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38.57 KB
- 文档页数:10
老年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作者:————————————————————————————————日期:北京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综述论文题目: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姓名:刘晶晶指导老师:宋桂云2017.2.10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刘晶晶【摘要】: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老年跌倒常表现为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而且显著增加医疗卫生保健成本和大量的社会资源,已成为当今各国政要不得不面对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预防跌倒,减少老年跌倒危害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
【关键词】老年,跌倒,预防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事故,衰老和疾病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1],据文献报道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老年人不易适应新环境,环境的改变加重了其跌倒的风险[2-3]。
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
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
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
同时也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因此,如何防范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
1 老年跌倒的特点老年跌倒受老年生理特点、疾病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发生规律。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害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反应速度变慢等原因,跌倒后容易造成骨折、颅脑损伤、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
其中,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此外,跌倒还会导致老年人失去自信心,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限制其日常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一)生理因素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视力、听力等都会逐渐下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受损,更容易发生跌倒。
3、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血压、血糖、精神状态和平衡能力,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家中地面湿滑、光线昏暗、家具摆放不合理、楼梯扶手缺失等都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
2、公共环境:公共场所的路面不平、台阶过高、扶手不足、电梯故障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三)行为因素1、穿着不当:老年人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过长或过宽的裤子等,容易在行走时绊倒。
2、活动不当:老年人在进行爬高、搬重物等危险动作时,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也容易发生跌倒。
三、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一)评估工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包括 Morse 跌倒评估量表、 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模型、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等。
这些评估工具通过对老年人的年龄、疾病、用药、平衡能力、步态等方面进行评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防止老年人跌倒老年人的跌倒预防策略和措施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身体损伤,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就老年人跌倒的预防策略和措施展开讨论。
一、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全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不安全。
因此,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全是预防跌倒的首要措施。
1. 室内:- 清除地面障碍物:将地面上的杂物和障碍物及时清理,如垃圾、电线等,以免老年人绊倒。
- 防滑地面处理:使用具有防滑功能的地板材料或者铺设防滑垫,减少老年人走动时的滑倒风险。
- 高度合适的家具:家具的高度应适合老年人的身高和行动能力,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家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摔倒。
- 明亮的照明:保持室内明亮的照明,避免光线昏暗或照明不均匀导致老年人视力不清,增加跌倒风险。
2. 室外:- 清理楼道和道路:定期清理楼道和道路上的杂物,尽量保持干燥,减少老年人在行走时的滑倒风险。
- 安装栏杆:在楼梯和走廊等区域安装扶手和栏杆,提供支撑和平衡的手段,有助于老年人的行走和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
- 修复不平整地面:及时修复室外地面的裂缝和洼坑,保持路面平整,避免在行走时绊倒和摔倒。
二、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和运动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的下降,跌倒风险较高。
通过定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稳定性。
1. 徒手晨练:老年人可通过进行轻度的徒手晨练,如搓澡操、拍打功等,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平衡训练:老年人可进行一些平衡性训练,如单脚站立、走直线等活动,帮助改善平衡感和步态。
3. 健身活动:老年人可适度参加一些适合他们的健身活动,如太极拳、瑜伽等,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心理健康。
三、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和药物使用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药物使用也会对跌倒风险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1. 注意体位变换:老年人起床、睡觉、从椅子上起身时应慢慢起立,避免因血压突变造成眩晕或视力模糊而导致跌倒。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见的预防策略。
一、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老年人跌倒是导致严重伤害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针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能够帮助医生和护理人员了解老年人的个体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跌倒风险。
1.1 评估工具为了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医学界开发了一系列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居住环境评估、躯干控制评估、步态和平衡评估以及认知功能评估等。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评估其跌倒风险。
1.2 个体差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老年人跌倒的个体差异。
通过跌倒风险评估,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二、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指标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指标是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的衡量标准。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等。
根据这些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2.1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跌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性别也是老年人跌倒风险的指标,女性的跌倒风险通常高于男性。
2.2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是评估老年人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指标,它可以反映老年人的肥胖程度。
肥胖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害,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3 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对跌倒风险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长时间的静坐、缺乏锻炼和平衡训练,不合理的饮食和不良的睡眠习惯等都会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2.4 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是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会导致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降低,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策略针对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4000万老年人跌倒,其中有近一半的跌倒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老年人跌倒场景,分析跌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原因;2. 分析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3. 提高老年人跌倒的应对能力。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实验对象,共100人;2. 实验场景:模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跌倒场景,如在家中、公园、医院等地;3. 实验步骤:(1)观察实验对象在模拟场景中的行动,记录跌倒次数;(2)对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3)针对跌倒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对实验对象进行跌倒应对能力培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跌倒原因分析(1)地面不平整:实验中发现,地面不平整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老年人行走不稳,从而引发跌倒;(2)视力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视力逐渐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减弱,容易在行走过程中发生跌倒;(3)身体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减弱,容易在行走过程中发生跌倒;(4)药物副作用:部分老年人服用药物后,会出现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增加跌倒风险;(5)心理因素:部分老年人对跌倒存在恐惧心理,导致在行走过程中过于谨慎,反而容易发生跌倒。
2. 预防措施(1)改善地面环境: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地面无障碍物,减少老年人跌倒风险;(2)提高视力:鼓励老年人进行视力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提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3)加强身体锻炼: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平衡能力、协调能力;(4)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5)心理疏导: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对跌倒的恐惧心理。
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人的身体机能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逐渐减退,老年人跌倒成为一项常见的健康问题。
跌倒不仅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还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老年人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一、加强肌肉锻炼老年人常常由于肌肉力量不足而导致跌倒。
因此,定期进行肌肉锻炼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草地球等,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二、改善环境安全老年人在居住和活动环境上需要特别注意,确保环境安全可以降低跌倒的风险。
首先,清理家中的杂物和障碍物,保持家里的通行畅通;其次,安装扶手和防滑垫,如在浴室和厕所内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地垫等,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三、穿着合适的鞋子老年人在选择鞋子时应该特别留意,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鞋子应该舒适合脚,有足够的支撑力和防滑性。
老年人最好选择平底或低跟鞋,鞋底应该有较好的防滑设计。
四、定期复查视力和听力视力和听力的下降是跌倒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视力和听力的复查,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老年人应该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使用助听器等。
五、合理用药部分老年人因病情需要服用药物,但某些药物也存在引起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老年人在用药的时候,应该遵医嘱,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咨询相关情况。
六、注意饮食和营养饮食和营养的健康也是预防跌倒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肌肉的强度。
同时,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等有助骨骼健康的营养物质,以减少骨折和跌倒的风险。
总结起来,老年人要预防跌倒,首先要加强肌肉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其次要改善居住和活动环境,确保安全;同时要选择适合的鞋子、定期复查视力和听力,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营养。
这些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身体健康。
北京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综述论文题目: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和预防策略姓名:刘晶晶指导老师:宋桂云2017.2.10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和预防策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刘晶晶【摘要】: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老年跌倒常表现为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而且显著增加医疗卫生保健成本和大量的社会资源,已成为当今各国政要不得不面对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预防跌倒,减少老年跌倒危害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
【关键词】老年,跌倒,预防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事故,衰老和疾病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1],据文献报道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老年人不易适应新环境,环境的改变加重了其跌倒的风险[2-3]。
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
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
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
同时也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因此,如何防范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
1 老年跌倒的特点老年跌倒受老年生理特点、疾病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发生规律。
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65 ~ 69 岁的老年人中,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30%,男性约为13%; 而80岁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50%,男性约为31%[1]。
”在美国,28% ~ 35%的社区老年人和30% ~ 50% 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每年至少发生1 次跌倒[2] 。
1.1我国老年跌倒的发生率及其危害和美国基本相当,每年至少有2 500 万60 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和损伤的发生率则成倍增加[2]。
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跌倒损伤主要包括: 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和颅脑损伤等。
老年骨质疏松和功能退变可能是跌倒后骨折的疾病基础。
在65 ~ 75 岁的老年人中,腕骨骨折比髋骨骨折更为常见,而75 岁以上老年人主要以髋骨骨折为主,这种差异可能反映75 岁以上老年人反应迟钝对髋关节的保护能力显著受损[3]。
骨折和颅脑损伤是老年跌倒后致残的重要疾病[4]。
老年意外伤害以跌倒为主,是位列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及肺部疾病之后的老年人第五大死亡原因,其中约1 /5 的老年跌倒损伤是致命性的[5]。
在跌倒住院的老年病人中,一年后大约仅半数患者存活。
因此,老年跌倒在流行病学上表现为发病率高、病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征。
1.2跌倒是人体平衡丧失的结果。
正常人体平衡功能的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的共同参和和相互作用。
正确的姿势感觉信息输入、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和整合功能,以及正确而快速的运动系统反应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三个必备条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导致跌倒的发生。
2.影响老年跌倒的因素包括内在危险因素和外在危险因素。
前者以个体/病人为主体,后者以环境要素为客体。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常表现为多病共存、并发症多和恢复慢的疾病特点,人体平衡功能减退,这是影响老年跌倒的内在因素。
环境因素不仅包括老年人生活和活动场所的情况,还包括患者的穿着及辅具等因素,如道路障碍、光线不足、不良的卫浴设施、鞋帽和衣着不合、拐杖或支具使用不当、老年人监护和家庭护理不当等,以及不良的社区环境等,这些都是引发老年跌倒的重要的外在条件因素。
老年人感觉系统功能退变,尤其是本体感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视觉不同程度受损,这无疑增加了跌倒的危险。
戴尅戎[6]等研究显示,在明亮环境睁眼单肢站立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平衡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闭眼单肢站立时,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则显著低于青年人,这说明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老年人平衡功能中重要性,也说明视觉环境的重要性。
老年人视力和前庭功能减退,影响涉及患者的步态、平衡和协调等运动功能,而视力双盲的后果则异常严重。
运动系统的协同活动也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肌肉退变导致患者肌力减退和流失,骨的退变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1 生理因素高龄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存在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良、行动迟缓、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能力差等情况,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
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可造成生理性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各种感觉、运动、定向力、听力下降,易发生绊倒或滑倒[7]。
2.2 心理因素老年人比较固执,不服老,不重视跌倒的防范,生活上不想麻烦别人,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而采取单独活动,导致跌倒发生。
此外,害怕跌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8]。
有学者调查了9096 名美国老年人,其中有50%的老年人承认害怕跌倒会影响其日常的活动能力,这种对自身平衡能力信心下降的心理反过来会促使功能的下降和自我行动能力受限,从而导致跌倒的危险增加是另一个潜在的因素[9]。
2.3 疾病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小脑病变、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如体位性低血压、椎动脉供血不足;其他包括认知障碍、痴呆、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虚弱、眩晕、视觉损害、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等。
据调查,约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均能影响感觉的输入、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力量和协调,如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都和跌倒相关联[10]。
2.4 药物因素在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中,药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老年患者常并发多种疾病,用药种类繁多。
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糖药、安眠药等可通过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跌倒风险。
有研究发现,4 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会显著增加跌倒风险。
安定、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精神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平衡功能、认知功能、锥体外系作用引起头晕、反应迟缓和体位性低血压。
和不服用这些药物的个体相比,服用精神类药物者的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了2倍[11]。
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服药的种类呈指数增长。
2.5 跌倒史有文献报道,曾经发生跌倒的患者再次跌倒的概率增加16%~52%[12]。
有跌倒史已被证明是跌倒的风险因素。
另外,跌倒患者其跌倒方式和场所也惊人的相似。
有学者发现,58%的多次跌倒患者重复了其跌倒的方式,64%的多次跌倒患者是在同样的场所再次跌倒。
有过1次或多次跌倒史将会大大增加跌倒概率[13]。
2.6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亦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和环境因素有关,老年人的生活安全由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所决定[14]。
住院后不熟悉新的环境,地面潮湿,地面水迹未干,室内光线不足,地面不平坦,过道有障碍物,不适宜的家具及卫生间设施,室内家具摆放不当,鞋子、衣裤过长或过大等均易引起跌倒。
2.7 照顾者因素子女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长期照顾老年人而雇佣陪护或由家里保姆照顾。
而这些照护者未经过医院统一进行专业的培训,不能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对老年人缺乏细心、耐心、责任心,有时不服从病区管理,家属监管不力。
虽有24h陪护,但在老年人病情稳定时,陪护人员放松了对患者照顾,放任患者单独活动,导致了跌倒的发生。
3.老年跌倒的预防策略老年跌倒的发生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后果严重,涉及患者个体、家庭和社会众多方面,因此,应充分认识老年跌倒的危害,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实施必要的跌倒预防和干预策略。
这些预防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3. 1 加强卫生宣教,政府参和,社会支持,多部门协作老年跌倒原因错综复杂,危害严重,因此应充分认识老年跌倒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尽可能全面考量影响老年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和外在环境条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实施政府参和,社会支持,多部门协作的预防策略。
WHO 跌倒预防策略建议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15]。
在WHO 跌倒预防模式中,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发挥领导和协调功能作用,医疗和科研单位负责制定符合患者个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跌倒预防方案,这些方法在医院、社区和养老院中付诸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健康教育是跌倒预防策略中基本而重要的环节。
健康教育对象不仅包括老年人,而且还包括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社区工作人员、老年照顾和陪护人员等。
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改善社区、养老院和家庭环境,为老年人配置安全的卫浴设施和楼梯护栏,加强老年人监护和家庭护理等,这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预防老年跌倒,减少跌倒危害。
3. 2 疾病防治和环境改善相结合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是导致老年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不良的环境是导致老年跌倒的外在条件因素。
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对于患有白内障、青光眼或视网膜疾病的老年人,及时有效的临床医学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减少跌倒的发生; 同时,通过改善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照明,提高视觉输入质量,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视觉在维持人体姿势和平衡功能中的作用,预防跌倒。
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适当补充钙和给予维生素D3 治疗,有助于减少跌倒骨折的发生 [16]。
适当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原发病的治愈,改善功能,这可以减少老年跌倒的风险。
如血管扩张剂有助于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供血供氧功能,这对于预防跌倒有益; 合理使用降糖药是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关键要素,也有利于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 对于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合理的镇痛药物或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病痛,而且可以减少跌倒发生,直接发挥预防作用。
3.3提供安全、合理的病区环境(1)病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平坦无障碍物;(2)病室光线充足,物品放置规范有序;(3)病床高度合适,配有床栏,呼叫器置于患者易拿处;(4)卫生间、淋浴房增设防滑垫,配有呼叫器及扶手;(5)过道、楼梯设有扶手,高度适宜,放置防跌倒标识;(6)保洁人员做卫生时设置好醒目的“小心跌倒”标志,以提高患者警惕;(7)定期对病房设施及环境进行及时检查、维修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