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4.55 KB
- 文档页数:9
直流杂散电流的排流方法根据排流回路中电连接的电路方式不同,直流杂散电流的排流方法可分为直流排流、极性排流、强制排流和接地排流四种。
(1)直接排流法对于直流电气铁路附近的管道而言,用电缆将管道与电气化铁路的铁轨或负回归线实现电连接,这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排流法。
直接排流法适合管道上存在着稳定不变的阳极区的情况。
在直接连接的电缆中可串联可调电阻、控制开关及断路系统,据此可控制排流量的大小及管道的相对电位,以防止排流量过大造成管道防腐层发生老化和剥离。
(2)极性排流法极性排流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排流方式之一,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杂散电流从管道排出,而不允许杂散电流进入管道,能防止逆流。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比较安全,效率高。
(3)强制排流法当埋地管道位于杂散电流干扰极性交变区,用于直接排流和极性排流都无法将杂散电流排出,这时可选用强制电流法。
强制电流法的原理类似于阴极保护技术。
它在管道与铁轨(或接地阳极)之间安装一个整流器,可起到电位控制器的作用。
在外部存在电位差的条件下强制进行排流,其功能兼具排流和阴极保护的双重作用,比较经济、有效,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4)接地排流电缆并不连接到铁轨上,而是连接到一个埋地辅助阳极上。
将杂散电流从管道排除到阳极上,经过土壤再返回铁轨。
接地排流地床的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地小,以提高排流效果。
采用牺牲阳极时也需要使用填包料。
对于同一埋地结构物,应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和工况,根据排流需要,采用一种或几种排流方法,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排流处理。
在电气化铁路邻近的埋地结构物上,采用排流法应注意它自身可能产生的干扰性。
即它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铁路控制系统的传输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交直流杂散电流综合干扰时的排流措施技术说明书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2019年正版考虑到排流地床接地体既要保证将杂散电流排走,又要保证阴极保护电流不被排走,当管道所受的直流干扰为正电流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接地体一般选择牺牲阳极接地体如镁阳极或者锌接地体,牺牲阳极既可以作为接地将杂散电流排入地下,还可以提供足够的阴极保护电流来抵消直流杂散电流的干扰;当管道所受的直流干扰为负电流干扰的情况下,接地体一般可选择铜接地体,因为锌接地体等牺牲阳极自身开路电位较高,加上钳位式排流器0.5V的电压差,无法将多余电流排走。
该工程正是受直流杂散电流负干扰较为严重的情况,不能选择牺牲阳极作为接地体或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容易产生过保护。
高压输电线路与地下金属管道平行分布且相互距离较近时,由于磁性耦合的作用,管道上会产生交流电压,在测量上表现为管地交流电位,即由输电线路引起的交流干扰。
新大管道沿线高压输电线路较多,有些管段与高压线近距离平行,易受交流干扰。
为此,对管道交流电位进行了24 h连续测试,实测结果表明,新大管道存在强直流和弱交流干扰,需要采取排流保护措施。
管道上施加的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对直流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轻轨平行的新大管道管段应采用排流保护,以降低杂散电流对该管段的干扰;在管道两端利用阴极保护对杂散电流的抑制作用来降低对管道的干扰,并使该管段得到有效的阴极保护,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 在管道末端增设1座阴极保护站,以减轻轻轨穿越点处至七厂段管道直流的干扰,解决该管段的阴极保护电位不足的问题。
(2) 在管道与轻轨平行段预设6〜8处排流设施,既可消除该管段的直流干扰,又可同时减弱其交流干扰。
(3) 排流装置采用接地式排流方式,该方式位置选择灵活,对其它设施干扰小。
对于轻轨铁路引起的干扰,由于管道电位波动较大,且存在正负交变现象,为防止杂散电流倒流人管道,排流器需增设防逆流装置,即极性排流器。
排流接地极材料选用镁合金阳极,不仅可以提高排流驱动电压,而且还可为管道提供阴极保护。
项目号:文件号:GLYB08—CAD 号: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日期铁路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设计方案 (此方案为单交叉点的方案)(文件号:) 西安冠霖电气有限公司排流方案铁路对管道干扰杂散电流解决方案目次1. 概述铁路与埋地管道交叉或平行时,会对埋地管道形成电磁干扰,从而使管道电位升高或降低,导致管道腐蚀加剧。
所以,在铁路和管道交叉或平行时,必须对管道进行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处理,以消除或降低铁路对管道的干扰。
铁路干扰的相关参数:1)、铁路为单回路供电,供电电压一般为;2)、铁路对管道主要产生交流干扰,但也有相当大的直流分量;3)、干扰电压呈波动状态,最高可达到100V;4)、交叉多处,交叉斜角为70--90 度;5)、设计排流防雷系统寿命为25年。
严格遵守埋地钢质管道排流有关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采用成熟技术、材料,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 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SY/T0036-2000) 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7-1999)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施工及验收规范》( SY/J4006-90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B/T 21246-2007 )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 GB/T 21447-200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17-2006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 50698—2011)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 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 (SY/T 0086-2003)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0032-2000) 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0019-97)。
电力传输线路的杂散电流检测与排除电力传输线路作为能源传递的重要通道,其稳定运行对保障电力供应十分关键。
然而,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杂散电流的现象,给线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带来威胁。
因此,对杂散电流进行检测与排除显得尤为重要。
一、杂散电流的定义和特点杂散电流是指电力传输线路中的非预期电流,它的产生源于电力线路的设计、设备的绝缘状况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
杂散电流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不同来源:杂散电流既可以是由绝缘破损等内部原因导致,也可以是被外界电磁场激励而引发。
2. 不同频率:杂散电流可呈现不同的频率,从几千赫兹到数百千赫兹不等。
3. 不同幅度:杂散电流的幅度大小也会有所差异,有时可能会引发线路的过载和故障。
二、杂散电流的检测方法为了准确检测并排除杂散电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1. 电流测量:通过在传输线路上设置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线路上的电流变化,从而检测杂散电流的存在与否。
2. 频谱分析:使用频谱分析仪器,对传输线路上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和分析,判断杂散电流的频率分布情况,以便进行识别和判断。
3. 热红外检测: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器,对线路上的温度分布进行监测,发现电气设备绝缘破损等异常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杂散电流。
三、杂散电流的排除方法一旦检测到杂散电流存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以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除方法:1. 绝缘修复:对于因绝缘破损引起的杂散电流问题,需要及时修复绝缘层或更换故障设备,保证线路的绝缘状况良好。
2. 屏蔽措施:对于受到外界电磁场干扰导致的杂散电流问题,可以采取屏蔽措施,比如在线路周围设置屏蔽器、增加金属屏蔽等,减少电磁场的干扰。
3. 优化设计:在线路选址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杂散电流问题,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设备布置方案,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
结论杂散电流对电力传输线路的稳定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杂散电流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排除措施,以保证线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摘要:采用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的地铁线路,由于走行轨无法与道床完全绝缘,导致回流电流通过走行轨泄漏至大地,形成杂散电流。
当杂散电流泄漏量超标,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外的金属管线产生一定的危害和影响,严重情况下,将会导致埋地金属管线因腐蚀穿孔而造成漏水或煤气、燃气泄漏。
因此,需要加强对杂散电流的防护与监测。
现结合工程实际,在地铁常规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杂散电流加强防护设计方案,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提出了最优防护方案,为设计、建设部门的地铁线路内外部埋地金属管线的杂散电流防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杂散电流;埋地金属管线;防护方案0 引言目前,城市地铁供电系统基本采用接触网(轨)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
地铁运营初期,走行轨与道床之间的绝缘程度较高,即走行轨对地的过渡电阻值较大,由走行轨泄漏到周围土壤介质中的杂散电流也较少。
但是随着地铁运营年限的增长,钢轨的轨地绝缘性能降低,由走行轨泄漏到周围土壤介质中的杂散电流会明显增大。
近年来,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的燃气管网以及环城长输油气管道,频繁出现由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干扰引起的管道腐蚀与防护问题,引起了管道企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利用走行轨回流方式的地铁线路,在地铁常规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最优杂散电流加强防护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铁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管线的影响。
1 地铁正线杂散电流常规防护方案1.1 防护方案(1)正线牵引变电所均匀布置,平均间距2.65 km,距离不远,可有效减小杂散电流值。
(2)牵引网采用双边供电方式,较单边供电方式,可有效减小杂散电流值,杂散电流值仅为单边供电的1/4。
(3)走行轨下设置绝缘垫;道床面至走行轨底面的间隙大于30 mm,走行轨对地保持一定间隙;道床两侧设置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保持道床混凝土干燥;尽量增加道床混凝土厚度;采用以上措施,加强走行轨对地绝缘,减小走行轨对地过渡电阻值,同时加强轨道运营维护,可有效减少杂散电流的泄漏。
电气化铁路阴极保护和排流措施方案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2020年8月
技术部刘珍
电气化铁路的阴极保护主要分为两种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电气化铁路到现在为止主要采用的阴极保护方式为牺牲阳极保护,因为电气化铁路多处郊区、原野、山区等一些不便于通电的地方,所以牺牲阳极成为了电气化铁路最方便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电气化铁路对天然气管道阴极保护的交流干扰
杂散电流由土壤流入管道部分是阴极,由管道流向土壤的部分是阳极,管体遭受腐蚀。
对于现有的阴极保护控制系统,杂散电流...杂散电流腐蚀对油、汽管破坏性能大,带来危险。
电气化铁路,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已形成公害。
应用领域:石油天然气管道
以电气化铁路和东北输油管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测试分析,阐述了电气化铁路对临近输油管道产生交流干扰的基本规律,提出以钳位式排流为主的方法对东北输油管网进行综合防护.并对排流效果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的结果表明,排流装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另外,在交流干扰排流效果侍统评价指标——待续干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歇干扰补克评价指标——干扰频率的概念。
固态去耦合器施工图(需要方案的请联系本公司)。
地铁杂散电流对长输管道干扰危害及防护措施摘要:在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地铁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但地铁中产生的杂散电流对长输管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地铁杂散电流对长输管道干扰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杂散电流会对长输管道产生腐蚀危害,严重影响到了埋地钢质成品油长输管道的正常运行,只有加强防护才能够减少干扰危害。
所以需要将多种防护措施结合起来,不断调整阴极保护系统,从而抑制杂散电流的干扰,延长长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地铁杂散电流;长输管道;干扰危害前言:地铁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有力支持。
但地铁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杂散电流且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需在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杂散电流对长输管道的危害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干扰防护。
1.杂散电流与长输管道概述1.1杂散电流杂散电流指的是在设计或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多在土壤中流动【1】。
从干扰源性质来看杂散电流主要包括静态型与动态型这两种类型,从干扰源来源来看杂散电流包括直流型、交流直流型以及地电流。
产生杂散电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电位梯度以及电流泄露等,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1.2长输管道长输管道即产地、仓库以及使用单位之间进行商品介质输送的管道,主要包括GA1与GA2这两个级别,在油气输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地铁杂散电流对长输管道的干扰危害2.1杂散电流的干扰腐蚀危害杂散电流会从管道某一部位进入到长输管道中,这一部分属于阴极。
在流动一段时间后杂散电流会从管道的另一部位流出,这一部分属于阳极。
而此时管道会出现阳极氧化的情况,这就说明杂散电流对管道造成了腐蚀【2】。
从本质上看,杂散电流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即金属表面与电解质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的腐蚀破坏,会产生相应的电流,所以危害性相对较大。
例如,可能会导致管道涂层缺陷处出现严重的腐蚀情况甚至出现失效、穿孔等问题;导致管道的腐蚀层出现鼓泡等情况;导致管道中部分由高强度钢材料制成的材料失效。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刘珍为大家讲解杂散电流的排流措施杂散电流的排流措施可分为直接排流法、极性排流法、强制排流法和接地排流法四种。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刘珍为大家讲解①直接排流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排流设备,简单,造价低,排流效果好。
但当管道的对地电位(以下简称管地电位)低于行走轨对地电位(以下简称轨地电位)时,行走轨电流将流入管道内而产生逆流。
因此这种排流方法只适合管地电位永远高于轨地电位、不会产生逆流的场所,而这种情况不多,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②极性排流法。
由于电负荷的变动和变电所负荷分配的变化等,管地电位低于轨地电位而产生逆流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防止逆流,使杂散电流只能由管道流入行走轨,必须在排流线路中设置单向导通的二极管整流器、逆电压继电器等装置,这种装置称为排流器,这种防止逆流的排流法称为极性排流法。
极性排流法装置安装方便,应用广泛。
③强制排流法。
就是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和行走轨的电气接线中加入直流电流,促进排流的方法。
在管地电位正负极性交变,电位差小,且环境腐蚀性较强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通过强制排流器将管道和行走轨连通,杂散电流通过强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刘珍为大家讲解制排流器的整流环排放到行走轨上,当无杂散电流时,强制排流器给管道提供一个阴极保护电流,使管道处于阴极保护状态。
强制排流法防护范围大,铁路停运时可对油气管道提供阴极保护,但对行走轨的电位分布有影响,需要外加电源。
④接地排流法。
管道上的排流电缆并不是直接连接到行走轨上,而是连接到一个埋地辅助阳极上,将杂散电流从管道上排出至辅助阳极上,经过土壤再返回到行走轨上。
接地排流法使用方便,但效果不显著,需要辅助阳极,还要定期更换辅助阳极。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刘珍为大家讲解。
轨道杂散电流排流轨道杂散电流排流在针对轨道的杂散电流强制排流时,特别是防腐层质量很差的旧管网实施阴极保护时,尽量保持十分低的所需的输出电压,也能发生最大100A的电流。
该电流量取决于轨道与管子之间的电压,也取决于该回路的电阻。
当在接到上铺设轨道时,钢轨是嵌埋在地里的,这是的电压大多数为5~10V。
因此,该装置的直流电源较正常的辅助阳极站小得多。
轨道杂散电流排流在针对轨道的杂散电流强制排流时,特别是防腐层质量很差的旧管网实施阴极保护时,尽量保持十分低的所需的输出电压,也能发生最大100A的电流。
该电流量取决于轨道与管子之间的电压,也取决于该回路的电阻。
当在接到上铺设轨道时,钢轨是嵌埋在地里的,这是的电压大多数为5~10V。
因此,该装置的直流电源较正常的辅助阳极站小得多。
轨道杂散电流排流在针对轨道的杂散电流强制排流时,特别是防腐层质量很差的旧管网实施阴极保护时,尽量保持十分低的所需的输出电压,也能发生最大100A的电流。
该电流量取决于轨道与管子之间的电压,也取决于该回路的电阻。
当在接到上铺设轨道时,钢轨是嵌埋在地里的,这是的电压大多数为5~10V。
因此,该装置的直流电源较正常的辅助阳极站小得多。
轨道杂散电流排流在针对轨道的杂散电流强制排流时,特别是防腐层质量很差的旧管网实施阴极保护时,尽量保持十分低的所需的输出电压,也能发生最大100A的电流。
该电流量取决于轨道与管子之间的电压,也取决于该回路的电阻。
当在接到上铺设轨道时,钢轨是嵌埋在地里的,这是的电压大多数为5~10V。
因此,该装置的直流电源较正常的辅助阳极站小得多。
轨道杂散电流排流在针对轨道的杂散电流强制排流时,特别是防腐层质量很差的旧管网实施阴极保护时,尽量保持十分低的所需的输出电压,也能发生最大100A的电流。
该电流量取决于轨道与管子之间的电压,也取决于该回路的电阻。
当在接到上铺设轨道时,钢轨是嵌埋在地里的,这是的电压大多数为5~10V。
因此,该装置的直流电源较正常的辅助阳极站小得多。
杂散电流排流防护高铁、地铁、高压线塔等电气化设施,会对沿线并行、交越处的埋地钢质管道造成杂散电流干扰。
杂散电流会加速管道的外防腐层破损点处的金属腐蚀,在短时间内形成点蚀穿孔。
杂散电流干扰分为交流干扰和直流干扰两类,交流干扰的主要来源包括交流电气化铁路和交流高压输电线路等,直流干扰的主要来源则包括地铁和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等。
根据GB/T19285-2014《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的规定,杂散电流的检测方法,包括对管地交直流电位进行30分钟或24小时持续采集,对土壤表面电位梯度进行采样分析,以及对电流密度进行测试等。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智能数据记录仪、SCM检测仪等。
根据对管地电位、土壤环境、轨道电压等数据的采集结果,确定排流点、排流驱动电压、排流量等核心数据,据此来设计排流系统的分布位置、施工工艺和技术规格。
根据铁建设[2007]39号《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规定》、TBT 2832-1997《交流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含油库)的影响容许值及防护措施》、GB/T28026.2-2011《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第2部分:直流牵引系统杂散电流防护措施》等标准规范的要求,铁路系统的建设单位应当对沿线既有的金属管道进行调查,并采取电磁防护措施。
我公司目前积极与中铁总公司开展电磁防护项目的合作。
我公司可协助进行现场环境调查和数据采样,协助管道产权单位与铁路建设单位之间沟通技术细节,制定防护方案并主持施工,以及验收时的再评价等工作。
已竣工的部分排流项目简介哈齐客专沿线管道排流项目2015年8月于哈尔滨市,我公司承接了中铁二十二局的哈齐铁路沿线管道排流防护工程,共安装了6处排流地床。
竣工后的排流效果非常理想。
牡绥客专电磁防护项目2015年12月于牡丹江市,我公司承接了哈牡铁路客专公司的排流防护工程,共为沿线管道安装9处排流地床。
竣工验收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山东省天然气管道公司胶日线排流项目2015年9月,我公司为山东省天然气管道公司所属的胶日线安装了9处排流地床,解决了胶日线胶南与日照段的交流干扰问题。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白云区行政中心车站杂散电流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白云区行政中心站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范围 (2)四、总体施工方法 (2)五、施工工艺 (3)1.车站结构钢筋焊接 (3)2.各端子的制作工艺 (4)2.1连接端子 (4)2.2测试端子及参比电极安装预留孔 (5)2.3排流端子 (7)2.4焊接方式 (8)3、钢筋焊接要求 (9)六、施工注意事项 (9)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一、工程概况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白云行政中心站为地下二层框架式结构,车站结构设计年限为100年。
为保证结构及设备在使用年限内安全运营,必须对车站杂散电流采取相应的杂散电流防护措施,靠可靠电气连接,形成杂散电流主辅收集网。
为减少杂散电流和尽量避免杂散电流对地铁结构钢筋和金属管线的腐蚀及向地铁外扩散,采取通畅回路,即设立畅通的轨回流系统、正线走行轨绝缘安装;设置杂散电流主收集网,即在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主收集网;设置杂散电流辅助收集网,即利用车站结构钢筋构成杂散电流辅助收集网,作为杂散电流防护的辅助防护措施。
二、编制依据2.1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2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49—922.3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T10411-20052.4 《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白云区行政中心站第二册》02103-S-JG三、编制范围车站结构范围内的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工程。
四、总体施工方法4.1 利用整体道床结构钢筋的可靠电气连接,形成杂散电流的主收集网。
4.2 利用地下车站结构钢筋可靠电气连接,形成杂散电流辅助收集网。
4.3 在地下车站的两个端头侧墙引出1个测量端子。
对应每个测量端子,在相距不超过1m的范围内,预留1个参比电极安装孔。
4.4 在整体道床结构变形缝两侧分别引出整体道床结构钢筋连接端子,作为杂散电流主收集网的连接端子。
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施工方案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杂散电流防护主要方案为“以堵为主、以排为辅、堵排结合、回流畅通、加强监测”的综合防护措施。
从施工角度来看,杂散电流系统主要包括防护排流和自动监测两大部分。
其中防护排流系统包括测防端子连接、排流电缆敷设、单向导通装置安装及排流柜安装、调试等内容;自动监测系统包括参比电极及接线盒安装、数据采集及统计处理装置安装及监测信号电缆敷设等.1.1.1.1工序流程杂散电流防护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如下:杂散电流防护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图1.1.1.2施工方法(1)排流网测试测防端子连接前对排流网进行全面测试。
内容包括:检查测防端子预留情况,如连接端子有无遗漏、设置位置、规格型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连接端子是否适于测防端子连接等;主排流网和辅助排流网电气导通情况.排流网测试方法如下图:1)质量控制点测防端子的检查及排流网在测防端子连接前的测试是工序交接验收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应由测防端子及排流网施工单位、杂散电流防护施工单位、施工双方监理共同参加。
a 测试前测防端子及排流网施工单位应将其经过其监理批准的质量保证资料交付杂散电流防护施工单位,杂散电流防护施工监理认为资料合格后,组织以上四方单位共同到现场测试;b测试合格后,由杂散电流防护施工单位作好测试记录,四方签字后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否则,由双方施工监理单位责成测防端子及排流网施工单位限期改正;c测试用仪表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测试方法正确。
2)安全控制点该项工作在线路上进行,应设专职安全防护员进行防护.(2)测防端子连接测防端子连接按以下工序进行:1)测量测量所连接的测防端子间距,在测量位置处用油漆或防水笔作好标记(编号),并记录下测量区段名称、标记编号及测量间距长度.根据测防端子连接后的电缆弯曲度,接线端子长度等数据及结构伸缩情况计算出所需连接电缆长度,然后将测量区段名称、标记编号及实际电缆长度数据列表整理交给测防端子连接电缆终端制作人员.2)测防端子连接电缆终端制作根据测量列表数据,按照直流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制作测防端子连接电缆终端并在终端头制作好的连接电缆上作好标记.3)测防端子除锈测防端子连接前应用钢丝刷、砂纸及磨光机将表面污垢及氧化层打磨干净。
目次1概述 (3)2设计原则 . (3)3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 (3)4设计基本参数 . (4)5保护对象和保护方法 (4)6排流方案设计内容 (4)7施工技术要求 . (8)8排流保护准则 . (8)9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8)10卫生、安全和环境 (9)11材料表 (10)1.概述铁路与埋地管道交叉或平行时,会对埋地管道形成电磁干扰,从而使管道电位升高或降低,导致管道腐蚀加剧。
所以,在铁路和管道交叉或平行时,必须对管道进行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处理,以消除或降低铁路对管道的干扰。
铁路干扰的相关参数:(1)、铁路为单回路供电,供电电压一般为27.5kV ;(2)、铁路对管道主要产生交流干扰,但也有相当大的直流分量;(3)、干扰电压呈波动状态,最高可达到100V;(4)、交叉多处,交叉斜角为70--90 度;(5)、设计排流防雷系统寿命为25年。
2.设计原则2.1严格遵守埋地钢质管道排流有关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2.2采用成熟技术、材料,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3.1《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SY/T0036-2000)3.2《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7-1999)3.3《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施工及验收规范》 (SY/J4006-90 )3.4《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GB/T 21246-2007 )3.5《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 21447-2008 )3.6《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 21448-2008 )3.7《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 (SY/T 0017-2006 )3.8《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 50698—2011)3.9《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NACESP0177-2007)3.10《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 (SY/T 0086-2003)3.11《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032-2000)3.12《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019-97 )。
段线钢轨设置绝缘节,并设置单向导通装置,实现与正线钢轨单向导通和反向隔断,防止正线钢轨回流流至场段基地,造成杂散电流泄漏。
而传统设计允许场段基地往正线方向钢轨回流导通。
单向导通装置(见图2)一般采用大功率二极管实现出入段线钢轨回流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同时为限制出入段线钢轨绝缘节两端产生过电压,设置消弧装置或是反向晶闸管,防止列车经过钢轨绝缘节时产生车轮与钢轨打火花。
图2 单向导通装置构成示意图2 杂散电流监测与分析2.1 现场概况马群区域燃气高压管道周围环境复杂,紧挨地铁2号线、宁芜电气化铁路,与南京地铁2号线马群站—马群基地的线路呈十字交叉,并与宁芜电气化铁路平行。
马群站为高架站,设有1座牵引变电所,距离燃气管道约441m;高架地铁线路跨过燃气管道,经出入段线过渡到地面马群车辆段基地,出入段线由整体道床过渡到基地碎石道床;出入段线单向导通装置距离燃气管道约542m;出入段线单向导通装置至车辆段基地碎石道床起始处距离约72m,至车辆段基地车库约500m。
车辆段内设置1座牵引变电所,在出入段线设接触网分段,正常供电时车辆段与正线接触网分段供电,相互独立。
地铁2号线正线设置杂散电流防护,马群车辆段基地内未设置杂散电流防护,出入段线设置钢轨绝缘节和单向导通装置;宁芜电气化铁路为交流制式。
理论上地铁2号线、宁芜电气化铁路对该区域内燃气高压管道不会产生杂散电流腐蚀影响。
2.2 杂散电流泄漏分析结合燃气管道走向和地铁车站及车辆段基地的位置,认为最有可能导致杂散电流泄漏的位置在马群站或车辆段基地,因为这两个位置距离燃气管道最近。
而车辆段基地内杂散电流防护最为薄弱,未设置杂散电流排流网,初步判断车辆段出入段线单向导通装置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正线钢轨回流沿出入段线到马群车辆段基地,再通过碎石道床泄漏到大地影响燃气管道(见图3)。
图3 正线与车辆段基地钢轨的杂散电流泄漏分析示意图2.3 各工况数据监测南京地铁与燃气公司对现场各工况进行数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