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分子骨架重排反应
- 格式:pdf
- 大小:256.76 KB
- 文档页数:11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原团或官能团的重排或重新排列,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重排反应的机理,并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详细讨论。
一、质子迁移(质子转移)重排反应质子迁移是重排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涉及质子的转移或移动,通过这种转移形成新的化学键。
质子的迁移可通过电子不足的反应物中的酸性氢原子作为质子的来源来实现。
质子的接受者可以是同一个分子中的其他原子或官能团,也可以是另一个分子。
例如,异戊烷的重排反应可以发生质子迁移,生成戊烯和正丁烷。
反应机理如下:[图示异戊烷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质子从二级碳原子转移到邻近的三级碳原子上,形成新的C-C键。
这种质子迁移反应被称为阻碍式重排反应,因为需要在中间生成一个碳阳离子。
二、脱水重排反应脱水重排反应是指通过脱水作用和质子转移来进行的重排反应。
在脱水重排反应中,水分子从反应物中脱离,同时质子转移发生,从而形成双键或环状化合物。
举例来说,醇的脱水重排反应可以生成烯烃。
在环境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脱水重排反应,生成乙烯:[图示乙醇脱水重排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乙醇中的羟基(OH)与酸处理后的质子结合,形成良好的离去基。
接下来,质子从邻近的碳原子上转移,生成烯烃乙烯。
这种类型的重排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和有机合成中。
三、骨架重排反应骨架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骨架的重排或重新排列。
它可以导致分子碳骨架的移位或重组,生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骨架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丙二酸的骨架重排反应。
丙二酸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图示丙二酸骨架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丙二酸中的羧基(COOH)首先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酸中间体。
然后,质子转移导致骨架重排,生成丙烯酸。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质子迁移、脱水重排和骨架重排等不同类型的变化。
分子重排反响(molecularrearrangement)中国百科物理人才源自知识 ,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 ,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这篇分子重排反响(molecularrearrangement)中国百科物理 ,希望可以加强你的根底。
分子重排反响(molecularrearrangement)
【分子重排反响】(molecularrearrangement)
亦称重排反响。
有机物理反响类型之一。
一般有机物理反响只涉及到分子中个别原子或原子团 ,而碳骨胳不起变化。
但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 ,在试剂的作用或其他因素影响下 ,使其发生某些基团转移或分子内碳原子骨胳的改变(包括环扩大或缩小)。
通常是一种不可逆的分子内的连续过程 ,和可逆的互变异构有所区别。
种类繁多 ,可按反响历程、分子内、分子间或化合物类型等加以分类。
在重排反响式中A ,B通常是碳原子或其他元素 ,为重排起点及终点 ,X为重排基 ,Y为脱离基。
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亲核重排:是包含产生缺电子的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响。
(2)亲电子重排:是包含产生负离子中间体的反响。
(3)游离基重排。
感谢你阅读分子重排反响(molecularrearrangement)中国百科物理。
1 / 1。
·· 162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学习要求:1、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
理解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取代基(X 、OH )性质的影响。
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和制法。
3、熟练掌握胺的性质及胺的碱性强弱次序,理解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
4、掌握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氨基保护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了解季铵盐、季铵碱的性质和应用,初步了解偶氮染料。
7、学习、掌握重要的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中含有C-N 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本章简单讨论硝基化合物,重点讨论胺、重氮盐和分子重排反应。
§14-1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一般写为R-NO 2 ,Ar-NO 2 ,不能写成R-ONO (R-ONO 表示硝酸酯)。
一、分类、命名、结构1、分类 (略)2、命名 (与卤代烃相次似)3、硝基的结构一般表示为 (由一个N=O 和一个N →O 配位键组成)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 —O 键键长相等,这说明硝基为一P-π共轭体系(N 原子是以sp2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示如下: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见P 430。
1、卤代烃与亚硝酸盐反应。
2、芳烃的硝化。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 (略)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Fe 、Zn 、Sn 和盐酸)或催化氢化为胺。
2)酸性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α- H ,所以有α- H 的硝基化合物能产生假酸式-酸式互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
例如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pKa 值分别为:10.2、8.5、7.8 。
N OR R CH 2N O O R CH N OH O NaOH R CH N O O Na 假酸式酸式(主)(较少)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3)与羰基化合物缩合有α- H 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起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并且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重排反应是指由于分子内部的原子或基团的重新排列,导致化合物结构发生变化的反应。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机化学中常见的重排反应及其应用。
一、烷基重排反应烷基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烷基的重新排列反应。
最常见的烷基重排反应是烷基氢转位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烷基的氢原子迁移到相邻碳原子上,从而形成新的骨架结构。
烷基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烷基甲基化合物和烷基化合物等。
二、羟基重排反应羟基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羟基的重排反应。
最典型的羟基重排反应是震荡重排反应和羟基迁移反应。
震荡重排反应是指在酸催化下,醇分子内部羟基的氢原子通过替代反应发生迁移,形成醚化合物或碳碳双键等。
羟基迁移反应是指在酸催化下,醇分子中的羟基通过迁移反应,形成酯、醚或醛等产物。
羟基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功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三、碳原子重排反应碳原子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重新排列反应。
最常见的碳原子重排反应是氧杂环分子中的羟基或氧原子的转位反应。
该反应通过酸或碱作用,将羟基或氧原子从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从而形成新的环境。
碳原子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的合成和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四、杂环重排反应杂环重排反应是指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基团的重新排列反应。
最常见的杂环重排反应是氮杂环中的原子或基团转位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将氮杂环中的原子或基团重新排列,从而形成新的杂环结构或环外结构。
杂环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可用于制备具有特定杂环结构的化合物。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
烷基重排反应、羟基重排反应、碳原子重排反应和杂环重排反应是其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重排反应总结1、什么叫重排反应?一般地,在进攻试剂作用或者介质的影响下,有机分子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转移和电子云密度重新分布,或者重键位置改变,环的扩大或缩小,碳骨架发生了改变等等,这样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简单的理解:重排反应是指反应中烃基或氢原子或别的取代基从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迁移到该分子中的另一个原子上的变化。
(指分子内重排)2、重排的分类按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可分为: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中的重排。
基团迁移重排反应 即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基团在分子范围内从某位置迁移到另一位置的反应。
常见的迁移基团是烃基。
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又包括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和自由基重排.。
周环反应中的重排包括电环反应、σ键迁移。
也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分子内重排和分子间重排,光学活性改变和不改变的重排反应等等。
本讲义把重排分为以下几类:a.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b.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 c.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d.其它重排一、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反应1、Wangner-Meerwein 重排(瓦格纳尔—米尔外英重排,简称瓦—米重排)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发生的重排叫1,2重排,也叫Wangner-Meerwein 重排。
如:醇或卤代烃在酸催化下进行亲核取代或消除反应时,烯烃进行亲电加成时发生的重排。
例如:a.亲电加成时发生的重排如果反应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亲核试剂,则通过中间体碳正离子,能够生成混合加成产物。
R 2C R 3R 1C OHR 4R 5R 2C R 3R 1CR 4R 5R 1CR 2C R 3R4R 5R1CR 2CR 3R 4R 5OH H +(-H O)重排H O(-H +)b.醇进行亲核取代和消除时的重排亲核取代时,除大多数伯醇难以形成正碳离子而按S N 2反应外,仲醇或叔醇反应常伴随着重排产物的产生。
(S N 1)消去时(S N 1):c.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和消除时的重排亲核取代按S N 1机理反应时伴随着碳正离子的重排 消去时注意:有碳正离子形成时,就有可能伴随着重排反应 形成C +的方式总结: (a)卤代烃 (AgNO 3醇溶液) (b)含-NH 2,重氮化放氮气(c)-OH ,加 H + (失H 2O),烯烃加H +基团迁移顺序:对迁移顺序的理解:迁移基团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容易迁移(但具体情况下,要具体分析)(CH 3)3C-CH 2Cl(CH 3)32Ag (AgNO 3(CH 3)3C-CH 2N 2Cl-N 2(CH 3)3C-CH 2(CH 3)3C-CH 3NH 2NaNO 2△(CH 3)3C-CH 2OH (CH 3)3C-CH 2=CH 2(CH 3)32(CH 3)33H +2H +ClR 3C-R 2CH-RCH 3-CH 3-H->>>>>>OCH 3>反应举例:2、Pinacol (频哪醇)重排(邻二醇重排)当起始物的脱水产物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正离子时,总是生成更稳定的正碳离子为主,有不同迁移基团时,按迁移的难易程度进行。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指的是在分子内,原子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或结构异构体的化学反应。
重排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学重排反应及其机理和应用。
一、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碳正离子重排反应,它指的是烷基或芳基正离子的骨架发生重新排列的反应。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重排步骤使得碳正离子的位置发生变化。
例如,烷基正离子在重排反应中可以通过氢的迁移、碳骨架的迁移或者亲电自由基的捕获等方式形成不同位置的同分异构体。
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构建碳骨架、生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分子以及合成药物等领域。
二、Claisen重排反应Claisen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氧化重排反应,它经常用于合成酮或醛类化合物。
该反应是通过氧的迁移和碳骨架的重排来转化一个氧杂环底物或氧杂环中间体到另一个化合物。
Claise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底物和条件,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种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
三、Hofmann重排反应Hofmann重排反应是一种氮杂杂环化合物的重排反应,它可以将一些含有氮杂杂环的底物转化为相应的醇、酮或醛化合物。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来完成的。
Hofman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氮杂杂环底物的立体和功能改变。
同时,该反应也是许多天然产物的合成关键步骤之一。
四、Beckmann重排反应Beckmann重排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重排反应,它将氮杂杂环化合物转化为酸中的相应醛或酮类化合物。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氮杂杂环中氧原子的迁移和化学键的重组来实现的。
Beckman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酮和醛类化合物,为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制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探讨。
一、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重新排列,使得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反应。
它可以通过热力学控制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来实现。
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包括:1. 重排异构化反应;2. 化合物的重排;3. 环外迁移反应等。
1. 重排异构化反应重排异构化反应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官能团的重新排列,产生异构体的反应。
例如,环庚烷和环庚烯之间的变异反应,通过热力学控制和酸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环庚烷转化为环庚烯。
2. 化合物的重排化合物的重排是指由于不稳定中间体的生成,导致化合物的结构变化。
此类反应常见于芳香性化合物的重排。
例如,苯与亲电试剂之间的取代反应,可能会在生成芳香性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生重排反应。
3. 环外迁移反应环外迁移反应是指分子内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迁移,从而导致分子结构的重排。
例如,烷基醇与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磺酸酯的过程中,烷基的迁移就是一种环外迁移反应。
二、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布方式,通常由立体化学和空间位阻来确定。
有机分子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在有机化学中,空间位阻通常由手性分子引起。
1.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手性分子是指分子中存在非对称碳原子或手性中心,具有左右对称关系,导致分子在空间中呈现不对称结构的分子。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产物选择性。
例如,在费洛环合成中,手性反应物的配置决定了产物的空间取向。
2. 空间位阻的影响空间位阻是指分子结构中的部分原子或官能团对其他原子或官能团的运动限制。
空间位阻的存在可以阻碍分子的重排反应或者催化反应。
例如,双取代苯基衍生物的取代反应中,季碳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置换基团的位置。
重排反应的名词解释重排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指的是分子内的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并生成不同的化合物。
在重排反应中,化合物的原子组成不变,但它们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这种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且重要的转化方式,可以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药物和天然产物等。
1. 反应机制与类型重排反应根据反应机制可分为三类:分子内重排、脱分子重排和轮环化重排。
1.1 分子内重排分子内重排是指一个分子内的原子的重新排列。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通过变换原子间的化学键来使原子重新排列。
分子内重排的一个常见例子是分子内的氢转移反应。
氢转移反应发生时,氢原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上,从而导致新的键形成。
1.2 脱分子重排脱分子重排是指分子中的一个部分在反应中离开,并重新排列以形成新的分子。
这类重排反应中,通常会形成苯环化合物。
例如,酚可以发生脱分子重排反应,形成苯环。
1.3 轮环化重排轮环化重排是指分子中的一个链状部分与另一个部分反应,形成轮状结构。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弯曲的链段旋转或部分染料结构的重新组装。
轮环化反应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制药领域广泛应用。
2. 应用领域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可用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骨架。
它们被广泛用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材料科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
2.1 药物合成重排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许多药物的核心结构通过重排反应合成,这些核心结构是药物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
例如,β-内酰胺抗生素类药物的合成往往涉及重排反应。
2.2 天然产物合成许多天然产物的合成依赖于重排反应。
天然产物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常被用于构建复杂的环状结构。
2.3 材料科学重排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重排反应,可以合成出具有特殊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聚合物的重排反应可以改变其分子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重排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取决于具体的反应类型和底物。
有机重排反应详尽总结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是分⼦的碳⾻架发⽣重排⽣成结构异构体的化学反应,是有机反应中的⼀⼤类。
重排反应通常涉及取代基由⼀个原⼦转移到同⼀个分⼦中的另⼀个原⼦上的过程,现将有机重排反应进⾏⼀个详尽的总结。
(1)Amadori重排反应酸或碱催化下醛糖的N-糖苷(糖胺,glycosylamines)异构化⽣成1-胺基-1-脱氧酮糖的反应被称为Amadori重排反应。
此反应的底物和产物都称为“Amadori化合物”。
各种Lewis酸都已应⽤于此反应:CuCl2 , MgCl2 , HgBr2 , CdCl2 , AlCl3 , SnCl4 , etc。
此反应中只需催化量的酸就可以催化胺和醛糖反应,进⽽重排。
伯胺,仲胺,脂肪胺或芳⾹胺都可以发⽣此反应。
糖胺类化合物会发⽣复杂的美拉德反应(⾷物在烹饪或储藏过程中糖,胺,氨基酸和蛋⽩质等进⾏重排和降解)。
此反应中⽣成的⿊⾊产物是由于发⽣了此类⾮酶褐变反应。
(2)Baker-Venkataraman重排贝克-⽂卡塔拉曼重排反应(Baker-Venkataraman重排)是2-⼄酰氧基苯⼄酮衍⽣物在碱作为催化剂之下⽣成1,3-⼆酮的反应。
这个反应常⽤于制造⾊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3)Bamberger RearrangementN-芳基羟胺在强酸⽔溶液作⽤下重排为氨基苯酚的反应。
(4)Beckmann Rearrangement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 rearrangement)指醛肟或酮肟在酸催化下⽣成N-取代酰胺的亲核重排反应,反应中起催化作⽤的酸常⽤五氯化磷。
此反应是由德国化学家恩斯特·奥托·贝克曼发现并由此得名。
(5)Brook RearrangementC-Si→O-Si的离⼦性重排反应,从羟基硅烷到硅醚的转化。
Brook 重排反应的推动⼒是产物中键能较⾼的 Si-O 键的⽣成。
有机化学中的碳骨架重排反应碳骨架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们可通过重排有机分子的碳骨架来生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这些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和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碳骨架重排反应的基本原理、机理以及一些常见的实例。
一、碳骨架重排反应的概述碳骨架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重新排列形成不同的分子结构。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的存在下,并受到温度、溶剂、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在碳骨架重排反应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化学键。
二、碳骨架重排反应的基本原理碳骨架重排反应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分子内的碳-碳键断裂和重组。
在反应中,碳原子通过自由基、离子或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发生迁移和重排,形成新的分子。
三、碳骨架重排反应的机理碳骨架重排反应的机理多种多样,不同的反应类型有着不同的机理路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碳骨架重排反应机理的简要描述:1. 高斯重排([1,2]重排):该反应以酮或醇或醚分子中的羰基作为起点,经过环迁移、断裂和重组,生成一个共轭体系。
2. 化合物的转位:在该反应中,通过迁移非桥接的氢原子、或异构化和断裂重组等方式,原子或基团在分子中发生位置的改变。
3. 骨架的重排:若在具有多个活性中心的分子中,两个官能团之间或内部的碳原子之间发生连接和断裂,即可形成新的分子骨架。
四、碳骨架重排反应的实例碳骨架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碳骨架重排反应实例。
1. 化合物的乙烯重排: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化合物可以通过乙烯重排反应发生碳骨架的重排。
这种反应是合成有机化合物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 高斯重排反应:高斯重排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碳骨架重排反应,通过环内的碳原子迁移和断裂重组,可以生成具有新的环结构的化合物。
3. 克鲁森重排反应:克鲁森重排反应是一类醇或醚分子中羟基或醚基的重排反应,通过氧的迁移和碳-碳键的形成,可以生成具有新的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中山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系列习题
第十五章 分子骨架重排反应 习题15-1请写出下列重排反应的历程
(1)
(2)
αβγ
-葑烯-葑烯-葑烯
习题15-2请画下列化合物A和B的构象结构式,然后分析从A转化为B中的基团迁移情况。
A 的构象为
H 33
转化为B 的B 的构象为
CH
3CH
3
CH 3CH 3
CH 3
CH
3CH
3H 3C
H H
习题15-3
(1)
CH 2NH 2
HNO 2
CH 2
N
2
2A
氢迁移
3
3CH 2
2OH CH 2
2
(2)
2
HNO 2
N 2
开环
OH
(3)
CH 2NH 2
HNO 2
CH 2N
2
CH 2OH
CH 2
+
CH
3
-H
习题15-4
(CH 2)n
O
ph 3P=CH 2
(CH 2)n CH 2
RCO 3H
(CH 2)n
O
环酮
CH 3NH 2
(CH 2)n
OH CH 2NH 2
习题15-5 在过氧化物重排中,基团迁移的活泼性顺序大致为:
芳基 >3ºR >2ºR >Pr ≈H >Et >Me
(1)
C CH 3
3O OH H
OH
+
C O
H 3C
H 3C
(2)
C CH 3
O OH
H
+
O
CH 3
(3) C O OH
O 2N
H
OH
+O 2N
C
O
(4)
R CH 2O OH
ROH
+CH 2O
C O H
R +H 2O
当R=3,2
烷基时当R=Me ,Et 时
°°
习题15-6
(1)
NH
OMe
NH
MeO
H
H2N
MeO
2
HNO2
0~5℃A
NH2
SO3H
2B NH
2
3H
N N N N
MeO
NH2
HO3
NaOH
T
A的合成:
OH
ICH3
OMe
H2SO4
OMe
3H
HNO3
OMe
3H
NO2
H
2
OMe
NO2
Zn-ROH
OMe
NH NH
MeO
B的合成:
NH2
H2SO4
NH2
SO3H
(2)
NH NH H H2N2HNO2A A:
OH NH2
SO3H
HO3S
(3)
NH NH
H
H 2N
2
O
NH
O 2
HNO 2NH 2
HO 3S SO 3H
O
NH O N H 2N
HO 3S SO 3H
N
O
NH O N H 2N
HO 3S
SO 3H
N N
Ac 2O
O
NH O N
H 3CCNH
HO 3S
SO 3H
N N O
H HNO
H
N N
CC NH HO 3S
SO 3H
N O
H
TM.(Direct Black 38)
(4)
2N NH 2
HNO 2NH 2
SO 3H (1)
(2)NaOH
T
习题15-7
(1) (CH 3)2C COCH 3
C 2H 5ONa 25(CH 3)2CHCH 2COOC 2H 5
(2)
X
O
NaOH COOH
(3)
COCH 3
Cl
OH
CH 2COOH
习题15-8 说明反应经历了分子内类似邻基参与的三元环过渡态的重排历程。
CCH 2N(CH 3
)2
ph H 3C C O
ph CH
3)2
C H 3C
过渡态
EtO
C ph CH N(CH 3)2
C
H 3C
习题15-9
H N 3
习题15-10
CH 3
Cl 2
∆
CH 2Cl
(1)HN(CH 3)23
23)3
NaNH 2
CH 3
CH 2N(CH 3)2
(1)ICH 32
CH 3
CH 32N(CH 3)2
(1)ICH 32
CH 3CH 3
CH 3
(CH 3)2NH 2C
(1)ICH 32
(1)ICH 32
CH 2N(CH 3)2
CH 3
CH 3
3
H 3C H 3C
Na-Hg
TM.
习题15-11
(2)
CH OCH 3
C
OH CH 3
习题15-12
(1)
CH CH O
BF 3
CH CH 2
OBF 3CH 2CH
OBF 3
H 3O TM.
(2)
C C
H
O
C 6H 5
C 6H 5LiN(C 2H 5)
2
C C 6H C 6H 5
Li +
C C
OLi C 6H 5C 6H 5
H
H 3O
C O
C 6H 5
CH 2C 6H 5
习题15-13
(1)
O
O OH
OH COOH
(2)
O
O OH
COOH
HO
(3)
C CH 2COOH C
2COOH
O O OH
C CH 2COOH COOH
HO 2COOH
习题15-14
(1)
CH CH CONH 322
2
CH CH NH 322
(2)
(CH 3)3C CH 2CONH 2NaOH,Br 2
(CH 3)3C CH 2NH 2
以上两个胺均可以采用Gabriel 合成发合成
(3)
CONH 2
Br
NaOH,Br 2
NH 2
Br
(4)
N
CONH 2
NaOH,Br 2
N
NH 2
(5)
OCH 3
OCH 3
2
作起始物
(6)
NH 2OH O
(7)
COOH
CONH 2作起始物
习题15-15
(1) CH 3
C 6H 5SOCl 2
CH 3
6H 5COCl
H 2NOH
CH 3
C 6H 5∆
C 6H 5C
C
(2)
O 3
∆
2
C O
H 2O
NH 2
+C
(3)
C O
CH 3(CH 2)2
3
∆
-N 2
N CH 3(CH 2)2C O
CH 3OH
O
CH 3(CH 2)2NH
(4) C O
(CH 3)3C N 3
∆
-N 2
N (CH 3)3C C O
CH 3NH 2
NH (CH 3)3C O
NH
(5)
CON 3
NO 2
H 3C
∆
2NH 2NO
2
H 3C
+CO
+N
(6) CH 3(CH 2)4COOH
HN 3
24
CH 3(CH 2
)4NH 2+
CO +N (7)
COOH
COOH
HN 3
24
NH 2NH 2
(8)
H 3
习题15-16
请为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依据 CH 3COC 6H 5
H
OH
CH 3
C 6H 5
C OH
CH 3HN C 6H
5
N N
-N 2
OH
CH 36H 5
OH
CH 3N C 6H 5
CH 3O
NH C 6H 5
习题15-16
(1)
COOH
SOCl 2
COCl
CH 2N 2COCH 2N 2
25γ
h CH 2COOEt
(2) C CH 3C 2H 56H 5 1.SOCl 2C CH 3223.Ag 2O,H 2O C 2H 56H 5CH 2 1.SOCl 2
C CH 3
2.CH 2N 2
3.Ag 2O,H 2O C 2H 56H 5CH 2CH 2COOH
习题15-17
(1) 暂略,呆查阅文献核实
(2)
[3,3]-σ迁移
过渡态
习题15-18
3
H
CH 3
H
(
1)
3
∆
Z
S
OH H
CH 3
H
H 3S
Z
(2)
3
∆
3C H
Z
R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