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_朱青_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301.00 KB
- 文档页数:21
《国际税收学》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五、教学课时分配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第三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第四章国际避税概论第五章国际避税方法第六章国际避税的主要防范措施第七章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第八章国际税收协定第九章税收优惠与吸引外资第十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国际税收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国际税收学》是大学财政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学科。
它是随着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发展和扩大而出现的。
它是国家之间由于征税引起的一系列税收活动,其本质反映了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它主要研究所得与财产收益的课说问题,涉及税收管辖权、国家重复征税、国际避税和逃税、国际税收协定等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要求学生学习、研究、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基本知识、国际税收惯例和国际反避逃税等问题,并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懂得妥善处理一些频繁出现的国际税收问题。
本课程教学时数共32课时。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国际税收学的先修课是财政学,后续课包括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相关课程是预算会计、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国际税收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可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方法,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实习。
该课程实用性强,理论性复杂,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论指导实践,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授课教材: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 朱青(主编):《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董再平(主编),2013:《国际税收》,东北财大出版社3. 葛惟熹(主编)2007:《国际税收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 黄衍电(著),2010:《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5. 王铁军,苑新丽(著),2009:《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6. 2012中国税收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战略研究,2013,中国税务出版社。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由于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而引起的一系列税收活动。
它体现了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财政降格财政降格是指所得税国际竞争使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即出现“财政降格”3.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地区性的国家集团。
它们由地理上相邻近的国家组成,对内通过一定的协调活动,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或其他经济活动障碍,以便使成员国的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对外则在经济政策方面保持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差别待遇。
人们将这种地区性的经济联合称为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
4.恶性税收竞争各国制定的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别国的储蓄和投资,进而削弱其他国家的税基,那么这种税收政策就属于恶性的,国家之间制定这种税收政策所产生的税收竞争为恶性税收竞争。
二、填空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课大致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模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单一阶段销售税)。
4.根据商品在国际上的流通方式不同,可将关税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和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国际税收》,朱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国际税收概述第一节国际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权对管辖权范围内的纳税人进行无偿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通过立法程序,行政机关(税务机关)实施征收。
国际税收则不同,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开放后而引起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延伸到境外的情况下,税收法规存在的差异或者相互冲击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
*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协调关系包括(1)合作性协调;(2)非合作性协调三、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广义研究范围:包括商品课税与所得、财产课税-狭义研究范围:只包括所得和财产课税研究内容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国际避税及其防范-国际税收协定-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问题*(一)非规范化阶段*二战后,国际税收协定仍处于国家之间自发地处理税收阶段*(二)规范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三)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1、在商品课税领域,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将逐步取代关税的国际协调,成为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二战后,各国关税税率大幅度下调,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由1950年的40%降至目前的4%以下;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目前也已降至15%以下。
从理论上讲,国际经济的不断融合要求各国彻底取消进出口关税。
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国际协调已经开始进行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欧共体对增值税的协调(2)非洲共同体拟定《谅解备忘录》,决定在2004年以后在成员国之间进行间接税的跨国协调2、国际间以避免所得税国际竞争为目的的税收协调活动将有所发展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弊端:(1)使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出现所谓的“财政降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