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第1章
- 格式:pptx
- 大小:774.39 KB
- 文档页数:34
第一章导论—是否存在国际税收体系?它是否是国际法的组成部分?Introduction: is there an international tax regime?Is it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本书的观点是存在连贯一致的国际税收体系,它体现在税收条约网络和国内法中,是国际法(包括条约及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际意义在于,各国不能随意采纳国际税收规则,而只能在这个体系的范围内运作。
当国际法随时间的迁移发生变化时,这个体系也会同样发生变化。
因此,单边行动虽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也会受到限制,各国通常都不愿采取违反这个体系基本准则的单边行动。
这些基本准则是单次征税原则(即,所得只能被征一次税——既不能多次征税,也不能不征税)和利益原则(即,积极所得主要在来源地被征税;消极所得主要在居民国被征税)。
This book has a thesis: that a coherent international tax regime exists, embodied in both the tax treaty and in domestic laws, and that it forms a signific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both treaty-based and customary).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 is that countries are not free to adopt any international tax ru1es they please, but rather opera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gime, which changes in the same ways international law changes over time. Thus, unilateral action is possib1e, but is also restricted, and countries are generally reluctant to take unilateral actions that violate the basic norms that underlie the regime. Those norms are the single tax principle (i.e., that income should be taxcd once - not rnore and not less) and the benefits principle (i.e., that active business income should be taxed primarily at source, and passive investment income primarily at residence).这个观点存在很大争议。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整理第一章国际税收的含义一、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本质是什么?1.国际税收的含义:1)宽口径的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与税收现象。
2)窄口径的国际税收: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或地区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总称。
2.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问题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种种税收现象,其背后隐含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这种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际税收的本质通常体现为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涉及对同一课税对象由哪国征税或各征多少税的税收权益划分问题。
当一国征税而导致另一国不能征税,或者当一国多征税而造成另一国少征税时,两国之间便会发生税收分配关系。
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各个国家在税收制度与政策的制定上必须考虑与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经济关系,这就要求国与国之间在税收制度与政策上进行协调,从而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联系(从国际税收的本质入手):1)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
没有国家税收,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的税法冲突与税制协调,就不可能出现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国际税收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国际税收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
2)在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国家税收又受到国际税收的影响。
本国与他国达成的税收协定以及国际上公认的国际税收规范与惯例都应当在本国税收中有所体现。
2.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国际税收虽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问题与关系,但其不具有强制性,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课征。
(形式特征)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国际税收涉及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协调关系。
国际税收习题第一章导言1.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P11●联系: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国家税收受国际税收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
●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2)国家税收体现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税种,而国际税收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2.简述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P22~23①研究对象:有关国家涉外税制中构成国际税收分配和国际税务协调关系的以下诸方面: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和课税客体等税收法律要素;课税客体中对人税和对物税所形成的国际重复征税机理及其约束和免除规范;国际避税、逃税、节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反制措施;不同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选择与实现;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签订和不同范本比较;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等一些重要的全球和区域贸易的税务协调措施等。
②广义国际税收学研究范围的基本方面包括:(一)税收管辖权的协调(二)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的管理与调整分配(三)对人税和对物税的税收职能异化所形成的对国际税收分配和国际税务协调有关规范的冲撞(四)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动态条款3.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性质是什么?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葛惟熹)●国际税收的本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葛惟熹)●国际税收问题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种种税收现象,其背后隐含着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
这种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朱青)●国际税收活动体现的是涉及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理解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国际税收问题的的产生与开展趋势。
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假设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开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表达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表达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言判断题1.国际税收有其自身法定的课税主体和课税客体。
2.涉外税收只反映国家与涉外纳税人的征纳关系,而不反映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3.为避免国际商品流通的重复征税,目前世界上各国自愿实行单一目的国原则。
简答题1.简述国际税收分配与国家税收分配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3.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性质是什么?。
4. 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主体与客体判断题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属地兼公民管辖权。
2.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国内法对居民个人条件规定的居住时间标准,与它的居(公)民管辖权行使范围是成反比关系。
简答题1.简述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2. 简述原产国原则和目的国原则。
第二篇国际重复征税判断题1.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都属于关税。
2.根据《关贸总协定》的互惠原则,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税减让应该是对等的相互减让。
3.国际重复征税之所以发生,与有关国家行使不同的税制有关。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避免电子商务的国际重复征税作了如下阐述:网址本身不构成常设机构;企业通过网址主机经营业务,不构成常设机构。
5.国际重复征税按其不同性质,可以分为税制性、法律性和经济性重复征税。
6.虽然甲国采用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但乙国仅采用地域管辖权,所以在甲国和乙国之间不会产生重复征税。
7.常设机构就是其所在国的居民公司。
8.我国是按照劳务提供地标准来判断劳务所得的来源地。
9.避免商品国际重复征税的办法只能是各国实行统一的消费地原则。
10.从有利于鼓励投资的角度看,采用分国限额抵免将会给本国居民(公民)跨国纳税人带来更多的优惠照顾。
11.跨国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所在国家的关系,是不同的居民(公民)管辖权之间的关系。
12.跨国的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所在国家的关系,是不同的居民(公民)管辖权之间的关系。
13.在国际上,关于税收饶让抵免,一般都是通过有关国家各自的税法来加以规定和执行的。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国际税收是一个()。
A.经济范畴B.历史范围C.社会范畴D.制度范畴2.国际税收是关于( )。
A.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一切税务关系B.本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对某些外国税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
A。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是( )。
A.所得税问题B.土地税问题C.关税问题D.消费税问题5.下列关于国际税收与国际税务关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协调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后者协调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B.前者主要涉及流转税和关税,后者主要涉及所得税和财产税C.前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后者涉及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D.前者涉及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后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各项属于国际税收含义的有()。
A.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B.国际税收是指发生在国家间的一切税收关系C.国际税收是对跨国所得的征税D.国际税收是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E.国际税收是指各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2.下列税种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有( )。
A.增值税C.公司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E.遗产税3.下列税种中,不会引起国家间财权利益分配问题的有()。
A.所得税B.商品税C.遗产税D.关税E.增值税4.下列关于国际税务关系与国际税收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国际税收(第二版)(BK023B)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109315】(单项选择题)在扣除方法下,由于居住国政府给予免除的并不是纳税人已缴非居住国政府的税额,而是已缴税额与居住国税率的乘积,因此在已缴税额中仍有(1-居住国税率)的部分未能予以免除,这种未予免除的税额往往与居住国税率()。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无关【答案】B2、【109321】(单项选择题)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
A.罗马尼亚B.美国C.英国D.法国【答案】B3、【109322】(单项选择题)下列原则中,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在税收上应用的是()。
A.税负从轻原则B.全面优惠原则C.平等原则D.特定优惠原则【答案】C4、【109323】(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答案】C5、【109328】(单项选择题)下列方法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方法的是()。
A.税收比较法B.形而上学C.唯心史观D.唯物辩证法【答案】D6、【109320】(简答题)简述涉外税收与国际税收的关系。
【答案】涉外税收是一国税收制度中有关对外国纳税人征税的部分。
它反映为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同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征纳关系。
这种征纳关系并没有超越一国政府的管辖范围而进入国际范围。
因而涉外税收仍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是国家税收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各国都有权对本国人以及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所得予以征税。
一旦某个国家的公民或居民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他都会有来自国外的所得或收入,外国政府也就有权向他征税,因而他就有可能面临被本国和外国两个国家征税的问题。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财政降格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一、术语解释1.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
由于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一般要遵从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因此,一国的税收管辖权在征税范围问题上也必须遵从属地原则或属人原则。
根据上述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两大原则,我们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2)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3)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
2.常设机构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
它的范围通常包括分支机构、管理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建筑工地等。
大陆法系的国家多采用常设机构标准来判定纳税人的经营所得是否来自于本国。
3.引力原则引力原则即如果一家非居民公司在本国设有常设机构,这时即使它在该国从事的一些经营活动没有通过这个常设机构,但只要这些经营活动与这个常设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相同或类似,那么这些没有通过该常设机构取得的经营所得也要被归并到常设机构的总所得中在当地一并纳税。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各自的政治权力,在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跨国纳税人:是指超越一国的管辖范围,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管辖,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3.跨国所得:是指有关国家政府之间重叠交叉征税的所得。
4.涉外税收:通常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人(包括外国企业和个人)征收的各种税的统称。
5.国际税务:也称或国际税务关系,包括国家之间的税收事务联系与制度协调,是协调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措施。
6.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简答题1.简述国际税收的形成和发展。
答:国际税收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纳税人所得的国际化;二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所得税。
所得国际化是国际税收产生的物质基础,只有出现跨国所得之后,才有为满足有关国家政府行使职能而征税的客观需要,即才有作为有关国家共同征收捐税的征收对象,从而才使国际税收的产生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跨越了国境,并有可能产生国家之间对同一笔跨国所得如何分享税收的问题。
只有在这个时候,客观经济状况才为国际税收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各国普遍征收所得税是国际税收形成的税制前提,没有它就不会引起国家之间对跨国所得重叠交叉征税矛盾的产生,就不可能最终导致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发生,从而产生国际税收。
而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产生,是国际税收从非规范化阶段进入规范化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
2.怎样理解国际税收这一概念?答: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各自的政治权力,在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1)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2)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离开跨国纳税人这个因素,国际税收关系不会发生;国际税收征纳关系所涉及的征税对象是跨国所得和一般财产价值。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理解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国际税收问题的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范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B.《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五、问答题1.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怎样?2.如何理解所得税的国际竞争?3.为什么说涉外税收不等同于国际税收?4.从税制设计来看,增值税是否存在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如何解决?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了解各国税收管辖权现状;掌握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理解自然人、法人居民身份的判断。
国际税收第一章导论选择填空1.国际税收的理解: (1)以国家税收为基础, 具有国际意义的税收活动。
(2)国际税收活动是由于对跨国纳税人、跨国所得征税而引起的。
(3)国际税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权益, 体现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税收分派关系。
2.国际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出现国际经济联系即纳税人收入国际化3.国际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随着着所得税制度的建立, 国家课税权超越本国领土范围, 形成国家间交叉的税收管辖权。
4.国际税收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 (1)国家间税收分派关系的规范总结。
(2)国家间对国际税收活动的协调管理。
(多选)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1)税收管辖权和涉及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的确立。
(2)国际反复征税及其免去。
(3)国际反复征税时引起国家间税收分派关系的因素, 也是国际税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国际税收协定。
名词国际税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 由于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而引起的税收活动。
它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派关系。
跨国纳税人: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或单位。
涉外税收财政降格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恶性税收竞争简答1.国际税收的定义和理解2.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 由于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而引起的税收活动。
它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派关系。
3.国际税收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时期(见选择填空2-4)二战前后, 国际税收由不受重视到受重视的因素分析4.不受重视的因素:(1)所得税制度在世界上没有普及、稳固。
开征的国家少并且时征时停。
(2)资本输入国重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没有独立的政权, 所以没有独立的征税权。
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不也许平等分享税收。
(3)所得税制度建立不久, 税率低, 国家间矛盾不锋利。
5.受到重视的因素:(1)跨国公司广泛发展。
(2)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投资增长, 发展中国家组建跨国公司进行投资。
《国际税收》习题集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不定项选择1、对于国际税收概念所包括的含义,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跨国纳税人是国际税收关系产生的关键因素B、国际税收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C、国际税收体现了各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的征纳关系D、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关于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2、下面对商品课税的描述错误的有()A、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B、商品课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C、销售税属于商品课税的一种D、关税不属于商品课税3、预提税的课税对象包括()A、股息B、利息C、特许权使用费D、经营所得4、对纳税人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收有()A、赠与税B、死亡税C、个别财产税D、一般财产税5、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A、关税的壁垒作用B、关税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C、对进口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D、对商品的国际公平竞争及国际贸易不利6、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有()A、在国外创办独资企业B、在国外创办合资企业C、收购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D、用国外附属企业的利润进行再投资7、在东道国所得税制度中对债券的国际投资能起一定影响作用的主要是()A、公司所得税B、利息预提税C、股息预提税D、特许权使用税预提税8、1872年,英国与()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避免对遗产两国重复征税继承税的税收协定,从而成为国与国之间协调财产课税制度的开端。
A、瑞士B、瑞典C、法国D、葡萄牙9、下面对梅屈恩协定描述正确的是()A、该协定是所得税协调活动的开端B、该协定是关税协调活动的开端C、该协定的国际协调基础不稳固,并且对协调某一方不利D、该协定的国际协调基础虽然不稳固,但对协调某双方有利10、在商品课税领域()A、对关税的协调逐渐减少B、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国际协调逐渐成为核心C、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国际协调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D、关税的协调仍然居主导地位1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表现在()A、合作性协调B、竞争性协调C、非合作性协调D、制度性协调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国际税收同国家税收一样也是一种强制课征形式。
国际税收复习大纲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1、国际税收定义:人们通常所说得国际税收,就是指在开放得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得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得一些税收问题与税收现象。
2、国际税收本质:国际税收问题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得种种税收现象,其背后隐含着得就是国与国之间得税收关系。
这种国家之间得税收关系就是国际税收得本质所在。
3、国家之间得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得税收分配关系;国与国之间得税收协调关系1)合作性协调,2)非合作性协调4、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得联系与区别: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得联系主要表现在:1)国家税收就是国际税收得基础2)国家税收又要受到国际税收方面一些因素得影响;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得区别主要表现在:1)国家税收就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得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就是在国家税收得基础上产生得种种税收问题与税收关系,不就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得强制课征形式;2)国家税收涉及得就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得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得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涉及得就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所形成得国与国之间得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得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税收不就是一种具体得课征形式,所以没有自己单独得税种。
第二章所得税得税收管辖权1、居所与住所得区别:(1)住所就是个人得久住之地,而居所只就是人们因某种原因而暂住或客居之地;(2)住所通常涉及到一种意图,即某人打算将某地作为其永久性居住地,而居所通常就是指一种事实,即某人在某地已经居住了较长时间或有条件长时期居住。
2、注册地标准得优点:注册地标准容易操作,注册地点就是唯一得,容易识别,不利于法人通过移居来避税。
缺点:改变注册地点就必须进行清算,资产增值部分要缴纳所得税,限制了企业向国外迁移3、管理与控制中心机构:就是指公司得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公司政策制定与控制公司经营活动。
权力得使用地应为董事得居住地、董事得开会地、或股东大会召开地点或公司账簿得保管地。
国际税收第六章习题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的转让定价法规是于1915年在( ) 颁布的。
2.目前,对跨国关联企业之间收入和费用分配主要采取的原则有总利润原则和()。
3.成本加成发中的成本是指生产成本,而不包括()。
4.在利润分割法中,对最终的合并利润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分割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贡献分析法,二是()。
5.交易净利润率法与再销售价格法和成本加利润法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交易净利润率法所要比较的指标是()而不是总利润率。
6. 联合国和经合组织分别制定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都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参与管理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即构成关联关系,这里的参与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控制。
7. 再销售价格法中的销售毛利率等于()减去()的差额再除以()。
8.2005年5月,中日两国税务部门在北京与东芝复印机(深圳)有限公司签署了我国第一个()。
二、单项选择题1.最早在跨国关联企业间不合理的转让定价方面,通过立法确定具体的调整方法的国家是()A. 英国B.法国C. 美国D.奥地利2.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有关联关系,A公司以80美元的单价向B公司销售一批产品,A公司向非关联的C公司销售同类产品使用的单价为120美元,则按照可比非受控价格法确定的A公司对B公司的销售单价为()A.80美元B.120美元C.100美元D.无法确定3.甲国的母公司把一批产品以3万法郎的转让价格销售给乙国子公司,乙国子公司再以4万法郎的市场价格在当地销售出去。
乙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0%,甲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5%,按照再销售价格法,甲国税务部门应把母公司的销售价格调整为()A.2.55万法郎B.2.7万法郎C.3.4万法郎D.3.6万法郎4. 甲国A公司与乙国的B公司是关联企业,A向B销售一批产品,这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00万美元,A公司向B公司的销售价格为330万美元。
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当地的合理成本利率为15%,依照组成市场标准,这批产品的组成市场价格为()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