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与电能表的配合选用
- 格式:pdf
- 大小:126.85 KB
- 文档页数:2
电表与互感器的选择与型号一、电能表的定义电度表是用来自动记录用户电量的仪表,用以计算电费。
所谓一度电(即),表示功率为1000W的用电器用电1小时所耗用的电能。
电度表有单相、三相之分。
三相三线制用于动力,三相四线制用于照明或含三相用电设备的动力线路的计费。
选用时应根据电源及负荷情况选择。
?1、单相直接接入电度表额定电流:(6)A 1(2)A 2(4)A (5)A (10)A 5(10)A 5(20)A 5(30)A 10(40)A 10(60)A 15(60)A 20(80)A 极限 20(100)A(极少用到)等,最大可达100A,括号前的为基本电流值,也称叫标定电流,是作为计算负载基数电流值的,括号内的电流叫额定最大电流,是能使电能表长期正常工作,而误差与温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大电流值。
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基本电流的2~8倍,达不到2倍表上只标基本电流值。
也就是说,如果某用户所装电能表只标有一个电流值,如5A,这只是基本电流值,并非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对于这种电能表一般可以超载到120%也不会发生问题,而且能满足电能表的准确测量。
另一方面,感应系电能表由于其转动机构阻力较大,按标准规定起动电流不能低于基本电流的0.5%(准确度为级的电能表),可见电能表轻载到基本电流的0.5%以下时可能无法起动。
如果负载经常在100A左右的话建议选装三相四线电能表相对安全. 20(100)A的电能表在单相电能表电流规格中已属极限. 如果最大负载电流超过80A 可以适当选择此规格。
一般单项电度表允许短时间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倍,少数厂家的电度表为额定电流的3倍和4倍。
?2、三相四线电度表额定电流:5(30)A 10(60)A 20(80)A 30(100)A等。
长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一般可为额定电流的倍,常用有(6)A 此规格均使用互感器接入。
常用表法如下:电压标法: 3X220/380 三相四线标法3X380 三相三线标法规程规定“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已标准化为5A,那么它的30%就是 A,其额定最大电流值就是6A。
三相有功电能表测量的负载电流较大时,除可以使用额定电流较大的三相有功电能表外,还可以将三相有功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
配用电流互感器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都是5A,因此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也应选用5A的,这种配合关系称为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的匹配。
(1)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①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原理图
②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接线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DS型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接线原理图
(2)DT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DT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原理如图3所示。
%
图3 DT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原理图。
电表与互感器的选择与型号一、电能表的定义电度表是用来自动记录用户电量的仪表,用以计算电费。
所谓一度电(即1K w.h),表示功率为1000W的用电器用电1小时所耗用的电能。
电度表有单相、三相之分。
三相三线制用于动力,三相四线制用于照明或含三相用电设备的动力线路的计费。
选用时应根据电源及负荷情况选择。
1、单相直接接入电度表额定电流:1.5(6)A 1(2)A 2(4)A 2.5(5)A 2.5(10)A 5(10)A 5(20)A 5(30)A 10(40)A 10(60)A 15(60)A 20(80)A 极限 20(100)A(极少用到)等,最大可达100A,括号前的为基本电流值,也称叫标定电流,是作为计算负载基数电流值的,括号内的电流叫额定最大电流,是能使电能表长期正常工作,而误差与温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大电流值。
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基本电流的2~8倍,达不到2倍表上只标基本电流值。
也就是说,如果某用户所装电能表只标有一个电流值,如5A,这只是基本电流值,并非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对于这种电能表一般可以超载到120%也不会发生问题,而且能满足电能表的准确测量。
另一方面,感应系电能表由于其转动机构阻力较大,按标准规定起动电流不能低于基本电流的0.5%(准确度为级的电能表),可见电能表轻载到基本电流的0.5%以下时可能无法起动。
如果负载经常在100A左右的话建议选装三相四线电能表相对安全. 20(100)A的电能表在单相电能表电流规格中已属极限. 如果最大负载电流超过80A 可以适当选择此规格。
一般单项电度表允许短时间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倍,少数厂家的电度表为额定电流的3倍和4倍。
2、三相四线电度表额定电流:5(30)A 10(60)A 20(80)A 30(100)A等。
长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一般可为额定电流的1.5倍,常用有1.5(6)A 此规格均使用互感器接入。
常用表法如下:电压标法: 3X220/380 三相四线标法3X380 三相三线标法规程规定“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已标准化为5A,那么它的30%就是1.5 A,其额定最大电流值就是6A。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应用摘要:本文根据电流互感器的测量、计量、保护不同用途介绍了电流互感器具体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选择电流互感器。
关键词:准确级;测量;计量;保护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输、变、配电领域,按用途和性能电流互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测量又分为计量和监测两大类,它是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电流变换,向测量、监视等仪表装置提供电流信息;另一类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主要在电力系统故障状态下进行电流变换,向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电力系统故障电流信息,以便快速切除故障线路、设备及故障报警等。
电流互感器是成套设备中的主要元件之一,在设计及使用中,电流互感器的正确选用关系到设备和人身安全,因此正确选择电流互感器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0.1、0.2、0.5、1、3、5、0.2S、0.5S,下表为不同准确级下的误差极限:电流互感器误差极限当电流互感器的运行范围为5%~120% 的额定电流时,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应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
由上表可见,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附近运行时误差最小,在5%额定电流附近运行时误差最大,当运行在小于5%的额定电流时,误差可能超出允许值,因此在选用电流互感器时应使被测电流接近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使其在额定电流附近运行,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通常测量用准确等级不需高于0.5级。
2、计量用电流互感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电力计量准确度的要求,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准确级有0.2、0.5、0.2S、0.5S,0.2、0.5级的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为额定电流的5%以下时,对准确度不再有强制要求;S级的特点是精确计量范围广,计量精度高,特别是对小电流,当电流小到接近额定电流的1% 时(即接近空载),如有的用户夜间用电负荷很小,计量必须采用带S级的电流互感器及相应的电能表,以保证电能计量准确。
如何选择电度表如何选择电度表1.超过50A的电流计量一般宜选用电流互感器进行计量。
2.电度表就选变比后量程即可。
3. 1.5~6A,3~6A 这是表示电能表在这个范围类能正常工作。
4.以D86系列来讲“T”表示有功,如DT862;“S”表示无功,如DS862。
5.单项电子式电能表的型号是全国统一的,有4种型号:5(20)A,10(40)A,15(60)A,20(80),也被称为4倍表;有2倍,4倍,5倍表等多种。
表的倍数越大在低电流时计量越准确。
6.一般选用表的最大电流是额定负荷电流的2倍,如负荷为10A,则选表选最大电流为20A的电表。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的型号,拿艾克松的来举例:单项表有DDSY1250,DDS1250两种型号,前面的字母部分是全国统一的:(1)第一个字母“D”,为电能表产品型号的统一标识,电能表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2)第二个字母“D”,”D“代表单相电表(即“单”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3)第三个字母“S”,代表全电子式。
(4)第四个字母“Y”,代表预付费。
后面的数字部分每个公司有单独的一个,1250是艾克松公司的。
电表产品型号代表什么意义 ? DT -三相四线 , 如 DT862 DS -三相三线 , 如 DS862 F -复费率 , 如 DDSF855 Y -预付费 , 如 DDSY855 S -电子式 , 如 DDS8557.电表铭牌电流 5 (2 0 ) A 是什么意思?●如 5(20)A 是指基本电流为 5A ,最大电流为 20A 。
超负荷用电是不安全的,是引发火灾的隐患。
●铭牌上还标有①或②的标志,①代表电表的准确度为 1% ,或称 1 级表;②代表电表的准确度为 2% 。
●括号前的电流值叫基本电流,是作为计算负载基数电流值的,括号内的电流叫额定最大电流,是能使电表长期正常工作,而误差与温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大电流值。
●根据规程要求,直接接入式的电表,其基本电流应根据额定最大电流和过载倍数来确定,其中,额定最大电流应按经核准的客户报装负荷容量来确定;过载倍数,对正常运行中的电表实际负荷电流达到最大额定电流的 30% 以上的,宜取 2 倍表;实际负荷电流低于 30% 的,应取 4 倍表。
三相电流互感器与三相电流表、有功电度表、无功表之间如何
接线?
三相互感器和电度表接线
三相三线电表带互感器接线如图
三相四线电表带互感器接线如图
接线要点:
1 . A相互感器S1必须接电流线圈进线1,
S2接电流线圈的出线3;B相、C相类似。
2 . 母线必须从互感器的P1端穿入,P2
端穿出。
3 . 为了安全起见,互感器S2端必须接地,
且必须用2.5平方以上的铜线。
三相互感器和电流表接线
接线要点:
1 . A相互感器S1必须接电流线圈进线1,
S2接电流线圈的出线3;B相、C相类似。
2 . 母线必须从互感器的P1端穿入,P2
端穿出。
3 . 为了安全起见,互感器S2端必须接地,
且必须用2.5平方以上的铜线。
三相互感器和无功表接线
三相无功电表背面如图所示:
接线如图所示
接线要点:
1 . A相互感器S1必须接电流线圈进线1,S2接电流线圈的出线3;B相、C相类似。
2 . 母线必须从互感器的P1端穿入,P2端穿出。
3 . 为了安全起见,互感器S2端必须接地,且必须用2.5平方以上的铜线。
4. 11号端子和4、5端子必须为同一相;12号端子和6、7端子必须为同一相;13号端子和8、9端子必须为同一相
5. 无功表必须要接电源,即220V。
电表与互感器的选择与型号一、电能表的定义电度表是用来自动记录用户电量的仪表,用以计算电费。
所谓一度电(即),表示功率为1000W的用电器用电1小时所耗用的电能。
电度表有单相、三相之分。
三相三线制用于动力,三相四线制用于照明或含三相用电设备的动力线路的计费。
选用时应根据电源及负荷情况选择。
?1、单相直接接入电度表额定电流:(6)A 1(2)A 2(4)A (5)A (10)A 5(10)A 5(20)A 5(30)A 10(40)A 10(60)A 15(60)A 20(80)A 极限 20(100)A(极少用到)等,最大可达100A,括号前的为基本电流值,也称叫标定电流,是作为计算负载基数电流值的,括号内的电流叫额定最大电流,是能使电能表长期正常工作,而误差与温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大电流值。
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基本电流的2~8倍,达不到2倍表上只标基本电流值。
也就是说,如果某用户所装电能表只标有一个电流值,如5A,这只是基本电流值,并非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对于这种电能表一般可以超载到120%也不会发生问题,而且能满足电能表的准确测量。
另一方面,感应系电能表由于其转动机构阻力较大,按标准规定起动电流不能低于基本电流的0.5%(准确度为级的电能表),可见电能表轻载到基本电流的0.5%以下时可能无法起动。
如果负载经常在100A左右的话建议选装三相四线电能表相对安全. 20(100)A的电能表在单相电能表电流规格中已属极限. 如果最大负载电流超过80A 可以适当选择此规格。
一般单项电度表允许短时间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倍,少数厂家的电度表为额定电流的3倍和4倍。
?2、三相四线电度表额定电流:5(30)A 10(60)A 20(80)A 30(100)A等。
长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一般可为额定电流的倍,常用有(6)A 此规格均使用互感器接入。
常用表法如下:电压标法: 3X220/380 三相四线标法3X380 三相三线标法规程规定“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已标准化为5A,那么它的30%就是 A,其额定最大电流值就是6A。
电能表及互感器的选择(1)准确度等级0.2*级电流互感器仅指发电机出口电能计量装置中配用。
S级电能表与非S级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轻负载计量的准确度要求不同。
非S级电能表在5%Ib以下没有误差要求,而S级电能表在1%Ib即有误差要求。
(2)、一、二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3)、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接线方式。
(4)、一、二、三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
电能计量专用二次绕组极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5)、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但可装熔断器;35KV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和熔断器。
(6)、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平方毫米。
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2.5平方毫米。
(7)、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8)、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得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
直接接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
(9)、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4、电能计量装置的验收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进行验收的项目及内容是;技术资料、现场核查、验收试验、验收结果的处理。
电能表的选择与实际用量计算一、普通用户的电能表怎样选择1. 电能表的额定容量应根据用户负荷来选择,一般负荷电流的上限不得超过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下限不应低于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规定的负荷电流。
2. 选用电能表的原则。
应使用电负荷在电能表额定电流的20%-120%之内,必须根据负荷电流和电压数值来选定合适的电能表,使电能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于或大于负荷的电压和电流。
一般情况下可按下表进行选择。
3. 要满足精确度的要求。
4. 要根据负荷的种类,确定选用的类型。
二、电能表的实际用量计算1. 不经互感器的电能表即直接接入线路,从电能表直接读得实际电度数,如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2. 经互感器接入时电能表计量:1)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
2)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倍率。
3)电能表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
4)电能表盘上注有倍率与电压、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变流比×变压比×倍率。
5)电能表上注明电流比值和电压比值,这是成套表计。
如注明变流比为100A/5A,变压比为10000V/100V,是指电能表所配备的电流互感器应为100A/5A,电压互感器应为10000V/100V,所以成套配用的电能表的读数就是实际用电,不需再乘变流比、变压比。
6)如果电能表盘上标注的变比与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变化不符时,本月实际用电量为本月实际用量(kW·h)=(本月读数-上月读数)×(所配互感器变压比×变流比×倍率/表盘上标注的变压比×变流比)。
三相电表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一、如果电能表是配用电流互感器,表额定电流必须是5 A 的。
一般选择3x1.5(6)的三相电表,根据负荷怎么选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以最大负荷150kW为例,互感器变比选***/5:
1、计算最大负电流:380V三相负荷电流一般凭经验公式每kW 按2A计算,I=150×2=300A
2、根据最大负荷电流选取标准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值(一次额定电流应稍大于负荷电流)所以,选标准变比400/5A的电流互感器为宜。
二、电流互感器上面的一二次接线端子,都标记有 + —,+ 表示电流流入端,—表示流出端,不可接错。
三、互感器变比的分子应大于负载电流 20—30 %。
四、互感器二次绝对不允许开路,不能装开关,熔断器。
因为二次开路,会产生很高电压,危及安全。
点我阅读全部内容。
简析低压计量现场工作注意要点1 低压计量设备的选取和配置1.1 选型运维管理人员在选用智能电能表时,需选择经过国家和省级计量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安装的低压计量设备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和出厂检测合格证,并且依据低压计量设备有关检验规定对计量装置进行复检,检测合格的低压电能计量设备才可以安装使用到现场工作中。
1.2 装置1.2.1 准确度要求。
选择的各个低压计量设备装置电能表、互感器等设备的精确度不得低于现行的相关技术准则规定。
1.2.2 接线方式。
接入中性点绝缘设备的低压计量装置必须采用三相三线智能电能表。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设备的低压计量装置,必须采用三相四线电能表或者三只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新准则制定:电流负荷在50A或以下的时候,负载宜采用直接接入智能电能表;电流负荷在50A以上时,适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变换小电流后接入智能电能表。
为了规避误差,电流互感器和智能电能表之间的接线方式必须参照新准则的规定。
在计量装置接线过程中,若采用两只电流互感器,那二次绕组和智能电能表两者之间采用四线连接。
若采用三只电流互感器,那么二次绕组和智能电能表之间使用六线连接,不可以采用单一地三线连接或四线连接。
1.2.3 电能表限制电流的确定。
在低压计量回路中,电流负荷在50A或者以下的时候,直接接入的智能电能表,并且依照准则配置的方式是:智能电能表正常工作负载的为标称负载的70%上下为宜,为了提升低压计量的精确性,宜使用超过荷载四倍和以上的智能电能表。
对负荷变化较大的用电客户,推荐采用S 级以上等级的智能电能表。
在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配合运用的时候,常用的低压电流互感器限定二次电流是5A,依据设置准则:通过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它额定的电流不适宜超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它的额定最大电流应该是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120%左右,那智能电能表的电流量应该是1.5(6)A。
当前的单相(三相)1.5(6)A类型的电能计量装置,就是专门为配置电流互感器设备制造。
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的合理选用
低压计量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电流互感器(TA)和电能表选用不当、联用不妥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特别在农村用电中,存在问题更为普遍。
例如,有一个用电户安装了一台20kV·A变压器,电工在计量装置中配3只50/5A的TA,再联用一只DT8—25(50)的电能表,一个月下来只计得用电量450kW·h左右。
像TA变比选大、配小、准确级次不够,电能表容量偏大、偏小等更是常见。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计量装置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有关规章,谈一些肤浅认识,以供大家参考。
1 TA的合理选用
1.1 本地区用电户多属第Ⅳ类、第Ⅴ类电能表计量装置,老规程要求TA准确级次为0.5级就可以,而新的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应配置准确级次为0.5S级的TA。
1.2 现在安装的低压电流互感器多采用穿心式,灵活性大,可根据实际负荷电流大小选择变比,但确定穿绕匝数要注意铭牌标注方法,否则容易出错。
通常穿绕匝数是以穿绕入互感器中心的匝数为准,而不是以绕在外围的匝数为准,当误为外围匝数时,计算计量电能将会出现很大差错。
1.3 TA如何选择,简单说来就是怎样确定额定一次电流的问题。
它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
如有一台100kV·A配变供制砖机生产用电,负荷率为70%左右,那么在正常生产时的实际负荷电流约100A,按上面所述标准选择,就应该配置150/5A规格的TA,这样就保证了轻负荷时工作电流不低于30%额定值,同时也满足了对TA的二次侧实际负荷的要求。
1.4 TA变比选大,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生。
当用电处在轻负荷时,实际负荷电流将低于TA的一次额定电流的30%,特别当负载电流低到标定电流值的10%及以下时,比差增加,并且是负误差。
所以,为了避免TA长期运行在低值区间,对于农村负荷或变化较大的负荷,宜选用高于60%额定值,只要最大负荷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120%即可。
1.5 TA变比选小,这种状况仅发生在电工对实际负荷调查不清,或用电户增加了用电负荷的时候。
曾有书上介绍TA最大工作电流可达其一次额定电流值的180%,这与DL/T448—2000规程规定不符。
TA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也会增大误差,并且铁心和二次线圈会过热使绝缘老化。
所以,工作人员应经常测试实际负荷,及时调整TA变比。
2 电能表的合理选用
2.1 新规程规定,对于Ⅳ类、Ⅴ类计量装置应选用准确级次2.0级的有功电能表。
无功电能表用于Ⅳ类计量装置时配3.0级,而对于第Ⅴ类计量装置没有作规定。
2.2 许多资料(也包括老的电能计量规范)介绍或规定,电能表应工作在50%~100%标定电流范围内,误差才小。
当它工作在30%轻载负荷以下,误差变化很大。
特别是工作在标定电流10%以下时,因电能表的补偿装置调整限制,不能保证其准确度,超出允许范围的负误差更大。
所以,新颁规程提出“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目前,D86系列表属此类型,其计量负荷范围宽,正在广泛推广使用。
2.3 在低压供电线路中,老的规程规定负荷电流为8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
新规程作了修正,降为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而且标明选配方法:“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
”例如,正常运行负荷电流为30A,按30%选择它的标定电流就是9A,规范D86系列表就是选用10(40)A规格表。
这样,既保证了在轻负荷运行时不小于30%标定电流,也满足了满负荷运行时不超过它的最大电流。
3 TA与电能表的最优联用
3.1 新规程规定“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
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
老规程没有这样明确规定,所以,用DT8—25(50)电能表与TA联用是不妥的。
TA二次电流已标准化为5A,那么它的30%就是1.5A,其额定最大电流值就是6A,D86系列三相(单相)1.5(6)A型式的电能表就是专为配用TA设计的。
它的启动电流只有7.5mA,使10%的实际负载计量准确度比老式5A电能表提高了3.3倍,从而躲过了轻载误差,相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3.2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可采用“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这也是新规程增加的内容。
但还需注意:
①与TA联用只能采用1.5(6)A或3(6)A两种规格的单相电能表,而且不能简单接用,必须经电能表检试人员把内部接线改成电压、电流分开进线形式(如说明书上接线图),接线才正确,不经分开而直接接用属不正确接线,它会影响TA变比产生误差;
②由于负荷性质变化,功率因数不同,计量三相四线负荷时会出现一表反转,注意在计算总电量时不可将三表的“代数和”错算成三表的“算术和”,给一方造成经济损失。
3.3 为了保证综合误差在允许范围内,TA的二次侧装接负载不能超过额定负载,否则也会增大误差。
所以,要求TA的二次连线电阻、接触电阻及接用仪表内阻之和不应超过二次额定负载。
规程要求采用4mm2及以上的单芯铜质绝缘线。
但是,现在的低压计量装置普遍装于计量箱内,TA二次侧仅接用电能表,二次连线也很短,使用的铜质导线电阻率又很小(不能再用铝线了),关键是要把接触电阻限制在0.1Ω以下。
TA二次端子螺丝小且短,线粗难以压紧,用2.5mm2单股铜线比较软,避免了粗线不易弯曲压不紧的毛病,可保证接触电阻在0.1Ω以下。
3.4 为了减少误差,TA与电能表之间连线方式新规程中有更严格的规定。
在计量装置中,若采用2只TA则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用四线连接,若采用3只TA则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用六线连接,不得再采用简化的三线或四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