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辨析并修改病句》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3
【 - 高中作文】【篇一】辨析并修改语病教案句子的“守法”与“变法”教案(苏教版选修)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辨识常见病句的类型,使学生了解依据特定语境判断真假病句的道理,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减少甚至杜绝作文中出现病句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专题教学,初步了解语法的规范和语言创新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语法规范和用语法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的自觉性、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能够辨识常见病句的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一病句让学生辨析二、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自习“病句与佳句”,2、课堂讨论:(1)、什么是语境?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语境、场景语境和(1)所谓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所谓特定语境包括社会语境、场景语境和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实词使用不当,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歧义多解(二)通过实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病句修改过程中,依然要强调语境意识,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套用讲法规则。
1、实词使用不当多媒体展示(1)大老王拿着一叠照片,一张张指给郑关长和欧阳明月看:“在这些残缺者中,还没有发现特别值得嫌疑的对象。
”(2)既然发生了意外,你就应该改变行动。
(3)我坐在我爹的身边,我爹指着我说:“大伙另选一个吧,小菊那丫头,办事毛手毛脚的,我有点不放心。
”提示:例1是名词误作动词用。
“值得”后面要求配上一个动词,而“嫌疑”是名词,可改为动词“怀疑”。
例2动词“改变”要求带名词性宾语,“行动”是动词,不合要求,可改为“改变行动计划”。
例3“那”表示远指,“这”表示近指,小菊明明坐在爹的身边,爹怎么能说“那丫头”呢?理应说“这丫头”。
2、虚词使用不当(1)修改这例1,把字句的要求之一,是动词前面或后面必须有一些别的词语,而“推敲”却是一个“光杆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