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复习题库新编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6.54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统计学中,数据的变异性通常用以下哪个指标来衡量?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描述性统计图C. 回归分析D. 集中趋势的度量答案:C4. 假设检验中,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会:A. 拒绝零假设B. 接受零假设C. 不能做出决策D. 需要更多的数据答案:A5. 以下哪种分布是正态分布?A. 均匀分布B. 泊松分布C. 指数分布D. 高斯分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生物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图表?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饼图答案:ABC2.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组间差异B. 组内差异C. 样本大小D. 总体均值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生物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最大似然估计B. 贝叶斯估计C. 矩估计D. 最小二乘估计答案:ABCD三、填空题1. 生物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答案:平均值2. 在回归分析中,________是用来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程度的指标。
答案:回归系数3.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出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4. 在生物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答案:方差5. 正态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N(μ, σ^2)四、简答题1. 简述生物统计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统计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帮助研究者设计实验,以确保数据收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以及在数据解释和报告中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 因果关系),(平行关系 )2.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1)(2--=∑n X X S )4.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 )5.在标准正态分布中,P (-1≤u ≤1)=(0。
6826 ) (已知随机变量1的临界值为0.1587)6.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 确定,Y 是随着X 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依变量)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A 、总体平均数B 、自变量C 、依变量D 、样本平均数2、 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 、产品合格数B 、抽样的样品数C 、病人的治愈数D 、产品的合格率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 、12B 、10C 、8D 、2 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 、变异B 、同一C 、集中D 、分布5、方差分析适合于,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两组以上B、两组C、一组D、任何,此差异是:6、在t 检验时,如果t = t0、01A、显著水平B、极显著水平C、无显著差异D、没法判断7、生物统计中t检验常用来检验A、两均数差异比较B、两个数差异比较C、两总体差异比较D、多组数据差异比较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性的代表值。
A、变异性B、集中性C、差异性D、独立性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为前提。
A、肯定假设B、备择假设C、原假设D、有效假设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A、统一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完全性原则D、重复性原则11、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事件。
A、不可能事件B、必然事件C、小概率事件D、随机事件12、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A、40B、30C、20D、1013、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标本标准误(差)是A、0.11B、8.64C、2.88D、0.3214、在假设检验中,计算的统计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生物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正相关)和(负相关)。
2.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
解析:4.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和可加性3个基本假定。
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检验样本间差异是否极显著,则显著水平a取值为(0.05)。
6.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确定,Y是随着X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1.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B)A、统一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完全性原则D、重复性原则2.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其标准差(D)A、扩天√a倍B、扩大a倍C、扩大a²倍D、不变3.在一组数据中,其中一个数据9的离均差是3,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B)A、12B、10C、6D、34.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B)0的代表值。
A、变异性B、集中性C、差异性D、独立性5.方差分析适合于(A)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两组以上B、两组C、一组D、任何6.在假设检验中,是以(A)为前提。
A、肯定假设B、备择假设C、无效假设D、有效假设7.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D)事件。
A、不可能事件B、必然事件C、小概率事件D、随机事件8.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A)。
A、40B、25C、20D、109.在方差分析中,已知总自由度是15,组间自由度是3,组内自由度是(B)A、18B、12C、10D、510.已知数据资料有10对数据,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它的总自由度、回归自由度和残差自由度分别是(C)A、9、1和8B、1、8和9C、8、1和9D、9、8和1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 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第一章概. 论1.样本: 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个体的集合称为样本。
2.变量: 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或差异特性的数据称为变量。
3.参数: 参数也称参量, 是对一个总体特性的度量。
4.准确性: 是指记录数接近真知的限度。
5.记录数: 从样本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记录数, 它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6.生物记录学: 是记录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是用数理记录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 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推断总体的一门科学。
1.简述生统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 拟定某些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性。
(2)....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提供实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2.....简述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性质可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连续变量表达在变量范围内可抽出某一范围的所有值, 这种变量是连续的;非连续变量表达在变量数列中仅能取得固定值。
(2)变量又可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第二章: 实验资料的整理和特性数的计算四、解释(1)中位数: 将资料中所有观测数依大.顺序排列, 居于中间位置的观测数。
(2.变异数: 反映变量分布离散性的特性数。
涉及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3.变异系数: 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平均数得出的比值。
五、简答.计量资料在整理成次数分布表时, 一般采用组距式分组法(1)答: 1)求全距;2)拟定组数和组距;3)拟定组限和组中值4)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
(2)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答: 特性: 1)离均差的总和等于0。
2)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作用: 1)指出一数据资料内变量的中心位置, 标志着资料所代表性状的质量水平和数量水平。
2)作为样本或资料的代表数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
(3)标准差的特性:答: 1)标准差的大小受各观测数的影响, 假如观测数与观测数间差异较大, 其离均差也大, 因而标准差也大, 反之则小。
第一章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变量和( )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 )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和()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和()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和()两类。
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填空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和()。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1.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A.身高B.体重C.血型D.血压2.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图来表示.A.条形B.直方C.多边形D.折线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B.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C.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D.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122--∑∑n n x x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
A.扩大a 倍B.扩大a 倍C.扩大a 2倍D.不变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一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填空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单项选择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A.身高 B 。
体重 C.血型 D 。
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B.直方C.多边形 D 。
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122--∑∑n n x x )(A.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生物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统计中,数据的类型分为()。
A.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B. 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C. 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D. 描述性数据和推断性数据答案:A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子集D. 研究对象的特定个体答案:A3. 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A. 对称性B. 单峰性C.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D. 偏态分布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是生物统计中的常见概率分布()。
A. 正态分布B. t分布C. F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ABCD7. 在生物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描述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生物统计中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曼-惠特尼U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9.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答案:√10.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答案:×四、简答题11. 简述生物统计中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1. 提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2. 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3. 计算检验统计量;4. 根据检验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
12. 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目的是对数据集进行总结和概括;而推断性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目的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
五、计算题13.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一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就是总体(参数)得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就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得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得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得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与(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得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得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填空1.资料按生物得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与(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得次数分布。
3.变量得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与(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得特征数就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得特征数就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得计算公式s=( )。
判断题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与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得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与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得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得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就是样本变量得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得就是( C )、A.身高 B 、体重 C 、血型 D 、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得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A. 条形 B 、直方 C 、多边形 D 、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B )、122--∑∑n n x x )(A.正态分布得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B.正态分布得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C.正态分布得中位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D.正态分布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一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填空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A.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A. 条形B.直方C.多边形D.折线122--∑∑n n x x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生物统计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变量和_____变量。
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__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__ __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_、----两大部分。
5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_ _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_n大于等于30_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 _两类。
二、判断(-)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 - )2 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 - )4 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一、填空1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 _变量和__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 _资料的次数分布。
3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_和__ _。
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_____ _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__ _。
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__√∑(x-x横杆)平方/ n-1 _____。
二、判断-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 +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 -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四、单项选择1 下面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_____。
A 身高B 体重C 血型D 血压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可做成__ _图来表示。
A 条形图B 直方图C 多边形图D 折线图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其标准差____。
一、填空题1.在黄瓜品种比较试验屮,除了黄瓜品种不同外,其它试验条件控制在相同的水平上,这就是比较试验的(唯一差界)原则。
2.在做空白试验时,变界系数可作为(土壤差界的指标,确定小区而积、形状和重复次数)等依据。
3.根据样本的容量的大小而将样本分为(大样本与小样本)。
4•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为原总体的关系是(5.在单个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测验中,如果弘=3.0 >“()0| =2.58,其推断为:(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6.在进行独立性测验吋,如果口由度df=l,则需要作(连续性矫止)。
2 2F )。
7.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两个独立的样本,将必和吐的比值定义为8.拉丁方试验设计的的特点是精确性高,其主要缺点是(缺乏伸缩性)。
9.直线回归方程式y = a + hx,。
是回归截距,而b是(回归系数)。
10.在田间试验中最主要和最难控制的试验误差是(土壤差界)。
11・根据试验小区而积的大小可以将试验划分为大区试验和小区试验。
12.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称为试验效M。
13.常用的111间试验设计可以分为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14.只受到两个极端值影响的变界数是一极差(或全距)。
15.估计量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反映了估计的楮确性。
16.在进行统计假设测验时所犯的两类错谋是_第•类错谋和笫二类错谋。
17.独立性测验主要是测验两个变数间是否札I互独立。
18.三种多重比较方法的显著尺度不同,LSD法最低,SSR法次Z, q法最高。
19.6个品种,重复5次的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其误差自曲度是一24。
20.相关系数显著,回归系数也(必然显著)。
21.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纽试验处理称为试验方案。
22.常用的III间试验设计可以分为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y x23.冇一组数据西、兀2、…、占,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元=厶丄。
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1.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 P (A )•P (B )。
2.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 n )和( p )两个参数决定的。
3.正态分布曲线上,( μ )确定曲线在x 轴上的中心位置,( σ )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
4.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 =()。
5.t 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 低 ),尾部偏( 高 )。
1.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2.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要作两个:(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
4.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 或nq (<)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1.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3类。
2.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2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
4.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和(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一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填空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A.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A. 条形B.直方C.多边形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122--∑∑n n x x )(A.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库新编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填空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1.如果事件A 和事件B 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 P (A )?P (B )。
2.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 n )和( p )两个参数决定的。
3.正态分布曲线上,( μ )确定曲线在x 轴上的中心位置,( σ )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
4.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 =()。
5.t 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 低 ),尾部偏( 高 )。
1.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2.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要作两个:(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
4.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 或nq (<)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1.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3类。
2.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2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
4.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和(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5.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反正弦转换)等。
6.一个试验的总变异依据变异来源分为相应的变异,将总平方和分解为:(处理间平方和)与(处理内平方和)。
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中表示因果关系的称为回归。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a 的含义是(样本回归截距),b 的含义是(样本回归系数)。
可用个体间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来表示亲疏程度。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1.事件A 的发生和事件B 的发生毫无关系,则事件A 和事件B 为互斥事件。
(× )2.二项分布函数C n x p x q n-x 恰好是二项式(p+q )n展开式的第x 项,故称二项分布。
( × ) 122--∑∑n n x x )(n /σx σˆy a bx =+3.样本标准差s是总体标准差σ的无偏估计值。
(×)4.正态分布曲线形状和样本容量n值无关。
(∨)5.х2分布是随自由度变化的一组曲线。
(∨)1.作假设检验时,若|u|﹥uα,应该接受H0,否定H A。
(F)2.作单尾检验时,查u或t分布表(双尾)时,需将双尾概率乘以2再查表。
(R)3.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区别是:第一类错误只有在接受H0时才会发生,第二类错误只有在否定H0时才会发生。
(F) 4.当总体方差σ2未知时需要用t检验法进行假设检验。
(F)5.在假设检验中,对大样本(n≥30)用u检验,对小样本(n﹤30)用t检验。
(F)6.成对数据显着性检验的自由度等于2(n-1)。
(F)7.在进行区间估计时,α越小,则相应的置信区间越大。
(R)8.方差的同质性是指所有样本的方差都是相等的。
(F)9.在小样本资料中,成组数据和成对数据的假设检验都是采用t检验的方法。
(R)10.在同一显着水平下,双尾检验的临界正态离差大于单尾检验。
(R)1.χ2检验只适用于离散型资料的假设检验。
(F)2.χ2检验中进行2×c(c≥3)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时,不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
(R)3.对同一资料,进行矫正的χ2c值要比未矫正的χ2值小。
(R)4.χ2检验时,当χ2>χ2α时,否定H0,接受H A,说明差异达显着水平。
(F)5.比较观测值和理论值是否符合的假设检验成为独立性检验。
(F)1.LSD检验方法实质上就是t检验。
(R)2.二因素有重复观测值的数据资料可以分析两个因素间的互作效应。
(R)3.方差分析中的随机模型,在对某因素的主效进行检验时,其F值是以误差项方差为分母的。
(F)4.在方差分析中,如果没有区分因素的类型,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R)5.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所弥补的数据可以提供新的信息。
(F)6.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若经检验差异显着,在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时需要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计算。
(R)单项选择1.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A.身高B.体重C.血型D.血压2.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A.条形B.直方C.多边形D.折线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B.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C.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D.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其标准差(D)。
A.扩大√a倍B.扩大a倍C.扩大a2倍D.不变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C)。
A.标准差B.方差C.变异系数D.平均数1.一批种蛋的孵化率为80%,同时用2枚种蛋进行孵化,则至少有一枚能孵化出小鸡的概率为( A)。
A. B. 0.64 C. D.2. 关于泊松分布参数λ错误的说法是( C ).A. μ=λB. σ2=λC. σ=λD.λ=np3. 设x服从N(225,25),现以n=100抽样,其标准误为(B)。
A. 1.5B. 0.5C.D.4. 正态分布曲线由参数μ和σ决定, μ值相同时, σ取( D )时正态曲线展开程度最大,曲线最矮宽.A. 0.5B. 1C. 2D. 35. t 分布、F 分布的取值区间分别为(A )。
A. (-∞,+∞);[0,+∞)B. (-∞,+∞);(-∞,+∞)C. [0,+∞);[0,+∞)D. [0,+∞);(-∞,+∞)名词解释: 概率;随机误差;α错误;β错误;统计推断;参数估计1.两样本平均数进行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平,以(A )所对应的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小。
A .α=B .α=0.10C .α=D .α=2.当样本容量n ﹤30且总体方差σ2未知时,平均数的检验方法是(A )。
A .t 检验B .u 检验C .F 检验D .χ2检验3.两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用(C )。
A .t 检验B .u 检验C .F 检验D .χ2检验4.进行平均数的区间估计时,(B )。
A .n 越大,区间越大,估计的精确性越小。
B .n 越大,区间越小,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C .σ越大,区间越大,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D .σ越大,区间越小,估计的精确性越大。
5.已知某批25个小麦样本的平均蛋白含量 和σ,则其在95%置信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点估计L=(D )。
A . ±σB . ±σC . ±σD . ±σ1.χ2检验时,如果实得χ2>χ2α,即表明(C )。
A .P ﹤a ,应接受H 0,否定H AB .P ﹥a ,应接受H 0,否定H AC .P ﹤a ,应否定H 0,接受H AD .P ﹥a ,应否定H 0,接受H A2.在遗传学上常用(B )来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符合性状分离规律。
A .独立性检验B .适合性检验C .方差分析D .同质性检验3.对于总合计数n 为500的5个样本资料作χ2检验,其自由度为(D )。
A .499B .496C .1D .44. r ×c 列联表的χ2检验的自由度为(B )。
A .(r-1)+(c-1)B .(r-1) (c-1)C .rc-1D .rc-21.方差分析计算时,可使用(A )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A .全部数据均减去一个值B .每一个处理减去一个值C .每一处理减去该处理的平均数D .全部数据均除以总平均数2. 表示(C )。
A .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平方和 C .总平方和 D .总方差3.统计假设的显着性检验应采用(A )。
A .F 检验B .u 检验C .t 检验D .x 2检验1、样本:在实际工作中,研究总体时抽出的若干个体组成的单元称为样本。
2、随机抽样: 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相等的机会抽作样本的这种抽样方法。
3、参数:从总体中计算所得的用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称为参数。
4、概率事件原理: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地认为该事件不会出现,称为“小概率事件原理”。
5、总体: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也就是我们所指事件的全体。
6、统计量: 从样本中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统计量。
7、随机误差:试验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所引起统计量与参数 之间的偏差,称之为随机误差。
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集中性的代表值。
9、抽样估计: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数据资料计算样本指标,以样本特征值对总体特征值做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
x x x x x x 211)(∑∑==••-a i n j ij x x10、置信区间:又称允许误差,指一定概率下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说明样本估计量在总体参数周围变动的范围。
11、抽样分布:是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相等的样本,根据样本资料计算某一统计量所有可能的概率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方差或叫均方,是标准差的平方,是表示变异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