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给水管网
- 格式:ppt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
给水管网施工方案一、引言给水管网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居民和各类建筑物提供清洁饮用水。
一个完善的给水管网方案不仅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还需要确保水质安全、管网可靠性和维护的便利性。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给水管网的施工方案。
二、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给水管网施工方案制定的重要阶段。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规划与选址: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居民的分布情况,确定给水管网的主要路线和布局,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
2. 材料选择: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如塑料管、铸铁管或钢管等。
3. 管网设计:考虑到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压力损失和适用范围等因素,进行管径、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4. 安全性考虑:设计阶段需要合理考虑给水管网的抗震、防腐蚀和防渗漏等安全性要求,确保管网的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三、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给水管网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阶段。
在施工阶段,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确保相关设备、材料的准备就绪,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施工计划。
2. 管道铺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的铺设,包括沟槽的开挖、管道的安装和连接等工作。
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和连接的紧密性。
3. 张拉和固定:对于较长的管道距离,需要进行张拉和固定,确保管道不会因外力影响而移动或震动。
4. 密封和防漏:在管道连接处使用密封材料,并进行测试,确保管道不会出现漏水情况。
5. 维修与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管道的维修和修复,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给水管网施工方案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管网的使用寿命和水质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检验:对各类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
2. 强度测试:对管道进行强度测试,确保管道能够承受设计要求的压力。
室外给水管网技术标准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民用建筑群(小区)室外衬塑钢管给水安装工程和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工程。
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6.《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一、管材质量要求1、管材的选择应按公司样品进行采购,并提供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厂家相关信息等质量证明文件。
给水(衬塑钢管)进场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原件。
管材应按规范CJ/T136-2007要求检查壁厚、外径、长度及外观质量(详见表1)。
二、管沟1、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管沟的沟底层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坡度应顺畅,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层时,沟底应下挖100~200mm,填铺细砂或粒径不大于5mm 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三、管道敷设1、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要求,阀门、水表等安装位置应正确。
塑料给水管道上的水表、阀门等设施其重量或启闭装置的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当管径≥50mm 时必须设独立的支承装置。
2、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 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 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3、铸铁管承插捻口连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捻口用的油麻填料必须清洁,填塞后应捻实,其深度应占整个环型间隙深度的1/3;采用水泥捻口的给水铸铁管,在安装地点有侵蚀性的地下水时,应在接口处涂抹沥清防腐层。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在城市中利用给水排水管网的系统。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保证水的供应和排放,同时不能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设计要求1.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包括供水和排水,要保证供水的量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同时排水时不能对城市周边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保证给水排水管网和其他城市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3.设计需要考虑到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给水排水管网的系统运行稳定。
4.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城市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雨情况等,保证系统的操作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设计方案1.先确定城市所需要的给水和排水量,计算出所需要的管网系统的容量和长度。
2.选择合适的管材和连接方式,保证整个管道系统的连接牢固和稳定。
3.在设计管道的位置和布局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时保证给水排水管网和其他城市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4.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尽可能地使用多个管道进行连接,以免出现单点故障。
5.在管道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雨情况等,以保证系统的操作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6.在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运维成本,尽可能地减少系统的维护和运维成本,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设计结果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获得了一个可以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系统设计考虑到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以及气候条件,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系统的调试和运行中,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供水和排水的需求,同时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结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并且在运行中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给水管网知识知识要点整理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水从水源输送到用户的家中。
了解水管网的知识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给水管网的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包括给水管网的定义、组成部分、设计原则以及常见问题等。
一、给水管网的定义给水管网是指将水源引入城市并输送到用户用水点的系统,它是保障城市居民供水的重要设施。
一般由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网和用户用水点组成。
二、给水管网的组成部分1. 水源:水源可以是自然的河流、湖泊、水库等,也可以是人工开凿的井或水厂提供的供水系统。
水源的选择需要考虑水质、水量、可持续性等因素。
2. 水处理设施:水处理设施负责对从水源获取的原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消毒、除臭等工艺。
水处理设施的作用是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水达到卫生安全标准。
3. 输水管网:输水管网是将处理后的水从水处理设施输送到用户的管道系统。
它包括输水主管道、支线管道、分配管道等。
输水管网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直径、布局等因素。
4. 用户用水点:用户用水点是指城市居民家庭、商业、工业等单位的用水设施。
用户用水点包括自来水管道、水表、水龙头等。
三、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给水管网的设计要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同时能够满足用户的正常用水需求。
设计中需要考虑水源的选择、管道材质的抗腐蚀性等因素。
2. 高效节能:给水管网的设计要考虑水的输送效率和能源消耗。
合理选择管道直径、减少管道的弯曲和支线长度等方式可以提高输水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 可持续发展:给水管网的设计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因为城市扩张或用水量增加而频繁改造管网。
设计中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便于后续扩展和维护。
四、给水管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管网泄漏:管网泄漏是给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供水中断、损耗水资源等。
解决方法包括加强管道的维护保养、定期巡检和及时修复漏损。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在求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即可求定管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各管段管径、管网的水头损失和确定给水系统的所需压力。
υπ42dq g =πυgq d 4=式中 q g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 3/s ;d j ——计算管段的管内径,m ;υ——管道中的水流速,m/s 。
(2-12)当计算管段的流量确定后,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流速过大易产生水锤,引起噪声,损坏管道或附件,并将增加管道的水头损失,使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增大。
而流速过小,又将造成管材的浪费。
考虑以上因素,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流速一般可按表2-12选取。
但最大不超过2m/s。
工程设计中也可采用下列数值: DN15~DN20,V =0.6~1.0m/s ;DN25~DN40,V =0.8~1.2m/s 。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表2-12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内容。
1. 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2-13)——沿程水头损失,kPa;式中 hyL——管道计算长度,m;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按下式计算:2.4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2 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 kPa/m ;dj——管道计算内径,m;q g——给水设计流量,m3/s;Ch——海澄-威廉系数: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 h = 140;铜管、不锈钢管C h = 130;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 h = 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 = 100。
(2-14)设计计算时,也可直接使用由上列公式编制的水力计算表,由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控制流速在正常范围内,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给水钢管水力计算表”、“给水铸铁管水力计算表”以及“给水塑料管水力计算表”分别见附表2-1、附表2-2和附表2-3。
浅谈给水排水管网管理及维护【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给水排水管网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内容。
在管网管理中,对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维护措施要及时有效,以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和供水排水质量。
管网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老化管网的更换和破损的修复。
管网管理的未来发展需加强科技应用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质安全。
建议加强对管网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完善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的良好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健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网管理、维护、重要性、管网管理、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维护措施、挑战、未来发展、建议、展望、总结1. 引言1.1 浅谈给水排水管网管理及维护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管网管理及维护是保障供水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卫生的关键。
管网管理的重要性无法言喻。
一方面,管网管理的不善会导致供水不畅、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排水管网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城市内涝、污水外溢等问题,危害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
做好管网管理及维护至关重要。
给水管网管理主要包括水源供应、管道传输、水质检测等方面;排水管网管理主要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维护措施是保障管网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管道、清理管道、修复漏点等措施不可或缺。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也是提高管网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管网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旧管网改造、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未来,应加大对管网管理的投入,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管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管网管理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供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2. 正文2.1 管网管理的重要性管网管理的重要性非常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城市水供水质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部分)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工矿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从水源取水,按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用水区域,并按用户所需的水压向用户供水,因此给水系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
给水系统分类•按水源种类:地表水(江河、湖泊、蓄水库、海洋等)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等)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自流系统(重力供水)、水泵供水系统(压力供水)和混合供水系统;•按使用目的:生活用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按服务对象: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在工业给水中,分为循环系统和复用系统。
给水系统的组成1、取水部分2、净水部分3、配水部分4、输水系统和管网1、取水部分(取水构筑物):从水源取水(包括地下、地表),然后将水输送到水厂。
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保证率(地点的确定、安全度、保证率)。
2 、净水部分(水处理构筑物):对天然水源的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水质标准。
通常说的水厂就是指这部分处理构筑物的组织。
常规流程:混合——投药——反应——沉淀——过滤——消毒3、配水部分(泵站和调节构筑物):管道将水送到水厂或用户。
调节构筑物(清水池和水塔或高地水池等)——水量调节,水塔(高位水池)也有恒压作用。
泵站有一级泵站、二级泵站、增压泵站、调蓄泵站。
输水系统是将原水送至水厂的管渠,管网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用水区的全部管道,这部分基本上是隐蔽工程,因此有规划性、高质量的要求。
管网:干管、分配管(设计只限于干管)给水系统布置•给水系统的选择在给水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影响到造价、运行费用、供水安全性、施工难易程度和管理工作量产生重大影响。
选择的内容包括水源和取水方式的选择、水厂规模的建造位置、输水路线和增压泵站的位置、管网定线和调蓄构筑物的布置等•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组合系统一、统一给水系统•即用同一系统(相同的水质)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
给水管网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土回填夯实或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巳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
2、材料要求(1)室外给水管:室外生活给水管阀门井后接入单体的埋地给水管段采用覆塑薄壁不锈钢管,焊接,焊接处防腐采用在管外壁套塑料膜或缠绕防腐胶带保护。
(2)消防给水管、中水管及阀门井前生活给水管段均采用给水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管道,电熔承插式连接。
(3)消防给水管道工作压力不小于1.6MPa,生活给水管道和中水管道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
(4)以上工程物资都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相关检验报告。
对于国家有规定的特定设备及材料,如消防、卫生、压力容器,应附有相应资质等级检验单位提供的检验报告。
如安全阀、减压阀的调试报告,给水管道材料卫生检验报告,卫生器具环保检测报告,水表和热量表应经校准检定合格,有计量检定证书。
二、沟槽开挖1、沟槽开挖前,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提供的管位地下土质、水文、地下已有管线、设施、构造物情况,制定相应施工方案。
开挖沟槽遇有管线、电缆等设施,应采取相应措施。
2、土方开挖时,机械开挖深度控制在管道设计标高以上20cm,再采用人工挖多余的路槽土方,以防机械超挖,拢动原土结构。
并及时修筑临时排水沟,以便于作业面的排水。
3、开挖沟槽的弃土应及时运走,不得堆放在沟槽口附近。
沟槽底埋有块石、树根、废桩等物体,应及时清除。
4、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时,应采用降水排水处理。
5、不得在水中挖沟槽,挖成的沟槽不得受浸泡,基槽底如有拢动或毁坏,应及时向监理请示,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至图纸要求的标高。
6、沟槽开挖形式,根据设计图中设计管道的规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沟槽开挖的形式。
7、支撑采用5cm厚木板护槽壁,20cmx20cm方木作受力件,钢支撑配“死脚”和调节“活脚”形成支撑力。
8、支撑、倒撑、拆撑必须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监护指导。
给水管网部分给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关键的一项。
其作用是将自来水源输送到城市居民及工业企业使用地点,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便利、舒适的用水条件,也是防止水污染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手段。
给水管网通常由水源、取水站、输水管道和配水管道等组成,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给水管网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一、给水管网的建设给水管网的建设需要确保以下条件:(1)水源的选择。
城市一般选择旱季水位稳定的水源来作为城市给水的主要来源,水源必须具备一定的水质保证,以保障给水水质达标。
(2)取水站的建设。
取水站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取水站选址的合理性和方便性,以及取水站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3)输水管道的设计。
输水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到管道材料、管道口径、管道长度、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输水管道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4)配水管网的设计。
配水管网应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划尺度和管网层数,将城市分区域建设,并确定配水管网的投资规模。
二、给水管网的运营给水管网的运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要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给水管网系统,必须为其制定相应的指导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运营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系统稳定运行。
(2)对管网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为保证管网的设施设备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要定期进行管道检查、维护和更新,及时排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管道堵塞、破裂等故障。
(3)进行管道的水质监测。
给水管网的运营需要对管道内的水质进行日常监测,以保证给水水质达标,保障居民健康饮水。
(4)进行预测分析及调度控制。
对于特殊时期的给水管网需要进行特别设置,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运营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并进行调度控制,以避免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三、给水管网的维护给水管网的维护是管网运营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管道清洗。
管道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水垢、污泥等堆积,造成管道内径变小、阻力增加、供水能力降低等情况,要定期进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