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例释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些成语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很容易搞错。
复习备考时,对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要加强记忆,掌握其正确释义。
下面是70个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正确释义,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
l、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2、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沉。
是天气转凉之意。
3、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7、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0、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2、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生活简率,或家境清贫。
1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4、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5、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
16、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17、万人空巷:家家产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19、危言危行:危,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0、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1、木人石心:形容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22、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23、大而化之:原意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现在用以形容对事情不过细,马马虎虎。
24、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
25、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26、非异人任:异人,别人。
易因望文生义用错的成语80例1、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2、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3、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4、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6、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
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1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3、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4、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1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1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17、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8、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对簿:受审问。
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1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20、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21、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2、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23、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4、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5、涣然冰释: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2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高中语文易错易混成语释义(一)两义成语【灯红酒绿】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想入非非】①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②胡思乱想。
【按图索骥】①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死板地做事。
②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左右逢源】①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②形容办事圆滑。
【不绝如缕】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②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瞻前顾后】①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②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息事宁人】①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
②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细水长流】①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
②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总不间断。
【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②玩弄文字技巧。
【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②形容轻率地指点或批评,作贬义词。
【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眉来眼去】①形容以眉眼传情。
②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力透纸背】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②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拭目以待】①擦亮眼睛等待着。
②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
使人容易接近。
②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李代桃僵】①指以此代彼。
②代人受过。
【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②比喻人聪明伶俐。
【千锤百炼】①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②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
【四平八稳】①形容说话、做事稳当。
②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醍醐灌顶】①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②形容清凉舒适。
【苦心孤诣】①指刻苦钻研探索,学问技艺超群,达到某种独到的境界。
②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例: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淋漓尽致】①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成语运用的大忌——望文生义作者:赵建茹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4年第03期望文生义是指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因为不少成语的字面和实质含义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因此,要用好成语,就必须恪守由表及里的准则,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望文生义。
下面试举例分析。
1.文不加点:点,涂改。
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
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如果望“点”生“标点”之义,则成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了。
病句:李明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2.不刊之论:刊,消除。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除去。
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若望“刊”而生“刊载”“刊登”之义,则成为“不能刊载的言论”了。
病句:黄玲的投稿,语病太多,真成了不刊之论了。
3.目无全牛:该词指疱丁初宰牛时,所见的是整个牛身体,几年之后,已熟知牛体结构,宰牛时,眼力完全集注于骨骼间隙之间,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
后用以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并非没有大局观和整体意识。
病句:做事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这是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
4.狗尾续貂:貂,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
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朝廷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续之。
用以讽谏封官太滥。
现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
容易误解成“把好东西续在不好的东西后面”。
病句:我这篇文章只写了一半,让您来完成它,真是狗尾续貂。
5.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的一天;黄花,菊花。
宋朝·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事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此语比喻过时的事物。
极易误解为“比喻即将来临的好事”,也不能将“明日黄花”误写成“昨日黄花”(无此成语)。
6.不足为训:意思是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之义。
7.万人空巷: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到广场,轰动一时的情景,不能误解成“人们都集中到家里,空了巷子”。
望文生义的成语及解释
望文生义wàng wén shēng yì
[成语解释]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典故出处]
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
[ 近义词]
顾名思义、不求甚解
[ 反义词]
精益求精
[成语举例]
(1)学习生词生字一定不能望文生义。
(2)有的人读书,只从表面看,不弄清背景,因此不免望文生义,深入不下去。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连动式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辨形]
义,不能写作“意”。
[成语辨析]
望文生义和“顾名思义”;都表示由一点想到另一点;但望文生义是指阅读时不推求、领会文字的真正含义;只按照字面做牵强附会的理解;其“生义”的对象是“文”;“顾名思义”则是指看到名称就可能揣测到其真正的意义;“思义”的对象是“名”。
[英文翻译]
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
[成语谜面]
猜谜意解
与“望文生义”相关的字典解释。
2021年中考语文成语复习:容易望文生义1.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不形容很多人都知道)(1)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2019湖北荆门)()(2)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2015广西崇左)()2.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2018江苏无锡)()(2)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2018四川成都)()3.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
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
(只指荒凉、贫瘠的土地,不能指没人的地方)教室里环境太嘈杂了,让我们在操场上找个不毛之地....,坐下来好好聊聊。
()4.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他做研究严谨求实,即使在采掘植物标本的时候,也要刨根问底....。
()5.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不能形容麦芒)麦田里的小麦锋芒毕露....,一派黄澄澄的景象预示着今年的大丰收。
()6.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1)中考前夕,九年级的同学们全力备考,甚至到了目不窥园....、废寝忘食的地步。
(2015新疆乌鲁木齐改编)()(2)她最近心情差极了,可是好朋友非拉着她去公园散心,结果可想而知,她全程目不窥园....。
()7.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经常用来形容场面壮观)(1)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018四川巴中)()(2)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广场舞大妈纷纷转移战场,杀入股市。
(2015广西梧州)()8.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1)这个建筑物是露天的,我一进去就感觉自己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求田问舍: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表里山河:表。
外表,里,里面。
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
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对簿公堂(庭):对簿,受审时根据诉状核对事实。
公堂,旧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
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
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
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
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作褒义用。
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久假不归: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差强人意:差,稍微。
强:振奋。
本指尚可振奋人心。
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
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例:贝尔格莱德万人空巷,人民纷纷集会、游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
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涣然(若)冰释: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
冯河,冯,同“凭”。
不用舟楫趟水过河。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勇猛果敢。
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
引申为颂赞。
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不足为训: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
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不以人废言:以:因为。
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例:同样一轮清月,同样一条小路,现在只有我和我的身影,油然而生的~之慨.城下之盟:盟: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
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穿云裂石:穿透云霄,震裂山石。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细大不捐:捐:抛弃。
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
发:头发。
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
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们辜。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例: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
也指空前的。
含褒义前。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师出无名(兵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平白无故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例: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们怎麽批呢?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贬义。
例: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
没有老年人在身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正所谓言不及义。
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坐地分赃: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噤若寒蝉:噤,闭口。
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
比喻不敢说话。
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不(能)赞一词: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例:夫妻俩~着这爱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程,计量,考核。
如:深圳这些年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的。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衷,决断。
如,对学校处分上网的学生的这件事,全校师生众说纷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如:我们一定要学习检察长的这种务实作风,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显然不当。
不刊之论例:这是一篇不刊之论,因而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指无须修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况唐室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的正确义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例句中却理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例: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其实“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的《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态。
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它的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强:振奋。
例句误把“差”理解为否定副词“不”。
空穴来风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误认为“空穴来风”是没有根据的捏造的事实。
不足为训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始作俑者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无所不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出自《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
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上句即是如此。
炙手可热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来源于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
比喻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显然例句把“炙手可热”理解成为热门、抢手之意,为错用。
万人空巷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被人误用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不赞一词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赞:添加。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例句误将“赞”理解为“赞扬”,将成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搭配或修饰不当的成语例释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如:1、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因此句中“对”要改为“把”,“置之度外”要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2、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
】3、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