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保监视和测量资源,且能有效地控制、校正与保养,对产品和服务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本控制程序适用于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用于监视和测量结果所需要的资源。
3.权责:3.1.质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校正计划的拟定与校正管理作业。
3.2.使用部门:负责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的保养管理4.定义:4.1.监视和测量资源是指监视和测量结果所需要的资源,可包括装置、仪器、量规等设施。
5.工作流程:5.1.监视和测量资源需求:5.1.1.监视和测量资源的选用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申购;5.1.2.质检部对监视和测量资源的选型、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作出评价并审核;5.1.3.申请部门将评估过的监视和测量资源需求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
5.2.监视和测量资源的验收5.2.1.外购监视和测量资源到厂后,由经营部办理入库手续,等技术资料文件,由质检部保存。
5.2.2.一般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由质管部验收;5.2.3.专用监视和测量资源由技术部验收;5.2.4.新购买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内部检验合格后需要经过检定或鉴定,检定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应贴上合格标签后才能使用;5.2.5.验收合格可以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应登录《监视和测量资源一览表》,并建立《监视和测量资源履历表》。
5.3.监视和测量资源应进行标识,包括编号及有效期等,纳入监视和测量资源台帐并整理校准报告,发放到相关使用部门、使用者。
5.4.监视和测量资源校正作业流程:(见流程图)5.5.监视和测量资源校正的频率5.5.1.依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特性、使用频率,由质检部制订校正周期, 并编成《监视和测量资源一览表》,于每年年底排定下一年度的预定校验日期,并记录于《年度校正计划》中。
5.5.2.当监视和测量资源新购置使用时发生异常或故障维修后,由质检部立即实施校正,以确保仪器的精密度。
文件发放记录(JL4.2-01)XXXXXX有限公司部门:部门:办公室部门:办公室文件更改审批单文件记录清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签到表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表员工能力评价表设施验收单重点设备日常保养检查卡设施一览表(JL6.3-03)山东恒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设施一览表(台帐)设施检修计划(JL6.3-05)山东恒威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设施检修计划(JL6.3-05)设施维修记录表合同台帐(JL7.2-02)XXXXXX有限公司合同台帐产品要求评审表□初次评审□修订评审(原评审表号:()供方评定记录表合格供方名录(JL7.4-03)XXXXXXXX有限公司合格供方名录采购计划制单/日期:批准/日期:采购计划制单/日期:批准/日期:生产计划单编制/日期:批准/日期生产计划单编制/日期:批准/日期过程确认记录表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JL7.6-01)XXXXXXX有限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JL7.6-02)XXXXXXX有限公司年度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顾客满意度汇总分析表JL8.2.1-02生产过程检查考核记录采用百分制计算评分办法:总分不低于85分为合格;总分不低于90分为良好;总分不低于95分为优秀。
进货验证记录进货验证记录编号:JL8.2.4-01成品检验记录(JL8.2.4-03)部门质量目标及考核记录关键零件检验记录不合格品通知单不合格品通知单月度产品质量统计表月份:部门:统计人:JL8.4-01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1 目的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环境表现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以及生产过程中进行工艺参数监控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也包括测试软件和标准件。
3. 职责3.1 物控组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点收、入库、登记。
3.2 品管部3.2.1 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标准的验收、确认和保管。
3.2.2 负责编制内部校准规程和监视、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的追溯处理。
3.2.3 负责该类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
3.3 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4 工程部:负责相关自制检测工具图纸的绘画。
3.5 各相关部门3.4.1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采购申请的提出。
3.4.2 负责使用中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护、保养。
4定义厂外校正:凡本公司无法校正的设备,经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检验单位,或设备之生产商,提供检验报告书。
厂内校正:利用可追溯国家或国际的计量标准,校正公司内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内校:是指本公司有足够条件及能力校验之测量设备。
5 作业程序5.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及验收5.1.1 采购部依据各部门填写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请购单,采购符合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5.1.2 物控组接受监视和测量装置,经过点收后,通知品管部验收,若验收合格,则物控5.1.3 工程部根据产品特点、要求制作的自制检测治具,按照产品图纸规格要求绘画自制检测治具的制作图纸,品管部参与验收。
治具按客户号及零件编号进行编号标识加以区分。
此图纸连同相应的“内部校准规程”作为内校的依据。
5.1.4 品管部将监视和测量装置登记于“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内,然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使用5.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校准5.2.1品管部于每年定期编制本周期的“计量校准计划”:a. 需外校时,由品管部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计量单位到厂内进行校准,要求校准单位出具相应的校准报告;外校是指本公司无足够条件及能力校验之设备及自行校验用之标准器,例如:投影仪,疲劳测试机,砝码,万用表等;b.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品管部编制相应的“内部校准规程”,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设备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其负责人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并填写相应的“内校记录表”,仪校人员对注册管理后的量规仪器,须进行校验管理,例如:游标卡尺、直尺;c. 对于自制的检测治具,则由品管部按治具检测的相应产品的规格要求编制相应的“内部校准规程”和相应的图纸进行检定确认,并贴上相应的标签,标明其状态,见“内校记录表”。
原(粮)材料检验规程批准人分发号实施日期原(粮)材料检验规程1 工作职责及人员设置1.1 人员设置:由检验人员负责对原(粮)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外形尺寸、重量及外标识检验计量工作人员负责对原谅进行计量检查。
1.2 原粮质量控制1.2.1 凡采购到本公司的原(粮)材料,首先由质量储运部到供货单位采样检验或货到检验。
确定合格后,填写原(粮)质量检验报告或原材料报告,到有关部门方可入库。
1.2.2 零星收购及兑换原粮,由工作人员感观检验,确定等级。
必要时可进行技术检验。
1.3 原粮计量控制1.3.1 凡采购到本公司的,以加工为目的的原粮均应进行计量检查,以保证计量准确。
2 执行标准2.1 GB1351-19992.2 GB2715-20052.3 GB/T8947-19962.4 GB2760-19963 判定规则3.1 判定原则:根据原(粮)材料符合加工工艺程度及对产品质量性能的影响,分为合格原(粮)材料、一般不合格原(粮)材料和不合格原(粮)材料。
3.2 包装材料,应符合外型尺寸、重量要求、版面整洁,无差错。
3.3 添加剂外标识与合格证一致,提货单位应具有合法性。
3.4 判定规则3.4.1 合格原(粮)材料A、符合GB1351—1999标准,重750g/L以上。
B、容重750g/L以上,虫食粒≤1%,霉变粒≤1%,发芽粒≤2%。
C、包装材料:外型尺寸:普通带 47×88cm,重量≥50g;覆膜袋47×88cm,重量≥85g,清洁卫生,无差错。
D、添加剂,标识明显,供货单位应具有合法性。
3.4.2 一般不合格原(粮)材料A、容量 750g/L 以上,霉变粒<3%,杂质>1%。
(其中异种粮粒≤0.5%),发芽粒≤3%,经处理,符合加工工艺要求,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原(粮)材料。
B、可进行搭配加工的原(粮)材料。
3.4.3 不合格原(粮)的材料经处理不合格加工工艺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原(粮)材料。
打星号(☆)的管理层需审批本文件。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生产运营中心 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市场营销文件修订履历版次 修订内容摘要 制定/修订部门 制定/修订人审核人 审批人生效日期 A1 新制定 品质部 2014-10-1制订部门/人:品质部审核人:生效日期:2014-10-01分发部门及数量:市场营销部/生产运营中心/财务部/人事行政部各1份。
共4份文件控制印记:1. 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量值的准确统一,提供足够的测量能力,满足检测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自有、外部租用或客户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 术语4. 职责4.1品质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控制、统一管理;定期组织检查、调试监视和测量装置4.2使用部门:负责维护保养监视和测量装置。
4.3采购: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5. 工作程序5.1配置管理5.1.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a) 用于监视和测量生产环境参数的仪器仪表如温度计、湿度计;b) 用于监视和测量产品质量特性的测量工具如密度计、PH计、厚度仪等;c) 用于校准内部检测工具用的标准器;d) 其他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表。
5.1.2品质部根据生产测量和检测要求,选择和确定所需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并提出购置申请,填写《请购单》(大型装置价格超出2000元的,填写《设备/设施购进申请表》,经总经理审批后由采购组进行采购。
5.1.3监视和测量装置在到货以后应由品质部验证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备品备件是否齐全。
经验证合格办理入库储存,不合格的进行退换。
5.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监控和校准(内校与外校)5.2.1内校仪器:量尺,具体方法按《测量仪器内校操作标准》执行;5.2.2外校:外校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由品质部制定周期检定计划并按规定进行检定。
5.2.3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贴有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内容包括设备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等。
监视测量资源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了研究院用于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中的监视、测量资源管理方法,包括人员、设备、方法、环境的控制方法,确保人员、设备、方法、环境受控,确保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有效与可靠。
2范围适用于研究院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覆盖部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包括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
3管理职责与流程3.1人事处负责监视、测量人员培训及资格认定管理工作。
3.2质量办负责检定(校准)供方的评价、选择工作;分类统计《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和《检定/校准计划》;组织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自校准规范的评审;监督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及使用情况。
3.3各研究中心/部/室负责指定质量人员,根据计量特性识别监视、测量设备,并划分A/B/C类实施管理,编制台账和检定校准计划;编制自校准规范、选定适宜设备开展自校准;日常维护保养监视、测量设备。
3.4各部门根据职责划分进行监视、测量资源管理,管理流程见图1。
4监视、测量人员管理 4.1 开展国防军工计量和计量器具生产人员,须取得国防军工计量、计量检定员证书,持证上岗。
4.2 开展CNAS/CMA 实验室认可、实施内部校准工作监视、测量人员,须经过计量知识培训,由人事处进行资格认定。
5监视、测量设备分类及管理 5.1 分类方法监视测量设备分成三类进行管理,分类如下:a )A 类: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计量设备;开展CNAS/CMA 实验室认可、计量器具生产所使用的计量设备;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计量器具;准确度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等。
b )B类:用于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中,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测量数据要求的图 1计量设备;固定安装在生产线或装置上,测量数据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装,实际校准周期必须和设备检修同步的计量设备;对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要求,但计量设备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计量设备;测量性能稳定,示值不易改变而使用频繁的计量设备;专用限定使用范围及固定地点使用的计量设备等。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
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填表单位:山西四建六分公司
日期:二〇一四年六月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总工程师:填表人:日期:2014年6月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山西四建集团测量仪器及检试验设备检定情况一览表
√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记录控制清单JL—05记录控制清单JL—05记录控制清单JL—05文件资料控制清单JL—01文件发放登记表JL—02文件和资料借阅销毁登记表JL—03编号:文件更改申请表JL—04记录控制清单JL—05( ) 会议记录JL—08培训记录表JL—09培训考勤表JL—10培训申请表JL—11生产设施配置申请报告JL—12生产设施一览表JL—13编号:编制:日期:设施检修单JL—14设施报废单JL—15编号:在用设备()检查记录JL—16()人员任职能力记录表JL—17资格认可书JL—18产品要求评审表JL—19订单确认表JL—20订单确认表JL—20合同登记表JL—21顾客沟通记录JL—22供方调查评价表JL—23合格供方一览表JL—24供应商评核成绩表JL—25()采购计划JL—26()采购计划JL—26临时采购要求单JL—27进货检验记录JL—28进货检验记录JL—28进货检验记录JL—28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JL—29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记录JL-30过程确认记录JL—33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JL—34工程部经理审核计量校准计划JL—35自校记录JL—36自校记录JL—36顾客满意度调查表JL—38顾客满意度调查表JL—38检验设备运行例行检查的记录JL-37内部审核计划JL—39年月日年月日内审检查表JL—40不符合项报告JL—41流程:审核组填表管理者代表审阅审核组验证内审结论报告JL—42紧急放行申请报告JL—43紧急放行申请报告JL—43不合格品台帐JL—45纠正预防措施表JL—46产品变更记录JL-48认证标志使用记录JL-49编号:。
内审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审核记录判定结果不符合报告编号5.4.1 目标指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规定并理解目标、指标是否按方针的框架来建立?目标、指标是否进行统计、分析?有异常是否采取相关措施?1.已根据公司总目标建立了部门目标:2.有对目标进行统计Y7.6 ●向计量部门负责人了解有关测量的监控装置的程序规定,根据产品验收准则及监控要求,判定所规定的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测量能力及数量是否能够,是否建立了统一的校准系统,规定了维护保养方法。
●查阅测量监控装置清单,抽查数种测量和监控装置,检查其有效期、编号、在用、停用、禁用、限用标志,观察测量和监控装置的保管情况、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限定期校准外,是否存在不定期校准和调整的情况?对这种情况的控制是否得当?●是否有文件规定,发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应采取的复评方式,怎样根据复评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于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软件是如何进行控制的?是否规定了在使用前进行确认?确认的方法是否合理?并查确认记录。
1.有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2.有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一览表;3.有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验,有校验报告,有合格证;4.公司目前暂无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软件.Y内审员:被审核部门:品管部被审核部门代表:内审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审核记录判定结果不符合报告编号8.2.4 ●测量和监控可从“来料检验”、“制程检验和“出货检验”三方面来审查,有无程序规定。
●向主管产品品保课门负责人索要有关产品测量和监控的控制文件,检查是否规定了需进行测量和监控的产品实现阶段,是否对这些阶段安排了检测点,是否对实施检验的人员的资格、检验方法、使用的测量和监控装置、工作环境以及应留下的记录作了明确规定。
●观察检验人员是否遵照规定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测量和监控。
●检查检验记录是否能证实满足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是否有负责产品放行责任的签名或章印。
●检查是否在所有的检验等活动都已圆满完成后才放行产品和服务,有无对于顾客批准放行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1.有建立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2.有对进料、制程和成品进行检验;查四份记录,符合要求。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使本工厂对用于监测产品质量、产品符合性检测及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建立控制、校准和维修的程序,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其测量的结果是有效的。
2.范围;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监视测量设备。
3.权责;3.1品质部:量测设备之列管及校验周期建立﹑校正作业之执行,校验结果之判定与标示;3.2各相关部门:仪器申请、使用、保管、维护;3.3.总经理:负责核准监测设备的申购等。
4.定义;4.1内校:利用量测仪器原供货商提供之标准仪器或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之仪器,校验工厂内量规仪器;4.2外校:凡本工厂无法校验之量规仪器或量校所需标准器,经由国家认可之校验部门,或量测仪器之原供货商,能提供校验报告书并可追溯国家或国际标准;4.3免校:厂内无法校验或国内机构无此项之校验技朮且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仅供参考使用时,即以免校验并贴“免校”标签;4.4标准件:指用于校验一般量测仪器之标准件,此标准件需追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程序:5.1量测设备请购、验收、管理:5.1.1请购:各部门依实际需求填具『请购单』,依《供应商管制程序》之采购过程执行;5.1.2验收:新品到厂,需由品质部仪校人员进行验收,依据订购之内容核对机型(包括:外观、功能、附件及其它),若不符合则退回供货商;5.1.3管理:品质部将工厂所有量测设备统一建档,登录于『监视测量设备一览表』中以方便管理作业进行。
5.2量规仪器编号使用说明:以厂内设置编号为准,仪器本身编号为辅。
5.3量测设备领用.归还、检查:5.3.1各相关部门有借用需求时,品质部应将借/领记录于『量测仪器领用/归还记录』借出,并定期作保养,使用前后负责清洁,润滑,点检,调整,长久不用时填写『量测仪器领用/归还记录』归还品管仪校室保存;5.3.2保管好仪器设备,如属个人疏失而导致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应负责赔偿工厂之损失。
5.3.3借用用之仪器归还时仪校人员负责检查,如有损伤时应提报上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