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SLB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19
slb原理SLB原理。
SLB(Server Load Balancing)是一种用于分发网络流量、提高服务器性能和可用性的技术。
它通过将流量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上,从而实现了负载均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SLB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SLB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首先,SLB通过一组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来实现流量的分发。
负载均衡器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软件实现。
它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将流量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上。
这些算法可以是轮询、最小连接数、最少负载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实现负载均衡。
其次,负载均衡器会监控服务器的健康状态,当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负载均衡器会自动将流量重新分发到其他健康的服务器上,从而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这种自动的故障转移能力是SLB的重要特点之一,可以有效地避免单点故障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另外,SLB还可以实现会话保持(Session Persistence),确保用户的请求在整个会话期间都被分发到同一台服务器上。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状态的应用(如在线游戏、电子商务网站等)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用户在不同服务器之间切换导致的状态丢失问题。
此外,SLB还可以实现内容分发网络(CDN)功能,通过缓存静态内容、压缩数据等方式来加速用户对网站的访问。
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网络状况等因素,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最近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访问速度和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SLB通过负载均衡器的分发算法、健康状态监控、会话保持和CDN等功能,实现了对服务器流量的智能分发和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它已经成为现代互联网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了更快、更稳定的在线体验。
以上就是关于SLB原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SLB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阅读!。
slb用法-回复SLB(Server Load Balancer)是一种用于分发网络流量的设备或软件系统,它能够实现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平均分配负载,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可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回答关于SLB的用法和实施步骤。
第一部分:SLB的概述SLB是一种关键的网络基础设施,它通过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规模的网络环境,并在高访问压力下发挥重要作用。
SLB的主要功能包括:1. 流量分发:SLB根据预设的算法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常见的算法包括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
2. 健康检查:SLB能够监测服务器的健康状态,确保只有正常运行的服务器能够接收请求。
3. 故障切换:当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SLB能够自动将请求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第二部分:SLB的使用场景SLB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特别是以下几个场景中:1. 高并发访问:当网站或应用面临高并发访问时,单个服务器可能无法满足所有请求,SLB能够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2. 容灾备份:SLB能够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地理位置或不同的数据中心,实现容灾备份。
当某个地点或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SLB会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备用地点或数据中心。
3. 服务器负载均衡:即使在小型网络环境中,使用SLB也可以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均衡服务器的负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SLB的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和预期的可用性要求。
2. 选择SLB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SLB产品或服务提供商。
这些提供商通常会提供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或云服务等不同形式的SLB解决方案。
3. 部署SLB设备或软件:根据提供商的文档或指南,将SLB设备或软件部署到网络环境中。
这可能涉及到配置网络参数、添加服务器等操作。
水秀中华
水秀中华关于负载均衡SLB不得不知事情
1)公网类型SLB是收费的,但是收费价格也是很低的额,私网类型SLB免费。
2)无论公网SLB还是私网SLB类型实例,如果不使用,可以随时在SLB控制台点击释放按钮释放掉。
3)SLB实例释放掉后SLB VIP地址不能恢复,您新建时会是一个新的地址。
4)无论是按量ECS还是包月ECS实例,只要同一个地域都可以做SLB的。
5)一台ECS也可做SLB,但是起不到负载均衡效果欧,建议使用2台或者2台以上的实例做SLB。
6)目前SLB暂不提供ECS数据同步功能,需要用户自己去做,不过网上有很多同步和定时同步的软件可以下载使用欧。
7)SLB提供按照带宽计费和按照流量计费,都是按照小时计费,在带宽和流量计费之间可以随时变更,同时带宽计费可以随时升级带宽和降低带宽。
8)负载均衡SLB,让高可用变得更加简单!
9)一个SLB实例最多可以支持50个服务监听配置.
9)很多人都把SLB下的多台服务器都开了1M带宽,为什么不只开一台呢?其他的服务器都用开公网的这台服务器进行管理,在开公网的这台服务器上使用想管理的服务器的内网IP进行远程连接管理,这样你就算下面有20台云服务器,也只需要开一台ECS的公网1M了:P。
slb用法-回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SLB的用法。
SLB是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的缩写,是一种分布式系统架构中常用的技术。
它的主要目的是平衡系统中不同服务器的负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SLB的作用是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便实现负载均衡。
当系统负载较高时,SLB可以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将请求均衡地分发给多个服务器,从而避免单个服务器的过载。
同时,如果有某个服务器发生故障,SLB能够自动检测并将请求转发到其他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SLB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
下面我们将逐步解析SLB的用法。
1. 配置SLB:首先,我们需要配置SLB来管理多个服务器。
在配置过程中,我们需要定义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权重等。
这些信息将用于负载均衡算法的运行。
2. 负载均衡算法:对于SLB来说,负载均衡算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
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例如,在请求量均衡的情况下,轮询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选择;而在服务器性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加权轮询算法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负载。
3. SLB请求处理流程:当有请求到达SLB时,SLB的请求处理流程如下:- SLB接收到请求,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服务器处理该请求。
- SLB将请求转发给选定的服务器。
- 选定的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给SLB。
- SLB将服务器的响应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
4. 自动检测与健康检查:为了确保系统的可用性,SLB通常会进行自动检测和健康检查。
它会定期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确认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服务器未能响应或出现故障,SLB将自动将请求转发到其他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
5. 配置高可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常会配置多个SLB实例来实现高可用性。
多个SLB实例可以互相备份,当有一个SLB实例发生故障时,其他实例能够接管其工作并继续提供服务。
《阿里云SLB应用负载均衡使用指南》阿里云SLB(Server Load Balancer)是一种应用负载均衡服务,它可以将网络流量分配给多个计算资源,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通过SLB服务,您可以轻松地为高流量和高访问量的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服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使用阿里云SLB服务实现应用负载均衡功能。
1. SLB服务的概述阿里云SLB服务是一种高可用、灵活、可扩展的应用负载均衡服务,它可以自动监控网络流量并动态地将流量分配给多个ECS实例,以实现高可用性、高带宽、低延迟、高安全性等特点。
在使用阿里云SLB服务时,您可以基于HTTP、HTTPS、TCP、UDP等协议进行负载均衡,支持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同时也提供了DNS负载均衡、WAF等相关功能。
2. SLB服务的应用场景阿里云SLB服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特别是在以下场景下,更能发挥其优势:(1)高性能应用程序:SLB可以将流量分配给多个ECS实例,通过负载均衡,实现高性能的服务。
(2)Web应用程序:在Web应用程序中,SLB可以平衡Web服务器的流量,最大化网络带宽,提高Web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性能。
(3)多层架构应用程序:SLB可以通过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将请求传递给各层的应用服务器,从而实现多层架构应用程序的负载均衡。
(4)应用容器化:在应用容器化场景中,SLB可以将流量分配给多个容器实例,实现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3. SLB服务的常用功能(1)四层负载均衡:基于IP地址或端口进行流量分发,适用于TCP\/UDP 等四层协议的负载均衡。
(2)七层负载均衡:基于应用层协议(HTTP、HTTPS和TCP)的负载均衡,可智能识别客户端请求,并实现各类高级功能,如会话保持、健康检查、URL重写等。
(3)后端服务器管理:支持添加、删除、启用和禁用服务器等后端服务器的管理功能,实现高可用性的负载均衡。
(4)会话保持:SLB支持会话保持功能,将同一个客户端的请求转发到同一个服务器,从而保证了会话的一致性。
云厂商slb 负载均衡原理
云厂商的SLB(Server Load Balancer)负载均衡原理主要是根据流量分发策略,将进入的流量按需分发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上。
这一过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 客户端发送请求至SLB负载均衡IP。
2. SLB根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台合适的后端服务器,将请求转发至该服务器。
3. SLB会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将请求均匀分配至后端服务器,确保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4. 后端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并处理,然后将响应返回给SLB。
5. SLB再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通过这种方式,SLB可以有效地扩展应用系统的吞吐能力,并消除单点故障,提升系统的可用性。
同时,SLB还支持自定义访问控制策略,允许用户设置访问权限,保护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云厂商的SLB负载均衡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面向7层(http/https)的应用型负载均衡ALB,具备处理复杂业务路由能力,与云原生服务深度集成,支持http/https/http2/grpc等协议;兼顾4层和7层
的传统型负载均衡CLB,通过设置虚拟服务地址,将同一地域的多台云服务器虚拟成一个高性能和高可靠的后段服务池;以及其他类型的负载均衡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云厂商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slb标准
SLB(Server Load Balancer)是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用于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分配网络流量,以提高网站的可用性和性能。
SLB标准是指一系列规范和要求,用于指导SLB产品的设计、实现和使用,以确保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能标准:对SLB的性能进行评估,如吞吐量、并发连接数、新建连接速率等指标,以确保其能够在高负载情况下保持稳定运行。
2. 功能标准:规定了SLB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基于权重的负载均衡、健康检查、故障转移等,以及一些高级功能,如基于内容的路由、会话保持等。
3. 可靠性标准:对SLB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如故障恢复能力、冗余设计等,以确保其在面临硬件或软件故障时仍能保持服务的连续性。
4. 安全性标准:规定了SLB应具备的安全功能,如防火墙、DDoS 防护等,以保护服务器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5. 管理标准:对SLB的管理界面和操作进行规范,如配置界面、监
控数据展示等,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配置和管理。
6. 兼容性标准:规定了SLB应遵循的协议和标准,如支持的协议类型、接口规范等,以确保其能够与不同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兼容。
通过遵循SLB标准,用户可以确保选择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负载均衡产品,同时也有助于厂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
slb sle工作频段SLB(Server Load Balancer)是一种用于分发网络流量的设备或软件,它可以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平衡服务器的负载。
而SLE(Server Load Equalizer)则是一种用于平衡服务器负载的软件或算法。
这两者都在互联网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工作频段上有一些特点和限制。
SLB和SLE工作频段主要是指它们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频段范围。
频段是指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的频谱区域。
在网络中,不同的设备或协议通常会使用不同的工作频段来进行通信,以避免频段冲突和干扰。
对于SLB来说,它通常是在传输层(Layer 4)上工作的,因此它使用的是传输层协议(如TCP或UDP)所对应的频段。
传输层协议是在网络中用于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将它们正确地传送到目标主机。
在传输层上工作的SLB设备或软件可以根据具体的负载均衡算法,将传入的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
无论使用哪种算法,SLB都可以通过在传输层上截取数据包,并修改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将流量转发到合适的服务器上。
而对于SLE来说,它通常是在网络层(Layer 3)上工作的,因此它使用的是网络层协议(如IP)所对应的频段。
网络层协议是在网络中用于将数据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封装成IP数据包,并通过IP地址将它们正确地传送到目标网络。
在网络层上工作的SLE软件或算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负载均衡策略,将传入的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与SLB类似,SLE也可以通过在网络层上截取数据包,并修改目标IP地址,将流量转发到合适的服务器上。
需要注意的是,SLB和SLE工作的频段范围并没有固定的规定,而是取决于具体的实现和配置。
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在广泛的频段范围内进行工作,只要不与其他设备或协议冲突即可。
slb超时参数
SLB是负载均衡的简称,其超时参数是指在进行负载均衡时,用于控制请求等待时间或响应时间的参数。
具体的超时参数值取决于所使用的负载均衡设备和配置。
一般来说,超时参数用于防止因某个后端服务器响应缓慢或故障导致整个负载均衡系统瘫痪。
通过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当某个后端服务器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响应时,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将其从服务列表中剔除,并将请求转发给其他可用的后端服务器。
具体的超时参数值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来确定。
如果超时时间设置得太短,可能会导致正常的后端服务器被误判为故障,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如果超时时间设置得太长,则可能会导致请求等待时间过长,同样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设置SLB的超时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优。
slb是什么意思?
slb是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意思(Server Load Balancing)。
"负载均衡服务器"是系统的控制服务器,所有用户的请求都首先到此服务器,然后由此服务器根据各个实际处理服务器状态将请求具体分配到某个实际处理服务器中,对外公开的域名与IP地址都是这台服务器。
负载均衡控制与管理软件安装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一般只做负载均衡任务分配,但不是实际对网络请求进行处理的服务器。
当一台服务器的性能达到极限时,可以通过服务器集群来提高网站的整体性能。
在服务器集群中需要有一台服务器充当调度者的角色,将其接收到的请求分发给不同的服务器去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调度者如果可以合理分配任务,那么就能保证后端服务器将性能充分发挥,使服务器集群的整体性能最优化。
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SLB(Server Load Balancer)是一种用于分发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设备,它能够根据一定的算法和权重规则将流量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上。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来实现对不同服务器的流量分配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的相关内容。
一、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的定义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是指在配置SLB时,为每台服务器设置的权重值的取值范围。
权重值越高,服务器接收到的流量就越多。
根据业务需求和服务器的性能等因素,可以调整权重值的范围,以实现流量的合理分配。
二、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的作用1. 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重值,可以使SLB将流量更多地分配给性能更好的服务器,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2. 实现流量控制:通过调整权重值,可以控制不同服务器接收到的流量比例,从而实现对流量的精确控制。
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权重值,可以将流量更多地分配给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服务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三、SLB负载均衡权重范围的设置方法在配置SLB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设置服务器的权重值:1. 静态权重:通过手动设置每台服务器的权重值,固定不变。
这种方式适用于流量分布相对稳定的场景。
2. 动态权重:根据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权重值。
这种方式适用于流量分布变化较大的场景。
四、静态权重的设置方法静态权重的设置方法较为简单,可以在SLB的配置文件中为每台服务器设置一个固定的权重值。
例如,可以将权重值设置为1、2、3等整数,表示服务器接收到流量的比例。
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权重值。
五、动态权重的设置方法动态权重的设置方法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带宽等指标来计算权重值。
通过监控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情况,可以动态调整权重值,使流量更加均衡地分配到各台服务器上。
slb转发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载均衡是指将网络请求均匀地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而SLB(Server Load Balancer)作为一种常见的负载均衡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LB转发规则是指在SLB设备上配置的一系列规则,用于决定网络请求应该转发到哪个服务器上。
这些转发规则可以基于多种因素进行,如IP 地址、端口号、会话状态等。
通过灵活配置这些规则,可以实现灵活的请求转发和负载均衡策略,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SLB转发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网络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理解和掌握SLB转发规则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使用和配置SLB设备,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SLB转发规则的发展方向,探讨可能的改进和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需求和技术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介绍SLB的定义和作用,了解其在负载均衡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重点讨论SLB转发规则的重要性,探究其在负载均衡策略中的关键作用和影响。
最后,通过对SLB转发规则的总结和展望,对未来SLB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SLB转发规则的概念、重要性和作用,为自身在网络应用中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启发。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索SLB转发规则的奥秘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框架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够有条理地阐述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SLB转发规则,因此文章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我们将在本节中概述SLB的定义及其作用,以及本文将要探讨的SLB转发规则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我们将深入探讨SLB转发规则。
在本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SLB的定义和作用,以便读者可以对SLB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阿⾥云负载均衡SLB简介⼀、什么是负载均衡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将访问流量根据转发策略分发到后端多台云服务器(ECS实例)的流量分发控制服务。
负载均衡扩展了应⽤的服务能⼒,增强了应⽤的可⽤性。
概述负载均衡通过设置虚拟服务地址,将添加的同⼀地域的多台ECS实例虚拟成⼀个⾼性能、⾼可⽤的后端服务池,并根据转发规则,将来⾃客户端的请求分发给后端服务器池中的ECS实例。
负载均衡默认检查云服务器池中的ECS实例的健康状态,⾃动隔离异常状态的ECS实例,消除了单台ECS实例的单点故障,提⾼了应⽤的整体服务能⼒。
此外,负载均衡还具备抗DDoS攻击的能⼒,增强了应⽤服务的防护能⼒。
组成部分负载均衡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负载均衡实例(Server Load Balancer instances)⼀个负载均衡实例是⼀个运⾏的负载均衡服务,⽤来接收流量并将其分配给后端服务器。
要使⽤负载均衡服务,您必须创建⼀个负载均衡实例,并⾄少添加⼀个监听和两台ECS实例。
监听(Listeners)监听⽤来检查客户端请求并将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
监听也会对后端服务器进⾏健康检查。
后端服务器(Backend Servers)⼀组接收前端请求的ECS实例。
您可以单独添加ECS实例到后端服务器池,也可以通过虚拟服务器组或主备服务器组来批量添加和管理。
产品优势⾼可⽤采⽤全冗余设计,⽆单点,⽀持同城容灾。
搭配DNS可实现跨地域容灾,可⽤性⾼达99.95%。
根据应⽤负载进⾏弹性扩容,在流量波动情况下不中断对外服务。
可扩展您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后端服务器的数量,扩展应⽤的服务能⼒。
低成本与传统硬件负载均衡系统⾼投⼊相⽐,成本可下降60%。
安全结合云盾,可提供5Gbps的防DDoS攻击能⼒。
⾼并发集群⽀持亿级并发连接,单实例提供千万级并发能⼒。
⼆、产品架构负载均衡基础架构是采⽤集群部署,提供四层(TCP协议和UDP协议)和七层(HTTP和HTTPS协议)的负载均衡,可实现会话同步,以消除服务器单点故障,提升冗余,保证服务的稳定性。
SLB(Server Load Balancing)负载均衡算法是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所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算法。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提供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数、IP哈希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SLB负载均衡算法:
1. 轮询算法:这是最简单的负载均衡算法之一。
它按照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按照IP地址的顺序)将请求分发到后端服务器上,每个服务器轮流处理请求。
这种算法简单易用,但可能会受到网络延迟的影响,导致某些服务器处理请求的速度较慢。
2. 加权轮询算法:这种算法通过设置服务器的权重来平衡负载。
权重越高,分配到的请求越多。
阿里云提供了多种方式来设置权重,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
这种算法可以更好地平衡负载,但需要管理员手动设置权重,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3. 最小连接数算法:这种算法按照后端服务器上当前连接的数量来分配请求。
连接数较多的服务器会得到更多的请求。
这种算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高并发场景下的请求,但可能会受到服务器性能的影响,导致某些服务器处理速度较慢。
4. IP哈希算法:这种算法将客户端的IP地址作为哈希值,并将其与请求一起分发到相应的后端服务器上。
阿里云提供了多种方式来生成哈希值,如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的域名等。
这种算法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攻击手段,如反射攻击和DNS欺骗。
总的来说,SLB负载均衡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
来选择合适的算法,以达到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同时,阿里云还提供了其他一些高级功能,如健康检查、动态调整等,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简介SLB(Server Load Balancing 服务器负载均衡)用于实现多个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SLB 虚拟出一个服务器,对用户呈现的就是这个虚拟的服务器。
虚拟服务器代表的是多个真实服务器的群集,当客户端向虚拟服务器发起连接时,SLB通过某种均衡算法,转发到某真实服务器。
负载均衡的2种算法:WRR(weighted round robin 加权循环调度算法):使用加权轮询算法分配连接;WLC(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通过一定的权值,将下一个连接分配给活动连接数少的服务器。
SLB的2种模式:Dispatch(分派模式):运行SLB的路由器收到用户计算机发来的数据包后(其目的IP是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路由器会把数据包按照负载均衡算法分派不同的真实服务器上,不会改变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
真实服务器收到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是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此时服务器必须选择下面的一种做法,否则丢弃数据包:①在真实服务器上添加环回口地址,并把地址设置为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②添加第二个IP地址为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
Direct(定向模式):运行SLB的路由器,收到用户计算机发来的数据包后(其目的IP是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路由器会把数据包也按照负载均衡算法分派不同的真实服务器上,但是会把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改为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
真实服务器收到的收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是自己的IP地址,不会丢弃数据包。
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真是服务器并不需要知道虚拟服务器的存在。
实验R3和R4作为Telnet Server使用,R1作为测试用的计算机,在R2上配置SLB。
由于Cisco2821路由器不支持SLB,所以本实验使用的路由器为Cisco3640,IOS为“c-3640-jk9o3s-mz.124-12.bin”。
配置IP地址及路由: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2R2(config)#int f0/0R2(config-if)#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R2(config)#int f1/0R2(config-if)#ip add 1.1.1.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R3(config)#int f0/0R3(config-if)#ip add 1.1.1.3 255.0.0.0R3(config-if)#no shR3(config)#int lo0R3(config-if)#ip add 3.3.3.3 255.0.0.0R3(config)#line vty 0 4R3(config-line)#password ciscoR3(config-line)#loginR3(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1.1.2R4(config)#int f0/0R4(config-if)#ip add 1.1.1.4 255.0.0.0R4(config-if)#no shR4(config)#int lo0R4(config-if)#ip add 4.4.4.4 255.0.0.0R4(config)#line vty 0 4R4(config-line)#password ciscoR4(config-line)#loginR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1.1.2配置分派模式的SLB:R2(config)#ip slb serverfarm TELNET_SERVER //创建服务器组R2(config-slb-sfarm)#real 1.1.1.3 //其中的一个服务器是1.1.1.3R2(config-slb-real)#weight 1 //配置权重,SLB根据各服务器的权重计算承担的负载大小R2(config-slb-real)#inservice //启用服务器R2(config-slb-real)#faildetect //配置检测服务器的可用状态,如果服务器发生故障,SLB将不会把流量转发到该服务器R2(config-slb-sfarm)#real 1.1.1.4 //另一个服务器是1.1.1.4R2(config-slb-real)#weight 1R2(config-slb-real)#inserviceR2(config-slb-real)#faildetectR2(config-slb-real)#exitR2(config-slb-sfarm)#predictor roundrobin //配置采用负载平衡的方式为轮询,即为默认方式R2(config)#ip slb vserver V_TELNET_SERVER //创建虚拟的服务器R2(config-slb-vserver)#virtual 1.1.1.100 tcp telnet //虚拟的是Telnet服务器,IP地址为1.1.1.100R2(config-slb-vserver)#serverfarm TELNET_SERVER //使用前面创建的服务器组R2(config-slb-vserver)#client 192.168.1.0 255.255.255.0 //限定客户计算机的IP地址R2(config-slb-vserver)#inservice //启用虚拟的服务器R3(config)#int f0/0R3(config-if)#ip add 1.1.1.100 255.255.255.0 secondary //真实服务器上增加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R4(config)#int f0/0R4(config-if)#ip add 1.1.1.100 255.255.255.0 secondary说明:①在分派模式中,SLB路由器、真实服务器地址和虚拟服务器地址都要在同一子网中,并且是二层可达;本实验中为1.0.0.0/8网络,并且二层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