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 格式:docx
- 大小:78.53 KB
- 文档页数:19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 750—— 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 1200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 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生产费用在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引言生产费用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在企业会计中,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在生产环节中,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更为复杂。
本文将介绍生产费用在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归集与分配的概念生产费用的归集是指将各个费用项目按照不同的分类和科目进行收集和记录的过程。
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归集所得的费用分摊到相应的成品和半成品上,以求公允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
归集与分配的基本原则1.成本可追溯原则:归集与分配应严格按照费用产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每一项费用都能准确地归集和分配。
2.公平原则: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公平合理,不偏重于某一类产品。
3.简洁原则: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应简单易行,避免过于复杂的费用分配规则,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归集方法生产费用的归集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 直接成本法:将与成品或半成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归集到相应的产品上。
例如,原材料直接用于成品的生产,那么原材料的费用就可以直接归集到成品上。
2. 间接成本法:将与多个产品相关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
间接成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配基准进行分配,如直接劳动力小时数、生产能力等。
3. 统一核算法:将所有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或分配率进行归集,然后再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配。
分配方法生产费用的分配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 直接分配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直接分配到相应的成品和半成品上,例如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等。
2.比例分配法:根据事先确定的分配比例,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成品和半成品上,如按销售额、生产数量等比例进行分配。
3. 分步分配法:先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一定的辅助成本中心上,然后再根据辅助成本中心的相关因素将费用进一步分配到成品和半成品上。
归集与分配的具体步骤1.确定归集的范围:确定归集的费用项目和范围,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学习指导本章在一般阐述在产品数量核算的基础上,重点讲述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及产成品成本如何结转等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在产品数量核算的重要性,全面、详细地理解和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具体条件选择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计算程序和适应范围。
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表4—1所示。
表4一l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4.约当产量5.约当产量比例法 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7.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 8.定额比例法(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1.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经过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这项工作。
2.在产品发生盘亏和毁损时,为了保证账实相符,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冲减在产品的账面价值。
3.按规定核销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一律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4.经批准,处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在产品盘亏和毁损时,对于应由企业自己负担的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5.在产品发生盘盈时,为了保证账实相符,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6.经批准核销在产品盘盈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冲减管理费用。
7.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8.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可以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9.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10.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时,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各项加工费用,产品的其他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吴小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间接费用的分配原理和方法,学会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了解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特点和具体费用种类,能够熟练进行核算;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两种归集方法,根据企业实际和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正确选择运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熟练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了解制造费用的特点和具体内容,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计算,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账户正确进行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了解期间费用的内容,熟悉各项期间费用的核算。
教学重点:材料费用的分配,职工薪酬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教学难点:原材料费用采用定额类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课时:14课时教学内容:一、要素费用的核算企业每月应将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如实地加以反映,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与分配,以便将计入产品成本的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确定每一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构成,并计算产品成本。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程序是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各种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如前所述,费用按经济内容可分为九个要素费用,其归集与分配的核算内容、程序、方法分述如下:(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在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消耗着各种材料,这些材料或同一种材料有着不同的用途。
有的直接为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有的为生产几种产品所耗用,有的则属车间、部门一般耗用。
在通常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是按部门、按用途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无论是外购的或是自制的,都应该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具体用途归集。
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
归集和分配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四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练习一
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2.资料:长江公司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个机修车间和一个动力车间。
第一生产车间生产#101和#102产品,第二车间生产#201产品。
(1)材料费用的分配
根据领料单汇总长江公司20××年10月份的各车间、部门和各种产品领用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如表1。
表1 材料费用汇总表
根据领料单汇总长江公司20××年10月份各车间领用的燃料如表2。
表2 燃料费用汇总表
(4)第一车间产品#101和#102共同耗用的原材料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共同耗用的燃料按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进行分配。
两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
#101产品生产2 500件,原材料单位耗用定额11千克。
#102产品生产3 125件,原材料单位耗用定额4千克。
3.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耗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分配汇总表(表3)耗用燃料分配汇总表(表4)。
(2)根据编制完整的表3和表4,编制会计分录。
账务处理:
表3 耗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分配汇总表
练习二
1.目的:练习职工薪的分配
2.资料:
(1)长江公司20××年10月份的各车间、部门的职工薪酬如表5所示。
表5 职工薪酬汇总表
(2)第一车间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按#101、#102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101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1 400小时,
#102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5 600小时;第二车间因为只生产#201一种产品,所以,生产工人职工薪酬全部计入#201产品的成本。
3.要求:
(1)编制职工薪酬分配表(表6)。
(2)根据编制完整的表6,编制会计分录。
(1)登记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明细账(表9、表10)。
(2)编制结转为在建工程提供劳务的会计分录。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11)。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表9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动力车间单
练习四
1.目的:练习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2.资料:
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劳务量及计划单位成本如表12所示(各部门的水电均为一般性消耗)。
(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表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表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表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4)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表和分配的会计
计算过程及会计分录:
(1)计算过程
供电车间分配率=12000/(28000+12000)=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8000=840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12000=3600元
供水车间分配率=1840/(5000+1000)=元/吨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水费=*500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元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840(2)
第一次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12000/50000=元/度
供水车间应分配电费=*10000=2400元
供水车间分配率=1840/8000=元/吨
供电车间应分配水费=*2000=460元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4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4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60第二次向辅助生产部门以外部门分配
供电车间待分配费用=12000-2400+460=10060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分配率=10060/40000=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8000=7042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12000=3018元
供水车间待分配费用=1840-460+2400=3780元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分配率=3780/6000=元/度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5000=315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1000=630元
借:制造费用 10192
管理费用 3648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6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780
(3)
按计划成本分配
供水车间分配电费=10000*=3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分配电费=28000*=8400元
管理部门分配电费=12000*=3600元
供电车间分配水费=2000*=1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分配水费=5000*=2500元
管理部门分配水费=1000*=500元
借:制造费用 10900
管理费用 41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5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000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12000+1000=13000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1000
供水车间实际成本=1840+3000=4840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4840-4000=84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1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0
——供水车间 840(4)设每度电成本X,每吨水成本Y
50000X=12000+2000Y
8000Y=1840+10000X
练习五
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
2.资料:
(1)长江公司第一车间生产#101、#102两种产品,制造费用在这两种产品之间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第二车间生产#201一种产品。
制造费用全数计入这种产品。
(2)10月份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除练习一、练习二和练习三所发生的费用外,还发生以下各项费用,如表13所示。
3.
(1)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
(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进行账务处理。
练习六
1.目的:练习废品损失核算
2.资料:
(1)某企业修复乙产品100件,发生各项修复费用:原材料550元,职工薪酬990元,燃料及动力1 750元,制造费用1 801元。
(2)本月完工乙产品3 000件(包括返修完工的产品)耗用生产工时45 000小时,耗用原材料96 000元,职工薪酬24 975元,燃料及动力31 500元,制造费用36 000元。
原材料一次投入,完工验收入库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0件,耗用生产工时1 500小时。
废品残料入库作价270元。
3.要求:
(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和残料回收的会计分录。
(3)设计并登记废品损失明细账。
(4)结转废品损失明细账归集的废品损失,并编制会计分录。
(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18)
(6)计算乙产品的完工合格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表17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产品名称:乙产品产品数量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回收废品
借:原材料 27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70
表16 废品损失明细账(自己设计并填制)
废品损失明细账
产品名称:完工产
单位成本:
乙完工合格品单位成本 =193296/2900=元/件
乙完工合格品总成本=92800+30450++34800+=19329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