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命题与定理
- 格式:ppt
- 大小:471.00 KB
- 文档页数:29
初二数学命题定理与证明试题1.(2015•淄博模拟)已知下列四个命题:(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垂直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4)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0【答案】A【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对(1)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2)进行判断;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对(3)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4)进行判断.解:对角线线段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1)错误;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所以(2)错误;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3)正确;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4)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2.(2014•玉林)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答案】C【解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对A、B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C、D进行判断.解: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假命题,故C选项符合题意;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真命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2014•大庆)下列四个命题:(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A【解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得出即可.解:(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选项正确;(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选项正确;(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选项正确;(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4.(2014•襄阳)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等角的补角相等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C【解析】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对A进行判断;根据补角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分类对C进行判断;根据线段公理对D进行判断.解: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所以A选项正确;B、等角的补角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0是有理数,所以C选项错误;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5.(2014•黄石)以下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的四边形是菱形【答案】A【解析】根据等腰图形的性质对A矩形判断;根据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对B、C、D矩形判断.解:A、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A选项正确;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B选项错误;C、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为90°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C选项错误;D、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的四边形可以是菱形或矩形,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6.(2014•兰州)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B【解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B、正确;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D、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特殊的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2014•福州)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对顶角相等B.三角形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C.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D.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答案】B【解析】分别利用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菱形的性质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对四个选项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A、对顶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B、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错误,是假命题;C、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正确,是真命题;D、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正确,为真命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菱形的性质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8.(2014•德州)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a>b,则c﹣a<c﹣b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点M(x1,y1),点N(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x1<x2,则y1>y2D.甲、乙两射击运动员分别射击10次,他们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4,S=9,这过程中乙发挥比甲更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概率的意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方差的意义对D进行判断.解:A、当a>b,则﹣a<﹣b,所以c﹣a<c﹣b,故A选项正确;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不一定会中奖,故B选项错误;C、点M(x1,y1),点N(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0<x1<x2,则y1>y2,故C选项错误;D、甲、乙两射击运动员分别射击10次,他们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4,S=9,这过程中甲发挥比乙更稳定,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9.(2014•绵阳)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C【解析】根据根据矩形、菱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A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B选项错误;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C选项正确;D、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10.(2014•东营)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答案】D【解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A、例如3与﹣3,可判断A错误,故A是假命题;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错误,故B是假命题;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错误,故C是假命题;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D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能用基本的逻辑术语、几何证明的步骤、格式和规范进行几何证明;3.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要点梳理】要点一、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1. 命题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要点诠释: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2.基本事实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也可称为公理.如:(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3.定理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者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用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要点诠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要点二、证明1.证明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2.证明表述格式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要点诠释: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典型例题】类型一、命题1.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 ,b 两条直线平行吗?(5)鸟是动物; (6)若24a =,求a 的值;(7)若22a b =,则a =b .【答案与解析】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a b <,则<-b a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3)在ΔABC 中,若AB >AC ,则∠C >∠B 吗?(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解方程2230x x --=;(6)1+2≠3.【答案】(1)(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a|=1,那么a=1B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如果a 为实数,那么a 是有理数D .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C【解析】如果|a|=1,那么a=±1,故A 错误;如果a 为有理数,那么a 是实数,故C 错误;有两边和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 错误;而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判断正确;【总结升华】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 >b ,则-2a >-2bA .3个B .1个C .4个D .2个【答案】B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对顶角相等;(4)同角的余角相等;【答案与解析】(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 27 讲《命题、证明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识点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2.体会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4.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定义,并能正确的写出已知和求证,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5.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要点梳理】要点一、定义与命题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要点诠释:(1)定义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定.(2)定义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的命题仍是真命题.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点诠释:(1)命题的结构:命题通常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2)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结论一定成立;对于假命题来说,当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正确,即结论不成立.要点二、证明的必要性要判断一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仅仅依靠经验、观察、实验和猜想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 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要点三、公理与定理1.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要点诠释:欧几里得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基本事实作为公理.2.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要点诠释: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其中“已知”是命题的条件,“求证”是命题的结论,而“证明”则是由条件(已知)出发,根据已给出的定义、公理、已经证明的定理,经过一步一步的推理,最后证实结论(求证)的过程.要点四、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要点诠释:(1)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2)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3)“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即由数推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定义与命题1.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答案与解析】解:(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总结升华】对学过的定义要准确地牢记.举一反三:【变式】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义.(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答案】(2),(3),(6)是定义.2.说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如果a >b, b >c ,那么a >c ;(2)如果两个角相等, 那么它们是对顶角.【答案与解析】解:(1)条件:a >b, b >c ;结论:a >c .它是真命题.(2)条件: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它是假命题.反例,你书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两个角都是直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总结升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就可以说明这一命题是假命题,这种例子通常称为反例.a 2 举一反三:【变式】(2013•贵港)下列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 .若 = m ,则a = mB .若 a >b ,则 am >bmC .两个等腰三角形必定相似D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答案】D类型二、公理、定理及证明 3. 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思路点拨】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条件”和“结论”,应先写出已知、求证、证明,如果需要的话并画出图形,再证明.【答案与解析】已知:∠1=∠2,∠1+∠3=90°,∠2+∠4=90°.求证:∠3=∠4.证明:∵∠1+∠3=90°,∠2+∠4=90°,(已知)∴∠3=90°-∠1,∠4=90°-∠2.(等式的性质)∵∠1=∠2(已知),∴∠3=∠4(等量代换).【总结升华】“等角的余角相等”与“等角的补角相等”可以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此外,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简称为“等量代换”.举一反三:【变式】“垂线段最短”是( ).A .定义B .定理C .公理D .不是命题【答案】B类型三、平行线的判定定理4. (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 4 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 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答案与解析】解:OA∥BC,OB∥AC.∵∠1=50°,∠2=50°,∴∠1=∠2,∴OB∥AC,∵∠2=50°,∠3=130°,∴∠2+∠3=180°,∴OA∥B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5•宁城)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 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 B.2 C.3 D.4【答案】解:(1)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故(1)正确;(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1=∠2,∴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2)错误;(3)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3)正确;(4)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4)正确.∴正确的为(1)、(3)、(4),共3 个;故选:C.5.(2015•日照期末)如图,AB∥CD,AE 平分∠BAD,CD 与AE 相交于F,∠CFE=∠E.求证:AD∥BC.【答案与解析】证明:∵AE 平分∠BAD,∴∠1=∠2,∵AB∥CD,∠CFE=∠E,∴∠1=∠CFE=∠E,∴∠2=∠E,∴AD∥BC.【总结升华】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EF⊥EG,GM⊥EG,∠1=∠2,AB 与CD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CD.理由如下:如图:∵EF⊥EG,GM⊥EG (已知),∴∠FEQ=∠MGE=90°(垂直的定义).又∵∠1=∠2(已知),∴∠FEQ -∠1=∠MGE -∠2 (等式性质),即∠3=∠4.∴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命题与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真命题、假命题和定理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同时介绍定理的概念和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命题与定理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真命题、假命题的判断方法仍存在疑惑,对定理的理解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学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理解定理的概念和特点,能够简单证明一个定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定理的概念和特点。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定理的证明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课件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和实物模型。
3.投影仪、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数学故事,引出真命题、假命题和定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比较
定义
说明一个名词或术语的含意的语句,叫做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
是人为的对一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作规定,习惯上定义都用“叫做”.
定义具有可逆性,定义可当作判定用,也可以当作性质用.
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书写的常用形式是“如果…,那么…”,有时也用“若…,则…”.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在一个命题中,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公理
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命题,叫做公理.公理是不加证明的.公理有通用于数学各科的一般公理,有仅用于几何学的几何公理.
几何公理是证明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定理
经过推理的方法证明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定理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证明步骤:
(1)分清定理的已知“条件”和证明的“结论”,画出图形;
(2)根据已知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根据已知条件,已学过的定义、公理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写出证明的全过程.证明中的每一步都要以条件、定义和公理、定理等知识做推理的根据.
1/ 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命题与定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定理。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命题与定理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定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定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区别,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以及如何证明一个定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真命题、假命题与定理的区别。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以便于进行讲解和展示。
3.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以便于进行分析。
初二数学命题定理与证明试题1.(2015•普陀区一模)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1)三点确定一个圆;(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3)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4)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解析】利用确定圆的条件、垂径定理、等弧的定义及正五边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错误;(2)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错误;(3)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错误;(4)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确定圆的条件、垂径定理、等弧的定义及正五边形的性质,难度不大.2.(2014•宁波)已知命题“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1=0,当b<0时必有实数解”,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A.b=﹣1B.b=2C.b=﹣2D.b=0【答案】A【解析】先根据判别式得到△=b2﹣4,在满足b<0的前提下,取b=﹣1得到△<0,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方程没有实数解,于是b=﹣1可作为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解:△=b2﹣4,由于当b=﹣1时,满足b<0,而△<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当b=﹣1时,可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也考查了根的判别式.3.(2014•玉林)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答案】C【解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对A、B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对C、D进行判断.解: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假命题,故C选项符合题意;D、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真命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4.(2014•厦门)已知命题A:任何偶数都是8的整数倍.在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命题A是假命题”的反例的是()A.2k B.15C.24D.42【答案】D【解析】证明命题为假命题,通常用反例说明,此反例满足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解:42是偶数,但42不是8的倍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2014•杭州)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C.矩形的对角线不能相互垂直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答案】D【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矩形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解:A、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故A错误;B、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若相等,则菱形变为正方形,故B错误;C、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互垂直,若互相垂直,则矩形变为正方形,故C错误;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此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6.(2014•福州)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对顶角相等B.三角形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C.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D.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答案】B【解析】分别利用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菱形的性质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对四个选项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A、对顶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B、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错误,是假命题;C、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正确,是真命题;D、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正确,为真命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菱形的性质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7.(2014•德州)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a>b,则c﹣a<c﹣b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点M(x1,y1),点N(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x1<x2,则y1>y2D.甲、乙两射击运动员分别射击10次,他们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4,S=9,这过程中乙发挥比甲更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概率的意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方差的意义对D进行判断.解:A、当a>b,则﹣a<﹣b,所以c﹣a<c﹣b,故A选项正确;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买100张该种彩票不一定会中奖,故B选项错误;C、点M(x1,y1),点N(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0<x1<x2,则y1>y2,故C选项错误;D、甲、乙两射击运动员分别射击10次,他们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4,S=9,这过程中甲发挥比乙更稳定,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8.(2014•资阳)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答案】D【解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A、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错误;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故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9.(2014•泰安)在△ABC和△A1B1C1中,下列四个命题:(1)若AB=A1B1,AC=A1C1,∠A=∠A1,则△ABC≌△A1B1C1;(2)若AB=A1B1,AC=A1C1,∠B=∠B1,则△ABC≌△A1B1C1;(3)若∠A=∠A1,∠C=∠C1,则△ABC∽△A1B1C1;(4)若AC:A1C1=CB:C1B1,∠C=∠C1,则△ABC∽△A1B1C1.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1)若AB=A1B1,AC=A1C1,∠A=∠A1,能用SAS定理判定△ABC≌△A1B1C1,故(1)正确;(2)若AB=A1B1,AC=A1C1,∠B=∠B1,不能用ASS判定△ABC≌△A1B1C1,故(2)错误;(3)若∠A=∠A1,∠C=∠C1,能判定△ABC∽△A1B1C1,故(3)正确;(4)若AC:A1C1=CB:C1B1,∠C=∠C1,能利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判定△ABC∽△A1B1C1,故(4)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判定方法.10.(2014•东营)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答案】D【解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A、例如3与﹣3,可判断A错误,故A是假命题;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错误,故B是假命题;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错误,故C是假命题;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D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