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驱虫剂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8
中考名著《昆虫记》内容概括《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昆虫记每章节概括《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01 论祖传02 神秘的池塘03 玻璃池塘04 石蚕05 蜣螂06 蝉07 泥水匠蜂08 螳螂09 蜜蜂、猫和红蚂蚁10 开隧道的矿蜂11 萤12 被管虫13 樵叶蜂14 采棉蜂和采脂蜂15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16 两种稀奇的蚱蜢17 黄蜂18 蛴螬的冒险19 蟋蟀20 娇小的赤条蜂21 西西斯22 捕蝇蜂23 寄生虫24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25 松毛虫26 卷心菜毛虫27 孔雀蛾28 找枯露菌的甲虫29 爱好昆虫的孩子30 条纹蜘蛛31 狼蛛32 克鲁蜀蜘蛛33 迷宫蛛34 蛛网的建筑35 蜘蛛的几何学36 蜘蛛的电报线37 蟹蛛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中药学综合》考试要求Ⅰ、考试性质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基本稳定,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强识别、区分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能力。
Ⅱ、《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著作。
着重了解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四部经典著作、金元四大家及其所代表的学派。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病、症、证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
包括阴阳的含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关联性等属性特点。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
包括五行的含义,五行的特性。
熟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熟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熟悉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含义。
第三章藏象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
掌握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掌握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
掌握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掌握五脏心、肺、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
熟悉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主要功能。
了解脑、女子胞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
第四章气血津液熟悉精的基本概念。
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分类、功能和气的运动。
掌握四种气的生成、分布、主要功能。
熟悉气的运动形式。
熟悉血的基本概念。
掌握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
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和津液的功能。
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掌握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熟悉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第六章体质熟悉体质的概念。
了解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经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1999年5月29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审定与进口管理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检测和饲喂试验后,由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根据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昆虫记》简短小故事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第四章蜣螂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
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
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
他们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
同时他们又认为,甲虫抛在地上滚的球体,里面装的是卵子,小甲虫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这仅是它的食物储藏室而已。
里面并没有卵子。
第五章蝉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昆虫记》故事梗概一、内容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二、《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
共三十七章。
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实用药物商品知识考试重点1. 麻醉性镇咳药:磷酸可待因:(1)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
(2)中度以上的疼痛(3)本品应严格按“麻醉药品”管理。
举例:联邦止咳露事件。
P1812. 非麻醉性镇咳药:喷托维林,右美沙芬,氯哌斯汀等。
P1823. 恶心性祛痰药:氯化铵。
P1844. 粘痰溶解药:盐酸溴己新。
5. 平喘药有哪些?P191 (1)支气管扩张药物: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克仑特罗,盐酸氯比纳林(2)茶碱类平喘药:氨茶碱(3)抗炎性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类平喘药):丙酸倍氯米松(4)抗过敏性平喘药:色甘酸钠,富马酸酮替芬,曲尼司特(对已发作症状不能迅速显效,一般在好发季节前半个月服用才能起预防作用)(5)在抗感冒药复方制剂这一节中要会进行处方分析,一个药在处方中起到什么功效。
第十六章1. 氢氧化铝:本品为不吸收性抗酸药,有抗酸、吸着,局部止血,保护溃疡面等作用。
不良反应常见便秘,与三硅酸镁或氧化镁交替使用可以防止。
P195 2. 胃舒平的成分分析。
(复方氢氧化铝片))P196 达喜的通用名是什么?(铝碳酸镁片)小苏打呢?(碳酸氢钠)P1963. H 2 受体阻滞药有:西咪替丁,盐酸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掌握其商品名及作用机理。
西咪替丁有药酶抑制作用。
P1974. 奥美拉唑:本品是全球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商品名为”洛赛克”。
P1995. 硫糖铝:在胃的酸性条件下起作用,不与多酶片和西咪替丁合用。
P200 (胃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得乐):在胃的酸性条件下形成保护膜。
服用期间口内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P201(胃黏膜保护剂)6.7. 常用的抗油门螺旋杆菌的药物:羟氨苄西林、甲硝唑、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
P202 8. 胃蛋白酶:P202(助消化药)作用和适应症:本药在PH 值=1.6~1.8 的酸性条件下作用最强,故常与稀盐酸合用。
昆虫记1—29章内容概括人教版第一章论祖传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性格,有时,这种性格看起来似乎来自先辈的遗传,但当你想追问这种性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却又十分困难。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与自然界事物亲近的渴望。
如果你觉得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唯一知道和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养的牛和羊。
在我的祖父辈之中,也只有一个人翻过书本。
第二章神秘的池塘当我凝视着池塘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忙活着。
池塘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追逐着;长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缓缓地前进;在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将各自的身体隐藏在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用来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
第三章石蚕我往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
这种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
第四章蜣螂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
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
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
他们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
同时他们又认为,甲虫抛在地上滚的球体,里面装的是卵子,小甲虫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这仅是它的食物储藏室而已。
第二十三章驱虫剂目的要求掌握:乌梅丸、肥儿丸。
熟悉:驱虫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了解:化虫丸、驱涤汤。
概说【概念】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等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为驱虫剂。
【人体寄生虫分类】寄生虫病种类很多,按其寄生的部位,有肠道、胆道、肝、肺、脑等不同,其治法也不尽相同。
本类方剂是以驱杀消化道寄生虫为主,主要适用于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蛔虫、蛲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寄生虫病。
【症状表现】共同表现为:脐腹疼痛,时发时止,痛而能食,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白斑,或见赤丝,或夜寐齘齿,或胃脘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乍大乍小等。
若失治或误诒,迁延日久,则可呈现肌肉消瘦,饮食不思,精神萎靡,目暗视弱,毛发枯槁,肚腹胀大,青筋暴露,成为疳积之证。
特殊表现:蛔虫病多见耳鼻作痒,面部白斑,唇内侧有红白点,巩膜上有蓝斑,若蛔虫上窜入胆,则见右上腹钻顶样痛,阵发性痛连右肩,甚或肢厥,呕吐蛔虫;蛲虫病常见肛门作痒,夜间尤甚;钩虫病多有嗜食异物,面色萎黄,浮肿等;绦虫病多见便下白色虫体节片等。
【药物】常选用驱虫药如乌梅、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苦楝根皮等为主组成。
由于驱虫药的作用各有特长,故应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病而分别选用。
大抵驱蛔虫以使君子、苦楝根皮为主;驱蛲虫以百部、雷丸、苦楝根皮为主;驱钩虫以榧子、苦楝根皮为主;驱绦虫以南瓜子、槟榔、石榴皮为主。
驱虫剂的药物配伍,应随证之寒热虚实而异。
属寒者,常配伍温中祛寒药如川椒、干姜、细辛等;属热者,常配伍苦寒清热药如黄连、黄柏等;若属寒热错杂者,又当寒热并用;兼食积成疳者,常配伍消食化积之神曲、麦芽、山楂等;兼正虚者,常配伍益气补血之党参、白术、当归、熟地等;兼气滞腹满者,配伍厚朴、枳壳、木香等以行气止痛;为促进虫体的排出,还常配伍泻下药如大黄等。
【使用注意】1.服药时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为宜。
2.有些驱虫药含有毒性,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剂量,用量过大,易伤正气或中毒;用量不足,则难生效。
3.有些驱虫药具有攻伐作用,对年老体弱、孕妇等,使用宜慎重,或禁用。
4.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宜适当内服调补脾胃之剂,以善其后。
5.凡见有寄生虫病症状,可以先作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再结合辨证使用驱虫剂,这样可以达到安全、准确的目的。
代表方如乌梅丸、化虫丸、肥儿丸、驱绦汤等驱虫剂乌梅丸(《伤寒论》)【方源】《删补名医方论》:乌梅丸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
又主久痢.【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细辛六两(180g),干姜十两(300g),黄连十六两(480g),当归四两(120g),炮附子六两(180g),炒蜀椒四两(120g),桂枝六两(180g),人参六两(180g),黄柏六两(180g)。
【用法】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细末,加蜜制丸,每服9g,一日1~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
症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
亦治久痢久泻。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
蛔虫喜温而恶寒,蛔虫寄生肠内,若胃热肠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不时逆行,上窜入胃或胆腑,阻塞胆道,故见腹痛,烦闷,呕吐,甚则吐出蛔虫。
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
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乃致四肢厥冷发为蛔厥。
证属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
柯琴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方解】故方中重用乌梅为君,且用醋渍,使酸味独重,以酸静蛔,制其扰动,安蛔止痛。
配以辛温之蜀椒、细辛,以辛伏蛔,以温脏祛寒;苦寒之黄连、黄柏,以苦下蛔,寒清胃热,四药共为臣药。
更以辛热之附子、桂枝、干姜,既助椒、辛温脏祛寒,又以辛制蛔;甘温之当归、人参,补养气血,扶助正气,合桂枝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冷,以上五药均为佐药。
蜜甘缓和中,为使药。
本方又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泻、久痢。
方中乌梅酸涩,可涩肠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痢;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温肾暖脾,助运止泻,此七药寒温并用,祛脏寒清湿热,人参、当归益气调血而扶正。
诸药合用,共凑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止痢之功。
君乌梅──味酸制蛔,安其扰动,使蛔静而痛止——为主臣细辛、蜀椒[花椒] ──温脏祛寒驱蛔。
┌桂枝、干姜、附子──加强温脏祛寒之力。
││佐┤黄连、黄柏──味苦可下蛔,性寒能清上热,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过│于温热,以防伤阴之弊。
│└人参、当归──以补气养血使蜂蜜──调和诸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酸苦甘辛同施,寒热并用,补敛俱备,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运用】 1.本方为治上热下寒之蛔厥证的常用代表方。
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证治要点。
久泻、久痢属寒热错杂,正气虚弱者,亦可用之。
但暴泻、湿热痢均非本方所宜。
2.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力较弱,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增驱虫之力;若热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可减黄连、黄柏;无虚者,可去人参、当归;呕吐者,可酌加吴萸、半夏以和胃降逆而止呕;腹痛甚者,可加木香、川楝子以行气止痛;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槟榔等以泻下通便。
3.现代常用于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肠炎、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而正虚者。
【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文献摘要】《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火旺则水亏,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有余便是火也;木盛则克土,故饥不欲食;虫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出,故吐蛔。
仲景立方,皆以辛甘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风木耳。
《洪范》曰:本曰曲直作酸。
《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
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则治其本也。
蛔,昆虫也,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也。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化虫佳剂。
久利则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儿疳病者,多因缺乳,食吃太早所致。
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行步,面黄口臭发热,面无精神。
此药杀虫进食。
”【组成】炒神曲十两(300g),黄连十两(300g),煨肉豆蔻五两(150g),使君子五两(150g),炒麦芽五两(150g),槟榔二十个(120g),木香二两(60g)。
【用法】共为细末,鲜猪胆汁和为小丸,开水调化,空腹服,每次3g,一日2次。
三周岁以内小儿药量酌减。
【功效】驱虫消积,健脾清热。
【主治】小儿疳积。
症见食积虫积,停食停乳,肚腹胀满,疼痛,面黄消瘦,发热口臭,大便稀溏。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饮食不节,食滞脾胃,郁久化热,湿热生虫,虫积成疳所致。
脾虚则肌肤失养,故面黄体瘦,脾虚运化不及,则大便溏薄。
虫积兼食滞,故停食停乳。
食积化热,故发热口臭。
虫积食滞,气机失畅,则肚腹胀满。
治宜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方解】方中重用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健脾和中。
槟榔、使君子下气驱虫,化积消疳。
黄连苦寒既清疳热,又下虫体,且具有清热燥湿之功还可杜其生虫之源。
肉豆蔻、木香健脾止泻,行气止痛,合曲、麦健脾消食积。
更用苦寒之鲜猪胆汁和药为丸,以助黄连清疳热之力。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驱虫消积,健脾清热之功。
食积得消,脾虚得健,热去虫下,正气渐复,病愈而体肥,故方名“肥儿”。
┌神曲┐││君┤├消食化积,助脾之运。
││└麦芽┘┌使君子┐││臣┤├杀虫。
││└槟榔┘┌黄连──清脾胃中之湿热。
││佐┤肉豆蔻──温中下气消食固肠。
││└木香──下气除胀。
使猪胆汁──与佐药肉豆蔻、木香相配成辛开苦降之势【运用】 1.本方为治疗小儿食积、虫积所致的疳病的常用代表方剂。
以面黄体瘦,肚腹胀大,发热口臭为证治要点。
服本丸后如泻下酸粘腐臭或蛔虫者,即可停药,一般服药不超过三日;更不可顾名思义,将本丸误作补品而长期服用,意欲“肥儿”。
2.若脾胃虚弱者,可加党参、白术、山药等以益气健脾;如兼见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枳实等以泻下攻积。
3.现代常用于小儿肠道蛔虫症、小儿慢性消化不良等属脾虚食积虫积者。
【方歌】肥儿丸内用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水下,虫疳食积一扫清。
【文献摘要】《医林纂要探源》:“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神曲、麦芽以变化之;食积则气郁,木香、槟榔以升降之;气郁则生湿热,黄连、川楝子以燥之、泄之;湿热则生虫,使君子、黄连、川楝子以杀之。
其肠胃薄而太阴未足也。
君黄连以健之、厚之;要其本元火不足,而脾胃不能化食也,肉豆蔻以壮命门火而温之。
此方本末条理,非他攻伐之方所可易也。
”化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炒铅粉、鹤虱、槟榔、苦楝根皮各五十两(各100g),枯矾十二两半(25g)。
【用法】共为细末,以面糊为小丸如麻子大。
每次服6g,一岁小儿服1.5g,一日1次,空腹时米汤送下。
【功效】驱杀肠中诸虫。
【主治】诸虫积。
如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
症见发作时腹中疼痛,往来上下,其痛甚剧,呕吐清水,或吐蛔虫。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肠中诸虫扰动不安所致。
肠中有虫,每由脏腑寒热错杂而使虫不安位,因虫动而腹痛阵作。
虫上扰胃,胃失和降,故呕吐清水,或吐蛔虫。
治宜杀虫、驱虫。
【方解】方中鹤虱苦辛平,有小毒,能驱杀诸虫,为驱虫要药。
苦楝皮苦寒有毒,其杀虫之力较楝实强烈,既能驱杀蛔虫、蛲虫,又可缓解腹痛,二药配伍,驱虫之力更强。
槟榔辛苦温,能驱杀蛔虫、绦虫、姜片虫,且借其轻泻导滞之功以促进虫体排出。
枯矾酸寒收涩,解毒伏虫。
铅粉有毒,功可化虫。
鹤虱──驱诸虫。
苦楝根──皮能杀蛔虫、蛲虫。
槟榔──能杀绦虫、姜片虫。
枯矾、铅粉──均具杀虫之效。
【配伍特点】本方是集诸多杀虫药于一方,效专力雄。
《医方集解》中化虫丸较本方多使君子、芜荑两味,其驱虫作用较本方更强。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通剂。
以腹痛时作,呕吐,或吐蛔为证治要点。
因本方药性强烈,毒性较大,不宜久服;年老体弱及小儿慎用,孕妇禁用。
服本方后,应调补脾胃,恢复元气。
若虫未尽,可间隔一周再服。
2.方中铅粉杀虫力虽强,但毒性较大,可用雷丸代替。
3.现代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注意事项】因方药毒性较大,不宜久服,年老体弱、小儿要慎用,孕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