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试验三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三、仪器设备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 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3.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 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土的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酒精燃烧法)烘干法一、定义土的含水量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二、适用范围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三、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天平:感量0.01g。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四、计算公式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含水量(%) 5以下 40以下 40以上酒精燃烧法一、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天平:感量0.01g。
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 允许平行差值(%)0.3 ≤1 ≤2 ×100%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比重计法)筛分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三、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
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1000-2000g。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
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
四、计算公式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X=(A/B)×100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百分数,%; A-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g;B-试样的总质量,g。
浅谈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摘要:随着公路事业发展迅速,对于公路试验人员的要求越发要求严格,对其的工作也必须有一定广义的认识。
关键词:土的界限含水率对于一个试验认识不深,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试验人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试验人员,必须“一知,二懂,六会”。
接下来我举例说明。
土的界限含水率一知:知流程按a,b,c三点控制含水率用联合测定仪测锥入深度h取样,称量盒加湿土的质量根据锥入深度来判断是否锥入深度在该范围内称量盒号并记录盒号二懂试验原理:土的液限是土从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以一定质量的椎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的含水率。
试验应用:划分土的类别,计算天然含水率,塑性指数。
六会;1会抽样按照试验规程中采取原烘干,冷却称量盒加干土的质量计算土的含水率画含水率与锥入深度的曲线算出塑限和液限记录烘干和烘干起始时间对应记录加干土重对应记录含水率读出液限,如果不能修正曲线根据计算得出塑限状土还是扰动土视工程对象而定,用专门的取样器取土,将取好的土密封保存,保持原来土洋的状态运输回来,所有过程都记录下来,登记造册。
2会准备去代表性土样过5mm筛,测出天然含水率,准备一台联合测定仪,电子天平,标准筛,其他物品。
查阅《土工试验规程》准备好记录表等3会操作会操作联合测定仪4会记录记录测定仪的数据,盒号质量,盒加干土的质量,盒加湿土的质量5会处理将记录数据记录在表中,画出含水率与锥入深度的图像,如果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直接读,如果不在,求两条直线液限时含水率的平均数连接a点再求塑限。
6会统计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求平均值。
以整数表示。
最后求出塑性指数。
界限含水率实验结论
土壤含水率,是指土壤中水分对土壤总质量的比例,也就是土壤中全部溶质中水分所占比重。
土壤含水率是衡量土壤水分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土壤的机械特性、水分营养物质的运移和植物生长等的重要因素。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检测内容,也是土壤水分能力的敏感指标。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某垦区的沙质壤土。
实验目的是测定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
实验采用了蒸发干燥法,具体步骤是将沙质壤土放入烤箱中加热至105℃,维持1小时,然后将其取出,放入滤纸蓬杯中,放置室内自然蒸发至均匀干燥,最后测定它的界限含水率。
实验结果显示,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为
14.7%,比本地同类土壤的界限含水率要低。
界限含水率
越高,土壤水分能力越大,可以更好地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拥有更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但是,这里的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较低,说明土壤水分能力较弱,可能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且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建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比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添加有机肥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灌溉技术,在正确掌握灌溉量的基础上,进行
合理的灌溉,以提高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总之,土壤界限含水率是一个重要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土壤水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土壤的机械特性、水分营养物质的运移和植物生长等的重要因素。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较低,建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沙质壤土的界限含水率,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界限含水率试验3页界限含水率试验(Liquid Limit Test)是土工测试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在确定土壤的物理和工程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通常采用Casagrande设备,操作简便可靠,常用于土壤的塑性限度和土工指标的测定。
本文将主要介绍界限含水率试验所需的设备、试验方法、结果分析等。
实验设备1. Casagrande设备:由框架、分析棒、调节螺丝、滑动杆、撞击捣实棒、计时器等组成。
2. 20g可以测量的塑性指数量筒、塑性指数划线器、洗瓶、试管架、玛瑙平面玻璃板等。
实验方法1. 除去土壤中的杂物和减小土壤颗粒的大小后,取约100g的土壤样品,加入约5ml 左右的蒸馏水,在平板上用平滑的平板将土壤与水充分混合均匀,制成一定湿度的泥状土样。
2. 将泥状土样放入Casagrande设备的试验杯中。
打开调节螺丝将分配器调节到初始位置。
用滑动杆调整试验杯高度,使试样与撞击棒轻轻接触。
3. 用撞击捣实棒每次将撞击器下降10mm,并在重力作用下撞击土样。
每次撞击后转动试验杯并用划线器划一道细线于土样的中心线上,如果细线能够同步闭合,则表示细线刚好穿过土样,否则再进行零点调整再次调整。
4. 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增加螺钉的下落高度,以便最终确认土样的塑性极限,当五次中有三次细线能在10mm以上闭合时,可确定该土样的塑性极限作为界限含水量WLL。
5. 测量土样在标准状态下(W=0)与测试结束时的重量,计算出土样的含水量,并可按公式求出有机质含量、塑性限、液限等指标。
实验结果分析1. 界限含水率与土壤类型、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表征了土壤的塑性极限。
2. 当所测定的水份比界限含水率高时,土壤呈流态,反之则表现为半液态,土壤的衰减特性较好。
3. 界限含水率可用于确定土壤的压缩系数、稠化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等土壤组成参数。
4. 界限含水率和液限共同表征了土壤的稠度和液态容限,是土壤工程的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界限含水率试验是土工工程中重要的试验方法,通过测定土样的含水量和撞击法测定土样的流态特性,有效表征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参数,是研究土壤工程性能和工程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土工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9 界限含水率试验9.1 一般规定9.1.1 土的粒径应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的5%。
9.1.2 本试验中含水率的测定应按本标准第5.2节的烘干法执行。
9.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9.2.1 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图9.2.1)应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
圆锥仪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图9.2.1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1-水平调节螺丝;2-控制开关;3-指示灯;4-零线调节螺丝;5-反光镜调节螺丝;6-屏幕;7-机壳;8-物镜调节螺丝;9-电磁装置;10-光源调节螺丝;11-光源;12-圆锥仪;13-升降台;14-水平泡2 试样杯:直径40mm~50mm;高30mm~40mm;3 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4 筛:孔径0.5mm;5 其他:烘箱、干燥缸、铝盒、调土刀、凡士林。
9.2.2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液塑限联合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制备试样,也可用风干土制备试样。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时,应剔除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再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
静置时间可视原含水率的大小而定。
3 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其分别达到本标准第9.2.2条第2款中所述的含水率,调成均匀土膏,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h。
4 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5 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润滑油脂,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当使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时,提起锥杆,用旋钮固定。
6 调节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
土得界限含水率试验报告第二小组成员:张志龙,杨欢,窦丹丹,邢明生,轩艳雪,刘知一、试验目得测定土得液限,并与塑限试验与含水率试验结合,用以计算土得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得分类以及判别土得状态之用。
二、基本原理土得液限就就是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得界限含水率。
圆锥液限仪就就是根据一定重量与固定角度得平衡锥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得含水率恰为液限这一原理制作得。
前苏联A 、M 、瓦西里耶夫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锥体重量为0、75N ,锥角为30º,锥体沉入深度为10mm时,土得抗剪强度就就是8、232k Pa,此时土得含水率即为液限。
三、 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图3-1);3、天平:感量为0.01g ; 4、筛:孔径为0.5m m; 5、磁钵与橡皮头研棒;6、烘箱:应能控制温度105~110ºC ; 7、干燥器。
四、 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得土样约50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己风干,则取样80g 研碎,并过0、5mm 筛;加纯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 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得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土面与杯缘齐平。
3、放锥(1) 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与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2) 放锥15s后,观察锥体入土中得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10mm (锥上有刻度标志), 则认为这时得含水率就为液限。
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 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得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纯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mm 时为止。
4、测液限含水率将所测得得合格试样,挖去沾有凡士林得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15~20g )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此含水率即为液限。
1 学生试验一 界限含水量试验
(一) 搓条法
1操作要点:
(1)毛玻璃板上用手掌滚搓土条。
用力均匀,土条不得有空心,长度不宜大于掌宽。
(2)土条滚搓到3mm 直径时表面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为合格。
要求收集3~5g 合格土条装入铝盒。
(3)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当%40<L w 时,%1≤∆,%40≥L w 时,%2≤∆。
(∆为两次测值之差)
2计算土的塑限精确至0.1%。
(二)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1操作要点:
(1)土样调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不应有空隙,填满后刮平。
(2)圆锥仪锥体涂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3)标尺调零。
试样杯放在升降座,调节升降座使锥尖接触土面,锥下沉5s 后读下沉深度h 1。
(4) 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两次距离不小于1cm ),得锥入深度h 2。
h 1 、h 2允许误差为0.5mm ,否则重作。
取h 1、h 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
(5)去掉锥尖处土,取附近10g 以上试样两个放入铝盒,测其含水量1w 、2w (精确至0.1%)。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
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
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 ,7~9mm ,15~17mm 。
仪器:注意保护锥尖。
2 计算土的液塑限。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试验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标和液性指数,以划分土的工程类别和确定土的状态。
二、试验方法1、含水率:采用烘干法测定。
将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所失去的水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即为土的含水率,用百分比表示。
2、液、塑限: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
用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1-1)测定土在三种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成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直线。
在直线上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17mm(水利规范、土工试验方法国标GB/T50123-1999)或10mm(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处相应含水率为液限,入土深度为2mm处的相应含水率为塑限。
三、仪器设备1、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图1-1),由装有透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组成。
圆锥质量76克,锥角30度,光学微分尺精确分度为0.1mm。
试样杯:内径不小于40mm,杯高不小于30mm。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它:烘箱、铝盒、调土刀、刮土刀、蒸馏水滴瓶、凡士林等。
四、试验步骤1、本次试验原则上应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进行,也允许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放在搪瓷碗中加水或电吹风吹干并调匀后,密实地装入试样杯中(土中不能有孔洞),高出试样杯口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降底座上。
3、接通电源,按下“开”按钮,把装有透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在锥体上抹以薄层凡士林,使电磁铁吸稳固锥仪。
并使光学微分尺垂直于光轴(可从屏幕上观察,刻度线清晰,并在屏幕居中位置)。
实验2:土的界限含水率实验2:土的界限含水率实验目的:掌握界限含水率试验方法和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计算,并能利用界限含水率指标进行土的分类和定名,判断天然土的状态。
基本原理:细粒土由于含水率的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细粒土呈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分界处的含水率(记作ωL)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态状与半固体状态分界处的含水率(记作ωp)缩限是细粒土呈半固体状态与固体状态分界处的含水率(记作ωs)仪器设备:(a )圆锥仪:由锥身、手柄、平衡装置三部分组成,锥身由不锈钢制成,锥角为30°,见图4—2所示;(b )天平: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c )其它工具:调土刀,调土碗,0.5mm 孔筛,凡士林,含水率试验全套设备等。
实验步骤:(a )制备试样:取代表性天然土或风干土过0.5mm 的孔筛,过筛后取约250g ,放入调土皿中,加纯净水调成均匀浓糊状,将拌和均匀的土样密封于保湿缸中静置24小时;(b )放锥:将试样用调土刀调匀,密实地填入试杯中,不得在杯口反复涂抹,将刮平的试杯放在杯座上,至锥尖刚好与土面接触时,放松手指,使其锥体在自重状态下沉入土中;(c )读数:经15s 后观看锥尖入土深度,若锥体入土深度刚好为10mm 时,表示土的含水率适为液限,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重新调试土膏;(d )测含水率:将所测得的合格试样,挖去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迅速放入铝盒内测定其含水率,此含水率既为液限;(e )此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当两次测定的液限含水率差值小于2%时,取平均值作为该土样的液限。
注意事项:当土条搓至直径3mm 同时出现横向裂纹时,该土条的含水率定义为塑限。
若土条直径达到3mm 而未出现裂纹,表明试样含水率高于塑限;若土条直径大于3mm 即出现裂纹时,表明该试样的含水率低于塑限,出现上述两种情况需重新试验;思考题:1为何不能随意将平衡锥放入土中?2放锥后土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最新]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对于工程来说,土的液限、塑限有着比较重要的实用意义。
目前对土的界限含水量的测定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液限w标准的确定还处在过渡时期,即标准圆锥下沉10ram和17nm 为液限含水量(势必使人们对土的名称和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解(特别是非专业人员,很难搞明白,为什么原来是一种土,而现在又是另一种土,原来处在一种状态而现在又处在另一种状态,为此笔者建议在岩土试验报告中同时提供10mm和17mm液限两个值(让设计者按具体需要而定,确定地基承载力时采用10nma液限值及其相应指标,地基土分类及评判土的干湿状态时采用
17nma。
其二,测定土的液塑限时取标准样的问题(国标上规定土要过0(5mm的筛,才能进行实验。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土(如残积土)用眼睛观察含有较多砂粒、砾石及岩屑、岩块(一旦过0(5nun筛后做界限试验,测出的塑性指数可能很大,不能反映土的实际情况。
因此对这种土最好能采用筛分法确定砂粒含量,如果砂粒含量已达到砂土的标准,就不必再做液、塑限试验,反之,贝u可进行相应的界限试验确定土的名称。
实际上,有些上是处在杂土状态,无法定名,这时可根据工程需要,作相应的处理。
比如(以土中粘粒为主做试验或以砂粒为主做试验,目的就是反映土的真实情况,为工程建设服务。
其三,界限含水量土样制备的方式(风干、天然、烘干)会影响测试结果。
国标中规定对于比较均匀的土可采用天然含水状态的土样,对土中含有较多的砂、砾、卵石的土类(采用风干土样,过0(5nun 筛(再加水浸润一昼夜。
采用天然含水状态的土样时(应尽
量将土样切碎,但土样含水率较大或粘性较大时,非常难切到很细,大部土团粒径均>O(5rrmi,因此在加水浸润时,很难达到均匀状态,土膏中总是有一个个的硬粒,这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故是否采用不要采用天然含水状态的土样应视含水
率及粘性大小而定。
如果采用风干土样,可先将土样粉碎,过0(5nun筛,土样团粒细且均匀,加水浸润足够长的时问,至少为一昼夜,最好是更长的时间,因为浸润时间越长,土粒水化作用越充分,使土粒吸附的结合水达到天然状态下土粒周围结合水程度,由于结合水反映土的塑性,从而使测出的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土的实际塑性。
目前许多土工实验人员为了满足工程工期的需要,往往不采用费时的风干试样,而是采用105? ,11O~C温度下的烘干试样,而且浸润也达不到24h的要求,这埘试验结果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浸润时间达不到要求,土粒与水作用形成结合水不充分,测出的塑性指标偏小;另一方面(在烘干过程中,土中的胶结物固化,使土粒团聚,且这种胶结固化是不可逆的,加水浸润后(在短时间内团聚的土粒吸附结合水的程度达不到天然状态,致使所测塑性指标偏小。
因此在界限含水量试验中,尽量不要采用烘干试样,且试样浸润时问应尽量长。
使实测界限含水量与实际情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