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热分析技术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12
热分析原理与测试技巧热分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分析方法,它利用物质在受热过程中吸收、释放或转化热量的特性来确定其组成成分和性质。
热分析的原理有多种,如热重分析(TGA)、热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差示热分析(DTA)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热分析原理及测试技巧。
热重分析(TGA)是一种测定物质在受热过程中质量的变化的方法。
TGA的原理是利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的质量变化来判断其组分和热稳定性。
在TGA实验中,样品通常置于一定温度下的恒温炉中,通过记录样品质量的变化来研究样品的热稳定性及化学反应过程。
在进行TGA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样品量,保证测得的曲线具有一定的信噪比;2)选择合适的加热速率,避免样品过快地升温或过慢地升温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3)分析之前需要充分干燥样品,以消除水分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热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在受热过程中与参比品之间的温度差异来确定样品吸放热过程的方法。
DSC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与参比品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差异来分析材料的相变、反应活性以及物性参数。
在进行DSC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样品量和参比品,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选择合适的加热速率和测量范围,避免样品过快或过慢地升温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3)对于吸放热峰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解释,包括确定吸放热值、相变温度和反应活性等参数。
差示热分析(DTA)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品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差异来分析材料的相变、反应活性以及物性参数的方法。
DTA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与参比品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差值来研究样品的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
在进行DTA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样品量和参比品,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选择合适的加热速率和测量范围,避免样品过快或过慢地升温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3)对于吸放热峰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解释,包括确定吸放热值、相变温度和反应活性等参数。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测量物质变化的技术,它的核心在于测量或估算物质变化和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变化。
它是通过测量热学性质,如温度、温度变化、热量、压力、熵等,来描述物质变化和反应过程。
热分析技术是能源、环境和材料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能源领域,它可以用于燃料燃烧温度、可燃气体含量、气体温度等的测量,以及热动力性能的研究。
在环境领域,它可以用于工业污染物的检测,空气中温度、湿度的测量,以及土壤中温度、湿度、水分含量的测定。
在材料领域,它可以用于材料的热力学特性、材料变形、自改性等特性的分析。
热分析技术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仪器测量物质的变化,如微量热量仪、热量热压仪、热电比仪、热量质谱仪等。
它的优点是可以采集温度、热量、压力和熵等复杂物理参数,并可以描述热力学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过程。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涉及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材料研究等领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化学工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在燃料研究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燃料的热力学特性,找到更有效的燃料;在环境保护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污染物,更好地管控环境污染;在材料研究中,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材料的热动性能,找到更符合应用要求的材料。
目前,热分析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一些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如测量精确度如何提高、数据处理如何更准确、仪器抗干扰性能如何提高等。
未来,热分析技术将持续为新能源、新材料、复杂体系和环境研究等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材料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从宏观性能的测试来判断材料结构的方法。
(程序控制温度:指用固定的速率加热或冷却。
) 热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固态科学中,凡是与热现象有关的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都可以采取热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如材料的固相转变、熔融、分解甚至材料的制备等。
同时,这些变化还能被定量的描绘,可以直接测量出这些变化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如熔融热、结晶热、反应热、分解热、吸附或解吸热、比热容、活化能、转变熵、固态转变能等。
热分析技术中,热重法(TG)、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应用的最为广泛。
1、热重法(TG)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热重法通常有下列两种类型:等温热重法—在恒温下测量物质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非等温热重法—在程序升温下测量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热重分析的基本仪器为热天平,它包括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
由热重法记录的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称为热重曲线(TG曲线)。
TG曲线以质量为纵坐标,从上到下表示减少,以温度或时间作横坐标,从左自右增加。
热重曲线显示了试样的绝对质量(W)随温度的恒定升高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图中从质量W0到W1,从W1到W2,从W2到0是三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它们表征了试样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挥发性组分的挥发以及发生的分解产物的挥发,从而可以得到试样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热分解产物和热分解动力学等有关数据。
同时还可获得试样的质量变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即微分热重曲线(DTG曲线),它是TG 曲线对温度的一阶导数。
以物质的质量变化速率dm/dt对温度T作图,所得的曲线。
DTG曲线的峰顶即失重速率的最大值,它与TG曲线的拐点相对应,即样品失重在TG 曲线形成的每一个拐点,在DTG曲线上都有对应的峰。
并且DTG曲线上的峰数目和TG曲线的台阶数目相等。
热分析技术把一块样品放在微型仪器中,对其进行热分析,就可以研究出样品的组成,同时也可以了解它的物性、物理性质以及相变特性,这就是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的工具,能够从物理上分析和测量样品的一些性质,比如质量、熔点、熔化度、熔温、收缩率、溶解度等等。
热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技术,它是以温度为基础,在温度维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它包括了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SC)、熔融点分析(MPT)、差热分析-质谱联用(DSC-MS)、热重-质谱联用(TGA-MS)等等,都是采用温度变化来分析物质性质的一种技术。
热重分析(TGA)是最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测定温度变化下样品的改变质量和热容量,从而获得样品的化学组成以及物质消失率等信息。
差热分析(DSC)可以用来测定样品的熔点、熔化度、熔温、收缩率等物性性质,它使用的原理是测量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物质所释放和吸收的热量,并通过计算得出物质的温度变化特性。
熔融点分析(MPT)是一种分析样品的温度变化和物性性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测定样品的熔融点、熔融温度范围、熔化率等物理性质。
热重分析-质谱联用(TGA-MS)是一种将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它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样品的真实状态,提供有效的数据,用于分析样品的物性性质。
差热分析-质谱联用(DSC-MS)是一种结合了差热分析和质谱分析的技术,它可以在温度变化下测量样品的质量,从而有效地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可以对物性性质的变化和分析过程中的物质交叉进行判断。
热分析技术在材料学、化学、石油学、冶金学以及环境和制药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有效地分析样品的组成、物性、物理性质以及相变特性,促进材料物性的深入研究。
总之,热分析技术是探索材料结构特性有重要意义的技术之一,它在材料学、化学、石油学、冶金学以及环境和制药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可靠地测量样品的物性特性,并根据测量的结果,为材料的分析过程提供重要的指导。
显热:在恒压和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仅因系统温度改变而与环境交换的
热称为显热。
潜热: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系统发生相变时与环境交换的热。
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试推导热重仪器中试样表观增重与气体密度的
关系。
根据所推导的表观增重公式说明影响表观增重的因素。
答: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包括:1 仪器因素(1)浮力和对流(2)挥发物的再凝集(3)坩埚与试样的反应及坩埚的几何特性2实验条件(1)升温速率(2)气氛的种类和流量3.试样影响(1)试样自身的结构缺陷情况、表面性质(2)试样用量(3)试样粒度
影响表观增重的因素: V、0 、T。
热光学法:是在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
热电学法:在程序控温下,测量试样的电学特性与温度关系的方法。
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
最常用的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即变位法和零位法。
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斜度,并自动记录。
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平梁的倾斜,即所谓零位法。
由于线圈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比例,这个力又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比例,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变化的曲线。
逸出气分析:在程序控温下,对从物质中逸出的挥发性物质的性质和(或)数量与温度关系的分析。
热分析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类技术热重法(TG)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由热重法记录的试样的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为热重曲线(即TG曲线)。
TG曲线以质量作纵坐标,从上向下表示质量减少,以温度(或时间)作横坐标,自左至右表示温度(或时间)增加。
热重法还可以获得试样的质量变化率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曲线,即微熵热重曲线(DTG曲线)。
还可以得到二阶微商热重法(DDTG)。
热重分析的主要用途:(1)了解试样的热反应过程,例如测定结晶水、脱水量及热分解反应的具体过程。
(2)研究在生成挥发性物质的同时所进行的热分解反应、固相反应等。
(3)用于研究固体和气体之间的反应。
(4)测定物质的熔点、沸点。
(5)研究物质的热分解或者蒸发、升华,分析固体混合物。
差热分析(DTA)差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变化一种测试技术。
差热曲线的几何要素:(1)基线(2)起始温度(3)最大值TM(4)热效应的幅度(5)热效应的面积(6)热效应峰、谷的半高宽(7)热效应的形态指数(8)基线拍漂移差热分析的主要用途:(1)物相鉴定含水化合物;高温下有气体放出的物质;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非晶态物质的重结晶;晶型转变。
(2)材料合成研究非晶态膜;着色剂(3)陶瓷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关系。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应用:可以测定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例如比热容、反应热、转变热、相图、反应速率、结晶速率、高聚物结晶度、样品纯度等。
热分析联用技术TG-DTA联用可在程控温度下,同时测定试样重量和热焓随温度的变化。
适用于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食品,药物及催化反应涉及各个固液态试样,可以获得以下重要信息:组分分析,热稳定性,添加剂含量,分解温度,分解动力学,脱酸、脱水,氧化还原反应,非均相催化反应,氧化诱导期,相转变温度及热焓,熔点,反应热优点:(1)能方便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便于比较、对照、相互补充(3)可以用一个试样、一次试验同时得到TG与DTA数据,节省时间(4)测量温度范围宽:室温~1500C;缺点:(1)同时联用分析一般不如单一热分析灵敏,重复性也差一些。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实验室技术,旨在测量系统中物质交换的热量以及温度在高温、常
温或低温条件下的变化。
它是一种重要的性能测试技术,可用于测量纯物质和复合系统
(如润滑油)的热分析特性。
热分析技术有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熔点分析和汽化分析。
熔点分析法可以精确
测定物质的熔点,使研究者了解温度特性和热性能分布。
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物质,如金属、陶瓷、石膏、聚苯乙烯等,以测定熔点及热膨胀、僵硬等性能变化。
汽化分析法可精确测定物质的汽化温度和汽化熵。
它可以用于测定液体和气体体系的
汽化及汽化热量,从而推断出物质的可溶性和热性能变化。
此外,也有一些其他分析方法,如波谱分析、氧化分析、腐蚀分析、差热分析技术、
光散射分析和endothermic(内热)分析。
这些技术可以完全测试物质的热膨胀系数、僵
硬性等性能,进而研究材料在高温、常温或低温条件下的热特性。
热分析技术在化学工业、材料制造、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性能测试技术工具。
此外,热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固态物质熔融温
度及混合物的混合熔点,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开发新的材料。
方法.优点: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容易实现在线分析和遥控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能获取物质结构、组分价态、元素在微区的空间分布等诸多信息;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样品可回收利用缺点:1、仪器设备复杂,价格高,对维护及环境要求比较高;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一般需要用已知组成标准物质来对照;相对误差比较大,一般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样品的分析;一、聚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对象:1.聚合物链结构的表征a.化学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序列结构、支化与交联、结构单元的立体构型和空间排布。
b.高分子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链结构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
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晶态、非晶态、液晶态、高聚物的取向和共混、共聚高聚物的多相结构。
—聚集态结构是决定高分子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3.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温度了解材料内部分子的运动,揭示高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决定高分子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
4.高聚物的反应和变化过程高聚物的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反应过程、固化过程、老化过程和成型加工过程等。
—需要进行在线的连续测定(即原位连续测定),了解反应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光谱技术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耦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单体组成和平均立体化学构象如立构规整度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近红外区:10000~4000 cm-1中红外区:4000~400 cm-1远红外区:400~10 cm-1)信息:峰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频率。
拉曼位移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其范围为25~4000 cm-1。
热分析热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
对于研究热性质、物质相变、化学反应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分析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热分析是一种基于样品在特定温度下受热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和性质变化参数,常见的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膨胀分析(TMA)等。
热重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失去或增加的质量来分析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热解过程、水分含量等。
热重分析仪的主要部件是电子天平和加热炉。
通过记录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以获得样品质量变化的信息。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研究样品性质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相变行为、化学反应等。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主要部件是样品室、参比室以及两个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比较样品室和参比室的温度差异以及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得到样品的热性质信息。
热膨胀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尺寸变化来研究样品性质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膨胀性质、玻璃转化温度、热膨胀系数等。
热膨胀分析仪的主要部件是样品仓和位移传感器。
通过测量样品长度、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热膨胀性质的信息。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热分析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热分析方法,如差示热膨胀(Dilatometry)、热导率分析(Thermal Conductivity Analysis)、等温流动镜面反射(Isothermal Flowing Mirror Reflectometry)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研究、药物开发、环境监测等。
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研究材料的热性质,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相变行为以及热膨胀性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