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1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10.87 MB
- 文档页数:13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3个小题。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诚信是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huǐ⑴;风华正mào ⑵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nuó⑶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qì⑷约。
⑴⑵⑶⑷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⑵,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⑶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⑸《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⑺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3.右图的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2分)4.名著阅读(6分)⑴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3分)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
到了中午,竹篮子,也有大半筐柳树须子。
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
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⑵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B.《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后离开了他。
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四大题,20小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命如一树繁花,(ào)▲立枝头,绽放多彩的梦想;生命如一池春水,风(zhà)▲起时,吹皱层层的思绪;生命又如行者无(jiāng)▲,昂扬最美的姿态。
漫长的旅途中,(diān)▲扑不灭的是激情与梦想、记忆与感动,催人奋进,引人向上。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1)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2)▲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带月荷.锄归(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稍稍..宾客其父(4)等.死,死国可乎4.名著阅读。
(6分)(1)下列说法与原著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A. 格列佛在小人国生活了两年,他的言行受到该国的影响,如说话声音很响,只注意周围的大东西。
B. 祥子在人和车厂偷了三匹骆驼,用卖骆驼的钱给自己买了辆车,人们就送了他“骆驼祥子”这个外号。
C.罗切斯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疯癫的妻子几次想害死他,但火灾的时候他依然想要去搭救妻子。
后来,他拒绝和简·爱结婚,也是为了不让疯癫的妻子受到委屈。
D.《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残暴的人。
他狠心地对待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2)阅读《水浒》选文,回答问题。
(4分)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兄弟们正说A的事,只见A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
宋江笑道:“你那黑厮,怎地负荆?只这等饶了你不成!”A 道:“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①选文中的A 是指 ▲ ,从中可见他的性格特征是 ▲ 。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讲B. 息C. 岭D. 班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春风知别苦,离人泪如潮。
A. 及时雨B. 神行太保C. 青面兽D. 黑旋风4.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推陈出新B. 多此一举C. 弄巧成拙D. 拔苗助长A. 立春B. 清明C. 芒种D. 夏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2. 《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4.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辞别刘备而写的。
()5.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因______而发疯。
4. 《三国演义》中,曹操因______而割须弃袍。
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推敲”这个成语的由来。
3.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
4. 请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5. 请简述你对“文以载道”这一观点的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将下列句子改写为转折复句:太阳出来了,天气还是有点冷。
2. 请用排比句式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
3.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论述。
4.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吗?5.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卷一、书写(5分)亲爱的同学,字如名片,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善良是人生的雨露甘霖,是人类温暖心灵的火焰。
善良让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满溢温xīn▲。
有时,善良是风雨中悄然为你chēng▲开的一把伞;有时,它是黑暗中为你倏然点亮的一盏灯。
更多时候,善良是危难时毫不犹yù▲地向你伸出的一双帮扶的手,是你在走投无路时向你tǎn▲然敞开的一扇收容的门。
2.古诗文填空。
(10分)(1),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
(6)生活中难免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用“,”两句诗来自我勉励。
(写出连续的两句)(7)古人善于运用色彩来描写场景,请你写出古诗文中带有鲜明色彩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6分)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
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
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一、积累运用(30分)1、在空缺处根据拼音填入正确的汉字。
(4分)独自仰望夜空,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满天的繁星而放飞梦想,放飞希望、放飞未来。
斑斓璀càn()的星空又见证了多少伟大梦想的实现,人类就在梦想中一步步从荒mán()走向文明,从过去走向未来。
为了梦想,有的人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
而有的人只是躺在梦想的摇篮苦苦等待。
努力付出者必将收获美梦成真的喜悦;cuō()跎岁月者换回的只是时间在脸上留下的悔恨,最终一事无成、一生虚度。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变成现实,但是“临yuān()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花时间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寻梦想,试着与时间赛跑。
2、根据所提供的成语填入最符合语境的句子中。
(2分,填对应字母即可,有两项是多余的)供选成语:A、鱼目混珠 B、良莠不齐 C、鱼龙混杂 D、泥沙俱下(1)由于发表网络歌曲门槛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被传到网络上去,所以网络歌曲__ _。
(2)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__________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
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B、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C、海明威19岁时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自愿到意大利去做救护车司机,结果在皮亚韦前线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弹片击中了他,负了重伤。
D、无论白天和黑夜,始终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把这些人围住,它好像要压倒他们。
而这些人本来是习惯于草原的空旷的。
4、古诗文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勾当/佝偻殉职/徇私枉法揠苗助长/偃旗息鼓B.仿佛/怫然创伤/横冲直撞笨口拙舌/咄咄逼人C.椽子/边缘漂白/虚无缥缈风驰电掣/提纲挈领D.蓓蕾/倍增混淆/浑水摸鱼不卑不亢/引吭高歌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_怪副校长按步就班安然无恙B.发详剃须刀趋之若鹜好高骛远C.邋遢旗见店苍皇逃窜沧海桑田D.彰显刽子手满腹经纶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4.古诗文默写。
(8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2)人们常用《出师表》中“,”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4)古诗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①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②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③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④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6.名著阅读。
(5分)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最新)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1. 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慧心稽.首(q ǐ) 嫌.恶(xi án) 顶礼膜拜 随声附和.(h è) B.禁固驯.良(x ùn) 分.外(f èn) 格物致知 相得益彰.(zh ān ɡ) C.惘然亘.古(ɡèn) 恻.隐(c ěi) 不可思意 骇.人听闻(h ài) D.嬉戏归咎.(ji ù) 煞.白(sh á) 任劳任怨 锐不可当.(d ān ɡ)2.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5分)真诚就要把心胸 ① (扩展、扩大),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 ② (欲望、念头)、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
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而今有多少人,即使很会使用“外交辞令”,也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
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 。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 、 ② 。
(1分)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3)了解上、下文,请在第二段空白处补写出你对真诚的感悟。
(2分)3. 名著阅读。
(3分)因为这些高贵的“慧骃”生来就具有种种美德,它们是理性动物,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罪恶。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浙江省宁波市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持挨(āi)批髌(bìn)骨不着(zháo)边际B.鳞(lín)爪忸(niǔ)怩画片(piàn)蹑(niè)手蹑脚C.耕(gēn)耘揩(kāi)油垮(kuǎ)塌撑(chēng)杆跳高D.翩(piān)跹妊娠(shēn)重创(chuāng)因噎(yī)废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中央巡视组半年“打虎”,先后有多只“老虎”落网.落网的“老虎”在铁的事实面前大多认罪伏法,决定不上诉.B.让我们走进语言的现场,体验语言的交锋,感受演说者的睿智、答问者的机敏,领略辨论者驰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彩.C.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着不懈的追求.D.在我国渊远流长的文学史上,散文诗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包括汉以后的赋和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具有文学色彩的作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曾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B.马年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跃马扬鞭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万马奔腾年,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C.据中国台湾网3月10日报道,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竞选办公室在今日正式起用,联络人秦蕙媛表示,地点是上周才决定好的.D.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建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深入彻底.中央部委机关率先垂范,首当其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B.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方向,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强互信、合作、对话,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C.推开雕花的阁楼木窗,就看见高高低低的青山、白墙黑瓦的古民居和房檐下大大小小的燕巢,让人叹为观止.D.《走读中国》按照中国自然、人文景观的分类,从古今作品的海洋中,挑选出一批经典作品,力争通过它们反映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的概貌. 5.《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我国1901年出版的一套小学字典.试根据其对“仁”“京”二字与《新华字典》不同的解释,概括出这本小学字典的几个优点,各不超过5个字.(3分)仁:《新华字典》:同情、友爱;敬辞;果核的最内部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爱之所由出也,仁义、仁爱;人心也;仁由心出,故果实之发于心者,亦谓之仁,如俗称杏仁桃仁皆是.京:《新华字典》:京城,国家的首都,特指我国首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首善之区曰京,北京,京都;大也,京为天子所居,故大之,国朝因前代之旧,以顺天府为京师,为城三重,宫阙壮丽,居民二百万,人烟稠密,冠绝各省.①□□□□□②□□□□□③□□□□□6.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往往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如“笑”便后很多的表达方式.仿照下面周汝昌先生所写语句,再写两句,谈p202020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地,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节选自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删改)8.下列不能说明中国文化少有“超越”因素的一项是A.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B.中国知识阶层只是用古代被理想化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C.中国文化中的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D.道家具有“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和在艺术方面的灵感.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士大夫阶层的修身内省不仅没有产生超越世俗的自我,反而提供了个人等级与社会层次同构的理论基础.B.孔子所谓“为仁由己”中的“己”并非人格独立自足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与他人相互依存.C.娜拉说“我首先是一个人”,意味着她拥有超越世俗关系的纯粹人格,完全脱离了外在的社会角色和人伦关系.D.中国文化中自我的提升依然以外在的世俗关系为旨归,自我的完善程度与世俗关系的完善程度基本一致.10.为什么说道家思想中逃遁世俗的倾向“基本上仍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石榴日本川端康成①一夜寒风.石榴树的叶子全落光了.石榴树下残留着一圈泥土,叶子散落在它的周围.纪美子打开挡雨板,看见石榴树变成光秃秃的,不由得大吃一惊.落叶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圈,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风把叶子吹落以后,叶子往往都凌散到各处.树梢上结了好看的石榴.②“妈妈,石榴.”纪美子呼喊母亲.③“真的……忘了.”母亲只瞧了瞧,又回到厨房里去了.从“忘了”这句话里,纪美子想起自己家中的寂寞.生活在这里,连檐廊上的石榴也忘了.这些石榴,和被落叶围在圈中的泥土,都是冷冰冰的.④纪美子走出庭院,用竹竿摘取石榴.石榴已经烂熟,被丰满的子儿胀裂了.放在走廊上,一粒粒的子儿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透过一粒粒的子儿.纪美子似乎觉得对不起石榴.她上了二楼,麻利地做起针线活来.约莫十点,传来了启吉的声音.大概木门是敞着的,他突然绕到庭院,精神抖擞地快嘴说了起来.⑤“纪美子,纪美子,阿启来了.”母亲大声喊道.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⑥“纪美子也说过好多遍,她想在你开拔之前见你一面.不过,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去见你,而你又总也不来.呀,今天……”母亲说着要留启吉吃午饭.可是启吉似乎很忙.⑦“真不好办啊……这是我们家的石榴,尝尝吧.”⑧于是,母亲又呼喊纪美子.纪美子下楼来了.启吉望眼欲穿似的用目光相迎.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启吉忽然流露出温情脉脉的眼神,这时他“啊”地喊了一声,石榴掉落下来了.两人面面相觑,微微一笑.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启吉急忙从走廊上站了起来.⑨“纪美子,注意身体啊.”⑩“启吉,你更要……”纪美子话音刚落,只见启吉已转过身去,背向纪美子,同母亲寒暄起来了.启吉走出庭院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⑾“阿启也是急性子.多可惜啊,把这么好吃的石榴……”母亲说罢,把胸贴在走廊上,伸手把石榴捡了起来.也许是刚才阿启的眼色变得温柔的时候,他自己不由自主地想把石榴掰成两半,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吧.石榴没掰开,露子儿的那面朝下掉在地上了.母亲在厨房里把这颗石颗洗净,走出来叫了声“纪美子”,便递给了她.⑿“我不要,太脏了.”纪美子皱起眉头,后退了一步,脸颊急地变得火辣辣的.她有点张皇失措,便老老实实地接了过来.启吉好像咬过上半边的石榴子儿.母亲在场,纪美子如果不吃,更显得不自然了.于是她若无其事地吃了一口.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⒀母亲对纪美子向来是不关心的.她已经站起来了.母亲经过梳妆台前,说:”哎哟哟,瞧这头发乱得不像样子.以这副模样目送阿启这个孩子,太不好意思了.”她说罢就在那里坐下来了.纪美子一声不响地听着梳子拢头的声音.⒁“你父亲死后,有一段时间……”母亲慢条斯理地说,“我害怕梳头……一流起来,就不由得发愣.有时忽然觉得你父亲依然等着我梳完头似的.待我意识到时,不觉吓了一跳.”纪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剩下的东西.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母亲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的吧.⒂纪美子觉得自己发现了秘密,感到一阵 A ,可面对母亲,又感到 B 了.但是,启吉并不知道这些.纪美子对这种分别方式,似乎也感到 C 了.她还觉得自己是永远等待着启吉的.她偷偷地望了望母亲,阳光射在隔着梳妆台的纸拉门上.对纪美子来说,再去吃放在膝上的石榴,似乎 D 了.(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节)11.作者在开篇前三段写母女俩忘记了家门前的石榴,有什么作用?(4分) 12.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3.小说中关于纪美子与启吉话别的叙述较简略,而关于纪美子父母的叙述较详细,这样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4分)14.请从下面四个词语(短语)中选择恰当的依次填入第⒂段四个横线处.(4分)①满意②喜悦③太可怕④难为情A.B.C.D.15.优秀的小说往往是多解的,请简要概括本小说的主题(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4分)p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今君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选自曾巩《思政堂记》,有删节)乙(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选自《宋史·曾巩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属予记之属:请托B.辟而即之即:走近C.其应五方方:方法D.安石声誉未振振:(引起)震动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少与王安石游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C.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乃自以为不足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1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第①段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点明了“思政堂”的由来、位置,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着意突出“思于此”三字,为后文议论铺垫.B.甲文中第②段首句从“治此堂”说开去,末句的“则”字总结概括“思政堂”的本心,文意由“治堂”写到“治民”,题旨随之得以揭示.行文多神采颇耐读.C.甲文中第③段归结于“思”与“行”的联系,笔触仍照应第一段的“思之于此”.争端虽纯然说理却不觉空泛,隐含着对王君“治堂”、“治民”的又一次肯定.D.乙文中曾巩认为王安石虽然敢作敢为,但是难于改过:吕公著认为曾巩为人行义不如治理政事,治理政事不如做文章:因此两人不被朝廷重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2)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2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之情.(2分)2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论语·里仁)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23.从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和子游的话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交友观?24.谈谈你对孔子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的看法.(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论语·颜渊》)(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面向阳光,你获得的是明朗、温暖与舒适,但你的眼睛有时会被灼伤.背向阳光,但你看到的可能是被照见的阴影.你更愿意面向阳光还是背向阳光?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宁波市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答案1.B.A.挨(ái)批不着(zhuó)边际;C.耕(gēng)耘;D.因噎(yē)废食2.C.A.伏法—服法;B.辨论者—辩论者,风彩—风采;;C.“执着”同“执著”D.源远流长—源远流长.3.B.A.逐渐:渐渐.自然而然的变化一般用“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用“逐步”.B.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指不及时的举动.C.启用:开始使用.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②提拔使用.D.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4.D.A.成分残缺.改正:把……作为……的基础工程.B.语序不当.改正:加强对话、互信、合作…….C.结构混乱.改正:……这些景象让人叹为观止.5.解释更详细;知识性更强;举例说明;传统文化浓.(每要点1分,答出3点给满分.)6.①笑,是牵及全身的一种夸张表现.“笑不可仰”,“笑弯了腰”,“笑得肚肠痛”,说明了笑和身体的关系.②笑,笑,是因人而异的一种神情意态.“莞尔”,“抚掌大笑”,“回眸大笑”,说明了笑和身份的关系.③笑,是内涵丰富的一种交际手段.“谄笑”,“苦笑”,“冷笑”,说明了笑和场合对象的关系(每写出一句得2分,其中选词与归纳合理1分,句式基本相仿1分)7.图片说明的完整性(主体、文字、英文以及之间的关系)2分,主体的解释说明(粽子、划龙舟的篆体人形)2分,说明语言的层次性和条理性1分. 8.D.原文是“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恰好说明中国文化有难得的有限的“超越”因素.9.C.原文“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说明C项“完全脱离了外在的社会角色和人伦关系”错误.10.①道家逃遁世俗的倾向并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②道家思想中“退隐终南”“明哲保身”“利吾身”之术皆为求官而暂时抽身,其深层追求仍与世俗关系连在一起.(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满分3分.)11.①表现母女俩相依为命的落寞与凄清;②为恋爱事件的生发营造纯美、寂寞、略带哀伤的情感氛围.(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满分4分.)12.①运用工笔和夸张手法,描写熟透了的石榴;②内容上表现了石榴被母女俩忽略很久了,同时石榴的遭遇也暗示着纪美子的命运;③结构上为后文阿启和纪美子吃石榴等情节作铺垫.(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第②要点2分,第①③要点各1分,满分4分.)13.①合理.纪美子与启吉的话别较简略,既符合初恋中的纪美子朦胧羞涩的心理,也符合启吉必须即可出征的实际情况,可为人物心理隐含更多的内容.②纪美子父母的爱情细节较详细,主要是为了跟纪美子与启吉的恋爱作类比:父亲死后,母亲害怕梳头,足见伉俪情深;启吉出征,纪美子永远等待着,可知一往情深.以彼类此,可充分展现纪美子内心中的爱与痛.(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满分4分.)14.②④①③(每空格1分,满分4分.)15.①表现了主人公对纯真而又坚贞的爱情的痴痴追求和隐隐忧虑.②含蓄而又深沉地控诉了战争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毁坏.(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满分4分.)16.C.方:常规、准则17.B.与:介词,相当于“和”“跟”“同”.A.则:连词,表承接,就便,那么/连词,表转折,然而,反倒C.以: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结果,以致D.乃:连词,表承接,于是,就(注意固定结构“既……乃……”)/连词,表他转,至于18.D.不被重用的是指“曾巩”,乙文中没有陈述“王安石”是否被重用. 19.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20.(1)所谓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促税赋、判决诉讼而已吗?(重点:治文书、断诉讼、岂……乎?)(2)虽然当今的官吏不能够完全实行他的志愿,但是能追随王君如此勤勉的足迹去走,那么,池州的百姓难道会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人吗?(重点:得以、行其志、迹、蒙)21.游子功业无成的苦闷(或怀才不遇)(每空格1分)22.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1分)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的江天景象.(1分)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2分)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1分)23.交友要适度.(1分)24.孔子主张为人要真诚,他推崇“友直”、“友谅”,提出交友时要“忠告”、“善道”.(1分)他虽然强调交友时要“不可则止”,但他憎恶哪些把仇恨或不满掩藏在心中,表面上装作很友好的人.(1分)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这种“匿怨”之人,具有“乡愿”的特征,不易识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1分)倘跟这种人交往,后果不堪设想,故耻于与这种人交往.(1分) 25.(1)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2)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多填写按照前3题评分,每空1分,见错无分.)。
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高考语文2014-04-25 1241宁波市2014年高三模拟考试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栖居沏茶蹊跷休戚相关B.社稷希冀期颐霁月光风C.诏令征兆肇事千里迢迢D.抽屉孝悌惕厉醍醐灌顶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将每一块雨花石都画得十分精彩,七大八小的雨花石,块块都有不同的颜色、纹路、机理,仿佛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
B.中青年平均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高一倍多,即便考虑肥胖与糖尿病等因素,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仍有重要联系。
C.当层层迭迭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庄严而慈蔼地望着你,使你止不住地怦怦心跳。
D.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国内多数拍卖公司对拍卖的规模和拍品的质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轨避急剧萎缩的成交量带来的风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奥斯卡奖首先考量的是政治方面而非艺术方面,必须符合美国的政治理念和主流思想,小金人因而在政治上见风使舵(随机应变),十分敏感。
B.尽管精英文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1978年至今,由“引进热”到“重印热”,直到网络写作的兴起,通俗文学大有要和精英文学平起平坐(棋逢对手)、一争高低的势头。
C.有人将温州的“施粥摊”与旧社会的做法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甚至指斥其“作秀”,不仅是曲解了“施粥摊”的行善本意,而且是对这种自发的民间慈善精神的亵渎。
D.“群众的话你也相信”被网民评为今年的“流行语”,是因为这句出自官员之口的语录,透露了当下的个别官员之所以对民声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对民意当成耳旁风的根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重要渠道。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诚信是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huǐ ⑴;风华正mào ⑵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nuó⑶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qì⑷约。
(1)(2)(3)(4)w W w .X k b 1. c O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7)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3.右图的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2分)4.名著阅读(6分)(1)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3分)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
到了中午,竹篮子,也有大半筐柳树须子。
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
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B.《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后离开了他。
C.《水浒》中的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弄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乐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毗.邻(bí)徜.徉(cháng)面面相觑. (qù)B. 蹒.跚(pán) 惬.意(xiè)气冲斗.牛 (dǒu)C. 牟.取(móu)蛰.伏 (zhé) 戎马倥.偬(kōng)D. 匿.笑(nì)眼睑.(liǎn)裙袂.飞扬(mèi)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贯脑筋委曲求全振聋发聩B.辩析教唆一拜涂地沽名钓誉C.剪采精粹蜚声中外遐迩闻名D.遗憾矫健坐无虚席发号司令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湖边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B.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轻而易举....,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C.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私自..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D.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观察..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言论“窃书不能算偷”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孔乙己之口。
B.《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D.《最后一课》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名篇。
它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叙写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正在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力求构建一个欢乐休闲的氛围。
B.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刘洋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语文中考试题袁聪莲 2014.9.14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学校给这次讲座定的话题是“透视2014中考,看2015中考走势”。
对于这个话题,我现在有些惶然。
因为,2014中考大家已经语文试卷大家不仅看到了,而且熟知了,有的老师已经反复揣摩比较了两个多月,也许我讲不出新的东西来;而2015的中考呢?我请教了几位专家,他们都极为谨慎地说:2015的中考现怎么说呢?“考试说明“还没出来,谁都无法预估考试会有什么变化。
对呀,这话不好讲,这是要负责任的呀。
那么,我自己就“话”走偏锋,和大家一起探讨2014中考试卷以及学业考试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我将分以下几块内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的变化二、宁波中考语文卷的特点三、从学业考试(教学评价)看语文教学一、2014试卷的变化看2014的试卷,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2014的宁波语文试卷秉承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坚持开放,放而有度”的原则,结构简约合理,题量适中,难易设置亦有梯度。
一是分值的变化,二是试卷结构的变化,三是文本的变化,四是题型的变化,五是作文评价方式的变化,六是评分方式的变化1.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分值的变化:分值:由120到150书写:5分积累与运用:30分(汉字-4分,古诗文10分,漫画题2分,名著阅读6分,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55分(文学作品17分,非连14分,文言文20分:课内10分+课外10分,诗歌欣赏4分)作文60分(50+10分)2.试卷结构:积累与运用的题量减少,词语、成语、标点、病句等不再独立命题,阅读增加了一个板块,即诗歌欣赏。
3.文本的变化:非连阅读——图书介绍外国作品4.题型的变化:出现了比较规范的PISA题(从访问与检索、整合与理解、反思与评价三个角度命题。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感谢赏析2014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一、书写( 5 分)此题依据卷面书写状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累积运用(30 分)1.读下边这段文字,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 4 分)诚信是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huǐ;风华正 mào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可以透支的nuó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 qì约。
分析:此题考察汉字的识记。
答案:悔茂诺契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答案:君子好逑(2),冷光照铁衣。
(《木兰诗》)答案:朔气传金柝(3)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答案:无案牍之劳形(4)剪不停,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答案: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5)《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虑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渔家傲秋思》中揭露将士想念亲人又神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古诗词中有许多揭露人生真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分析:此题考察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注意别写错别字。
3.右图的一幅有关“世界念书日”的漫画,请谈谈标题“借‘光’”的妙处。
(2分)分析:此题属于漫画题,我们应将“世界念书日”念书主题和“凿壁借光”这一典故密切联合起来,表述合理即可。
答案:漫画标题“借‘光’”奇妙借用了“凿壁借光”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念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呼吁人们多念书,多学知识。
4. 名著阅读( 6 分)(1)阅读《草房屋》有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3 分)桑桑很无奈,只幸亏北风里陪同着他。
到了正午,竹篮子,也有大部分筐柳树须子。
那须子在这雪窖冰天,生命都仿佛被冻结了的冬天,实在是漂亮。
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忧如都是活的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 。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3.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嗔.视(chēn)徘徊.(huí)颔.首低眉(hán)义愤填膺.(yīng)B.疮.痍(chuāng)眸.子(móu)面面相觑.(qù)怏怏.不乐(yàng)C.孱.弱(chán)腼腆.(diǎn)乳臭.未干(chòu)长吁.短叹(xū)D.鬈.发(juǎn)愤懑.(mèn)吹毛求疵.(cī)不屑.置辩(xiè)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具备与日俱增仰望抑扬顿挫 B.度假渡过难关诡辩鬼计多端C.径直不径而走迷离弥天大谎 D.泄气一泻千里允喏喏喏连声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原创)A.熟悉的古筝曲子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我笑着望着她,她起身,也微笑。
B.时光荏苒,60年后的今天,雷锋精神已成为永不磨灭的道德符号与精神象征,依然为社会传.诵.。
C.日本政府如果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在他看来,成功不在于知识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能够随机应变....、恰如其分地运用知识于创业实践之中。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A.《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从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我们不难看到庄子的机敏和幽默。
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
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