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部位及俗语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东北老话俗语东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东北老话俗语有很多,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东北老话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的东北老话俗语吹着唠:说大话呲溜:脚下滑动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爸喇:附近兴许:有可能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横是:可能是扯哩哏儿棱:瞎扯胡嘞嘞:形容胡乱说划魂儿:猜疑,犯寻思祸祸:践踏,糟践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或事情混在一起浑儿画的:不明亮,有污垢车轱辘话:重复、絮叨的话扯:闲谈好(hao四声)信儿:好奇冲(chong四声):蛮横川稀:腹泻寸劲儿:巧劲儿二五眼:能力差发苶(nie三声):精神不振经典的东北老话俗语踏拉板:拖鞋好赫儿:好吃的,常用来逗小孩儿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前额大鼻亭:鼻涕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卖呆儿:看热闹坷碜:不好看豁楞:搅和秀咪(mi轻声):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削你:打你,揍你叽咯浪:拌嘴、吵嘴边拉儿:旁边儿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不愤:不信,不服常见的东北老话俗语逼逼扯扯:讨人厌地说个不停扣逼飕飕:小气哏(gen三声):屁了吧唧的尬(ga四声)点儿哈:赌点什么波灵盖儿:膝盖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借比儿:邻居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各应:烦人,讨厌秃噜:事情没办好或办砸了瘪独子:混蛋二乙子:不男不女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多事抽冷子:冷不防,突然害事:挡碍,障碍。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俗话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其实,中国民间的许多俗语,早已将“健康”、“寿命”与“筋长”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运动强筋骨,吐纳肺腑良。
”“老人多摇扇,筋骨更舒展。
”“老筋长,寿命长。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些俗语听起来很朴素,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医学内涵,是数千年来中国民间养生保健经验的口头传承。
一、筋早在《易经》中,就有“筋”一词,《易·系辞》说:“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由此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
《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大部分。
其中《灵枢·经脉》说:“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从字面上对筋进行解释:“肉之力也。
从月从力,所以明其义也。
从竹者,以竹之为物多节,所以明其形也。
”肝与筋有紧密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头面躯肢病征状态,通过经筋网络汇集于指端的爪甲。
脏腑荣枯,气血盛衰,皆可由于经筋的传导引起指甲的变化。
因此,有“爪为筋之余”的说法,虽然这在解剖学上不能与“筋”完全等同,但在功能上却与筋具有同一性。
二、经筋《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筋》篇,是专门介绍人体十二经筋的,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一致,但循行走向却很不相同。
经脉可以深入脏腑内部;而经筋一般在浅表分布,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
经筋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深入脏腑。
在中医理论中,可以找到下面有关“经筋”的生理功能介绍:1、连缀百骸,维络周身十二经筋纵横交错,结聚散络,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等全身各部分,支撑人体的坐立行走,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经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通过对骨骼的约束和连缀,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
脚的丈量眼的观察心的感悟嘴的品格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人的身体部位与性格、品质之间的联系。
比如说,“脚的丈量”、“眼的观察”、“心的感悟”和“嘴的品格”等等。
这些谚语或俗语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些身体部位与人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二、脚的丈量“脚的丈量”,即从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
这个谚语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可能暗示着他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一个人的言行和行为会影响到他的形象和信誉。
如同一双脚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步伐和行动一样,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也会表现出他的品格和性格。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身体的一些部位确实和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关联。
比如说,一个人的步态和姿态可能会透露出他的自信和成熟程度;脚的大小和形状可能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懒惰或者勤奋等等。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对方的脚部特征,来初步了解他的品质和性格。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了解,更深入的交往还需要我们通过言行举止来更好地认识对方。
三、眼的观察另外一个谚语是“眼的观察”。
眼睛作为人体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承担着观察和感知外界的重要作用。
人的眼睛与其说是外界的窗户,不如说是内心的反映。
通过一个人的眼神和眼神表情,我们可以窥见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来了解其内心的真实状态。
比如说,眼神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或者表现出他的真诚与虚伪。
当我们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他的眼睛来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我们也需要注意,与别人交流时,我们的眼神表情也会直接影响到对方对我们的印象和认知。
四、心的感悟“心的感悟”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感悟力和领悟力。
人的心智和心灵状态对其行为和处世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清澈的心灵会让人散发出一种积极的能量和勇气,而迷茫的内心则可能使人表现出缺乏信心和决心。
3口耳目文本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局部:第一局部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局部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标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课教学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那么,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教学目的: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络生活理解坐、立、行的标准。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2.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联络生活理解“坐、立、行〞的标准。
教学难点:1.纯熟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
2.感知坐、立的标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
2.知道五官分别对应哪个身体器官,说说五官能做哪些事。
1.通过图文结合和游戏方法,感受各器官的作用。
2.联络生活实际认识7个生字。
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1.话题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玩过指鼻子的游戏?如今老师和你们玩一玩,好吗?〔好!〕下面请大家把右手拿出来,当老师说“摸耳朵〞时,大家就赶快摸耳朵,当老师说“眨眼睛〞时,大家就眨眨眼睛。
〔师生互动游戏〕大家玩得很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身上的一些器官,看看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的名字又是怎么写的。
2.板书课题〔板书:口耳目〕,老师带读,多读几遍。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课件展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说一说:图中的风光美吗?谁能说说图中描绘的情景?〔春天的风光真美啊!红红的花,绿绿的叶,孩子们在户外玩耍,蝴蝶在花中快乐地飞舞。
〕〔2〕议一议:图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又分别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朵。
1、动物: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ing啊子(知了),缺块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lang井(蛇);2、身体部位系列: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3、形容词系列: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动门(对面),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黑(很);4、动词系列:架麦/架事(开始),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操(翻);温丧(黑懦弱,黑笨的意思)搞刨老(慌张,急忙)打喝害(打哈欠)扎复(叮嘱)5、其它:假巴意思(假装),喝巴打杂(巴结),造劣(可怜),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huachu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杀一脚(做车时叫停),吱(擦),夺(顶,磋的意思),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瓜西西(傻傻的),灯晃(无事乱逛),打王逛(走神),迈?(吗),撒(吧),夹色子(结巴),暴眼(眼神不好),决(骂),日决(臭骂),梭(溜走),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斗室(就是),对头(对),霸道惨老(很强),切(去),清候(念或修理人),搭巴巴车(坐便车),要得(好的,行),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油济济(很油的样子),歇(哭),拼(送),款到(碰到),扛(盖上),孩子等等儿(鞋跟),恩脚(咯脚),背油(郁闷/浪费),古(猜测),杯话(不听话),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里麻(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债起/撩起(缝),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告(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东北老话俗语
热门的东北老话俗语吹着唠:说大话呲溜:脚下滑动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爸喇:附近兴许:有可能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横是:可能是扯哩哏儿棱:瞎扯胡嘞嘞:形容胡乱说划魂儿:猜疑,犯寻思祸祸:践踏,糟践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或事情混在一起浑儿画的:不明亮,有污垢车轱辘话:重复、絮叨的话扯:闲谈好(hao四声)信儿:好奇冲(chong四声):蛮横川稀:腹泻寸劲儿:巧劲儿二五眼:能力差发苶(nie三声):精神不振经典的东北老话俗语踏拉板:拖鞋好赫儿:好吃的,常用来逗小孩儿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前额大鼻亭:鼻涕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卖呆儿:看热闹坷碜:不好看豁楞:搅和秀咪(mi轻声):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削你:打你,揍你叽咯浪:拌嘴、吵嘴边拉儿:旁边儿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不愤:不信,不服常见的东北老话俗语逼逼扯扯:讨人厌地说个不停扣逼飕飕:小气哏(gen三声):屁了吧唧的尬(ga四声)点儿哈:赌点什么波灵盖儿:膝盖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借比儿:邻居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各应:烦人,讨厌秃噜:事情没办好或办砸了瘪独子:混蛋二乙子:不男不女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多事抽冷子:冷不防,突然害事:
挡碍,障碍东北老话俗语相关文章:1.中国老话谚语大全2.北海话俗语精选3.形容话多的俗语谚语4.经典的广东话俗语。
一.有关arm(胳膊)的习语1.a shot in the arm:最好的促进因素。
可引申为“使精神或自信得到恢复的东西”。
例如:I was discouraged about my chances of passing the final examination,but my teacher’s words of encouragement gave me a shot in the arm.我对于是否能通过期末考试已失去信心,可是,老师鼓励我的话使我又振作起来。
这一习语也可以按字面意思使用.例如:The doctor gave me.a shot in the arm.医生在我胳膊上注射了一针。
2.twist someone's arm:(为使某人就范)采取强制手段。
例如:He'll do it for us.but I may have to twist his arm a bit.他会给我们干的,不过,我也许必须给他施加点压力。
3.would give one’s right arm:(要是有……)该多么好,表示对难以实现的事或难到手的东西的强烈愿望。
此习语常在讲话或通俗文章使用,正式文章中一般不用。
例如:I’d give my right arm to have a car like that.我要是有那样一辆汽车该多么好。
二、有关leg(腿)的习语1.have a hollow leg:海量。
不管喝多少酒,都流进了“中空的腿",因此,怎么也喝不醉。
例如:No more for me.thanks.I’m afraid I don’t have a hollow leg.谢谢,请别给我倒酒了,我恐怕不是海量.2.have not(或not have).a leg to stand on:(论点等)站不住脚,完全没有根据(或道理)。
例如:Their case hasn’t got a leg to stand on.他们的诉讼没有一点依据.在leg前可加single来表示强调。
百病始于脚,人老脚先衰。
养生先养脚,护足不畏老足疗益处足疗又称足底按摩,则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
足疗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陆游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
清朝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道“临卧濯足,三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
濯足草本足浴液“濯足” zhuó zú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本谓洗去脚污。
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
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咏史诗》八首之五左思(字太冲,太康年间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
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
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
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水调歌头》泛湘江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徧,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濯足草本足浴液》娄兴华古有孟子沧浪之水濯足,今有世人草本入水健足。
临睡濯足,安神静心,任三九北风寒,吾独尘埃外;温养之气足底升,濯去万千病;水调歌头常颂,濯足草本经。
finger 手指fingernail 指甲
eye 眼睛eyebrow 眉毛eyelash 睫毛nose 鼻子
neck 脖子palm 手掌stomach 胃hair 头发
ear 耳朵chest 胸
thumb 大拇指ankle 脚怀
lap 腿thigh 大腿
tongue 舌头forehand 前额
chin 下巴elbow手肘
wrist 手腕knee 膝盖
cheek 脸颊gum 牙龈
scalp 头皮waist 腰
shoulder 肩膀ass 屁股
mouth 嘴巴arm 胳膊
feet 脚calf 小腿
toe 脚趾nostril 鼻孔
catch one’s hand in the cookie jar 逮个正着be up to one’s neck with work 忙于工作
I’m all ears 洗耳恭听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说对了
Two thumbs up 好极了
Don’t have a big head about 不要太骄傲了
Have two left feet 我不会跳舞
Keep an eye on 照看
Keep your ear to the ground 替我打听一下
Be tight lipped about 保密
Catch one’s eye 吸引某人注意力
Have a sweet tooth 喜欢吃甜食
A hairy situation 复杂情况
Get tongue tied 舌头打结(说不出话)
On the tip of my tongue (话)就在嘴边,却说不出来Her mouth bigger than her stomach 她眼高手低Face the fact 面对现实
I can’t get my mind around 我真的搞不懂
Nosey 打听
Keep your nose out of 别打听
Be heads above the rest 鹤立鸡群
Have one’s foot in the door 已经介入某事
As clear as the nose on your face 显而易见
You’re a real headache 你真令人头痛
no elbowroom 没有空间
Eat ears of corn 吃玉米
Bull’s eye 正中靶心
Get five-finger discount 偷东西The long arm of the law 法网恢恢由沈家弛和朱珈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