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佛山市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生书信大赛中学组获奖名单(部分)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生书信大赛由广东教育杂志社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协办,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全省各地中小学师生的关注。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阅读书信,用心撰写书信给爱的人,抒发温暖细腻的情感。
经过初赛、决赛,中学组获奖名单(部分)如下:中学组一等奖(5名)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初二级程若(指导老师卢婷)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二级范海瑶(指导老师王纪宇)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级陈俞帆(指导老师汪倩倩)广州中学初二级刘天雅(指导老师黄佳敏)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初二级陈文羿(指导老师彭翠丽)二等奖(10名)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初二级谢颂凯(指导老师卢婷)东莞市袁崇焕中学初二级韦钰莹(指导老师徐蔼倩)广东实验中学初一级梁言(指导老师楚云)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一级龙俊羽(指导老师王国祥)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初三级洪乐滢(指导老师熊幸)广州中学初二级卢睿韬(指导老师郑文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二级李乐希(指导老师周炳析)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初一级陈琪仪(指导老师郑镇涛)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初二级陈安琪(指导老师陈琼丽)珠海市九洲中学初三级梁元媛(指导老师金钰)三等奖(25名)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初一级陈湘婷(指导老师詹君丽)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二级王展畅(指导老师夏永红)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初二级陈思潼(指导老师吴薰)佛山市三水西南中学初二级钟琅(指导老师李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三级陈湘琪(指导老师郑结铭)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三级谭斯然(指导老师郑结铭)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初三级李芸(指导老师胡桂芳)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初三级李嘉文(指导老师胡桂芳)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王澜烨(指导老师陈铿)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王亿(指导老师丁之境)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一级宋欣桐(指导老师黄海峰)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初二级骆翰森(指导老师张滢春)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初三级余清(指导老师胡婷欣)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初二级刘思煜(指导老师陈超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初一级朱帅妍(指导老师何江洋)普宁市广太中学初三级刘晓婷(指导老师张卓豪)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一级戴舒雨(指导老师温水义)活动38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初二级陈婕(指导老师黄峰)韶关市乳源县一六镇初级中学初二级刘文欣(指导老师刘国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东学校初二级杨子姗(指导老师车幸思)云浮市新兴第一中学初二级苏仁炜(指导老师苏美好)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初三级林子群(指导老师洪建龙)中山市三鑫双语学校初二级巩卓曦(指导老师明玉梅)珠海市夏湾中学初二级欧柔佞(指导老师邓小丹)珠海市夏湾中学初三级邝凯阳(指导老师邓竞艳)优秀奖(56名)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初二级简睿祺(指导老师钱燕婷)等优秀指导老师获奖作品指导老师均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广州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广州市天河中学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洛溪中学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二中学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珠海市九洲中学珠海市夏湾中学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佛山市三水西南中学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佛山市华英学校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韶关市乳源县一六镇初级中学陆丰市玉燕中学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东莞市袁崇焕中学东莞市横沥中学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中山市三鑫双语学校江门市新会区葵城中学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东学校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茂名市茂南第一中学广东北江实验学校普宁市广太中学云浮市新兴第一中学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温馨提示:本届活动详细获奖名单已公布在“南方教育网( )”,另外,你还可以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关注“广东教育传媒”,查阅下载获奖名单。
佛山市200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说明: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 页,漫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
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 分,共8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阴霾.(lí)唱和.(hè)B、菜畦.(qí)炽.痛(zhì)C、狡黠.(xiá)归省.(xǐng )D、参差.(cī)萌.发(míng)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藏独分子”烧杀抢掠,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公安部门严惩他们的恶行。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缔固。
D、国家体育馆“鸟巢”美仑美奂,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抗争,令美国CNN 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B、改革开放30 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还要刻苦努力。
. . .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18、25~36、Z1~Z3期目录第1期1 移植名师教案不一定上出好课/刘昌稳//1—622 让板书成为绚丽的艺术/景洪春//1—24-253 《村居》教学设计/龚海胜,吴桂香//1—25-264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崔海峰//1—27-285 《泉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夏菲菲//1—29-306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春琳//1—31-327 披文入情入境——《雨点》教学设计及评析/涂华凤//1—33-348 有容乃大:管窥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艺术之路——兼评《三打白骨精》课堂教学艺术元素/吴礼明//1—43-449 漫溯,向语文教育的更深处/胡兰//1—45-4610 习作评语中教师的“身份”定位/管延华//1—49-5011 等待/费玲妹//1—56-5712 让诗意如约绽放——集体创作诗歌一得记/余红//1—5813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于永正//1—5914 请跟我来——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散思/马际娥//1—6015 公开课若干争议述评/钱雯雯//1—6116 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的涌动/彭泽平//1—6217 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好课/王树云//1—6218 欢迎参加2008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1—6519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1—6620 2007中国小语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1—221 读书温暖人生/蔡智敏//1—122 语文教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张云鹰//1—4-623 “课标”语境中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审视/周一贯//1—7-1124 微格研练:锤炼教科研技艺的“快车道”/贺学英等//1—12-1725 走向平实: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俞惠珍//1—18-2226 谈英雄题材课文的教学/刘春林//1—2327 《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窦桂梅//1—35-4328 语文味的“咬文嚼字”/苗育春//1—4629 阅读场:让阅读成为精神享受/王怡文//1—47-4830 在“精”与“略”之间行走/王爱芳//1—51-5331 让阅读滋润习作/施义兰//1—5432 “舍得”与“越过”/尤梅,包万年//1—5533 车厢里的“争执”/贺成金//1—5634 语文报社诚聘发行代理//1—5935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金运//1—6336 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1—6437 2007年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结果揭晓《语文报》成绩优异,继续名列前茅/金运//1—63第2期1 求索(上)/洪宗礼//2—17-212 守望与隐喻——《黑人谈河流》评析/郭伟//2—40-413 热烈祝贺第五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评选揭晓//2—24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美好篇章/王文彦//2—15 文言教学的反思及建议/刘占泉//2—4-96 克服语文教学中的“愚化倾向”/徐江//2—10-137 “导入”也要会“导”/于漪//2—14-158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对话”/葛其联//2—15-169 初中语文教师PK初一学生——发人深省的“思维+语文”测试/周云//2—22-2310 以读带析,一石双鸟——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6)/余映潮//2—24-2511 点线面结合教学法初探/姜红娟//2—25-2712 一副对联引发的语文学习/邓先华//2—2813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一) 生活世界:初中作文训练的不倦追求/史绍典//2—29-3114 “家庭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周远喜//2—31-3315 “学校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陈启艳//2—33-3516 “社会生活与作文”课例/杨邦俊,周新,杨巍//2—35-3617 试给《江村小景》重新命题/张广武//2—3718 感受《黄河颂》之“颂”/李红秀//2—381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胡焰//2—38-3920 《热爱生命》散论/徐社东//2—41-4221 异彩纷呈的心灵之音——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王飞//2—4322 为尊严而战——《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分析/姜楚华,姜楚波//2—44-4523 从韩愈的谥号谈起/陆明华//2—4524 本体和喻体互换的一个特例/徐仁瑞//2—4625 被误读的勃兰兑斯/盖丽//2—46-4726 写什么和怎么写/朱建军//2—48-5027 “车轮战”与“一鸭三吃”——作文单项技能训练方法谈/李岁红,倪岗//2—50-5128 2007年中考口语交际题梳理/张斗和//2—52-5329 把握细节,彰显名著“真”阅读——从鲁智深绰号“花和尚”的由来说起/张玲//2—53-5430 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刘勇//2—55-5631 运用情感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代述梅//2—5732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任春//2—5833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闫永平//2—5934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何莉//2—6035 一位教育家的人格长征——于漪新著《岁月如歌》所揭示的生命穿透力/陈军//2—61-6236 2007年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结果揭晓《语文报》成绩名列文科中学组榜首/金运//2—6237 首届“语文报杯”多媒体原创课件大赛即日启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中华语文网联合举办//2—6338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2—64第3期1 教书育人,一种生命的追求——记全国模范教师党红英/屈海生//3—4-62 热烈祝贺第五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评选结果揭晓//3—13 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南京宣言//3—24 参与课程内容重构促进教学价值实现/顾小敏//3—7-85 新教材的教学感悟与实践/陈卓//3—9-106 语文教材文本处理的虚实艺术/郑忠红//3—11-127 教学的开放性与教科书价值的重新认定/杨泉良//3—138 文言文教学的几个误区/韩羽//3—149 读懂,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卢廷顺//3—14-1510 让文言文教学闪耀人文光芒/孟华//3—1611 认清目标,寻觅对策/王安琪//3—1712 一堂好课的两个发展性历程——重读叶圣陶先生给《中学语文》的题词/张一山//3—18-1913 文言文教学怎一个言传了得/杨小海//3—2014 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王艳红//3—21-2215 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姚文波//3—2316 立足文本合理拓展搭建平台——将讨论引向深入/方建明//3—24-2517 《蜀道难》教学简案/董一菲//3—26-2718 文言·文学·文化——《鸿门宴》备教策略/张俊峰//3—28-2919 悲喜皆因水月生——浅析《前赤壁赋》中苏轼情感产生的外环境/董鸥//3—3020 《赤壁赋》之语言美/康宏东//3—31-3221 小议《陈情表》说辩艺术/林妙君//3—3222 《鸿门宴》的心理学解读/文霈//3—33-3423 《归去来兮辞》有“及时行乐之意”吗?/朱文成//3—3424 “践华为城”之“践”字考/吕胜男//3—35-3625 对《过秦论》中一个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莫如彪//3—3626 人教版第二册文言文音义指瑕/邓见发//3—3727 作文“目标递升”批改法的创设及操作说明/戴林东//3—38-3928 《“设计文章的波澜”修改》教学案例/郭家海//3—40-4229 也说“具体、形象、生动”/王英华//3—4330 两水分流,二龙戏珠——谈谈记叙文(小说)谋篇中的双线结构法/高俊清//3—44-4531 作文新题设计六则/吴同和等//3—46-4732 高考探究性阅读题之“探究”/赵道夫//3—48-4933 科技文阅读备考指要/时寅敦//3—50-5134 掀起散文阅读的“红盖头”——2008年高考散文阅读备考策略/宋宏雄,聂焘//3—52-5335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要/张广祥//3—54-5536 掌握规律,提高效率——现代文阅读作答指导/黄务海//3—5637 “三字法”解答散文阅读主观题/黄小娟//3—5738 美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石峰,张学军//3—58-5939 常见古代官职变动术语类举/王志耀//3—60-6140 古代数字表示法摭谈/宁红丽,李敬永//3—6141 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语文报社联合主办//3—62-6342 欢迎参加“走向鲁迅”大型有奖征文活动语文报社、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3—6343 实施品牌大战略赢得发展新动力语文报社喜获山西省政府百万元重奖//3—64第4期1 职称晋升的有力助手教师风貌的展现舞台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4—622 我们要感谢谁/贾志敏//4—13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薛瑞萍//4—4-74 有一个班级,令人神往——评薛瑞萍笔下的母语课堂/王丽琴//4—7-95 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和美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盛新凤//4—15-196 建构儿童需要的教学——“儿童语文课程”与“服务型课堂”探究沙龙/彭峰等//4—20-24+607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吴炳发//4—25-268 人与文相融情与智共生——《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游爱金//4—27-299 《狼和鹿》教学设计/杨树亚//4—30-3110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沙华中//4—32-3311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高祥虎//4—34-3512 点面结合绘场景——快乐作文·快速作文训练课/吴春晓//4—36-3713 练习原来可以如此美妙/胡晓燕//4—3814 进出文本间感悟留心尖——对话《触摸春天》/王振刚//4—39-4015 因为智慧,所以简单——感受蒋俊兴老师《半截蜡烛》一课/李菊芬//4—4116 让学生唱响“最自由的歌”/王泽斌,侯艳馨//4—42-4317 简化语文课堂设计的几点思考/冯小松//4—44-4518 让课堂评语走进学生的心中——听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走近李白》有感/毛文红//4—46-4719 文本解读,需要去形式化/滕衍平//4—48-5120 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顾雅芳//4—52-5321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王丽//4—5622 迟开的花儿也鲜艳/朱建霞//4—59-6023 她为什么就不可以?/王亚丽,叶志梅//4—6124 练好基本功精彩四十分欢迎您为本刊课堂教学栏目撰写稿件//4—6325 知识殿堂学习乐园艺术摇篮———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学校简介//4—6526 教研明星//4—227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4—6628 暗示与提示: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成尚荣//4—10-1429 教学视野: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把标尺——《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例谈/阎宗学//4—54-5530 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自己/周学静//4—57-5831 2008年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4—64第5期1 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二阶段获奖名单//5—642 换位思考,再识“新装”/阳刚//5—413 弘扬母亲美德,奉献赤子爱心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5—24 栽树与集叶/陈涛//5—15 名著阅读:语文教学的“正规战”/李卫东//5—4-76 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以班级《论语》阅读为例说明/王君//5—7-97 语文生存在第一现实和第二现实之间/徐社东//5—10-128 该怎样拓展?/于漪//5—13-149 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李明哲,胡勤亮//5—14-1710 “语文”就是“人文”/耿法禹//5—1811 求索(下)/洪宗礼//5—19-2312 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5—2313 评价语文味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曾宪一//5—24-2714 有效教学应从导入开始/黄本荣//5—27-2815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二) 我们为什么写作——寻找作文教学中丢失的乡愁/陆先文//5—29-3116 写景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陆先文//5—31-3217 写人作文教学指导设计/许评//5—3218 夹叙夹议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郑先琳//5—3319 叙事作文教学指导设计/闫翔//5—33-3420 读后感作文教学指导设计/范志慧//5—34-3521 状物作文教学指导设计/廖嫦娥//5—35-3622 生动演读,激动心灵——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7)/余映潮//5—37-3823 文言常用词教学实施浅谈——《桃花源记》片段与思考/童志斌//5—38-4024 《我爱这土地》的诵读引导/柳咏梅//5—4125 旁批,回来/向晓红//5—4226 《观舞记》教学设计/王秀波//5—43-4427 新加坡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瞥(上)/董蓓菲//5—45-4628 “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丰子恺《竹影》的“三重”解读/王威//5—47-4829 《竹影》中的“我”是谁/单君//5—48-4930 《咏雪》中两个比喻的高下之别/谢智慧//5—5031 唐雎的剑是从哪里来的/李凌云//5—5132 淡极始知花更艳朴实无华也动人/杨正奎//5—5233 作文教学中对话失语现象剖析/刘春文//5—53-5534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彭玉华//5—5635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王思雄//5—57-5836 平淡之中见神奇——由《社戏》中的“孩子对话”看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刘建设//5—5937 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王林红//5—6038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洪璇//5—6139 欢迎参加“走向鲁迅”大型有奖征文活动//5—6240 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已经启动//5—6341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现已启动//5—65第6期1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正式启动//6—12 作者的无奈,编者的遗憾/本刊编辑部//6—61-623 职称晋升的有力助手教师风貌的展现舞台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合力打造《考试·教研版》//6—634 话说“语文人生”/顾黄初//6—15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执著追梦/冯为民//6—4-66 问题与反思: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吴亮奎//6—7-97 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语文学习/吴泓//6—10-118 勿让乱花迷人眼/余养健//6—12-139 语文选修课的实践和思考/杨培明//6—14-1510 选修课这样来教如何?/施桂湘//6—151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关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的三个要义/韩玉洁//6—1612 两翼齐飞——我理想中的高中语文选修模式/郁洪千//6—1713 语文——一种文化的深度阅读/陈明华//6—18-1914 从“同文异教”看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异同/王爱娣//6—20-2215 “误”中“生成”的教学——欧也妮人物心理分析教学片段及思考/张剑虹//6—23-2416 探究应该把握的五个切入点/魏羲之//6—25-2617 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陈国林//6—26-2718 绝望的抗争——《祝福》新解/刘永香//6—28-2919 祥林嫂非死不可吗?/林雪冰//6—3020 简析《药》的叙述策略/柴国华//6—31-3221 永恒的迷惘和战栗——《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新解/王芝腾//6—32-3322 “失街亭,谁之过”歪解/章伯军//6—3423 《我有一个梦想》备教策略/蒋念祖//6—35-3724 有关“庄周”命名及其他/黄岳辉//6—3825 《祝福》备课札记/黄尚武//6—3926 积累·规范·创新——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张雨仁//6—40-4127 韩军的作文教学观探析/朱文秀//6—42-4328 议论文写作的“我在”策略探析/李新地//6—44-4529 长风出谷,如霆如电——谈议论文的气势美/郑如芹//6—4630 议论文写作中的例证分析法/孙立志//6—4731 作文新题设计六则/唐巨南等//6—48-4932 命题记叙文写作如何得高分/程必荣//6—50-5133 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邱刚//6—5234 高考作文的三大误区——由“诗意地生活”说开去/张孟光//6—5335 真我迷失:高考作文的难言之痛/徐飞//6—54-5536 定向取材/刘广标//6—5637 巧借排列组合指导高考写作/田小华//6—57-5838 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与反思/晏玉平//6—58-5939 第十届沪浙皖苏“新语文圆桌论坛”述评/陆建生//6—6040 2007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二阶段获奖名单//6—64-6541 全国中语会30年巡礼第一届年会/顾之川//6—66第7期1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7—22 让教师的讲解扮靓课堂/肖川北//7—13 童话推开了教室的门——梅子涵教授访谈录/周益民//7—4-64 儿童阅读与儿童作文——梅子涵教授访谈录/吴琳//7—6-95 “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徐林祥//7—10-116 徜徉在童年的“桃花源”——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张祖庆,周慧红//7—12-147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徐冬梅等//7—15-198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张晓华,吴金高//7—20-219 在“感动”中抒写感动——《学写“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词》教学设计/孙洪伟//7—22-2310 运用是为了提升——听课随想(一)/方利民//7—24-2511 细品慢嚼汲营养——听课随想(二)/方利民//7—2512 文章自得方为贵——听课随想(三)/方利民//7—2613 一唱三叹“语气词”——听课随想(四)/方利民//7—2714 走进文本感受生命——《生命生命》课例赏析/庄瑞兰,陈晓//7—28-3015 让“生命桥”在学生的心田镌刻——苏教版第八册《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自评/刘仁增//7—31-3416 智慧:从文本语言中滋长——《孔子游春》课堂实录及教学前后/潘文彬//7—35-3917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国标小学语文主要教材简单评述/甘其勋//7—40-4118 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肖绍国//7—42-4619 中外习作教学现象比勘与策略追述/王金涛//7—47-4920 盘活命题坐标拓宽试题维度——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邵玉容//7—50-5121 对课堂质疑的“质疑”/陈传敏//7—52-5322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尊重”与“呵护”/于树漫//7—54-5523 镜像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胡文杰//7—56-5724 从麦克劳德到小欣/包莉婷//7—5825 简单的幸福——读《再致青年教师九条真诚建议》有感/李振华//7—5926 美国作文教学ABC/杜红梅//7—60-6127 一线教师企盼的公开课/顾萍萍//7—6228 换一种教育思维/顾鹏贵//7—6229 抛砖引玉书海导航/金永//7—6230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7—6331 叙说杏坛往事漫谈红烛情缘欢迎您为本刊“杏坛”板块撰写稿件//7—6332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暨2007中国小语十大年度人物动感课堂展示会//7—6433 教研明星//7—653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比赛已启动//7—66第8期1 渴望翱翔/郭学辉//8—22 平等公享/唐宗海//8—23 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孙宪武//8—14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邱道学//8—4-75 在行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梁东荣//8—7-96 有一种热爱叫坚持/华清//8—10-127 答疑也须慎选/于漪//8—13-148 准专业素养与专业素养——语文教学机智的两个支撑层面/孙来升//8—14-159 主题教学:让学生的主动表达绽放光彩/陈尚达,张初吴//8—16-1910 蹲下来看世界——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例谈议论文文体典范性/陈卉//8—19-2111 顺势引申,丰满内容——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8)/余映潮//8—22-2312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闻静,蒋葵林//8—23-2513 语文教师要备一本《说文解字》/黄桂芬//8—2614 《走进童话世界》综合性学习/闫勇//8—2715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霞//8—2816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三)“活动式”作文教学探索/肖家芸//8—29-3617 新加坡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瞥(下)/董蓓菲//8—37-3918 《大堰河——我的保姆》之“美学的胜利”/李铁秀//8—39-4019 解读《台阶》的一把钥匙/缪建琴//8—4120 从《台阶》看人生的困境/王君//8—42-4321 “鱼雁”与书信/陈卫星,张伶俐//8—44-4522 关于《斑羚飞渡》的三处异议/丁海军//8—4523 对《岳阳楼记》中两个词义的质疑/龙中华//8—4624 高考作文题重复的联想/曾昭葵//8—47-4825 作文教学与评价中的三联思路/黄国明//8—48-4926 作文的正区与误区/何悦华//8—5027 掀起你的红盖头——浅谈中考语文试卷卷首语的设计艺术/王大智//8—51-5228 别出心裁,检测知识与能力——2007年全国中考部分创新阅读题评述/张兴武//8—52-5429 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谈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周淑霞//8—5530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梁燕//8—5631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肖莉//8—5732 教师的作为在哪里/吴学文//8—5833 《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刘美丽//8—5934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初探/李瑞云//8—6035 炫出细微处的精彩/韩云,张志萍//8—6136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8—6237 首届“语文报杯”多媒体原创课件大赛即日启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中华语文网联合举办//8—6238 弘扬母亲美德,奉献赤子爱心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8—6339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8—644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现已启动//8—6541 名家创造名品品牌奉献金牌《语文报·课标教材完全助读》掀起语文学习新浪潮//8—66第9期1 第五届“语通杯”教改新星风采//9—12 走进语文的海洋——写给广大中学生朋友/王临惠//9—13 守望心中的“麦田”/张俊峰//9—4-64 落实课标精神走出选修误区/曹建芳,曹建春//9—7-85 探寻创作意图,深入对话教学——浅谈选修课《现代散文选读》的鉴赏教学/陆建生,欧阳林//9—9-106 浅谈文学类校本课程的开设/范磊//9—117 校本教材要合理建设/余安元//9—128 校本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的利用/唐际平//9—139 作文中的“真”是如何丢失的?/杨斌等//9—14-1710 在言与文之间寻找生命的亮色——《孔雀东南飞》教学简案/郭惠宇//9—18-1911 也说文本解读的关键——兼说《文本解读“三个一”》之缺憾/沈坤林//9—20-2112 语文课上看“热闹”/李因林//9—2213 基于内部逻辑的现当代小说微观阅读/成旭梅//9—23-2414 课堂教学重点初探/朱前珍//9—25-2615 精彩——不期而至——《拿来主义》教学/赵清林//9—27-2816 《荷塘月色》的探究式教学/陈玉明//9—2917 教科书小说选文特色及教学策略/潘冠海//9—30-3118 品味人物语言的厚度——《茶馆》备教策略/贾铖虎//9—32-3319 《李清照词两首》备教策略/熊芳芳//9—34-3520 从被动走向主动——《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另一种解读/崔国明//9—3621 《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题/文继炬//9—37-3822 《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说话艺术/宋桂奇//9—38-3923 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的核心概念/王志生//9—40-4124 再谈“必须跨过这道坎”——兼议作文思维训练/魏永雅//9—42-4425 细节成就美文/张建房//9—44-4526 作文教学多元评价策略/徐源//9—46-4727 作文新题设计五则/解光文//9—48-4928 语言运用题的三个创新意识/卞光武//9—50-5129 管窥蠡“测”——2008年高考字音与字形考查预测/景影//9—5230 夯实基础寻突破——2008年高考“词语(熟语)运用”考查预测/朱香平//9—53-5431 依旧花胜去年红——2008年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命题预测及备考提示/霍灿,杨公平//9—55-5632 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预测与探究/邢小雷//9—57-593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十法/郭振海//9—60-6134 全国中学生“敬母、爱母、助母总动员”征文活动现在开幕//9—62-6335 让细节在历史中汇聚让历史在细节中矗立纪念语文报社建社30周年征稿启事//9—6436 良言本无价一语重千金语文报社常年有奖征集好建议活动启事//9—6437 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第一阶段)正式启动//9—6538 全国中语会30年巡礼第一届年会/顾之川//9—66第10期1 稻草与灯光的遐思/张敬义//10—12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策略/郭根福//10—4-83 观课评教,“路在何方”/周一贯//10—9-134 学情: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走向/曹鸿飞//10—145 语文课堂,回归“纯棉”时代/周毅//10—14-166 观课反思:谁动了学生的“奶酪”/金彩娣//10—167 语文课,我们到底该怎样上/诸向阳//10—17-208 “表达”与“阅读”,谁主沉浮——中外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吴忠豪,陈建先//10—21-249 《桃花心木》,“难点”何在/熊生贵//10—2510 《泊船瓜洲》三重思乡情/何伟//10—26-2711 “雨点儿”溅起的惊喜——《雨点儿》一课语言训练三次教学谈/应混娇//10—27-2812 “书香伴童年”教学设计/张树红等//10—2913 引领深度对话,感受人性之美——《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陆华山//10—30-3114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金战芳//10—32-3315 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吴民益,赵国华//10—3416 春雨无声润心田——于永正老师课堂即时评价艺术之思考/顾巧英//10—35-3617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外阅读——周益民《逆风的蝶》课例评析/曹建召//10—37-3818 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汉字文化启蒙”系列之一/刘发建//10—39-4219 我看到了希望/邵宗杰//10—42-4420 文本解读的审美诠释/许佩君//10—45-4621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张敏//10—47-4822 “包装”学生的朗读/屈太侠//10—4923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情深意浓/匡爱红//10—50-5124 儿童诗歌的阅读教学/陈晖//10—52-5325 以生动演绎大美——《燕子专列》教学实例思考/张燕//10—5426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有效性的思考/王敏文//10—55-5627 小学语文多元化解读中的思维发展/李洪祥//10—57-5828 老师,教学中你最关注什么/韩吉旺//10—5929 一把思考的椅子/余红//10—6030 面对差生,我就要这样的心态/张宏宽//10—6031 把“开放”落到语文教学的实处——由《感受美国的语文课》想到的/游畅//10—61-6232 “教孩子”与“教语文”/张蓉//10—6333 愿语文老师的“讲”变得“可口可乐”/朱彤//10—6434 教研明星//10—1+65第11期1 教改新星榜//11—12 不妨讲一点古文字/喻遂生//11—13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钱加清//11—4-64 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新趋势/荣维东//11—7-85 关于综合性学习过程弱化问题的思考/夏满//11—9-106 用大爱温暖语文课堂/钱小龙//11—11-137 要作一点理性思考/于漪//11—14-158 语文到底“性”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驳议/武舒萍//11—15-169 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温欣荣//11—1710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潘克勤//11—18-2011 语文作业:我们还可以怎样布置/夏丽红//11—20-2112 读品结合,读说交替——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39)/余映潮//11—22-2313 古诗文:不妨由“吟”入悟/宋其伟//11—23-2414 凸显文学教学性质的小说阅读教学设计/陈晖//11—25-2615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孟玲//11—27-2816 新课程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及精彩实例(四) 组织中考作文复习的基本要求/余映潮//11—29-3117 文题审读训练/梁吴芬//11—31-3218 选材立意训练/祝中清//11—32-3319 文章结构训练/杨晓梅//11—34-3520 语言表达训练/何相成//11—35-3621 酿一杯语言的《春酒》/张光华//11—3722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意象探析/高飞//11—38-3923 阿长与鲁迅的真诚观——再读《阿长与〈山海经〉》/杨红军//11—4024 孔乙己悲剧命运心理探源/高伟毅,吕庆荣//11—4125 举轻若重的“丁举人”/罗爱平//11—4226 言说不尽的桥意象/向丽//11—42-4327 古代汉语的比喻性量词/朱安义//11—4428 浅析冰心的几首小诗/于树漫//11—45-4629 知人论世:解读古典诗词的起点/徐放//11—4730 基于博客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王林发//11—48-5031 少年情怀当是诗/杨聪//11—50-5132 言之有“点”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近年上海市中考“小作文”的思考和实践/方仙华//11—52-5433 “嫦娥一号”专题训练/孙开仁//11—55-5734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谢道炳//11—58-5935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李永红//11—59-6036 《散步》教学设计/艾军平//11—6137 作业应注重实效性/王玉荣//11—6238 “两大吃惊”的背后/冯文星//11—6339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2008年7月底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隆重举行//11—654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联合主办2008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设计)大赛//11—66第12期1 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2008年7月底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隆重举行//12—22 作文内容对社会意识的简单趋同/苏涵//12—1。
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08—2009)初賽題一、主題及其設計背景主題:用愛點亮人生這兩年,我們國家經歷了巨大的考驗。
從大雪災到大地震,天地無情,人間有愛,英勇的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偉大的中國人民用愛撫慰了同胞受傷的心靈,用愛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仰。
歷史會記住這段非常時期,歷史會記住這些最可愛最堅強的人們!同時今年又喜逢2008北京奧運,世界矚目。
“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火炬接力使愛與希望源遠流長。
奧運來了,中國人民正以最昂揚的精神、最美好的心靈、最文明的舉止歡迎奧運的到來!今年也是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爲中華大地帶來了開拓性的巨變。
這也將成爲我們邁向未來的新起點!中國的聲音令世界動容,中國的行動令世界感動。
我們看到:“常人的悲歡成爲民族的悲歡,常人的力量成爲國家的力量!”在這百感交集的日子裏,第四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的主題融入了“愛”的元素,奧運的精神,改革開放的力量。
貼近社會和時代的脈搏,誠邀廣大中學生朋友,用手中的筆抒寫心中的萬般感慨,描繪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愛與我們同在,希望與我們同在,年輕的學子們,讓我們共開思維之窗,同握手中之筆,用愛點亮人生,用愛推動個人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二、可供選擇的題目初中組(共23題)(一)命題作文1、我的愛心日記2、火炬的聯想3、淚4、孔乙己的新生活(故事新編)5、陽光總在風雨後6、熊貓遇險記(想象作文)7、特殊的禮物8、守在電視機前9、我是你的親人10、“愛與新世紀都市”(二)半命題作文11、敬禮,___________!12、又到________時13、_______也是一種愛14、一張_______的臉15、_______那一刻(三)話題作文16、請以“真”爲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17、雪災之路、震災之路,行路之難難於上青天!但我們還是勇敢而頑強地打倒了道路,走過來了!請以“路”爲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本学期理化生组全体教师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积极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教育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方法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全面进行了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不久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组内老教师老当益壮,中年教师干劲正旺,青年教师后来居上,形成你追我赶,人人争第一,人人参与教改的良好的局面。
一、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学生自主教育有关理论,积极参与到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大讨论中去,在提高对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将中学生自主教育的有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常规管理与课改思想的渗透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应用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而且增强了教学改革的意识,我们采取以新带老,以点带面,的方法,让青年教师当老师,从会上网,会查资料,会用教学课件的三会人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水平。
由于大家的努力组内不仅都能使用电脑而且还有电脑高手,。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平时的管理中强化了常规管理,从加强备课入手,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可以写简案,组内的老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青年教师也不甘落后,他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使我组各年级的教学质量都比较高,为在组内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按学校要求我们进行了两轮听、评课活动。
互相听课巍然成风,不仅按学校要求都完成了听课任务,而且评课极为认真,互相讨论,指出不足,通过听课评课使大家都有收获。
三。
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每节课的演示实验和每一个学生实验,不仅实验的开出率100%,而且增加了一些学生实验,将有的学生实验改成了学生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配合教务处做好间周一次的备课、作业检查工作。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2009)湖南赛区作品评选揭晓作者: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9年第08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2009)已圆满结束。大赛由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中学报刊专委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主办,《初中生》等全国八十多家中学报刊联办。本次大赛的总主题为“用爱点亮人生”。湖南赛区共评出一等奖30名(初、高中各15名),二等奖60名(初、高中各30名),三等奖100名(初、高中各50名)。湖南赛区共有13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其中2名同学荣获本次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初中组获奖名单如下:湖南赛区一等奖(共15名):江华一中陈倩、桃源县七中邹亚、双牌县一中邓旭舸、桃源县七中郭晓宇、江永县潇浦中学周晓娟、临澧县丁玲学校胡远迁、益阳国基实验学校初中部肖叶欣、江华二中初中部朱艺、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中学莫艳玲、江华二中初中部周航、保靖民族中学全文、资兴市兴宁中学黎玭、洪江市雪峰镇中学易慧、安化县乐安镇思游学校胡佳丽、石门县三圣乡中心学校刘炳哲湖南赛区二等奖(共30名):资兴市兴宁中学黎萍、祁阳县下马渡镇一中王湘妮、娄底市娄星区百亩中学柳丹、娄底市娄星区万宝中学曾姣艳、蓝山县蓝屏中学黄雪芳、桑植县走马坪学校张涛、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桂江一中梁晓源、岳阳市九中袁哲、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一中邱佳、韶山市实验中学章志伟、安化县乐安镇中学李再良、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中学周灿、岳阳市九中肖兰、韶山市实验中学唐莱茜、安化县江南镇中心学校刘子慕、岳阳市洞纺学校龚秀琪、江永县三中周胤丞、祁阳县下马渡镇一中邓可可、桑植县一中王攀、衡阳县星源学校杨雯、安化县乐安镇中学李建相、桑植县澧源镇中学陈晶、岳阳市岳纸子弟学校袁姣妮、怀化市洪江区一中唐敏、会同县粟裕中学梁伟攀、岳阳市二中王姿懿、石门县白云中心学校刘欢、岳阳市九中柳沐阳、怀化市洪江区一中贺明洁、桑植县一中刘旦妮湖南赛区三等奖(共50名):林正伦、申超群、陈依凡、颜小凯、吴伊、费腾、王绪寰、凌敏、何奕诗、杜冰彬、谭家慧、吴琪、李颖萍、雷迪、戴雨柯、黄晔筠、方中慧、罗杨、余碧燕、刘淑娟、郭艺、杨舟、冯艺璇、何阳、段超兰、金伟、丁颖、石文雄、孙紫秋、王柯、曾灵芝、徐源、杨玉姣、宋秋凤、蒋慧芝、刘成、游璋琪、唐丽君、周丽、唐佳、肖赛、陈小芳、钟玲、李鹏、肖航、廖倩、杨丽、吴潇、文吉、黄志明陈倩、邹亚、邓旭舸、郭晓宇、周晓娟、胡远迁、肖叶欣、朱艺、莫艳玲、周航获全国一等奖,其中,肖叶欣、胡远迁荣获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全文等12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 袁哲等28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详细名单请登录“中国期刊网阵初中生主页”查询(网址:http///)]。
中学组获奖名单作者: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2010年第12期广东省中小学第三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在众人的欣喜与期待之中,圆满结束。
本届读书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支持。
来自全省各地的稿件,堆成小山坡,让人想起秋收的谷堆,以及更广阔的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的腰,弯成一道拱桥,桥下流水匆匆,是读书作文的岁月。
经过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悉心选取,并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本次活动的获奖名单(部分)如下:一等奖(25名)《我们青春洋溢的十二岁》广东实验中学初一级唐莹(指导老师刘圆圆)《自己的影子自己创造》从化市从化中学初二级赵欣源(指导老师吴丽红)《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广州市天河区天荣中学初三级刁珊珊《约定》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初二级黄绮珊(指导老师刘柠)《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家》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二级徐松悦(指导老师黄冰)《那些人那些事》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一级江丹阳(指导老师卜昭萍)《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广东博文学校初三级袁雪莹(指导老师李慧)《十二岁的感悟》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初二级关泳欣(指导老师刘松本)《读后感》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初一级陈子盈《我也在成长》东莞市光明中学初二级唐天放(指导老师方惠敏)《守护的天堂》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二级陈慧莎(指导老师黄宏伟)《给你整个世界·旅途》深圳市岗厦中学初三级顾远圆(指导老师林蕾)《不想错过花开放的时间》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荔林中学部初二级严梓菁(指导老师金承杰)《真正的友谊》阳江市英才中学初二级柯自贤(指导老师林雅莹)《心灯》湛江市第六中学初三级吴芷蕙(指导老师劳晓昕)《寻找自我》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初二级郭孜(指导老师何小群)《幸福,其实一直就在身边》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二级江欣怡(指导老师伍瑞玉)《让我拾起被遗忘的童真》清远市新丰县第三中学初三级郑颖祺(指导老师黄浅云)《忠诚的赞歌》珠海市第五中学初二级王睿(指导老师陈晓丽)《给自己下场雨》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初二级姚棋(指导老师刘瑞英)《给麻花儿的一封信》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初三级廖望(指导老师肖芳荣)《读书札记》韶关市韶钢东区实验学校初二级薛芸华(指导老师梁少青)《多彩的“我”》汕头市澄海南翔中学初二级陈昱帆(指导老师陈琳娜)《秘密,青春的催化剂》揭阳市真理中学初三级吴帅(指导老师施晓英)《秋千》陆丰市东海彭伟学校初三级魏娅菡(指导老师谢玉萍)二等奖(50名)《读懂生命的承诺》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陈静《读有感》广东实验中学初一级陆叶《美丽的蜕变》广州市番禺石碁第二中学初三级唐嘉瑶(指导老师黄俭文)《给予幸福》广州市增城新塘镇仙村中学初二级何巧坪(指导老师徐秋红)《读后感》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级王诗茵(指导老师张玉平)《我的“秘密花园”》广州市增城菊泉中学初二级吴婉怡(指导老师陈悦梅)《读有感》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三级温倩婷(指导老师岑伟刚)《读有感》广州市聋人学校初二级盛文清(指导老师何维维)《善,一切生灵的呼唤》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初三级梁颖莼(指导老师陈琼环)《幸福是简单、平凡》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一级林茵(指导老师王惠文)《心中的另一个“我”》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二级周颖仪(指导老师伍瑞玉)《因为给予,所以幸福》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三级尤雅茗(指导老师王柳娟)《狼的世界》佛山市第十中学初二级曾咏琪(指导老师李兰芳)《八月,氤氲夏至最后的回忆》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初三级廖婉莹(指导老师吴志芳)《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初一级黄慧敏(指导老师麦艳贤)《读有感》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学初三级黄丽昕(指导老师罗凤贤)《明天》佛山市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三级梁雪仪(指导老师谭池菊)《为自己喝彩》佛山市惠景中学初一级熊垚(指导老师杨伊俭)《你说“爱”了吗?》佛山市第十四中学初三级陆锦基(指导老师苏春燕)《我们的青春时代》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初三级何苑晴(指导老师廖艳琼)《读后感》东莞市济川中学初二级刘焕榕(指导老师吴振豪)《读有感》东莞市济川中学初三级张玮婷(指导老师黄伟)《十二岁的故事》东莞市寮步中学初二级房筱雅(指导老师林金莲)《生命是一首歌》东莞市桥头中学初三级赖彩娜(指导老师邓经国)《读有感》东莞市桥头中学初三级罗小粤《十二岁·幼稚·成熟》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初三级陈宇心(指导老师李伟明)《青春泪似梦》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初二级蒋婉婷(指导老师曾镇省)《坚持完成自己的承诺》惠州市博罗中学育英学校初二级吕苑妍《尽管遗憾,可终究美丽》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学初二级何晓莹(指导老师吴浪花)《成长的幸福》揭阳市揭东县锡场镇华清初级中学初二级陈林曼(指导老师杨佳荣)《寻找另一个我》汕头市玉兰中学初二级许紫芸(指导老师许庭隐)《让世界充满爱》汕头市金砂中学初三级张惠(指导老师李少辉郑旖旎)《热血残留在弥漫硝烟的山崖》汕头市澄海东里第三中学初二级陈烨琳(指导老师郑绚)《每颗心都是潘多拉魔盒》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初三级张霭《心灵憩息地》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初二级谢妍玫《读有感》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初二级彭梦蝶(指导老师彭辉益)《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初三级陈雨帆《暑假里的阳光》韶关市乐昌新时代学校初三级陈郦月(指导老师李婉英)《让我们拥有自己的秘密》韶关市凡口矿职工子弟学校初二级赖威毅《读有感》阳春市第三中学初三级梁丹(指导老师冯彩)《暗处的幸福》阳江市阳东县实验学校初三级邓润红(指导老师吴丽华)《好与不好只在一念之间》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初一级刘凯玲《幸福就在我身边》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初一级彭楚舒(指导老师杨宝凤)《爱也是一种温暖》中山市北区中学初一级许舒如(指导老师李志云)《幸福在手里》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初二级吴佩莹(指导老师李莎)《我们的日记》珠海市第五中学初二级余晓敏(指导老师丁世民)《不打蝴蝶结的礼物》肇庆市广宁县初级中学初一级黎芷韵(指导老师朱名秋)《大爱无边》清远市清新县第二中学初一级黄芷铭(指导老师胡鸿杏)《记得纯真少年时》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楼山中学初二级李巧宝《读有感》湛江市第六中学初三级许宜人(指导老师张粤红)三等奖(100名)《把童真一点一点地拾起》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三级陈卓诗等优秀指导老师奖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奖中学(20名)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广州市天河中学佛山市华英学校佛山市第三中学佛山市第十四中学东莞市光明中学东莞市济川中学东莞市东莞中学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荔林中学部深圳市福田区岗厦中学珠海市第五中学珠海市第八中学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北江实验学校揭阳市真理中学汕头市澄海实验中学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梅州市大埔县清溪镇实验学校教育局(16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梅州市兴宁教育局江门市蓬江区教育局江门市开平市教育局惠州市惠城区教育局湛江市教育局东莞市教育局中山市教育局(注:本届活动详细获奖名单已公布在上,敬请留意。
第十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中学时代杂志社是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
一、本届大赛主题二、大赛后援单位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
三、竞赛时间和办法时间:自即日起至年12月10日止。
凡本刊这一时间收到的在信封、稿件(包括电子稿)上标有“中学时代征文”字样的稿件,均有效。
征文来稿严禁抄袭,鼓励网上投稿;也鼓励以学校为单位参赛,每个学校限报20篇。
征文来稿务必注明作者及指导教师详细的联系方式。
办法:该赛事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收取参赛学生任何费用。
本刊将在来稿中评选出初、高中一等奖各20名,二等奖各50名,三等奖各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均由中学时代杂志社颁发获奖证书。
获本刊一等奖的作品报送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会,参加全国范围的复赛、决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均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获本刊一等奖的学生将获赠年全年的《中学时代》杂志;部分获奖作文将在《中学时代》杂志上刊登。
对组织出色的学校将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
进入全国决赛的选手,将于年在中国香港进行“听说读写”测试,角逐全国一等奖和“恒源祥文学之星”(即全国特等奖),并参加颁奖仪式。
四、征文要求要求:征文文体不限。
篇幅初中生不少于字,高中生不少于字为宜。
征文投稿邮箱:jnzxsd@第十一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赛题目初中组(共15题)一、全命题作文1.星空下的遐想2.我给自己写封信3.长大后我就成为你4.相处有道5.人会长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
请根据你的体会和经历,以“成长的蜕变”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学校2008年获得的荣誉
时间:2009-04-03 11:43来源:培英中学作者:办公室点击:376次
2008. 5学校2008年杭州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团体三等奖2008. 5学校口云区青年教师英语演讲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8. 5学校
"2008年口云区狮龙中学教师羽毛球联谊赛” 团体第一名
2008. 5学校口云区教师“师德在我心”演讲比赛优秀组织
奖
2008. 5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2008. 9学校2005_2008年度广州市体育传统项LI学校先进单位
2008. 11学校2007学年度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8. 11实验中学口云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2008. 11实验中学口云区2008届初中毕业班丄作贡献奖2008. 11实验中学京溪街“三九杯”中小学教师合唱比赛2008. 12学校2007学年度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丄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