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料改良技术在小栏高档肉牛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60.87 KB
- 文档页数:9
肉牛发酵垫料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肉牛发酵垫料养殖的牛舍建设或改造、发酵床制作、使用和日常维护等。
本文件适用于肉牛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075-2017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NY/T 3442-2019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垫料(padding)用于铺设发酵床的原料,一般由锯末、稻壳、秸秆等农副产品组成。
3.2 发酵床(fermation bed)将垫料或与微生态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铺设在圈舍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能对粪污进行微生物分解的垫料层。
4 牛舍建设或改造4.1 建设要求牛舍为双列或单列式,檐高4.5米,单列宽度6~8米,长度不限。
4.2 基本结构4.2.1 饲喂和运动场分开牛舍包括主棚和副棚,主棚与副棚面积相当,主棚为牛的饲喂场地;副棚高度略低于主棚,是牛的饮水和运动休息场地,也是粪便垫料自然发酵的场地。
4.2.2 饲喂和运动场一体饲喂场所和运动休息场所即粪便垫料自然发酵场地一体。
4.3 养殖密度根据牛的体重,100公斤左右的小牛每头约2平方米,400公斤左右架子牛每头约5~6平方米,成年牛每头10~12平方米。
5 配套设备5.1 大型揉丝机用于饲草秸秆和发酵秸秆垫料的的揉丝。
5.2 小型旋耕机用于发酵垫料的翻抛。
6 发酵床制作6.1垫料原料选择选择玉米秸秆或锯末作为主要垫料成分。
6.2微生态制剂选择和应用可选择适合的商品微生态制剂,菌种添加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6.3发酵床制作6.3.1 垫料的制作将垫料原料和微生态制剂按照所需比例混匀,制作发酵床垫料。
6.3.2 垫料的铺设将垫料铺到牛床上,厚度为40cm~60cm;或者先铺20 cm~30cm,在使用中逐步添加至适当厚度。
发酵床垫料的构成有微生物和牛的排泄物、秸秆、锯末、稻壳等,厚度在40厘米到90厘米之间。
肉牛养殖中应用发酵床技术,指的是利用发酵床处理牛的排泄物,这项技术的优势是可以提升肉牛养殖的环保性,利用无臭、无味、无害的方式完成对排泄物的处理。
具体内容是肉牛的生长过程在发酵床垫料上完成,这样肉牛的排泄物就会被发酵床垫料中的有机物所分解,从而减轻粪便对环境和肉牛生长的影响。
本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分析,并对肉牛养殖的发展有所促进作用。
一、发酵床简述1、制作方法首先利用温水浸泡发酵床的固体强化剂,浸泡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用以激活发酵床中的微生物。
浸泡完毕之后,在发酵床中加入外源微生物,并且充分和玉米粉、麦麸等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要保持发酵床的水分始终处于30%左右,可以边搅拌边喷水。
搅拌完成之后,将其以梯形的方式堆积在牛舍内,并将其完全覆盖,覆盖物可选择编织袋,接下来就可以等待发酵完成。
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发酵时间都在3天到5天之间,冬季发酵时间较慢,需要7天到10天左右。
发酵完成之后在牛舍内铺平,同时在表面铺上一层干净的锯末,铺设厚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所有程序完成之后的24小时就可以投入到肉牛养殖中。
2、优势和作用在肉牛养殖中,发酵床技术是一种无害环保的排泄物处理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其中有很多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利用排泄物中的基础营养,并且对排泄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而便可实现对排泄物有害微生物的分解。
这样肉牛的排泄物即可实现无臭化、无味化和无害化处理,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除臭环保,排泄物种的臭味和有害物质可以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所分解,进而形成无机盐、氮、磷、钾等无害物质,这样不仅改善了牛舍环境,而且还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发酵床在淘汰之后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
第二是促进肉牛的生长,在有益微生物的影响下,有害微生物的作用被极大抵消,这样肉牛的生长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降低了肉牛的疾病发生率,减少了各种药品的使用,对肉牛的生长很好地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提升肉牛的生长速度,降低肉牛养殖成本。
肉牛改良服务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肉牛品质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因此,提高肉牛品质和数量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肉牛改良服务方案的出现,为广大牛农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肉牛改良服务的意义肉牛改良服务,是指通过技术、管理、服务和营销等手段,对肉牛进行全方位的改良、维护和推广,使其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
具体而言,肉牛改良服务能够带来以下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肉牛改良服务可以通过优化饲养环境、提升饲养技术等手段,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提高养殖效益。
2.提高肉牛种类纯度:通过肉牛改良服务,可以筛选出符合肉牛标准的品种,达到改善肉牛品种的目的,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3.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加强肉牛养殖服务和销售渠道建设,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肉牛改良服务的内容肉牛改良服务内容一般包括技术服务、管理服务、饲料服务、饲养环境服务和销售服务等五大服务。
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是肉牛改良服务的核心,其目的是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和肉质品质。
技术服务包括饲养技术、疾病防治、育种技术等。
饲养技术要求牧场管理者善于利用营养学知识、畜禽疾病防治学和畜牧生产、管理科学知识,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善饲养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不断推进育种技术和品种改良,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生长效率和品质。
管理服务肉牛管理也是肉牛改良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管理服务要求牧场管理者对肉牛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卫生控制,重点是对饲养环境、疫病预防和销售环节。
同时,要加强与养殖户的联系,了解牛农的情况,推进技术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饲料服务饲料服务是肉牛改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质量,而良好的饲料来源和科学的饲养方式,能更好地为牛农解决饲养成本大的问题。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因此,提供优质饲料和创新饲养方式非常重要。
肉牛改良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项目之一,但传统的肉牛品种在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竞争力,我们制定了肉牛改良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2. 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3. 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引进优质肉牛种源,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肉牛种源,选择适合我国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品种,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优化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管理,提高肉牛的饲养效率和健康水平。
3. 加强技术培训,对肉牛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养殖管理水平,推广科学的肉牛养殖技术。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肉牛养殖的市场需求、种源供应、养殖技术等进行调研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2. 种源引进,根据调研评估结果,选择适合我国肉牛养殖的优质种源进行引进工作,确保种源的质量和适应性。
3. 饲养管理优化,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对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养殖效率和肉牛健康水平。
4. 技术培训推广,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向养殖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推广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满足市场需求;2. 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3. 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种源适应性不佳,对引进的种源进行适应性试验,确保其适合我国的气候和饲养条件。
2. 饲养管理不到位,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饲养管理工作的落实。
七、结语。
肉牛改良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全力推动肉牛改良项目的实施,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档优质牛肉生产的基本要求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作者:雷哲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档牛肉的需求量增加,虽然生产高档优质牛肉的成本较高,但是养殖经济效益良好。
在生产高档优质牛肉时要了解生产基本要求和生产的限制因素,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关键词:高档牛肉;肉牛;基本要求;限制因素;生产技术1 高档优质牛肉生产的基本要求肉牛品种的选择。
牛肉的品质是具有遗传性的,因此用来生产高档牛肉对品种的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夏洛莱、利木赞、西门塔尔等品种来育肥,这类牛的适应性强、生产速度快、肉质也较好,或者使用这些品种与我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牛来生产高档牛肉,另外,还可以利用我国地方优良的黄牛品种,如晋南牛、秦川牛、鲁西牛等。
性别。
不同性别的肉牛的肉质、生长速度、育肥效果不同,一般选择阉牛用于生产高档牛肉,虽然阉牛的生长速度不如公牛,但是其脂肪的含量高,肉质细嫩,胴体品质要比公牛高,并且大理石花纹的清晰度也要比公牛好,风味也较好,并且生长速度比母牛快。
年龄和体重。
用于生产高档优质牛肉的牛一般要求为18~22月龄,屠宰体重要达到500kg以上,终止的育肥年龄为24~27月龄,这样才能保证牛肉的剪切值和风味。
育肥期。
生产高档优质牛肉对育肥牛的体重要求较高,如果育肥期不足,则脂肪的沉积不足,大理石花纹不明显,影响品质,如果育肥期过长,同时会影响到牛肉的口感和风味。
因此对于育肥架子牛,要求在育肥前的10~14月龄,体重达到300 kg以上,经过6~8个育肥期活重达到500 kg以上;直线育肥是需要13~15个月的育肥期才能使活重达到500 kg以上。
2高档优质牛肉生产的限制因素生产高档优质牛肉需要有稳定的育肥牛销售途径和稳定的市场价格,以保证肉牛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育肥时除了要精挑细选架子牛,或者选用犊牛进行直线育肥外,为了保证牛肉的质量和数量,需要建立专门的育肥牛舍以及一些现化代程度较高的设备用来组织生产高档牛肉。
2018年第3期依托国家政策的指引以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我国各地畜禽饲养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牛只品种改良技术方面进步较大,但实际生产运行中仍有问题需要解决,所以相关的单位应该对此高度重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建构更有效的管控机制,并合理落实,保证品种改良技术良好的运行。
1牛品种改良的技术优势市场对牛只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肉牛养殖项目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寻求突破,应该集中对相应的改良技术加以优化,并将相关的技术结构再进一步提高。
发展牛品种改良项目,不仅可使本地牛的实际质量得到提高,如果借助引进新品种的机会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本地牛生产性能的优化。
2牛品种改良项目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在实施推进牛品种改良技术的过程中育种工作从基层单位到农牧饲养中心已经形成了有效的产业链条,在提升了整体效能同时,也提高了饲养员对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并且会随产量的不断优化而逐渐的升级。
生产中建立良繁体系时应该将目标进行统一,以确保整体管控和鉴定工作形成有效的平衡状态。
我国对牛场实施规模化饲养模式,在建立牛场标准时,应考虑生产中的技术项目的实际情况,实施集中管控制度,并确保牛场可按照标准化加以运行,并且牛群的结构也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目前改良牛已有40%以上实现规模化饲养模式,并收效较好。
养牛生产要逐步实现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这样可以整体优化管控结构,并提升管理效果,还可促进管理层级和实际需求的相互联系,确保对牛品种改良项目的优化推进。
3牛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优化措施强化牛品种改良项目,应该从政府层面入手,进一步将管控机制和监管力度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提高,以维护饲养者的利益。
生产中应将品种改良的相关目标与考核标准的实际效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管控层级,使专题研究项目得以进一步开展和落实。
在生产中应该重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牛品种改良效果和运行水平,以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首先应该落实和提升培训的实效性,保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业务素质。
74广西畜牧兽医2021年Vol.37(2)肉牛生物垫床使用失败的几个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肖正中一2,吴柱月一2,周晓情1>2(1.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家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S823.921.46文献标识码:B生物垫床模式是肉牛生态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方式,笔者在日常科研和技术推广中发现养殖场利用生物垫床养殖的效果不一,多数出现了坏床、死床的现象,部分养殖场生物垫床变成了黑泥潭,完全失去了生物垫床的作用。
就此现象笔者谈谈其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生物垫床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1-1生物垫床的主要作用1-1.1吸收粪尿中的水分,暂时贮存后分散蒸发水分。
1-1.2粪污被垫料包裹吸收后,其中的微生物实现快速除臭并降解。
1-2现场调查研究的发现1-2.1生物垫床的腐坏与否与菌种没有直接关系,不同菌种对栏舍的腐坏面积基本没有影响。
垫床蒸发水分小于牛群排入的水分时,经过一段时间垫料水分富集,垫料自然会变稀腐坏。
1-2.2相同养殖密度条件下,垫料的厚度与腐坏的速度成正比。
越厚的垫料,由于其中的水分蒸发困难,腐坏越快、面积越大。
1-2.3菌种的种类和牛舍的氨气相关,效果好的菌种可以有效降低栏舍氨气;垫料厚度在30cm 内,垫料的厚度与牛舍的氨气成反比,相同条件下,垫料越厚,氨气含量相对越低。
2肉牛生物垫床使用失败常见原因2.1养殖密度过大肉牛生物垫床使用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密度收稿日期:2020-10-16基金项目广广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5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广肉牛肉羊创新团队基金、2019年广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书号:Z201918)。
作者简介:肖正中,男,1985.02,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繁殖育种与饲养养理。
文章编号:1002-5235(2021)02-0074-02doi:10.3969/j.issn.1002-5235.2021.02.013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