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铅笔淡彩画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3
美术铅笔示范教案铅笔淡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铅笔淡彩”。
详细内容包括:铅笔淡彩的基本概念、材料特性、绘画技巧及创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铅笔淡彩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的基本概念、材料特性及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铅笔淡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及色彩搭配。
2. 教学重点:铅笔淡彩的基本概念、材料特性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2. 学具:铅笔、橡皮、水彩笔、水彩纸、调色盘、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铅笔淡彩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铅笔淡彩的基本概念、材料特性,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铅笔淡彩。
3. 示范讲解:以一组静物为例,现场示范铅笔淡彩的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及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铅笔淡彩的实践操作。
5.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铅笔淡彩的概念2. 铅笔淡彩的材料特性3. 铅笔淡彩的绘画步骤4. 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运用铅笔淡彩进行创作。
2. 答案要求: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具有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类型的色彩绘画作品,拓宽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其他绘画技法进行创作,提升绘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及色彩搭配。
铅笔淡彩写生技巧在铅笔淡彩的绘画中,都是于素描为基础的,素描是画好铅笔淡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所以想要画好铅笔淡彩,素描的功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仔细介绍一下铅笔淡彩的训练过程:1、素描关系其实铅笔淡彩的写生技巧是以素描的功底为基础的,素描其实就是单色画,其中包括了构图,结构,空间透视等等。
但是素描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由线条组成了点、线、面,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用笔来体现物体的质感来。
一:观察在拿起画笔的时候不要急于在白纸上落笔,应该先仔细的观察需要表现的对象。
郑板桥在画竹子的时候曾经提到“由心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其实就是说要在落笔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物体才能落笔。
二:构图构图说白了就是你想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到画面的什么位置,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想好就很容易把表现对象放的偏上或者偏下等等,或者画的很大很小等等。
直接影响到了最后的效果,哪怕你最后颜色上的非常好,这也是一副不成功的绘画。
我们经常在把表现的物体放在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看上去就比较协调。
学生在具体绘画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透视上面的一副图就可以说明什么是透视了,透视说白了就是近大远小,任何物体在我们看的时候都有一个消失点,这对于中学课本上有房屋和树木的透视是十分实用的,中学课本上有可供学生临摹的作品,上面学生仔细观察的话就能理解透视的内涵了。
这也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
如上图就是我们在公路上看到两边的树近大远小的关系就是透视关系,绘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然就容易把要表现的对象画成畸形。
四:明暗关系在学生画完整的素描的时候要表现出物体的明,暗,灰三个面来,当然在只画素描的时候表现的是比较详细的,但是如果要画的是铅笔淡彩的时候就要求画面比较清新,透明,所以千万不要把物体的暗部涂的很暗,只要求基本表现出物体的明,暗,灰三个层次,点到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详细的去画。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在素描稿的时候尽量避免用橡皮去擦画面,如果多擦画面的话,在上色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色彩的不均匀,会给画面带来很坏的色彩效果,甚至会使整幅画前功尽弃。
铅笔淡彩——风景(小学美术第十册)介绍《铅笔淡彩——风景(小学美术第十册)》是小学美术教材的第十册内容。
本册内容主要围绕着风景画的创作和表现进行,采用铅笔淡彩的技法进行绘画。
通过学习本册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铅笔淡彩技法,并运用这些技法去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风景画作品。
内容本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铅笔淡彩的基本知识本册从基础开始,给学生介绍了铅笔淡彩的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铅笔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如何运用淡彩技法进行绘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铅笔压力来表现不同的细节等。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铅笔淡彩的实用技巧,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风景的构图和透视风景画的构图和透视是画出具有逼真感的画作的重要因素。
本册通过详细讲解构图和透视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在绘画过程中合理安排元素、营造适宜的画面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掌握构图和透视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创作中。
3. 风景的色彩运用本册还着重介绍了风景画的色彩运用。
通过学习不同色彩的表现效果和色彩搭配的原则,学生能够在绘画中合理运用色彩,营造出具有艺术效果的画作。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使画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4. 风景画的创作实践本册最后的部分是关于风景画的创作实践。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法和知识,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画作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题材,通过实践的过程来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目标与意义《铅笔淡彩——风景(小学美术第十册)》作为小学美术教材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将掌握铅笔淡彩绘画的基本技法,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其主要目标包括:•学习掌握铅笔淡彩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构图和透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铅笔淡彩——风景铅笔淡彩——风景(精选2篇)铅笔淡彩——风景篇1p16~17 (一)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铅笔淡彩的学习,使同学感受铅笔淡彩的明快、清爽美感;2. 复习铅笔淡彩画学问,学习表现风景的方法;3. 提高同学明暗及颜色的表现力量。
(二)作业要求:用铅笔淡彩画法,完成一幅临摹风景作业。
(三)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
(四)教学重点:学习、复习铅笔淡彩画学问和技法,并感受铅笔淡彩画明快、清爽的美感。
通过观看、分析范画解决。
(五)教学难点:学习铅笔淡彩画表现风景,通过观看范画分析解决。
(六)用具预备:1. 老师:范画课本同学作业水粉用具2. 同学:书铅笔橡皮水粉用具(七)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铅笔淡彩——风景三、讲授新课:1. 铅笔淡彩表现风景的特点:画面基本用铅笔标线轮廓,细部及暗部的刻画,在各部位都施以很淡的颜色,尤其对建筑的描绘,有些地方很细致,如殿脊、瓦、栏杆、门窗、檐下斗拱等,暗部有使用了大面积的黑线条,象殿檐下的处理,再加上殿旁远山及树木,更衬托出宏伟庄重。
(分析观赏p14的范画)2. 画法步骤:(1)定位:将主要建筑物的大关系定好位。
(2)画基本形:将画面物象的比例用基本型表现出来。
(3)画轮廓:用软铅笔表现景物轮廓。
3.老师边讲边演示,同学观看学习。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1. 根据老师所讲的步骤,临摹书中一幅风景画。
2. 本节完成铅笔部分。
五、同学作画,老师巡察辅导:辅导要点:画面整体布局及比例结构的把握。
六、课堂小结:1. 铅笔部分作业展评。
2. 整理用具。
3. 下节带水粉。
其次节一、组织教学:检查水粉用具的预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1. 简评起稿状况:2. 发作业。
三、讲授新课:1. 画明暗:将上次完成的轮廓稿,如房屋的暗面和树木的暗面等,用铅笔按结构排列线条表现出来。
留意线条排列有疏有密,有轻有重,以区分明暗程度。
2. 着色:留意用淡薄的颜色,不要来回涂抹,弄脏画面。
第3课水彩风景写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学习水彩画的铅笔淡彩画法和水彩的干、湿画法等技法。
进行简单的水彩风景画写生练习。
2.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过程,初步掌握使用铅笔、钢笔或其他单色硬笔起草画稿再施加淡彩的方法,完成淡彩风景画。
进而体验水彩的干、湿画法以及干湿结合的画法,按照一般步骤进行水彩风景画的写生练习。
3.在水彩写生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视觉物象的习惯,感受水彩颜料在描绘物象中的表现情趣及审美特征,激发对水彩画的兴趣。
二、课时分配建议本课可安排3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体验水彩颜料特性,在前课线条写生作业基础上尝试添加淡彩。
第二课时:学习淡彩画法,用铅笔淡彩完成一幅校园小景写生。
第三课时:学习水彩画的干、湿画法,用干湿结合的方法绘制一幅水彩风景画作业。
三、教材分析水彩画是一种较为轻松的画种,在西洋绘画中,如果将油画、壁画等比作“交响音乐”的话,那么水彩画就可以比作“轻音乐”。
这是因为水彩画工具材料较为简单,它以水来调和颜料,在纸上作画,画幅一般不大,极少有超过一张全开纸大小的。
作为写生,画具携带方便:室外写生最常采用四开大小的纸张,颜料因此使用较少,调和颜料的水可以在很多地方取用,即使要随身携带也只需少许。
水彩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水色淋漓、清新流畅、莹润透彻,韵味—卜足,工具材料虽然简单,但却有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风景、静物、人物都适宜表现,其中尤以表现风景最为擅长。
另外水彩画作品一般幅面较小,适合室内尤其是家庭悬挂,可为室内增添艺术品位。
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一点水彩画,多练习一些水彩小品,对于今后进一步掌握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以及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水彩画来装点家居等都大有裨益。
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介绍了两种水彩画的学习方法:先学习淡彩画法,再进一步接触干、湿画法,使学生体验水彩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感受它的艺术表现力。
教材第10页的三段课文:第——段简单介绍什么是水彩画及其历史,第二段介绍了水彩画的艺术特色,第三段介绍水彩画的主要表现题材以及作为室内悬挂所能营造的艺术气氛。
【教案+】初中美术《铅笔淡彩》教案+:初中美术《铅笔淡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色彩的魅力”中的第五课《铅笔淡彩》。
详细内容涉及色彩基础知识,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铅笔淡彩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3. 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如何处理好色彩的过渡与层次。
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铅笔淡彩的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课件、投影仪。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铅笔淡彩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表达色彩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冷暖色等。
(2)介绍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如何处理色彩的过渡与层次。
3. 实践演示(10分钟)(1)教师现场演示铅笔淡彩的绘画过程,边画边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体会铅笔淡彩的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静物或风景进行铅笔淡彩练习。
5.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2)拓展思考:如何运用铅笔淡彩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六、板书设计1. 题目:《铅笔淡彩》2. 内容:(1)色彩基本知识:三原色、间色、冷暖色(2)铅笔淡彩技巧:过渡、层次(3)实践应用:静物、风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铅笔淡彩表现一个静物或风景。
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尝试运用铅笔淡彩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高中美术《铅笔淡彩画创造与表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教材《绘画》第四章“色彩画”,具体内容为第三节“铅笔淡彩画创造与表现”。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概念、材料与技法,掌握创作一幅铅笔淡彩画的基本步骤,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材料与技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铅笔淡彩画技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色彩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铅笔淡彩画的技法运用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铅笔淡彩画的基本概念、创作步骤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铅笔、橡皮、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学具:铅笔、橡皮、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铅笔淡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铅笔淡彩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材料与技法。
(2)分析铅笔淡彩画的创作步骤和表现手法。
3. 实践演示:(1)现场示范铅笔淡彩画的创作过程,强调技法和色彩搭配。
(2)讲解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线条、明暗、色彩等。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铅笔淡彩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及时纠正错误。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铅笔淡彩画的基本概念、材料与技法。
2. 铅笔淡彩画的创作步骤和表现手法。
3. 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风景”为主题,创作一幅铅笔淡彩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 铅笔淡彩画的技法运用2. 色彩搭配3. 创作步骤和表现手法4. 实践演示和指导二、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技法运用:线条:线条是铅笔淡彩画的基础,要求流畅、自然,能够准确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结构。
山水风景画素描图片欣赏黑白魅力风山水风景画素描图片欣赏黑白魅力风简介: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
而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一直都是画家们所追逐的,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山水风景画素描,感受那黑白之间的魅力。
........................................ ...素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艺术语言。
而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一直都是画家们所追逐的,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山水风景画素描,感受那黑白之间的魅力。
....................................................................................................................... ......................................山水风景画素描欣赏一般简单山水风景画素描,只是为素描风景画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风景画家直接用简单风景速写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风景画家,经常利用简单风景速写,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外光派画家”。
素描风景画很少用来创作为成品画作,但也有风景画家使用这种方式创作,而这样的素描风景画和风景速写有所出入,因为风景画是在画完雏型的基本功外,再添加细部光影变化的描绘。
而这样素描风景画的目的也在于作为画家视觉的记录。
这幅山水风景画素描是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三棵树》,它是伦勃朗铜版腐蚀风景素描画的巅峰作品,画面左上部阴霾的天空产生他的风景画中所特有的戏剧性明暗对比效果,而山坡上轮廓分明的树木对平坦的荷兰乡村景色则是一种地形上的补充,画面景色中点缀着微小的风车和正在劳作的人物形象,包括右上方孤独的艺术家,他正在山顶上做速写!这是一件具有大师风范的作品,其中的微妙烟云部分反覆用干刻法进行重绘。
这幅山水风景画素描是大画家梵高的《精神病墙院内的松树》,梵高的作品体现了其独特的个人画风,其中《精神病墙院内的松树》、《阿尔勒的橄榄树》两幅简单风景速写作品,从画作名称上推测,当时的梵高已深陷于精神疾病的困扰。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风景如画1设计者设计日期使用者五年级册第课时 / 总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赏析风景画的能力。
操作目标:学会运用构图的知识和多种技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自然的美。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中的作品,体会风景之美,在风景写生生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运用构图知识,多角度、多方法、进行风景写生,表现风景美。
教学准备风景写生作品,取景框,颜料和纸、笔等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世界风景名胜,带领学生一起去“观光旅游”,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风光的优美,由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欲望。
二、欣赏作品探究技法。
欣赏教材和收集到的风景画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研究这些作品是用何种形式表现的,思考如何用这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学生讨论,了解风景画的技法:单色素描、铅笔淡彩、纸版画、水彩、也可以用综合材料来表现。
三、指导写生绘画1、学会取景:大自然景物多彩、纷繁,选景时既要关注新鲜奇特的景物,也要从平常的景物中发现美,做到去粗取精,提炼概括。
指导学生用取景框选景。
2、风景表现:风景写生,空间层次表现要丰富,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掌握近大远小的规则。
教师可提供几张风景图片和相对应的风景写生画,让学生比较领会老师是怎样构图和取景色的?3、学生写生:帮助学生找位置,明确所画的目标。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风景,如素描、铅笔淡彩、水彩、水粉画等,也可以用综合材料来做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作画,根据画面的需要,将眼前的景物适当增减,也可以移动物体,力求画面动人、完美。
四、展示作品,整理环境。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写生感受,相互观摩,让学生推荐好的作品进行评析,表扬构图比较新颖、表现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生热情,教育学生保护好环境。
五、走向生活、分享快乐。
将自己的风景画或写生作品装入镜框,或做成挂历,美化教室和家庭。
铅笔淡彩画用铅笔(或钢笔)素描稿的基础上薄涂淡淡的颜色进行练习,这种画法叫“铅笔淡彩”。
作画步骤:(1)用铅笔画出草稿,定好大的位置。
(2)用铅笔画出大概型,画出大致明暗。
(3)薄薄的涂上色彩。
(4)较为细致的刻画,调整完成。
铅笔淡彩入门很重要,重在一个意识的培养,简单地说是:一.色感,不必像静物写生那样拘泥什么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主要学会眯起眼睛抓色彩,并且能善于用水灵清透的颜色表达,和水粉不一样的是,你要学会大胆的使用纯色,尽量发挥间色的表现能力,少用复色(这样会显得画面脏)二.学会留飞白,这也和水粉,油画,甚至和重彩也不一样,画面不必被颜色填满,,用笔要活,这样无色胜有色,这样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减少工作量加快创作时间,呵呵,但是用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三.铅笔铺色调子时候注意,要时刻记住只明确黑白灰关系,不要像素描那样深入刻画进去,当时我学画时候被要求“黑”面铅笔也不能铺调子超过三层(横竖斜),但是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觉得两层就足够。
四。
学会复杂的事物抽象化,概括化,没必要细致入微,淡彩简单地说是大色调,大印象,而不是超级现实主义。
五。
常涮笔,并保持颜料的纯洁,不要让颜色相互污染,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要从开始就注意,否则以后想改就难了。
注意的问题:铅笔淡彩稿不必画的太深入,只需要勾画出简单的明暗调子,上色基本是平涂,色一定要薄而透明,不要画脏了,如果一片颜色上好后需要加颜色使它变的更深的话,这时候什么时候去上色就很重要了,如果在画面非常潮湿的时候去上,那么就容易把颜色混在一起,造成画面浑浊,脏的感觉来影响到画面的效果,控制好水分,一般在半干的时候衔接另一块颜色比较好。
画好的颜色要依稀看出铅笔的线条。
,体现铅笔淡彩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活动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即《铅笔淡彩画》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一课,我准备用一堂课的时间来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淡彩画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素描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色与形的关系,提高写实色彩的表现能力和以色彩造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