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框守护生命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课时守护生命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道德修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法治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健全人格: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责任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难点: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够感受四季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韧,更有力量。
(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几位同学在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他们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1)、上面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涉及爱护生命、生命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等(2)、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经历哪些方面。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内心的想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等一、爱护身体:探究与分享:小伟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
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常常半夜悄悄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早上再急急忙忙赶到学校。
一天,在体育课跑步时,小伟突然栽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针对小伟的情况,一些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AMI""4∙VttIfH.tuτ.U V””一”・--------- U-XX Fn”—一“a,看法:小伟夜晚不睡觉,看足球比赛,聊天导致第二天跑步时栽倒在地,这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建议: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自己的身体。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材料:体育课后,同学们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教学内容爱护身体;养护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守护生命。
2.理解养护精神对民族、对国家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全面理解如何守护生命。
难点:如何养护精神,守住精神家园。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复习式导入,温故知新:第八课学习内容提问,从第八课过渡到第九课。
第八课中我们探问了生命,我们探讨了生命可不可以永恒这个话题,知道了生命的珍贵,我们要敬畏生命。
放图片,公园锻炼的人群、瑜伽高手修行。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的?生命要珍视,所以要守护生命。
(板书课题)【活动】教材第99页情境材料,讨论回答设问问题。
【提示】“蹉来之食”“革命战士”这些有关人物所说的话的含义,“能够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是什么意思?可见,人的生命很特别,不仅包含肉体生命,还包含精神生命。
我们守护生命就要既爱护身体又呵护精神。
【活动】教材第100页小伟的故事。
【提问】小伟的做法对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大家说说。
【活动】讨论设问问题。
【小结】小伟的故事告诉我们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教材第100页)爱护身体的正确做法有哪些?(教材第101页“相关链接”)【讨论】你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活动】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还有词说:借酒消愁。
你遇到过挫折吗?播放一些自杀或自残的图片或视频。
这些人都遇到了不如意的事,他们的做法对吗?【活动】有的同学总对学校开展的灾害应急演练不认真对待,演练时总是嘻嘻哈哈地,他们的做法对吗?【小结】爱护身体就要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材第102页) 完成教材第101页“探究与分享”。
播放一些自救成功的视频或图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引导】我们听说过以下一些话:“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守护生命》优教教案课标分析本单元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部分编排。
本课旨在通过活动、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学会对生命进行探索和思考,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发地付出关爱,珍重生命。
让我们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守护生命”主要围绕“守护生命”和“增强生命的韧性”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守护生命”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爱护身体,还需要养护我们的精神。
第二框题“增强生命的韧性”主要告诉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总之,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所以围绕“生命”话题,开展活动,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心理体验,从而很好地达到师生参与、感知、互动的教学效果,同时能进一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守护生命。
2.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1.守护生命。
2.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法指导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坚持先学后教、学教互动的教学程序,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而自主学习、学教互动,又主要是指向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理、培养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扮演角色时使用的道具。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照片拍摄于2015年,照片中的小孩名叫Hudea ,拍照的时候只有4 岁。
他在哈马轰炸后失去了父亲,随后他和母亲以及三个兄弟姐妹一起住到了土耳其边境的一个难民营。
“他的脸立刻收紧。
他咬着下嘴唇,慢慢地举起了手。
他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
要宽慰这个把照相机当成手枪的孩子并不容易。
”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守护生命有什么认识?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爱护身体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1)展示关于爱护身体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泽东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的?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 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体育课后,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小李同学迅速打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16℃。
站在空调口处吹风乘凉,心满意足地喊着:“热死我了!好凉快!”其他同学也纷纷凑过来。
空调的风又强又冷,小张同学却用校服把头包起来,一边喝水,一边在教室里溜达。
很多同学看到小张的样子,乐得前仰后合,说:“哇!看,多像翠花儿!”(1)小李和小张谁做得对?提示:运动后直吹空调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小张同学做得更好,因为,他懂得如何爱护身体。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框守护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珍视生命”,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学会守护生命。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以及如何守护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关于生命的问题,但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提高自我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守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守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的相关内容。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案例、问题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3.视频:准备一些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视频材料,用于课堂导入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生命起源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奥秘和宝贵。
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急救技能培训、自我保护演练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框守护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本课《守护生命》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性,理解守护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从自我为中心转向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理解守护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理解守护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守护生命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2.准备讨论题:为学生提供引导性的讨论题目,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情境模拟:设计情境,准备相关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守护生命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生长发育、老年人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守护生命的案例,如见义勇为的事迹等,让学生了解守护生命的重要性。
守护生命课型设置【阅读文本15分钟+自研30分钟+互动表现45分钟】一、【学习主题】1、明确我们的生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守护生命首先需要我们爱护自己的身体;2、懂得守护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要关注和养护我们的精神,充实精神生活。
二、【整体感知】生命是唯一的、短暂的,我们该如何守护生命,让生命在有限的年限绽放光彩?让我们一起到这节课中来探寻吧!知识拓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一、基础应用-选择驿站(10分,每题2分)1、下列哪些习惯是对健康有害的()①每天有规律的作息②经常吃膨化食品③多做眼保健操④长时间不洗头、不洗澡⑤天虽然冷,可为了美丽,依然穿很少⑥定期去做身体检查⑦为了减肥,不吃早餐⑧远离烟、酒等物品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③⑥⑧2、学校组织消防演习,消防警报拉响后,同桌小林懒洋洋地趴在桌上说:“真没劲,做这种没意义的事情干嘛。
”对此,你应该()A、与其做这种演习,不如待在家里玩游戏呢B、灾害是不可预知的,我们应该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掌握基本逃生办法C、我们一起藏起来吧,等演习结束了再出去D、我们一起去向老师建议,取消这种无聊的演习吧3、小斌和小明一起去公园玩,看到有人落水了,不会游泳的他们应该()A、默默地走开B、直接脱掉衣服,下去救人C、大声呼救,并拨打110D、在旁边观看,两人一起讨论4、假如你家开着一家餐厅,生意一直不错。
爸爸听说用地沟油更节约成本,但是对人体有害,爸爸在犹豫要不要用,你知道后,应该对爸爸说( )A、听说地沟油特别便宜,我们一定会发财的B、地沟油对人体有害,我们不能这样做C、听说好多餐厅都用地沟油,我们也用吧D、要不我们先试着用一下,看顾客有没有什么反应5、小雨和小雪是七年级学生,星期天她们在逛街时,一个自称导演的中年男子对她们说,自己有一部戏正在物色演员,小雨和小雪很合适,要她们去试镜,此时,她们的正确做法是( )A、立即跟着这个男子去试镜,以免错过当演员的机会B、不予理睬,直接跑开C、先告诉家长,征得同意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试镜D、怀疑此人的真实身份,直接报警二、能力提升(10分)6、xx年,l6岁的少女周岩在家中被泼油纵火烧成重伤,为了恢复健康和求得公正,她和家人不仅求助于媒体和社会,还把伤害者告上了法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珍视生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一框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守护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守护生命的途径、关注身心健康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生命观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身心健康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2.学会守护生命的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守护生命的途径,关注身心健康。
2.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3.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成长过程中的照片等,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爱生命?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框守护生命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做到爱护身体?答:(1)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答:(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1. 挫折的含义是什么?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怎样正确认识挫折?答:(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与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有什么关系?)(2)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初中道法守护生命教案反思《守护生命》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课时。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提升生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为基础,运用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守护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导入环节,我选取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起他们对生命问题的关注。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设计了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守护生命。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虽然我试图引发学生的思考,但由于案例较为沉重,部分学生可能对此感到敏感或不适,导致课堂氛围较为压抑。
其次,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虽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但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的引导和拓展,使得课堂内容有些散乱。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有时未能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些不足,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选择一些轻松、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进行导入,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拓展,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生命守护的重要性。
最后,我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反思,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道德与法治教师。
总之,《守护生命》这一课题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责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教案一、教材分析《守护生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因为年龄小,对“生命”与“死亡”的接触与理解都十分有限,加之我们传统观念中对“死亡”的避讳与禁忌,使得学生不敢不想也不能讨论这个话题,更谈不上深刻的思考。
未开始生命与死亡,因此对“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特别的模糊,对身体的自残或者自伤现象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有些人甚至试图通过肉体的疼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还有些青少年,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这些都是缺乏“爱护生命”意识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能力目标:1、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3、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