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8
2022-2022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
教材以“小手艺展示”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放风筝的情景,借助问题“做小鸟(或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观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织围巾”的活动情景,借助问题,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泥塑制作”情景。
主要学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沙包”情景,学习的是“分数的连乘”。
相关链接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倒数的知识,为分数的除法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它也是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谈话: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
看,他准备制作两个漂亮的风筝,这两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
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课件出示信息)谈话: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谈话:你能根据这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所提有价值问题:(1)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小强遇到困难了,我们都来帮帮他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谈话:求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你会列式吗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①21+21+21+21+21 ②21×5 ③5×21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谈话:为什么求5个2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由此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究“百分数”。
(板书:百分数)二、深入解读收集素材,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一)解读标签中的百分数——认识百分数的意义1、尝试解读,初步认识意义。
师:首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衣服标签来开始我们的研究。
(课件出示衣服标签)看到百分数了吗?咱们把目光锁定在这个百分数上。
(课件突出:棉80%)师:“棉80%”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生:棉占这件衣服面料的百分之八十。
师:这位同学理解是“棉占这件衣服面料的百分之八十”。
不错!是这个意思,还有别的理解吗?生:……师:同学们理解的很正确!“棉80%”表示的是棉和面料总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衣服面料总成分看成100份,棉就占其中的80份。
简单说就是:棉占衣服面料总成分的百分之八十。
(板书)一起说一遍。
找两个学生说一说后板书。
2、画图表示百分数,进一步认识意义师:理解了“棉80%”的意思,接下来,你能不能用一副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棉80%”的意思呢?课件出示具体要求师:时间关系,不用画的那么标准,大概表示出“80%”的意思就可以。
生画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3、展示作品,进一步理解意义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些同学的创意!A、解读百格图师:给大家说说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学生说意思。
师:这位同学用100个格子表示面料总成分,棉占了其中的80份。
大家看可以吗?师:他是用百格图表示的,很直观!B、解读线段图师:再看这位同学的。
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用这条线段表示这件衣服,所有成分看做100份,棉是这样的80份。
师:他是用线段图表示:棉占面料总成分的百分之八十的!大家看可以吗?你有学生问题吗?让学生质疑师:可是,我看到的是“棉占面料总成分的十分之八”啊?为什么你画的“十分之八”的线段图就能代表“80%”?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结:每1份看做10小份,那么:十分之八就是一百分之八十,就是百分之八十。
了不起!B、解读圆形图师:再看这位同学的,说说你的意思。
生:用一个圆表示这件衣服的面料,分成100份,棉是其中的80份,占80%。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3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四、课时安排:10课时第二单元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生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事迹问题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数除以分数;简单的分数乘除运算;用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回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
关键:找准单位“1”的量。
四、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
1.借助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在教学中将计算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通过研究具体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逐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在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新知,结合学生预习效果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 3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张长方形白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
老师每小时只能织1/4米。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
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情趣便于理解其意义。
也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沟通新旧知识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1、引出课题师:1/2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2、研究意义(1)初步感知师:你认为1/4 × 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呢?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1/4 × 1/2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P6图),再次让学生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1/4的1/2。
师:那你们现在明白1/4×1/2表示什么了吗?师小结:1/2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1/2,也就是1/4米的1/2。
所以1/4 × 1/2表示求的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建议青岛版《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建议本册总复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与整理,第二部分是综合练习。
“回顾与整理”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知识点自主回顾,第二板块是数学思想方法提升。
教学时,这两个板块可以分开独立进行,即先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再引导学生按照教材设计的思路对转化、数形结合、类推和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提升;也可以在回顾知识点的过程中融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在知识点回顾部分,以“本学期学习了很多知识,我们回顾整理一下吧”为引领,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举例子等方法自主回顾,分别整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组内交流。
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既能让学生自主回顾,又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梳理知识的目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这一部分,以“我们还了解了不少数学思想方法”为引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并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整理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回忆这是运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这时教师明确指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在本册的学习当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学生想到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用到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计算。
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新知的时候经常需要把未知转化成已知,从而解决新的知识。
在借助线段图解决稍复杂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时,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时,可以借助线段图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图形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问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备课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姓名:赵红叶第八单元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性应用的重要素材,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主要内容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在用百分数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意义;2.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
百分数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分数基本相同。
教学时,要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课时安排第1课时:信息窗1 山东假日游——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03页“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第2课时:相关链接——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4——105页“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3课时:信息窗2 济南假日游——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第1课时)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6——107页信息窗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第4课时:信息窗2 济南假日游——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第2课时)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上册108——110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第5课时: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11页“我学会了吗?”。
第6课时: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11页“我学会了吗?”。
本学期总第5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2.18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主备人:赵红叶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1——103页“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性应用的重要素材,所以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3.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什么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交流。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到山东的风景区去游览一下,好吗?(投影出示信息窗1)师:谁知道,这几幅图分别是山东的哪些城市的什么景区?生:……师: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和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济南的游客数比青岛多多少万人?济南接待的游客数是济宁的几倍?统计表中的16%、9%、9.3%是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师:大家刚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先来看一看统计表中的16%、9%、9.3%怎么来读?师:你能试着读一下吗?生:16%读作:百分之十六9%读作:百分之九9.3%读作:百分之九点三全班齐读。
师: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结合情境图和统计表中的其他信息,说一说16%表示什么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到济南的游客数是全省游客总数的16/100再让学生解释一下9%、9.3%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交流。
师:像16%、9%、9.3%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板书:百分数)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师: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百分数?全班交流。
补充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师:既然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那它与分数是不是完全一样呢?学生可能会发现不一样,如9.3%,分子中含有小数。
教师引导学生先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然后交流,教师进行小结。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使学生体会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特别注意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自主练习”第2题,仔细阅读题中的相关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100%意义的理解。
4.“自主练习”第5题。
联系已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把全国人口数看作单位“1”(100%),汉族人口占总数的92%,少数人口则占1-92%=8%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百分数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本学期总第5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12.19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主备人:赵红叶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04——105页“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链接是以解决纯数学问题的方式引入对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因此没有设计情境,可直接切入主题。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的:①小数和分数化百分数②百分数化分数③百分数化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投影出示)(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5% 130%13.6%(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3/20 63/126 17/8(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36/100 21/100 13/100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但是用百分数直接用不方便,一般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所以,我们要学会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把下面的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课件出示:把0.13,1.2化成百分数。
小组讨论改写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板书:0.13=13/100=13%1.2=120/100=120%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课件出示:把3/4,5/6化成百分数。
小组讨论改写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板书:3/4= 0.75=75%5/6≈0.833=83.3%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也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
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课件出示:把19%和25%化成分数。
同桌互相讨论,然后做在练习本上。
生说师板书:19%=19/10025%=25/100=1/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进行必要的化简。
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后,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乘10、100……去掉分子的小数点,再化简。
3.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课件出示:把3%,0.7% ,123%化成小数。
学生尝试完成,全班交流:3%=3÷100=0.030.7%=0.7÷100=0.007123%=123÷100=1.23师生共同总结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三、巩固练习,综合提升1.自主练习1、2、3题是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基本练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改写的方法。
2.自主练习第4题是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大小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类似这样的题目通常改写成小数比较简便。
3.自主练习第5题是一道通过数的改写和比较,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类似这样的题目通常改写成百分数比较简便。
4.自主练习第6题是一道综合练习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出改写的理由,从中体会分数与除法、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人之间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本学期总第5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2.20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主备人:赵红叶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106——107页信息窗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百分数、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率的实际意义。
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类推并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