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821设计基础考研真题2007-2018年
- 格式:pdf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29
模块六一、填空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棘轮和槽轮机构。
2、双圆销外啮合槽轮机构,槽轮有6条槽,要使槽轮转两圈,曲柄盘应转12圈。
3、棘轮机构主要由棘轮、棘爪和机架组成。
4、双向作用的棘轮,它的齿槽是方形的,一般单向运动的棘轮齿槽是锯齿形和直边三角形的。
5、槽轮机构主要由拨盘、槽轮和机架等构件组成。
6、槽轮机构的主动件是拨盘,它以等速作连续运动,具有径向槽的槽轮是从动件,由它来完成间歇运动。
7、不论是外啮合还是内啮合的槽轮机构,拨盘总是从动件,槽轮总是主动件。
8、摩擦式棘轮机构是通过棘轮与所谓棘爪的摩擦块之间的摩擦力而工作的。
9、在起重设备中,可以使用棘轮机构防止鼓轮反转。
10、槽轮机构能把主动轴的等速连续运动,转换成从动轴的周期性的间歇运动。
11、槽轮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进入和脱离啮合时运动比较平稳。
但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较大,冲击较严重,因而不适用于高速场合。
12、螺旋机构是利用螺旋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构。
13、螺旋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它能将回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
14、在组合机构中,自由度大于1的差动机构称为组合机构的基础机构。
二、判断题1、间歇运动机构的主动件,在何时也不能变成从动件。
(×)2、棘轮机构,必须具有止回棘爪。
(×)3、棘轮机构只能用在要求间歇运动的场合。
(×)4、槽轮机构的主动件是槽轮。
(×)5、不论是内啮合还是外啮合的槽轮机构,其槽轮的槽形都是径向的。
(√)6、外啮合槽轮机构槽轮是从动件,而内啮合槽轮机构槽轮是主动件。
(×)7、棘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在运行中都会出现严重的冲击现象。
(√)8、不完全齿轮机构,因为是齿轮传动,所以在工作中是不会出现冲击现象的。
(×)9、槽轮的转向与主动件的转向相反。
(√)10、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棘轮的转角可调,主动与从动的关系也可以互换。
(√)11、锯齿形棘轮的转动方向,必定是单一的。
模块二一、填空1、在对构件进行变形分析时,对变形固体作了三种假设,其内容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2、拉压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其轴力的正号规定是:轴力指向截面外部为正。
3、塑性材料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其σ—ε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4、构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剪切的作用,其剪切强度条件为:[]ττ≤=AFQMax。
5、扭转是轴的主要变形形式,轴上的扭矩可以用截面法来求得,扭矩的符号规定为:右手四指指向扭矩的转向,假设大拇指指向截面的外部,那么扭矩为正。
6、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静定梁可分为: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三种常见形式。
二、选择1、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这对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定是等值、( C )。
A. 反向、共线;B. 反向,过截面形心;C. 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D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
2、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A. 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 都是横截面;C. 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D. 都是450斜截面。
3、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那么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D)。
A.分别为σ/2和σ; B. 均为σ;C. 分别为σ和σ/2;D均为σ/2。
4、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B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C.平行;D.垂直。
5、将构件的许用挤压应力和许用压应力的大小进行比照,可知( B),因为挤压变形发生在局部范围,而压缩变形发生在整个构件上。
A. 前者要小些;B. 前者要大些;C. 二者大小相等;D. 二者可大可小。
6、一圆轴用碳钢制作,校核其扭转角时,发现单位长度扭转角超过了许用值。
为保证此轴的扭转刚度,采用哪种措施最有效( C )。
A .改用合金钢材料; B. 增加外表光洁度; C. 增加轴的直径;D. 减小轴的长度。
新祥旭考研
/北京邮电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考研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8设计理论与创作
④821设计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考研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根据课件和历年真题,对所考内容分章节进行全面梳理,掌握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对考试中的手绘内容进行解析和练习
第三阶段:进行专题学习和真题答题方式训练
北京邮电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01《人机工程学》赵江滨
02《工业设计史》何人可
03《设计概论》尹定邦
04《产品设计》王明旨
05《图形创意》林家阳
06《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美)恰安,(美)沃格尔著,辛向阳,潘龙译
07《形态设计基础》赵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综合
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t检验
4.学习动机
5.抽象数据类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6.简述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
7.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8.最近两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端小程序的推广,各种基千微信的教育培训或是移动学习应用层出不穷。
(1)试分析微信端教育应用的主要特点、技术特征及其和手机端移动学习app的异同;(2)并列举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微信端移动学习应用,分析其业务模式,设计亮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9.微视频是目前信息化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媒体形式。
无论是在微课程还考试科目:818教育技术学综合第1页共2页。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810控制工程基础考研真题、考研经验、复习大纲、复习资料、复习重点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810控制工程基础二、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考试旨在考核自动控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自动控制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负反馈控制原理,能确定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
掌握绘制系统方框图的方法。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稳、准、快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表达方式,掌握一般物理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熟悉拉氏变换的定义、性质,常见的简单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式,可根据拉氏变换的性质求解较复杂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和拉氏反变换。
理解并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性质。
理解典型环节的概念。
熟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结构图的运算法则、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法则以及简化方法。
掌握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反馈通道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偏差信号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求法。
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了解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及时域响应指标定义。
熟悉并掌握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性能指标。
熟悉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及其与极点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与参量z、wn间的关系及计算。
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以及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重点掌握判断稳定性的代数判据及应用。
能运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了解稳态误差的概念、定义、类型。
理解并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及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的前提条件。
理解并掌握系统类型与静态误差系数的关系。
掌握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理解并掌握各静态误差系数的计算,动态误差系数的计算,特别是非单位反馈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设计基础请考生注意:①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②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1、下图中运用的主要构成手法是:()A渐变 B对称 C重复 D发射2、下图用的最重要的构成手法是:()A 变异B 共形 C重复 D发射3、下面图片中运用的典型设计风格是?()A达达主义 B解构主义 C现代主义 D立体主义4、下图用的是何种形式美原则?()A 渐变B 重复C 起伏 D节奏5、下图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进行了()之后形成的。
A结合 B减缺 C 差叠 D 透叠6、下图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进行了()之后形成的。
A结合 B覆叠 C 差叠 D 透叠7、色光的三原色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 红紫绿 D蓝紫黄8、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色光是:()A红色 B黄色 C 绿色 D紫色9、点、线、面、体四个构成元素中相对最灵活的是()A点 B线 C 面 D体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提到的“瑟瑟”是形容一种颜色,这种颜色与“红色”形成了什么对比关系?()A类似色对比 B中差色对比 C对比色对比 D互补色对比二、分析题(每小题 25,共 50分)1、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一下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异同点,可以从产品的设计定位、交互框架的设计定位,界面风格的设计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25分)2、下图是微软公司2016年10月发布Surface Studio,请简要分析其外观工业设计,以及其对微软产品线的意义。
(25分)三、创意题(每小题 25分共 50分)1、以方形、圆形、三角形为设计元素,设计一套五个天气符号(包括晴、雨、雪、雾、风等)。
(25分)2、请设计两组造型分别表现“上升”和“下降”的概念,其中每组造型由三个直棱体构成,分别代表主导物体、次要物体和附属物体。
(25分)要求:整体造型中主导、次要和附属等造型要素的关系恰当、合理。
北京邮电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617传播学理论——824大众文化与传播主编:弘毅考研编者:文秀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新闻传播学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北京邮电大学优秀传播学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北邮新闻传播学从07年开始招生,开始的几年出题比较死板,以记忆背诵的题目为主,鲜有发挥性的题目出现,而且考点的重复率很高,且以重点知识为主,很少考察边角知识。
只要研究好真题,考生很容易把握出题方向和试题风格,故而考生的分数整体都很高,录取线也相应较高。
从10年开始,北邮新传出题风格开始有所变化,考察的范围变大,考点的重复率降低,边角知识受到了重视,试题的灵活度和与现实的结合度增加,如10年的传播学理论名词解释中就考察了“随机抽样”这样一个不被重视的知识点,简答题中考察了“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这一知识点并没有出现在以往的指点参考书目中。
如果考生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复习,肯定会因此吃亏。
同样的,出题风格的变化以及指点参考书目的取消导致了试题难度的增加,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北邮以往指点参考书目中的全部内容,还要掌握这些参考书中没有涉及到的传播学中的其他重要理论知识,并且要密切关注社会实际,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北邮新传的题型比较固定,从开始招生的那一年起就没有变化过。
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但三部分所占分值每年稍有变化,一般而言,名词解释一个5分,一般以5到6个为主,简答一个15分,一般有四个,论述一个20到30分,一般以2到3个为主。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北邮在未取消指点参考书目之前,考察的重点章节包括《传播学中教程》的传播模式、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网络传播概论》中的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网络传播中的传播以及网络传播中的受众,《大众文化导论》中的大众文化概述和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