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微观经济学》第七讲 一般均衡和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七章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基本概念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2.交换的契约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
3.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经济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边际转换率。
单项选择1.所有市场同时出清叫做()。
BA.局部均衡B.一般均衡C.静态均衡D.动态均衡2.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时,()。
DA.总产量最大B.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D.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3.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B A.效用的效率B.产品组合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D.交换的效率4.经济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时,()。
DA.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线内部B.厂商使用的资源准确反映了所有可用的资源C.商品已不可能从进一步交易中获益的方式在所有人中加以分配D.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5.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D A.不使其他人受损就不能使某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某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某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以上条件都对6.产品边际转换率是()的斜率的绝对值。
DA.需求曲线B.边际产量曲线C.契约曲线D.生产可能性曲线7.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是()。
A A.乙用X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8.如果橙子与苹果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是2个橙子换1个苹果,1个苹果的相对价格是1.5个橙子,那么厂商将()。
BA.生产更多的橙子和苹果B.如果将资源由苹果生产转向橙子生产,境况会更好C.如果将资源由橙子生产转向苹果生产,境况会更好D.并不想将资源在苹果和橙子生产之间转移9.生产具有效率时每个厂商()。
CA.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哪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B.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1C.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那两种投入的价格比率D.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厂商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增加一单位一种投入的同时可减少另一种投入的数量10.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意味着()。
GET《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7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学习要求⏹重点掌握◇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标准问题⏹一般掌握◇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一般了解◇交易和生产各自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严格地说,上述微观经济学各章讨论的内容均属局部均衡范畴,为使研究深入,应该引申到一般均衡分析。
在一般均衡的基础上,应该分析市场经济均衡状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这就是福利理论问题。
本章主要讲述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易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和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
第一节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及其假定条件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是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问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其特点是假定一个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市场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条件下的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或均衡状态分析。
这种假定内容有三:(注: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局部均衡的代表人物。
)(1)对商品市场而言,商品A的价格变化不影响其替代品B和互补品C的价格变化,商品B和商品C价格变化不影响其替代品1B,1C和补充品B,2C价格的变化,最终B,C,1B,1C,2B和2C商品价格变2化不影响A商品的价格变化。
(2)对要素市场而言,要素F的价格变化不影响其替代要素G和补充要素H价格的变化,要素G和H价格的变化不影响其替代要素G,1H1和补充要素G,2H的变化。
最终G,H,1G,1H,2G和2H要素价2格的变化不影响要素,价格的变化。
(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没有联系互不影响,即商品市场价格不影响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价格也不影响商品市场。
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三种假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里只是为分析问题方便而确定的假设。
二、一般均衡及其案例分析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7 一般均衡与效率判断题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经济。
()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的可能进行互利贸易的配置点。
()不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投入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只要生产是有效率的,产出组合就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
()只有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商品的生产结构才是最有效率的。
()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从社会观点来看,契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理想的。
()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则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商品的某个初始禀赋来说,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资源配置如果无法做到改善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就是有效率的。
()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竞争性均衡必然是公平的。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种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
()从埃奇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一般均衡总是存在的。
()一般均衡是唯一的。
()社会福利函数是唯一的。
()社会公平观不是唯一的。
()答案T; F; T; T; T; T; F; T; T; F; T; F; T ; T; T ; T; T; F; T; T;F; F; F; F; F; F; F; F; T。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4篇信息、市场失灵以及政府的角色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市场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1)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向一般均衡移动录像带租赁和影剧院门票这两个竞争性市场存在紧密的联系,因为录像机的普遍拥有使大多数顾客可以选择在家而不是去影剧院看电影。
影响某一市场的价格政策变动也会影响另一个市场,而该市场的变化又会对第一个市场产生反馈效应。
可以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进一步考察:①电影税对录像市场的影响;②录像市场对电影市场是否有反馈效应。
(2)一般均衡的实现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2.交换的效率一个不受管制的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因为它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达到最大。
(1)贸易的好处:商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原则只有当商品的分配使任何一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者都相同时,这些商品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
第七讲 一般均衡和效率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二)一般均衡前提:所有市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体系的一切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代表人物是瓦尔拉斯【法】。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瓦尔拉斯认识到 了一般均衡的重要性,并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但其证明是错误的。
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朴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且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由于调整过程可能需要的时间太长,在尚未完成调整时便可能发生错误的交易。
实际交易可能发生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便很难成立。
瓦尔拉斯假定“拍卖人”报价,家庭和企业则申报自己的供给或需求,如果供求一致,则成交;如果不一致,则家庭和企业抽加申报,拍卖人修正报价,直到家庭和企业申报的供求相等为止。
这就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 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从“实证”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是如何?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相关政策问题。
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
2.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则认为是“坏”的。
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非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a点变为b点或c点,则有一人效用水平会提高,另一人不变;如变为d点,则两人效用水平都会提高。
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和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总可以改变该状态,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人的状况变坏。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c 点变为b 点或e 点,则有一人效用水平会降低;如C 变为g 点或f 点,则两人效用水平都会降低。
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处在消费者A 和B 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人的状况变坏。
3、交换的契约曲线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曲线VV ′,叫做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它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
4、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要使两种商品X 和Y 在两个消费者A 和B 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即:例:A 有1杯牛奶(10个效用)、2个苹果(第1个8个效用,第2个5个效用);B 有1杯牛奶(10个效用)、2个面包(第1个8个效用,第2个5个效用);A 认为第1个面包能给他带来8个效用,B 认为第1个苹果能给他带来8个效用。
如果维持现有状态,两人各得23个效用,则社会总效用为46个效用;如果A 用1个苹果与B 的1个面包相交换,则两人的效用都增加到26个效用,社会总效用也增加到52个单位。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非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A B X Y X YMRS MRS如a’点变为b’点或c’点,则有一厂商产量水平会提高,另一厂商不变;如变为d’点,则两厂商产量水平都会提高。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c’点变为b’点或e’点,则有一厂商产量水平会降低;如C’变为g’点或f’点,则两厂商产量水平都会降低。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和D的两条等产量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3、生产的契约曲线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的曲线qq′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要使两种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即:D LK C LK MRTS MRTS例:A 厂(大纱厂)与B 厂(小纱厂)都进行棉纺,同样1吨棉花,A 厂加工可增值5000,B 厂加工可增值4000元。
在原材料棉花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将小厂的棉花给予大厂加工,则可增加社会总利润。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问题和假定(1)交换和生产的最优并不是将交换的最优与生产的最优简单并列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
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2)分析假设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 和B ,它们在两种产品X 和Y 之间进行选择;两个生产者C 和D ,它们在两种要素L 和K 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 和Y 。
为了方便起见,假定C 生产X ,D 生产Y ,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亦即无差异曲线簇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线簇为给定不变。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由生产契约曲线可以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Y P O XP P 3 P 2 P 1 生产可能性曲线图I X II X III X IIIY II YI Y设C 厂商生产消费品X ,D 厂商生产消费品Y ,则左图中e ’点对应右图中的P1点(X 少Y 多),左图中b ’点对应右图中P3点(X 多Y 少)。
生产契约线qq ’上每一点都对应在生产可能线pp ’上某一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PP ′就是最优产出量集合的几何表示。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两个特点: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上方凸出。
向右下方倾斜源于资源既定条件下,两种产品生产不能同增或同减。
向右上方凸出源于边际转换率递增。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dXdY X Y MRT x xy =∆∆==→∆lim 0增量减量 边际转换率递增,因而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右上方。
边际转换率递增源于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或生产边际成本递增。
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右上方的区域实际上是在目前条件下所不可能达到的区域,即所谓“生产不可能性区域”。
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达不到该经济可能有的最大产出,是“生产无效率区域”。
第三,生产可能性曲线又是生产可能性区域的“边界”,故可叫做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如果要素数量或者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则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组合就可能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就可能发生变化。
比如,资源数量增加和技术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
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在生产可能性曲线PP’任选一点E,实为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一点,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从E点引一垂线和水平线,构成一交换的埃奇活斯盒形图。
图中交换契约曲线为VV’上任意一点均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点切线S的斜率是产品X转换为产品Y的边际转换率MRT,交换契约线上C点是两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共同切线T的斜率是产品X替代产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
切线S与切线T,可能平行(MRS=MRT),也可能不平行(MRS≠MRT,则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出现在无差异曲线的切线T′上的切点e上,e点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S上的切点B的斜率相等,即切线T′与切线S平行。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XY =MRTXY即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此时,点e的边际替代率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B的边际转换率相等。
第三节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1、概念横轴表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纵轴表消费者B的效用水平。
由于帕累托生产最优有无数个组合,每一组合点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都对应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
每条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A、B利用既定的X、Y产品所能得到的效用组合。
在每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上都可找到一点,满足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连接各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上所有满足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点,则有UU’效用可能性曲线。
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消费者所有最优效用水平组合的集合就叫效用可能性曲线。
效用可能性曲线说明了当一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给定之后,另一个消费者所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
2、特点(1)向右下方倾斜;源于实现帕累托最优后,两消费者效用水平不会同增或同减。
(2)凹凸不定;源于帕累托生产最优有无数个组合,每一组合点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都对应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
“效用不可能”区域与“无效率”区域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右上方区域,是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的,故可以看成是“效用不可能”区域;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左下方区域,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没有达到它可能达到的最优效用水平组合,故是“无效率”区域。
效用可能性曲线又可称为效用可能性边界。
二、社会福利函数1、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W可以写成:W=W(UA,UB)社会福利函数表示的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效用水平UA和UB关系的几何表达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
2、最大社会福利最大社会福利出现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上。
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美国经济学家阿罗(R·Arrow)证明: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数学表达:在能被一般人接受的条件下,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