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土的含水率试验(ppt)
- 格式:ppt
- 大小:324.00 KB
- 文档页数:1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记录试验目的:研究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特性及其对稳定土工程性能的影响。
试验材料:1.粉煤灰:作为无机结合料,通过煤矿中的煤粉燃烧或热风炉中的煤粉制备而成。
2.黏土:选用土工试验中常用的一种黏土样品,具有较好的黏土颗粒特性。
3.水:使用自来水。
试验设备:1.电子天平:用于准确地称量试验样品和添加的无机结合料。
2.烘箱:用于控制试验样品的干燥温度和时间。
3.手动搅拌器:用于保证试验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4.含水量测试装置:用于测定试验样品的含水量。
试验步骤:1.预处理:将取得的黏土样品进行筛分,筛除大颗粒杂质,获得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试验材料。
2.材料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黏土与粉煤灰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添加水:向混合样品中逐步添加一定量的水,并在搅拌的同时,观察材料的湿度变化。
不断搅拌,直到试样充分饱和为止。
4.含水量测定:取适量的试样,通过含水量测试装置进行测定,记录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并计算出含水量。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得到了以下结果:试验材料配制:黏土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1,即将相等质量的两种材料进行混合搅拌。
添加水过程中的湿度变化:随着水的添加,试样逐渐变湿,出现流动性增加的现象。
在将试样充分饱和之前,试样的流动性较差,多呈现塑性状态。
含水量测定结果:根据含水量测试装置测定的数据,得到了不同含水量的试样质量。
通过计算,得到了试样的含水量。
影响因素分析:1.粉煤灰掺入比例:试验中配比为1:1,通过改变两种材料的掺入比例,可以研究不同比例下试样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2.水的添加量:试验中逐步添加一定量的水,通过调节水的添加量,可以研究不同含水量对试样流动性和工程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论:通过研究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特性及其对稳定土工程性能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试样的含水量增加,试样的流动性增加,但超过一定含水量后,试样流动性不再增加。
土的含水率烘干法的试验步骤
1.样品采集:首先,需要从现场或野外采集土样品。
采集土样时应当
注意避免污染和混杂。
所采土样的数量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2.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如果土样过于湿润,在处理前可以先用纱布或胶布包裹起来,以避免水分的进一步损失。
3.称重:将土样放置在恒温烘箱中,在60℃~105℃的温度范围内,
使土样充分干燥。
然后将干燥前和干燥后的土样分别称重。
4.烘干:将第3步中的土样放入预热至105℃的烘箱中,保持约12
小时,使土样中的水分蒸发。
之后,关闭烘箱,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
5.称重:在冷却后,将烘箱中的试样取出,并立即将其放入称量皿中。
将称量皿和土样称重,并记录下称重结果。
6.计算含水率:根据第5步中的称重结果计算土样的含水率。
含水率
的计算公式为:含水率(%)=[(干燥前质量-干燥后质量)/干燥后质
量]×100%。
7.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含水率,判断土壤的湿度状态。
根据不同的
含水率范围,可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状态(如湿润土、饱和土、半饱和土等),以及判定土壤的可塑性和流变特性。
8.清理:试验结束后,将烘箱和称量皿等设备进行清理,保持实验室
的整洁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时,应当选取适当的烘
干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土样充分干燥,但又不会使土样发生质量变化。
同时,也需要注意实验室操作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