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_王良健
- 格式:pdf
- 大小:195.81 KB
- 文档页数: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绩效尤其是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和衡量也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
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它对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构建是核心问题,指标的设定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⑴。
本文首先给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以性质定位,其次针对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依据评估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具体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一、问题的提出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始终贯穿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
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实践,始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胡佛委员会推动的美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以企业家精神去改革政府的理念把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推向了全世界⑵。
而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就是关于行政效率效能的改善,中央对行政效率效能的关注因势利导了各级地方政府对更高绩效的追求和对改善政府治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工具----绩效评估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标志着绩效管理和评估研究得到了肯定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赋予了学界和实践界更大的责任。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一)坚持服务导向原则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只看重工业生产总值、利税上缴、市政建设等有形绩效指标的设定,在指标设计上忽略公众的感受。
在这种绩效指标的指引下,许多政府为了以大投资换得高增长的“政绩”,强行向群众集资、摊派,盲目的大开发、大建设,争取多出、快出表面政绩。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彭国甫来源:湘潭大学学报本站发布时间:2007-6-6 22:59:28阅读量:1674次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是指用来反映和概括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水平的概念和具体示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一个难点和焦点[1]。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
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中与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相关的指标有十大类(注:包括社会类指标、卫生类指标、教育类指标、社会保障类指标、环境保护类指标、公共财政类指标、公共治理类指标、公共基础设施类指标、信息化指标、科技类指标。
参见陈潮升.政府改革与经济治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1-172.)。
国家行政学院李军鹏先生依据政府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别,提出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由八大类33个指标组成[2]。
国内外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很有价值。
但是,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只是从社会评价和经济测量的角度,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分散在社会发展评价指标和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之中,而作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不强。
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缺乏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平台研究,使得指标体系的设计流于拍脑袋和满足于对已有指标体系的修补上,没有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当前我国政府绩效信息统计工作联系起来,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存量,使得设计出来的指标可测性不强。
本文在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指标的甄选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因子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权变因子是指影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诸种因素的总和。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摘要: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二是结合我国现实,尝试具体设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摆脱了宏观抽象、结构单一的缺陷,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具体化、综合化,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进一步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应加强政府职能和行政成本的研究,明确政府活动与经济社会成就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政务公开性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前提。
绩效评估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它明确并强化了评估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
如果评估指标不合理,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地方政府的实际绩效水平,还可能误导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而给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
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过程复杂、活动结果影响深远,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比企业绩效评估指标要复杂得多。
对于政府绩效评估这个世界性难题而言,设计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其中首要的困难。
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科学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建设高效政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学者结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围绕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两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要保证绩效评估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必须运用科学的设计技术与手段,才能尽可能避免绩效指标设计中的偏差和设计者个人偏好对指标选择的不当影响。
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作者:郑晓婷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4期摘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促进政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文章首先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包括基本设计原则、指标体系结构、权重分配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
我国在现代政府管理理论基础上,积极探索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通过真实反映地方政府工作情况、综合评价地方政府工作绩效,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地方政府工作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一、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基本设计原则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为了确保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及有效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科学性原则,应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绩效指标评价方法,在指标选择与权数确定过程中,适应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其工作成效,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2)可操作性原则,在选择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确保指标数据的可采集性,同时应充分考虑时间效率因素,避免因指标评价体系过于复杂,影响绩效评价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还要确保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在相关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下运行,得出综合性评价结果。
(3)可比性原则,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支持地方政府绩效的横向比较,从而反映出地方政府工作水平,为后续的工作改进提供依据[1]。
(二)指标体系结构基于上述原则,可以设计二级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依法行政、经济发展、民生保护、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五个方面。
然后通过详细设计二级指标,分别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成效。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确保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发展。
为了保证政府的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完成,考核在政府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宏观管理的工具之一,政府绩效考核被广泛运用在各个级别的政府机构中。
在这些机构中,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复杂,指标设定具有挑战性,体系优化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是为了检验政府工作情况、衡量政府工作绩效、改善政府工作水平和推进政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评价活动。
该考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能够为政府的职能定向和业务拓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使政府职能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避免盲目性。
其次,政府绩效考核可以促进政府机构间的竞争、协作,提高其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
最后,评价结果能够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透明度,帮助政府改进管理和服务。
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必须秉持着几个基本原则:(一)绩效指标要明确。
绩效指标必须明确政策目标,能够量化地表示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并通过数据证明绩效是否得到改善。
(二)绩效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好的绩效指标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内容、实施对象、数据要求和评价标准,方便评价者操作运用。
(三)绩效指标要反映政策取向,体系要贴近本地情况。
指标体系应符合本地实际,照顾各地情况,针对性强。
(四)指标体系注重贯彻长期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指标需要跟随发展方向,贯彻长期性,并不断更新,使其始终具有实效性。
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对于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实现面临着许多问题。
政府工作职能的不断变化、各地方情况的差异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要求指标体系进行不断优化。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了切实提高政府绩效考核的效果,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考核手段。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摘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指标选择不合理、评估标准不科学、数据采集方法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优化指标选择、建立科学评估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方法等改进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和决策依据。
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促进地方政府的良性发展和提高政府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改进对策、优化指标选择、评估标准、数据采集方法、科学、规范、总结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对地方政府工作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指标选择不合理,有的指标过多而有的过少,无法全面反映地方政府的工作情况。
评估标准不科学,有的标准过于主观而有的过于普遍,不能客观评价地方政府的工作。
数据采集方法不规范,导致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进对策来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一部分将重点阐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为后续探讨改进对策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行评估体系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对策,包括优化指标选择、建立科学评估标准以及规范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有助于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作者:付亚东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05期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目前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很少讨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指标设置过于笼统,评估结果缺乏实质性应用。
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整个绩效评估工作的成败。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84-05一、问题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均开始重视政府绩效评估这一新的公共管理工具,并开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活动,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
然而,目前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介绍国外经验的文献仍占较大比重,在讨论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政府绩效评估模型与方法等问题之后很少研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国内在此领域有较深研究的学者凤毛麟角。
从总体来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基本上处在地方政府自发状态,实践中存在盲目性;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理论引导力度不够,对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缺乏深入研究,目标界定不清,评估标准比较单一,指标设置过于笼统,评估方法不够科学,评估手段落后,评估结果缺乏实质性应用;绩效评估中存在形式主义,沦为“政绩工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整个绩效评估工作的成败。
指标体系是否科学,评估结果是否可信,这是一个人人关注的问题,国内的学者也多有研究。
本文以经济建设类指标为例来说明如何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绩效进行评估,最后反思存在的问题,深入讨论分析整个过程和结果。
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选取原则。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对政府绩效的内涵进行科学分析,将指标体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