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技术监督整改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7
电厂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作为电厂技术监督部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电厂设备和技术运行安全可靠,达到高效节能的生产目标。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监督重点和工作重点,加强技术改进和风险管控,保障电厂安全运行。
二、工作总体要求1.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电厂设备和技术的安全可靠运行;2.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提高电厂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解决电厂技术监督中的问题和挑战;4. 强化安全意识,做好紧急事件应对和处置工作,确保电厂生产安全。
三、年度工作重点1. 设备技术监督(1)对电厂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重点监督关键部件的运行情况和维护状况;(2)加强设备技术改进和更新,推动电厂设备数字化转型,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3)加强对发电、供热、水处理等关键系统的监督,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排除。
2. 安全生产监督(1)加强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生产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2)对电厂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确保安全隐患不断改善。
3. 能源利用监督(1)对电厂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发现能源浪费和损耗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2)加强对能源管理系统的监督,推动电厂能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4.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1)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鼓励员工参与技术改进和创新实践;(2)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技术人才。
四、重点工作措施1. 完善监督体系(1)制定电厂技术监督工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2)做好监督工作的各项记录和统计,建立监督数据库,做到监督全程可追溯。
2. 强化监督力度(1)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做好设备故障预警和应急处理;(2)对电厂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XXXXX光伏电厂技术监视总结XXXXX村8MW农业光伏扶贫发电项目〔以下简称“XXXXX 村光伏电厂〞〕厂址位于怀安县XXXXX北部的山区,该项目采用25164块容量为320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2个1.25MWp、3个1 MWp和4个0.63 MWp共9个光伏方阵组成。
一、集团公司与上级单位通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2018年是XXXXX电厂投产发电开局之年,本年度就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通报问题已全部进展学习和整改,对冬季和春季平安大检查提出的问题也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在规定的时间整改完毕,且整改符合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的要求,通过整改,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二、专业自查情况。
XXXXX光伏电厂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电力技术监视管理方法,强化监视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实行技术监视的标准化管理,注重加强技术监视培训,电厂自身积极开展技术监视管理对标工作,在克制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使技术监视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顺利进展。
电厂结合实际进展严格自查,主要自查设备绝缘监视、继电保护监视、电测监视、逆变器监视,光伏组件监视等方面,通过对以上方面的自查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在今年6月份检修时对高压开关、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等进展预防性试验,校验保护装置、清理开关柜和SVG控制柜的灰尘。
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对所有设备台账进展补充和完善。
1.绝缘监视在2018年年度检修工作时对箱变、高压开关、无功补偿装置、母线、互感器等设备进展绝缘试验,工作人员使用的设备和工器具都进展绝缘试验,确保试验设备与工器具平安,根据试验结果对绝缘监视进展分析和记录并保存。
2.继电保护监视继电保护监视自查包括每天的巡检与投产之后进展两次定值单核对,核查继电保护装置无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保证保护装置室温度在10-30℃围,如果不在此围应装设空调。
继电保护装置每年都在年度预修预试时进展校验和整定,检查保护装置各压板投退情况,并将整检查果入档管理。
电厂技术监督策划书3篇篇一《电厂技术监督策划书》一、背景与目标二、技术监督范围1. 设备监督: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设备的性能、状态监测和维护。
2. 系统监督:对电厂的热力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监督,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协调配合。
3. 运行监督:监督电厂的运行参数、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等,保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环保监督:监测电厂的污染物排放,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三、技术监督措施1. 建立完善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监督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制定详细的技术监督计划,包括定期检验、检测和维护安排。
3. 加强设备巡检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确保运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 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监测,确保环保达标。
6.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监督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技术监督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完成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 第二阶段:制定详细的技术监督计划,并开始实施设备巡检和监测工作。
3. 第三阶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监督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等。
2. 设备资源:需要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测温仪、测振仪、油质分析仪等。
3. 资金需求:用于技术监督人员培训、设备购置和维护等方面。
六、风险与应对措施1. 技术风险:可能存在对新设备、新技术的不熟悉和掌握不够的情况。
应对措施是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与设备厂家和专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2. 人员风险:监督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可能影响技术监督效果。
应对措施是加强人员选拔和培训,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3. 设备故障风险:设备可能出现突发故障,影响技术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应对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设备应急预案,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
七、监督与评估1. 建立定期监督机制,对技术监督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电厂技术监督策划书3篇篇一《电厂技术监督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厂技术监督工作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监督目标1. 确保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2.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标准,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三、监督范围1.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设备。
2. 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电动机等。
3. 热工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测量仪表和控制系统。
4. 化学监督,包括水质处理、汽水品质监测等。
5. 环保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脱硝装置等。
四、监督内容1. 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
2.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3. 技术资料管理,包括设备图纸、说明书、运行记录等。
4. 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
5. 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五、监督方法1.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 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包括监督项目、周期、方法等。
3. 加强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督的准确性和效率。
六、监督机构和职责1. 成立电厂技术监督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 设立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监督工作的实施。
3. 各部门设立兼职技术监督员,负责本部门的技术监督工作。
七、资源保障1. 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和检测设备,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
2.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
3. 建立监督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八、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2. 组织实施策划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
3. 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九、注意事项1. 监督工作要贯穿于电厂生产的全过程,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
电厂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方案背景和问题近年来,环保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各种行业的监督检查也变得更加频繁和严格。
在电力行业,电厂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电厂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污染物排放超标、危险品储存不到位、设备维护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确保电厂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方案。
解决方案提高检查力度首先,为了有效解决电厂的监督检查问题,我们需要加大检查力度。
首先,我们需要在检查的时间和频率上做出一些改进,尤其是对于排放量较大的电厂,需要增加检查频率,以避免监督检查的“盲区”。
此外,我们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监督检查标准和规范,对电厂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场地卫生、设备维护、环保设施等方面。
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并严格追责到位。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电厂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确保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例如,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储存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同时,电厂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电厂的运营状态,发现安全隐患和危险情况时能够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强化环保意识最后,在电厂的环保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电厂以更为环保的方式运营。
例如,开展能源节约和环保推广活动,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建立环保优先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同时,电厂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及时观测和汇报污染物排放情况,加强与环保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积极配合环保检查和整改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电厂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方案需要从提高检查力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强化环保意识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在这些方面一起发力,才能有效解决电厂存在的问题,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技术监督工作持续改进行动计划技术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生产运营安全、稳定、高效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特制定本持续改进行动计划。
一、现状分析当前,我们的技术监督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监督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环节的监督标准不够明确,流程不够清晰,导致工作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2、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在检测设备、数据分析工具等方面,与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监督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新技术、新规范的掌握不够及时,影响了工作质量。
4、信息沟通不畅各部门之间在技术监督方面的信息共享不充分,导致问题处理不及时,协同工作效果不佳。
二、改进目标1、完善技术监督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提升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监督队伍。
4、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具体措施(一)完善监督体系1、对现有技术监督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标准,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
2、制定详细的技术监督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判定等方面,确保监督工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建立健全技术监督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监督工作的质量、效率、效果等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履行职责。
(二)提升技术手段1、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制定设备采购和技术引进计划。
2、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在技术监督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监督工作持续改进行动计划技术监督工作是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稳定、产品质量可靠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改进技术监督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行动计划旨在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监督工作的改进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以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们的技术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监督标准不够完善部分技术监督标准未能及时更新,与最新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监督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
2、监督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人工检测和数据分析方法,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难以实现对复杂技术问题的快速准确诊断。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部分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不足,影响了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信息沟通不畅各部门之间在技术监督方面的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和充分,导致工作协同性不足,问题处理效率低下。
二、改进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以下改进目标:1、完善技术监督标准体系,使其与行业最新标准保持一致,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引入多样化的监督手段,包括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监督队伍。
4、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具体措施(一)完善技术监督标准1、成立标准修订小组,定期对现行技术监督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符合行业最新要求。
2、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标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内部监督标准。
3、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标准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新修订的标准。
(二)丰富监督手段1、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如无损检测设备、高精度测量仪器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监督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电站岗位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_水电站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水电站年终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我们送走了令人难忘的二OXX年,迎来了将更加充满希望的二OXX年。
过去的一年,我站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水利局的直接领导下,站党政班子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团结协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安全生产、设备维修、抗台防讯、四台旧发电机组报废重建以及三个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有关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现将我站二OXX年度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各项工作作如下总结:一、相关指标完成情况:二OXX年的天气情况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上半年降雨量比较充足,因此,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也比较理想。
1、发电指标:年发电量2078万千瓦时,比去年1937万千瓦时增加14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3%。
2、售电量指标:今年完成售电量2026万度,比去年1817万度增加209万度,同比增加11.5%3、销售收入指标:今年销售收入751万元,比去年634万元增加117万元,同比增长18.5%。
4、单位成本指标:今年每千度成本205元,比去年193元增加12元,同比增加6.2%。
6、厂用电指标:今年厂用电35200千瓦时,比去年的6526千瓦时减少30600千瓦时,同比减少46.1%。
7、厂用电率指标:今年的厂用量率为0.17%,比去年0.34%减少0.17%,同比减少50%。
二、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
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
一年来,我站以安全生产活动月“遵章守法,安全第一”的主题为宗旨贯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树立以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制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二OXX年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截止十二月三十一日,全年安全运行无事故,累计安全运行日6277天,保持了17年以来安全记录无中止。
临海水电站整改工程方案1. 背景临海水电站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站之一,拥有较大的发电能力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电站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滞后已经导致了一些安全隐患和效率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电效率,临海水电站整改工程方案被提出。
2. 整改目标临海水电站整改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修改和更新老化设备,提高水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水电站的发电效率,提高发电能力•优化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3. 整改内容3.1 设备更新与改造针对临海水电站的老化设备,需要进行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具体包括:•水轮机的更换:将老化的水轮机更换为新型的高效水轮机,以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发电机的升级:采用最新的发电机技术替换老旧的发电机,提高发电能力和功率因数。
•变压器的更换:更新老化的变压器设备,以确保电能的可靠传输和分配。
•控制系统的更新:更新老旧的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水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3.2 安全设施的改善为了提高临海水电站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以下改善措施:•安装火灾报警系统:水电站设备多且复杂,为了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需要安装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配备监控摄像头:在关键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水电站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强化电气防护:对重要的电气设备进行绝缘保护和漏电保护,减少因电气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3.3 运维管理优化为了提高临海水电站的运维效率,需进行以下优化措施:•引入工单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工单管理系统,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计划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维护的及时性。
•建立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通过建立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实时获取水电站运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运维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培训运维人员:对水电站的运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维护能力,确保设备的有效运行。
4. 整改计划整改工程的实施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具体计划如下:•阶段一:确定整改方案、编制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准备工作。
水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水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总体战略部署,落实电力产业技术监督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履行技术监督职责。
围绕安全、质量、节能和环保,以技术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为基础,建立健全技术监督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以技术监督标准化为抓手,强化技术监督标准执行,深入推进技术监督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发电设备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水平。
二、目标任务通过技术监督标准化建设,使技术监督体系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通过持续、有效地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显著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经济运行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确保机组安全、优质、经济和环保运行。
三、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技术监督工作应在集团公司和陕西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实行一体化管控,实现技术监督工作机制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
坚持依法监督和分级管理,推进技术监督资源整合与共享,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
2.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
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设备监造、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过程中,依据国家和行业技术监督相关制度、规程、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必需的试验检验和检查评价工作,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设备设施风险防控机制。
3.坚持全面开展技术监督对标。
推行统一的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实现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计划、监督有标准、考评有依据;全面开展技术监督对标工作,通过对标推动技术监督标准化工作和技术监督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4.坚持专业监督与单一设备监督相结合。
突破现有技术监督框架,以专业技术监督为基础,对单一设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和全覆盖技术监督,实现技术监督与技术管理同步开展,全面提高发电设备健康水平。
四、技术监督标准化实施思路开展技术监督标准化工作,通过建立、完善技术监督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制度标准、统一的工作标准、统一的管理流程,使技术监督工作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
电厂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水电厂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水电厂热工仪表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水电厂水工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电能质量(无功)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电测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信息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
电厂绝缘技术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