设平面控制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高精度地定出墩、台中心的最或是值位置,一则确保钢梁正确地对位在墩、台的支座上;二则还要求各墩、台尽可能地减少偏心的影响,使传力处于最佳状态。
2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与测设2.1桥梁平面控制网累型在建立桥梁平面控制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又要考虑后继施工的需要,所以在布网之前应对桥梁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场地布置、桥址地形及周围的环境条件、测设精度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在桥址地形图上拟定布网方案,再到现场按照以下基本要求选定点位。
2.1.1网型网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测得的桥轴线尺度精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并能利用这些三角点,已足够的精度用前方交会法为桥墩放样。
当主网的三角点数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要求能方便地增设插点,这一点在初拟网型时应有所考虑。
在满足精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网型应力求简单。
2.1.2基线三角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基线长度不宜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
一般应在两岸各设一条基线,以提高三角网的精度及增加检核条件。
基线如用钢尺直接丈量,应布设成整尺段的倍数为宜。
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硬、地势平坦的地段,以便测量。
2.1.3三角点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而且三角点要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要避免旁折光和地面折光的影响。
在河流两岸的桥轴线上,应各设一个三角点,三角点距桥台的设计位置以不宜太远,以能保证桥台的放样精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