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WAR II第二次世界大战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28
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参战方协约国▪美国▪比利时▪大英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纽芬兰▪新西兰▪南非共和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萨拉热窝事件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反法西斯国家: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根本原因由于一战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轴心国国家人物职务政党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总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同盟国国家人物职务政党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根本原因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
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
但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
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斗目标:即要为德国人寻求生存的空间,以欧洲东部国家为代价,将领土扩展到乌拉尔山脉;获得军队和政权;与犹太人展开殊死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这是一个黑暗如漆,惨无人绝的时代。
而这一切的一且都是他——希特勒,一手所造成的。
党(即纳粹党)。
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力主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
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后,积极扩军备战,并于1939年指挥德军入侵波兰,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期间犯下种种罪行,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
1945年4月30日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1945年4月,苏联红军逼近柏林,希特勒把德国最高统帅部转到柏林地下50英尺的避弹室里。
德军节节败退,希特勒面临着最后的覆灭。
4月28日,苏联红军已经攻下柏林波茨坦广场,那里离希特勒的总理府只有一条街了。
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避弹室里听到这样的消息:苏军将在4月30日凌晨对总理府发动总攻击。
在4月29日凌晨1点,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勃劳恩举行了结婚仪式。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嘴开了一枪,自杀了。
爱娃·勃劳恩则服毒自杀。
他们死后,希特勒党卫队中队长海因兹·林格遵照希特勒事先的吩咐,用军用毛毯包裹尸体,抬到花园里,浇上汽油烧掉了在希特勒死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恐怖的杀人恶魔被世人所唾弃,但他的死因也就是个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吗?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一、社会根源1、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出现明显的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
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它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让德国在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特别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有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和本国利益的驱使,逐渐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二、直接原因1、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