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10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n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acollaborative robot[J].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systems, 2017, 12(1): 75–81.杜晔. 双机械臂协同运动规划方法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DU Ye.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motion planning of dualmanipulator[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8.[13]丁希仑. 拟人双臂机器人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14]CORKE P. Robotics, vision and control: fundamental al-gorithms in MATLAB[M]. Berlin: Springer, 2011:135−160.[15]作者简介:张玉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赖惠鸽,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系统智能控制。
发表学术论文26篇。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布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CAAI 推荐入选2020年8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初 评通过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4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 项目。
其中,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清华大学教授唐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智能型科 技情报挖掘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
此外,CAAI 副理事长周志华、刘成林的相关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CAAI Fellow 王海峰的团队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项目。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等。
正文:本文将系统总结2009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
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一.最高学术荣誉●2012年2月,我校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曾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和荷兰克劳斯亲王奖等多项荣誉。
●2012年1月,化学系邱勇教授等完成的―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外我校还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二.当选院士/会士/工程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6月,我校校友、加拿大BCTC公司首席工程师李文沅(1968年电机系毕业)当选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1年6月10日,我校建筑学院杨旭东教授(1988年热能系学士)当选为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学会会士(fellow of ISIAQ Academy)。
●2011年6月27日,中国国家画院公布了我国16名首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名单,我校美术学院教授张仃、吴冠中、袁运甫和钱绍武当选首批院士。
●2011年7月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选出6位2011年度会士,我校校友、天河二号总设计师廖湘科(1985年计算机系学士)和计算机系林闯教授(1977年计算机系毕业)当选。
●2011年8月,电机系教授何金良(1994年电机系博士)、梅生伟(1989年数学系硕士)和赵争鸣(1991年电机系博士)当选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国家科技奖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1999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根据《条例》,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
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2000年度至2010年度,共有18位专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0年度获奖人吴文俊(1919.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隆平(1930.09~)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01年度获奖人黄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王选(1937.02~2006.02) 男,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2年度获奖人金怡濂(1929.09~) 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3年度获奖人刘东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环境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
2004年度获奖人空缺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1916.02~) 男,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孟超(1922.08~) 男,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2006年度获奖人李振声(1931.02~) 男,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对在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的重要奖项。
二等奖是其中的一个级别,代表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表现出色的成果和贡献。
以下是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一些个人和团队:1.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设计自动化团队(2018年获奖):该团队在高性能集成电路的设计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们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算法,成功解决了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多个关键问题,提高了集成电路设计的效果和效率。
这项成果对于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北京大学深水勘探技术团队(2019年获奖):该团队在海洋资源勘探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
他们通过深海勘探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成功实现了对深海矿产资源的高效勘探和开发。
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3.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所重力天文团队(2020年获奖):该团队在重力天文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通过开展长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成功解析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重力相互作用规律,为精确测定地球和月球质量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方法。
这项成果对于探索宇宙中的引力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地球和月球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4.华东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制备与功能化团队(2021年获奖):该团队在新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研究和创新,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柔性电子材料、高性能能源材料等,推动了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发展。
这项成果在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只是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部分个人和团队名单,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也获得了该奖项。
这些获奖者们在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中付出了辛勤努力,创新思维和卓越贡献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
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许平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物理学:赵朴初、李兆基
化学:胡晓明、薛彦、郁亚明
生命科学:池坤、曹大元、杨海波
地球科学:冯栋栋、许建军
系统科学:张黎明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新材料:潘志春、钟芸佳
电子信息技术:唐小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孙立人
医药卫生:钟瑞林
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金凤珍
能源与动力工程:王传兴
交通运输:孙光琛
航空航天:崔洪涛、钱学锋
管理科学与工程:任力国
四、国家科技进步奖
新材料:宋玉锋、曹春芳
化学:马保雷
电子信息技术:黄新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苗仲英
医药卫生:韩洪武
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蒋正成
能源与动力工程:李杰、苏茜
交通运输:冯萍
航空航天:袁兴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夏树芳
五、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新材料:乔晓红、冯志强
化学:熊耀斌
电子信息技术:林新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张新建
医药卫生:胡显成
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洪小洋、穆庆祥能源与动力工程:朱文熙
交通运输:陈宏
航空航天:吴晓源
管理科学与工程:张春艳。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每年颁发的最高科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
以下
是一些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供参考:
一等奖:
1. 2019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5G技术创新及产
业化一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团队,获得了微小
卫星技术与应用一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团队,获得了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与应用一等奖。
二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超快激
光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3.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获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三等奖:
1. 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获得了数字地球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2. 201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3. 2017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举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获奖项目和获奖者。
获奖项目涵盖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能源环保、农业科技等。
每年的获奖名单都会在相关部门和媒体进行公示和报道。
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20180225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1980-2017年)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金峰(1),安雪晖(2),周虎(3),水利水电2017 工程系(1) 刘宁(4) 共6人共3个单位 2. 电力线路行波保护关键技术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董新洲(1),施慎行(2),王宾(3) 电机系(1)2017 装置共4个单位共6人2017 3. 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闵勇,陆超,陈磊,韩英铎,徐电机系 1. 堆石混凝土坝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飞 4.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康飞宇(1),李宝华(3),黄正宏深圳研究2017 墨烯材料材(4),贺艳兵(5),吕伟(6) 共6生院(1),料学院人共3个单位 5. 滤波器专用项目 6. 广域宽带协同通信技术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曹必松(1),魏斌(2),郭旭波(3),物理系(1)2017 共2个单位李宏成(5),李博(6) 共6人2016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陆建华(1),陶晓明(3),冯伟(5) 电子系共6人共3个单位7. 支持服务创新的可扩展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徐恪(1),尹霞(2),吴建平(5),计算机系2016 交换关键技术、系统及产业赵有健(6) 共6人共3化应用个单位8. 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脱硝关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俊华(1),郝吉明(2)共6人环境学院2015 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共5个单位9. 面向社区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郑纬民,武永卫,舒继武,余计算机系2015 储系统宏亮,陈康,姜进磊10. 高能效动态可重构计算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魏少军(1),刘雷波(2),尹首一微电子所2015 系统芯片关键技术(5)共6人共4个单位计算机系2015 11. 机载系统综合化的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朱纪洪(1),刘凯(6)共6人及装置专用项目共4个单位钱可元(2),韩彦军(3),电子系2014 12. 调控光线行为的三维自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罗毅(1),学曲面构建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李洪涛(5)共6人共2个单位环境学院2014 共3个单位土木系2014 13. 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岳东北(2),聂永丰(5) 共6人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14. 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防渗加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魏亚(5) 共6人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共4个单位固成套技术及装备2013 15.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张建民,张嘎,胡黎明,侯文水利系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峻,冯大阔,张雷2013 16. 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克强,王建强,罗禹贡,李汽车系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及升波,郑四发,杨殿阁应用17. 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过渡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吴建平(1),崔勇(2),李星(3),计算机系2013 术及其应用徐明伟(4) 共6人共3个单位建筑学院2013 18.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付林(1),李岩(5) 共6人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高钟毓(1),韩丰田(2),吴爱萍(3),李冬梅(4),齐京(6) 共6人20.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戴琼海(1),季向阳(2),刘烨斌装置(3),曹汛(4) 共6人19. 航海陀螺仪及其制造技术21. 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聂建国(1),樊健生(2),陶慕轩新技术及其应用(3),温凌燕(5),卜凡民(6) 共6人22. 微结构化工传质设备及其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骆广生(1),吕阳成(2),王玉军业应用共4个单位精仪系2013 共2个单位自动化系2012 共3个单位土木系2012 共2个单位化工系2012 (3),王凯(4),徐建鸿(5) 共6共2个单人位2012 23. 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王祥珩,王维俭,王善铭,桂电机系技术及应用林,孙宇光,毕大强2012 24. 面向海量用户的新型视频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尹浩(1),邱锋(2),林闯(3) 共信研院发网络6人共3个单位2012 25. 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尤政,邢飞,张高飞,陈非凡,精仪系术丁天怀电子系2012 共3个单位化学系2011 共3个单位精仪系2011 共3个单位计算机系2011 孙长征(2),熊兵(3) 共26. 高速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罗毅(1),及其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6人成光源,段炼,27. 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邱勇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王立铎,张德强共6人,王晓峰共628.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超级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尤政电容器及其实现人,刘永进,29. 特征敏感的三维模型几何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胡事民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理技术及应用张国鑫共6人共3个单位,殷柳国,詹航院2011 30. ****LDPC编码技术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陆建华亚锋,裴玉奎共6人共3个单位2010 31. 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康克军,林郁正,刘以农,胡工物系海峰,李元景,程建平32. 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欧阳明高,陈全世,卢青春,汽车系2010 动力系统及其系列化车型应张俊智,李建秋,高大威用双折射和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书练,刘维新,宗晓斌,张精仪系2010 33. 光学元件内应力、学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的新原毅,金国藩理和仪器2010 34. 运动汽车噪声综合识别及控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连小珉,郑四发,杨殿阁,罗汽车系制技术禹贡,李克强,王建强高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唐国翌共6人深圳研究2010 35. 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热量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生院技术共4个单位,张永红共6人医学院2010 36. 小动物多模态光学分子影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白净成像方法与系统共2个单位膜组件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陈翠仙,李继定,蒋维钧,张化工系37. 渗透汽化透水膜、2009 应用技术立平,秦培勇38. 微波通信用高温超导接收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曹必松,张晓平,魏斌,郭旭物理系2009 端波,郜龙马,朱美红建筑学院2009 39. 适用于西部干燥地区的间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江亿,于向阳,谢晓云蒸发冷水机40. 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伯明,孙宏斌,吴文传,郭电机系2008 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庆来,汤磊,王鹏材料系2008 41. 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骨修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崔福斋冯庆玲材料李恒德俞兴蔡强共2个单共6人位42. 基于网络融合的流媒体服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戴琼海,陈峰,刘烨斌,杨敬自动化系2008 新技术钰,徐文立,尔桂花43. 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宋耀祖(2) 张冠忠(6) 共6人航院(2)共2008 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4个单位44. 血管抑制剂抗肿瘤新药的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付彦(5)共6人物设计、千克级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45. 防止配电网雷击断线用穿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何金良(5) 共6人型防弧金具、箝位绝缘子和带间隙避雷器46. 专用项目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彭应宁共4人生物系(5)2008 共5个单位电机系(4)2008 共4个单位电子系2007 共2个单位共3个单47. 中高频声表面波关键材料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潘峰曾飞李冬梅材料系2007 应用研究共6人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位48. 正交偏振激光器及基于其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书练李岩金国藩韩艳梅精仪系荡特性的精密测量仪器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统及其应用郭继华拴强谢晓云明杨福源共6人共3个单位2007 49. 溶液式带有全热回收的模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江亿李震陈晓阳刘晓华刘建筑学院2007 50. 车用柴油发动机新型电控系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欧阳明高李建秋周汽车系2007 51. 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程京邢婉丽黄国医学院2007 设备的研制及应用亮共6人共2个单位52. 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达成共6人方法及应用53. 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董新洲共6人线故障测距技术54. 虫类药超微粉碎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盖国胜共6人术及应用精仪系2007 共2个单位电机系2007 共4个单位材料系2007 共2个单位55.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数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杨知行杨林龚克潘长勇电子系传输技术(TDS-OFDM 材料其关键技术研究58. 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董弘吴佑寿2005 2005 2004 马振伟桂治轮宋宇宁魏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黄勇杨金龙谢志鹏马利国材料系马天周龙捷59. 基于索普卡网络结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尧学⑴周悦芝⑵彭玉坤⑸计算机系2004 构的索普卡电脑王勇⑹共6人共2个单位60. 先进制造中空间几何尺寸测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殷纯永(精仪系)⑵郭继华(物精仪系/物2004 量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理系)⑸共6人理系⑵共2个单位61. 高放废液全分离流程萃取设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于文东周嘉贞刘秉仁备(核用离心萃取器)研究全数字电子衡器的研究与产吴秋林段五华宋崇立(4)王晓红(6)共6人62. 石英数字式力传感器及系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冯冠平(1)朱惠忠(2)董永贵核研院精仪系(1) 2003 共2个单200356. 高性能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周济王晓慧岳振星李龙土材料系57. 基于MEMS的载体测控系统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周兆英朱荣熊沈蜀王晓浩精仪系2005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业化63. 生物塑料PHBHHx的研制与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陈国强陈金春吴琼发系列SDH专用芯片与系统65.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66. 清华系列绿色制冷剂曹竹安胡平张增民晓懿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安继刚周立业邬海峰吴志芳向新程王立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朱明善史琳韩礼钟赵晓宇叶茂段远源67. 遥感卫星中频通用接收解调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杨知行郭兴波潘长勇系统68. 复合斜孔塔板69. 面向ISDN的并行多功能单板智能交换器70. 微小型泵及其制造测试技术研究71. 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中国TRPO流程72. 程控/手动单模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73. YHG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74. 高灵敏度、高温全息云纹光栅75. 多重优化分配泵浦掺饵光纤放大器系列76. /S比特误码测试系统77. 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材料组成及低烧技术78. 非接触式激光调频光纤位移测量仪79. 电脑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80. NGY-2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81. 单片机智能模块式变电站监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党小川阳辉吴佑寿位生物系/化2002 工系2002 2000 2000 2000 1999 64. 统计预测时钟恢复技术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曾烈光王瀚晟金德鹏秦电子系核研院热能系电子系三等段占庭彭建军周荣琪刘化工系瑞禧三等刘斌(1)李海萍(3)马瑛君(4) 计算机系1999 叶航军(5)崔勃(6)共6人四等周兆英杨岳叶雄英李勇熊沈蜀王晓浩二等朱永贝睿宋崇立焦荣洲核研院王建晨粱俊福刘秉仁三等张汉一潘仲琦周炳琨电子系杨今强毕可奎三等钱易陈吕军沈英鹏环境系胡纪萃汪诚文三等戴福隆谢惠民石玲卿新林力学系邹大庆王国韬三等彭江得刘小明唐平生姜新电子系范崇澄周炳琨三等杨知行阳辉柴燕杰姚彦电子系二等桂治轮李龙土张孝文王雨材料系孙红飞高素华三等田芊章恩耀徐左郑刚精仪系李达成梁晋文三等李树青吴伯新陈计算机系1996 永康方棣棠共6人三等温诗铸黄平雒建斌邹茜精仪系孟永钢四等黄慎仪胡家为齐联徐祖能清华大学1996 1996 1996 1997 1996 1997 1997 1998 1998 1998 共3个单位精仪系1999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控系统82. 内弯弧形筋片扁环填料83. 光/热效应型光盘读、写、擦除技术及系统84. 制造陶瓷核燃料UO2微球的全胶凝工艺85. 激光扇面法直接实时测量侧滑角的方法和系统86. 双一次风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87. 阳极氧化制造可膨胀石墨技术88. 镜板平面度测量仪89. 温度补偿型光频分复用鉴频器90. 运动姿态测量方法及装置91. 旋涡内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92. 新型反射式声显微镜93. 高双折射光纤拍长测试装置94. 高能等离子喷涂厚陶瓷涂层技术95. 具有交互和自学功能的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和方法96. 磁盘盘片平面度测量仪97. 并联柴油发电机组的电压、转速和均分功率的最优控制系统98. SCD-2双差动声光频移二维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马建成张文奎清紫光集团1996 四等费维扬温哓明房诗宏张宝化工系二等徐端颐潘龙法周精仪系1995 兆英陆达裴京共2个单位共6人三等徐志昌张萍唐亚平张富宏核研院1995 三等李达成孙培懋季精仪系(2)1995 仰东\’ 张中华\’ 郭继光\’ 马等彬\’ 四等傅维镳何裕昆周明力学系1995 德唐林韩洪樵共2个单位共6人三等刘秀瀛沈万慈康飞材料系1993 宇刘英杰李友国共2个单位共6人四等刘兴占梁晋文何真周炳琨三等殷纯永宋云峰梁晋文郭继精仪系华沙淑华三等曹柏林(1)吴学安(5)共6人热能系1992 共2个单位三等陈戈林胡思正罗淑云李德电子系杰申忠明张克潜三等廖延彪陈国霖吴庚生王杰共6人共6人电子系共2个单位共2个单位四等曹芒李达成王佳赵洋张恩精仪系耀四等王仲鸿吴壬华韩英铎王敏刘文华四等沈熊于和生王宗森力学系1992 电机系1992 1992 1992 三等张冠忠赵文华贺勇力学系1992 四等夏莹吴志彪王世琴计算机系1992 1992 1992 精仪系1993 1993 四等张汉一柴燕杰谢世钟孙波电子系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激光多普勒测速仪99. 计算机磁盘精密带式振动研抛机100. 大速差同向或旋转射流火焰稳定方法及通用煤粉燃烧器101. 减小抖动正码速调整技术及其新型复接设备10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温快速热处理技术与设备103. 反应堆控制棒步进式水力驱动系统104. 语音输入电话自动查号系统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二等钱佩信侯东彦陈必贤林惠旺马滕阁李志坚二等吴元强王大中胡月东董铎三等胡起秀方棣棠蔡莲计算机系1990 红吴文虎共5人105. 二异辛基硫醚萃取金、银的工艺106. 切削过程声发射刀具监视(控)装置与方法107. 测量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的光学装置108. 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煤粉燃烧器109. 用于云纹干涉法的闪耀衍射光栅及其试件栅的制备工艺110. 高耐磨性、高韧性复合Si3N4陶瓷刀具111. 一种微机化现场动平衡仪112. 具有新型选择性吸收涂层与连集管的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管113. 同位素数字直读式厚度计114. 超声多普勒牲畜妊娠检诊仪115. 新型中碳和中高碳空冷贝氏体钢116. 塔型立构件在萘氧化制苯酐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三等王泽民四等沈以鸿(2)共2人核能所共2个单位二等方鸿生郑燕康陈秀机械系1987 云赵如发共6人共5个单位二等金涌俞芷青张礼化工系1987 1988 电机系(2)1988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傅承诵戴福隆共3力学系1989 人衷待群江作昭刘兆男4人三等殷志强吴家庆史月艳王凤春共2个单位仪系共2个单位电子系1988 二等苗赫濯马德金罗振壁材料系/精1988 三等韦文林严普强共精仪系(1)1988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席德立华亭亭廖史书唐晋赵义云丛进阳四等张伯鹏罗振壁徐家球郑力汤晓薇四等金观昌章伟宝共3力学系1990 人二等徐旭常王云山金茂庐共2个单位热能系1989 精仪系1990 共2个单位化工系1990 核能所1990 微电子所1990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王先逵段广洪雷源忠精仪系郑维智罗以松朱企业二等傅维镳韩洪樵共8力学系1990 人二等曾烈光冯重熙电子系1990 共5个单位1991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硫化床反应器中的应用117. 模型法码速调整数字复接技术及其复接器118. 双床沸腾炉119. 造型材料发气性测试方法及仪器120. 低温烧结PZT陶瓷及独石压电陶瓷变压器121. 两自度肌肉电控制前臂假肢122. 自存贮液晶大表格汉字、字符显示装置123. 引射式平焰烧嘴124. 硫化床燃烧脱硫剂125. 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126. 三自度支撑系统扇叶动平衡机127. 铁红金圈结晶釉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共5人二等曾列光冯重熙三等张绪袆(1)胡震岗(5)共5人三等余笃武于震宗共2个单位电子系1987 热能系(2)1987 共2个单位机械系1987 1987 三等李龙土邓维体张孝文化工系刘玉顺孙红飞三等张济川黄靖远林喜精仪系1987 荣严普强付春林共2个单位共6人三等赵静安阮亮共6人物理系1987 共3个单位三等吴学曾(2)共2人四等张绪祎胡震刚铭共6人卢道江陈德陈俊春四等杨根(4) 周和平(5)共5人化工系/化1987 学系(2)共2个单位力学系(2)1987 共2个单位热能系共2个单位1987 1987 四等王学芳叶宏开汤荣力学系1987 四等冯冠平徐峰徐玉铮精仪系128. 煤气发生炉螺旋锥型炉篦129. 加盐萃取精馏制取无水乙醇130. 新型热水热量指示积算仪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三等曾宪舜徐永福化工系1986 1985 三等段占庭周荣琪雷量恒化工系三等刘震涛王俊杰肖德自动化系1985 云顾利忠共6人共2个单位精仪系(2)1985 共3个单位1984 131. 固体推进剂燃速测定系统132. 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 133. 自适应和数字电可控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系统134. 反光型密栅云纹栅版(F-FG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孙培懋(2) 康利民(5)共6人一等潘际銮张人豪区智民机械系吴志强何方殿沈永德潘妙良陈武柱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一等茅于海周广元乔学礼吕柏王德生周平唐仁娣电子系1984 1984 二等叶绍英马喜腾曹起骧谢冰机械系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版) 135. 煤粉预燃室燃烧器136. 细晶封接合金137. 同位素低含沙量仪138. 偏振差动式高分辨率激光测速仪139. 共振搅拌反映器140. 连续变钢度支撑装置141. 钨弦式土压力盒142. 一种新型的四极滤质器143. QH-5非接触式电涡流调频式位移、振动测量仪144. 层叠式气源发生器145. 双频激光自动补偿装置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亓平言戴诗亮化工系/力1984 学系四等冯冠平唐锡宽项海筹精仪系金德闻四等孙厚均(5) 刘崇杰(6)共6人水电系(2)1984 共2个单位三等薛祖庆申功远陆家电子系1983 和共5人平付尚新共5人人三等殷纯永丁慎训张国贞朱鹤年郭继华许崇桂146. 三维应力分析的全息光弹性材料和实验技术147. FG密栅云纹版及制造工艺148. 斜孔塔板149. 腔外调谐双频(塞曼)激光器150. 交流偏置式气桥双张检测器注:主要完成单位中的院系是指获奖时我校完成人所属院系。
198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名称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198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名称和获奖项目备受关注,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成就,更反映了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下面我们将介绍198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名称和获奖项目。
一、名称:《XXX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是由我国科学院XXX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相关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名称:《XX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这一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联合完成的,涉及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该项目的获奖标志着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崭新的进展,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名称:《XXX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这一项目是由我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涉及了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名称:《XX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这一项目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涉及了军事装备、通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该项目的获奖标志着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突破,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198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涵盖了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国防技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项目的获奖不仅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最高成就,更反映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这些项目的获奖不仅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我国整体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能够有更多类似的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8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获奖项目标志着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高校获2021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高校获202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二等奖通用项目27项序号获奖编号项目名称刨切微薄竹生产技术与应用高温高压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新型无磷助洗剂Al-主要完成人李延军、杜春贵、刘志坤、林海、林勇、庄启程乔学光、贾振安、傅海威、王宏亮、赵大壮、刘颖刚董晋湘、李晋平、徐红、杜志刚、张高勇邱学青、杨东杰、欧阳新平、楼学校 1 F-202-2-01 浙江林学院 2 F-210-2-01 西安石油大学 3 F-211-2-01 δ层状硅酸钠的研制与应用太原理工大学 4 F-211-2-02 木质素磺酸盐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改性技术宏铭、庞煜霞、陈焕钦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生物磷酰化新技术制备高能磷酰化合物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污陈纯、金小团、杨诚、葛晨文、李卫明、卜佳俊应汉杰、欧阳平凯、赵谷林、吕浩、韦萍、万红贵于良民、徐焕志、李昌诚、张志明、姜晓辉、夏树伟华南理工大学 5 F-212-2-02 浙江大学 6 F-213-2-01 南京工业大学 7 F-213-2-03 涂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替代光气、氯化亚砜中国海洋大学 8 F-213-2-04 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对环境友好的超高效苏为科、夏建胜、李永曙、李峰、梁现蕊、谢媛媛浙江工业大学 9 F-213-2-05 除草剂的创制和开发研究材料防护新技术和化李正名、王玲秀、王建国、赵卫光、寇俊杰、王素华南开大学 10 F-213-2-07 工相分离系统平衡研究及其在工业锅炉中的应用魏刚、熊蓉春、任志远、张文利、魏云鹏、乔宁北京化工大学 11 F-215-2-02 中高频声表面波关键材料及应用研究提高C-Mn钢综合性潘峰、刘明、曾飞、刘积学、李冬梅、秦廷辉清华大学 12 F-215-2-03 能的微观组织控制与制造技术基于能源节约型低能刘相华、王国栋、杜林秀、吴迪、许家彦、黎立璋东北大学 13 F-216-2-01 耗激光增强电弧高效焊接集成技术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刘黎明、刘顺华、宋刚、王来、张兆栋大连理工大学 14 F-216-2-02 孙立宁、荣伟彬、曲东升、杜志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江、陈立国、刘延杰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F-217-2-01 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正交偏振激光器及基徐丙垠、董新洲、李京、陈平、薛永端、葛耀中山东理工大学 16 F-219-2-01 于其振荡特性的精密测量仪器数字视频时-空自适张书练、李岩、金国藩、韩艳梅、郭继华清华大学 17 F-220-2-02 应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郑南宁、葛晨阳、孙宏滨、薛建儒、赵季中、王东西安交通大学 18 F-220-2-03 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溶液式带有全热回收张化光、冯健、黎明、宋崇辉、于锡纯、岳恒东北大学 19 F-221-2-01 的模块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车用柴油发动机新型电控系统及其应用江亿、李震、陈晓阳、刘晓华、刘拴强、谢晓云清华大学 20F-223-2-01 欧阳明高、李建秋、周明、杨福源、钟玉伟、唐仁宏清华大学 21 F-230-2-01 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方法及应用陈本永、李达成、周砚江、张丽琼、罗剑波、孙政荣浙江理工大学水溶性、难降解有机22 F-231-2-01 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乙醇型发酵生物制氢技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24 F-235-2-01 疾病的抗体融合蛋白药物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25 F-235-2-02 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基于模糊随机建模的26F-235-2-03 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27 F-251-2-01 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张全兴、李爱民、陈金龙、龙超、潘丙才、赵露南京大学 23 F-231-2-02 任南琪、李建政、邢德峰、丁杰、王宝贞、王爱杰哈尔滨工业大学郭亚军、王皓、马菁、胡辉、侯盛、谈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程京、邢婉丽、黄国亮、高华方、王宪华、张亮清华大学陈武凡、冯前进、江贵平、冯衍秋、颜刚、陈明南方医科大学赵匀、陈建能、俞高红、曾联、李革、武传宇浙江理工大学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清华大学考研之科研成果及重点实验室成果奖励清华大学科研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92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部委省市级科技奖66项,其他各类科技专项奖111项。
2012年度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2项,科技成果登记项目63项。
清华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47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287项。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清华大学辐射成像创新团队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理论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及应用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过渡技术及其应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土木工程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内燃机全工况高增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专利技术2013年该校国内申请总数2330项,国外申请总数401项;国内授权总数1609项,国外授权总数346项;国内授权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总授权总数约42%、国防专利申请总数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9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项。
2013年,共获得专利优秀奖3项,居国内高校首位。
从1985年至2010年,学校累计申请专利11578余项,其中,发明专利9940项;授权专利数为6744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5247项沖请国外专利总数1915余项;国外专利授权总数536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约为838项。
论文著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清华大学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 20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 网络版)收录论 文,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质量有稳步提升 ;SCI 论文被引用篇数及被引用次数继续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名单公布1. 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我国最高科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和奖励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获奖名单近日正式公布。
2.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共有25项,涉及工程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具体的获奖项目名单:3. 【工程技术类】1) “大型动态快速切削数控车床关键技术及应用” 我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 “新一代高端装备数控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深圳市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 “智能电力物流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我国电力科学研究院4) “高速铸轧板带热连轧及制品的研制与应用”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4. 【材料技术类】1) “金属材料高性能精密热断热挤压成形技术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2) “输变电用大截面铝合金上导线材料热轧轧制技术”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3) “先进钢铁材料及高效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我国首钢集团有限公司4) “煤矿刚玉层矿山地压控制综合技术及装备” 我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5. 【信息技术类】1) “智能综合机械装备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及标准化”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3) “下一代语音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我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4) “大规模社交网络及内容分析关键技术” 清华大学6. 【生物技术类】1) “新型牙科材料及构效关系研究及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 “生物医用高性能材料及其关键制备技术”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医学院3) “高通量基因组数据挖掘关键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我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4) “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7. 以上便是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获奖名单,这些项目涉及的领域广泛,技术水平高超,对于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些获奖项目能够继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通过通用项目序号评审组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提名单位(专家)初评建议等级农林养殖组新型饲用氨基酸与猪低蛋白质饲料创制技术谯仕彦(中国农业大学),王德辉(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岳隆耀(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曾祥芳(中国农业大学),王春平(亚太兴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马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等奖农林养殖组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王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何方洋(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金茂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佘永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农业农村部二等奖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金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杨鑫(哈尔滨工业大学)农林养殖组基因Ⅶ型新城疫新型疫苗的创制与应用刘秀梵(扬州大学),胡顺林(扬州大学),刘晓文(扬州大学),王晓泉(扬州大学),何海蓉(中崇信诺生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曹永忠(扬州大学)教育部二等奖农林养殖组水产病原微生物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发及设备创制苏秀榕(宁波大学),陈刚(复旦大学),陈炯(宁波大学),曲凌云(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樊景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农学会二等奖周君(宁波大学)农林养殖组东北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陈志(吉林大学),付君(吉林大学),韩增德(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崔守波(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张强(吉林大学),张立波(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吉林省二等奖医药卫生组微创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王行环(武汉大学),王怀鹏(武汉唐济科技有限公司),李政(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敏(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黄兴(武汉大学),杨中华(武汉大学)湖北省二等奖医药卫生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孙凌云(南京鼓楼医院),张华勇(南京鼓楼医院),胡祥(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丹丹(南京鼓楼医院),刘沐芸(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文荣(江苏大学)陈虎,顾晓松,徐涛二等奖医药卫生组蛋白质抗原工程技术的创立及其应用吴玉章(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车小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倪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丁细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潘玉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等奖国土资源组~超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王国法(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孟祥军(兖矿集团有限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司),任怀伟(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明忠(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穆润青(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赵友军(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国土资源组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俞志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宋秀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亚辉(厦门大学),曹西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甄毓(中国海洋大学)张偲,秦大河,包振民二等奖国土资源组顶部驱动精准控压科学钻探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孙友宏(吉林大学),王清岩(吉林大学),吕兰(四川宏华石油设备吉林省二等奖有限公司),于萍(吉林大学),任杰(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沙永柏(吉林大学)国土资源组矿井人员与车辆精确定位关键技术与系统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严春(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樊荣(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喻川(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包建军(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金协会二等奖国土资源组双疏型强封堵钻井液及在非常规油气井中的规模应用蒋官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孙金声(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彭春耀(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蒲晓林(西南石油大学),马光长(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白杨(西南石油大学)国土资源组基质、孔洞和裂缝三重介质复杂气藏测井定量评价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李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肖承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范宜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克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宏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冯庆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二等奖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环境与水利组多元催化剂嵌入法富集去除低浓度增强技术及应用路建美(苏州大学),陈冬赟(苏州大学),李娜君(苏州大学),贺竞辉(苏州大学),张克勤(苏州大学),李爱军(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环境与水利组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王沛芳(河海大学),王超(河海大学),饶磊(河海大学),陈娟(河海大学),任洪强(南京大学),钱进(河海大学)教育部二等奖环境与水利组含战略资源固废中金属高值化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罗胜联(南昌航空大学),罗旭彪(南昌航空大学),曾桂生(南昌航空大学),钟学明(南昌航空大学),代威力(南昌航空大学),肖潇(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二等奖轻工纺织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王双飞(广西大学),孙润仓(北京林业大学),杨崎峰(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聂双喜(广西大学),詹磊(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覃程荣(广西大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注:该项目提名为二等奖,会议初评组评委根据评审规则推荐为一等奖)轻工纺织组淀粉加工关键酶制剂的创制及工业化应用技术吴敬(江南大学),李兆丰(江南大学),陈晟(江南大学),宿玲恰(江南大学),谢艳萍(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二等奖赵玉斌(山东省鲁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轻工纺织组特色食品加工多维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邹小波(江苏大学),陈全胜(江苏大学),石吉勇(江苏大学),李国权(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张春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赵杰文(江苏大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等奖化工组化学酶级联法烟酰胺生产成套技术及其产业化杨立荣(浙江大学),薛谊(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徐刚(浙江大学),吴坚平(浙江大学),陶峻(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刘善和(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二等奖化工组活性相定向构建及复杂反应分级强化的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聂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丁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张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华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徐盛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李大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等奖化工组满足国升级的汽油关键组分定向分离技术高金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郝天臻(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赵亮(中国石油大学(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京)),李德忠(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卢志远(河北精致科技有限公司)化工组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朱庆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李洪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谢朝晖(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赵庆宇(中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建国(中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崔洪芝(山东科技大学),王灿明(山东科技大学),杨庆东(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二等奖王奉双(潍柴动力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宋强(山东科技大学),孙宏飞(山东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组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张治军(河南大学),王晓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晟卯(河南大学),刘维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薛群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朱磊(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微量掺锗直拉硅单晶技术及其应用杨德仁(浙江大学),田达晰(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余学功(浙江大学),马向阳(浙江大学)浙江省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大容量低损耗阵列光纤光栅动态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王洪海(武汉理工大学),余海湖(武汉理工大学),郭会勇(武汉理工大学),杨明红(武汉理工大学),周次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新型复合碳氮化物固溶体粉末及其高性能硬质材料刘颖(四川大学),叶金文(四川大学),王杰(四川大学),涂铭旌(四川大学),金永中(四川大学),何泽(成都邦普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秦明礼(北京科技大学),章林(北京科技大学),吴昊阳(北京科技大学),邬均文(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钟伟(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二等奖材料与冶金组基于镁盐循环利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稀土的关键技术黄小卫(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冯宗玉(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彭新林(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胡谷华(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王猛(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利军(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一组复杂振动的宽域近零超稳抑制技术与装置陈学东(华中科技大学),蒲华燕(上海大学),罗欣(华中科技大学),姜伟(华中科技大学),李小清(华中科技大学),曾理湛(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一组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陈新(广东工业大学),高云峰(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二等奖与典型应用王晗(广东工业大学),杨志军(广东工业大学),陈新度(广东工业大学),王光能(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机械与动力一组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康仁科(大连理工大学),董志刚(大连理工大学),朱祥龙(大连理工大学),闫志瑞(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丁玉龙(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吕洪明(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一组耐酸碱、高速、分瓣式磁性液体旋转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李德才(北京交通大学),张志力(北京交通大学),王玉明(清华大学),颜招强(自贡兆强密封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杨小龙(广西科技大学),郭飞(清华大学)教育部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一组航空航天特种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苑伟政(西北工业大学),乔大勇(西北工业大学),马志波(西北工业大学),常洪龙(西北工业大学),谢建兵(西北工业大学),邓进军(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一组精密反射式光栅压印制造技术及应用刘红忠(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史永胜(西安交通大学),尹磊(西安交通大学),叶国永(西安交通大学),蒋维涛(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二组先进核反应堆高保真物理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吴宏春(西安交通大学),曹良志(西安交通大学),郑友琦(西安交通大学),李云召(西安交通大学),祖铁军(西安交通大学),刘宙宇(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二组大型低速高效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黄守道(湖南大学),龙辛(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湖南省二等奖用赵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进泽(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陈习坤(湘电风能有限公司),何静(湖南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二组高压大电流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刘国友(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盛况(浙江大学),罗海辉(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覃荣震(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黄建伟(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肖海波(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二等奖机械与动力二组极端环境特种电机系统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邹继斌(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永向(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黑龙江省二等奖有限公司),禹国栋(哈尔滨工业大学),邹继明(哈尔滨工业大学),葛发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机械与动力二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贺之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庞辉(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赵岩(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杰(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卫东(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二等奖电子信息一组移动高清视频编码适配关键技术吴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厚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东(中国科学技术大中国科学院二等奖学),杨海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李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一组主动碎片清除微纳系统技术刘付成(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孙俊(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韩飞(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宝音贺西(清华大学),罗建军(西北工业大学),肖冰(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市二等奖电子信息一组面向突变型峰值服务的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过敏意(上海交通大学),张建锋(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姚斌(上海交通大学),吴晨涛(上海交通大学),陈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二等奖林昊(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二组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杨银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朱樟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丁瑞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方伟(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胡铁刚(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朱海刚(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二等奖电子信息二组异构频谱超宽频动态精准聚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江涛(华中科技大学),高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夏树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张冬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吴曼青,于全,陆军二等奖设计院有限公司),郝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屈代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二组面向一体化无线网络的多域资源认知与虚拟化关键技术冯志勇(北京邮电大学),张平(北京邮电大学),张奇勋(北京邮电大学),许文俊(北京邮电大学),池连刚(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彭铁雁(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协二等奖电子信息二组先进卫星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尤政(清华大学),邢飞(清华大学),张高飞(清华大学),赵开春(清华大学),周斌(清华大学)北京市二等奖电子信息二组多功能强激光薄膜器件设计与全流程制作技术及应用王占山(同济大学),程鑫彬(同济大学),焦宏飞(同济大学),杨泽平(中国科学院光电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二等奖术研究所),杜建立(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崔勇(上海天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二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刘旭(浙江大学),匡翠方(浙江大学),毛磊(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李海峰(浙江大学),杨青(浙江大学),徐良(浙江大学)中国科协二等奖工程建设组复杂机场高精度飞行校验技术及装备张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史晓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何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小强(北京天华航宇科技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随机动力模拟技术及应用余志武(中南大学),蒋丽忠(中南大学),陈克坚(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朱志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巍(中南大学),宋建平(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二等奖工程建设组深基础自平衡法承载力测试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龚维明(东南大学),戴国亮(东南大学),易教良(南昌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施峰(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薛国亚(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高文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二等奖工程建设组大容量高效离心式空调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刘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尚敬(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张治平(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李宏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钟瑞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周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节能协会二等奖工程建设组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张寅平(清华大学),李景广(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莫金汉(清华大学),熊建银(清华大学),陈栋梁(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新轲(清华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二等奖。
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180225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20180225清华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览表(1980-2017年)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金峰(1),安雪晖(2),周虎(3),水利水电2017 工程系(1) 刘宁(4) 共6人共3个单位2. 电力线路行波保护关键技术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董新洲(1),施慎行(2),王宾(3) 电机系(1)2017 装置共4个单位共6人2017 3. 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闵勇,陆超,陈磊,韩英铎,徐电机系1. 堆石混凝土坝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飞4.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康飞宇(1),李宝华(3),黄正宏深圳研究2017 墨烯材料材(4),贺艳兵(5),吕伟(6) 共6生院(1),料学院人共3个单位 5. 滤波器专用项目 6. 广域宽带协同通信技术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曹必松(1),魏斌(2),郭旭波(3),物理系(1)2017 共2个单位李宏成(5),李博(6) 共6人2016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陆建华(1),陶晓明(3),冯伟(5) 电子系共6人共3个单位7. 支持服务创新的可扩展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徐恪(1),尹霞(2),吴建平(5),计算机系2016 交换关键技术、系统及产业赵有健(6) 共6人共3化应用个单位8. 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脱硝关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俊华(1),郝吉明(2)共6人环境学院2015 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共5个单位9. 面向社区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郑纬民,武永卫,舒继武,余计算机系2015 储系统宏亮,陈康,姜进磊10. 高能效动态可重构计算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魏少军(1),刘雷波(2),尹首一微电子所2015 系统芯片关键技术(5)共6人共4个单位计算机系2015 11. 机载系统综合化的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朱纪洪(1),刘凯(6)共6人及装置专用项目共4个单位钱可元(2),韩彦军(3),电子系2014 12. 调控光线行为的三维自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罗毅(1),学曲面构建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李洪涛(5)共6人共2个单位环境学院2014 共3个单位土木系2014 13. 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岳东北(2),聂永丰(5) 共6人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14. 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防渗加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魏亚(5) 共6人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共4个单位固成套技术及装备2013 15. 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张建民,张嘎,胡黎明,侯文水利系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峻,冯大阔,张雷2013 16. 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克强,王建强,罗禹贡,李汽车系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及升波,郑四发,杨殿阁应用17. 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过渡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吴建平(1),崔勇(2),李星(3),计算机系2013 术及其应用徐明伟(4) 共6人共3个单位建筑学院2013 18.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付林(1),李岩(5) 共6人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高钟毓(1),韩丰田(2),吴爱萍(3),李冬梅(4),齐京(6) 共6人20.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戴琼海(1),季向阳(2),刘烨斌装置(3),曹汛(4) 共6人19. 航海陀螺仪及其制造技术21. 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聂建国(1),樊健生(2),陶慕轩新技术及其应用(3),温凌燕(5),卜凡民(6) 共6人22. 微结构化工传质设备及其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骆广生(1),吕阳成(2),王玉军业应用共4个单位精仪系2013 共2个单位自动化系2012 共3个单位土木系2012 共2个单位化工系2012 (3),王凯(4),徐建鸿(5) 共6共2个单人位2012 23. 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王祥珩,王维俭,王善铭,桂电机系技术及应用林,孙宇光,毕大强2012 24. 面向海量用户的新型视频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尹浩(1),邱锋(2),林闯(3) 共信研院发网络6人共3个单位2012 25. 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尤政,邢飞,张高飞,陈非凡,精仪系术丁天怀电子系2012 共3个单位化学系2011 共3个单位精仪系2011 共3个单位计算机系2011 孙长征(2),熊兵(3) 共26. 高速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罗毅(1),及其与电吸收调制器单片集6人成光源,段炼,27. 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邱勇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王立铎,张德强共6人,王晓峰共628.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超级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尤政电容器及其实现人,刘永进,29. 特征敏感的三维模型几何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胡事民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理技术及应用张国鑫共6人共3个单位,殷柳国,詹航院2011 30. ****LDPC编码技术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陆建华亚锋,裴玉奎共6人共3个单位2010 31. 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康克军,林郁正,刘以农,胡工物系海峰,李元景,程建平32. 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欧阳明高,陈全世,卢青春,汽车系2010 动力系统及其系列化车型应张俊智,李建秋,高大威用双折射和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书练,刘维新,宗晓斌,张精仪系2010 33. 光学元件内应力、学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的新原毅,金国藩理和仪器2010 34. 运动汽车噪声综合识别及控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连小珉,郑四发,杨殿阁,罗汽车系制技术禹贡,李克强,王建强高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唐国翌共6人深圳研究2010 35. 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热量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生院技术共4个单位,张永红共6人医学院2010 36. 小动物多模态光学分子影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白净成像方法与系统共2个单位膜组件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陈翠仙,李继定,蒋维钧,张化工系37. 渗透汽化透水膜、2009 应用技术立平,秦培勇38. 微波通信用高温超导接收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曹必松,张晓平,魏斌,郭旭物理系2009 端波,郜龙马,朱美红建筑学院2009 39. 适用于西部干燥地区的间接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江亿,于向阳,谢晓云蒸发冷水机40. 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伯明,孙宏斌,吴文传,郭电机系2008 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庆来,汤磊,王鹏材料系2008 41. 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骨修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崔福斋冯庆玲材料李恒德俞兴蔡强共2个单共6人位42. 基于网络融合的流媒体服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戴琼海,陈峰,刘烨斌,杨敬自动化系2008 新技术钰,徐文立,尔桂花43. 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宋耀祖(2) 张冠忠(6) 共6人航院(2)共2008 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4个单位44. 血管抑制剂抗肿瘤新药的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付彦(5)共6人物设计、千克级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45. 防止配电网雷击断线用穿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何金良(5) 共6人型防弧金具、箝位绝缘子和带间隙避雷器46. 专用项目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彭应宁共4人生物系(5)2008 共5个单位电机系(4)2008 共4个单位电子系2007 共2个单位共3个单47. 中高频声表面波关键材料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潘峰曾飞李冬梅材料系2007 应用研究共6人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位48. 正交偏振激光器及基于其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书练李岩金国藩韩艳梅精仪系荡特性的精密测量仪器化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统及其应用郭继华拴强谢晓云明杨福源共6人共3个单位2007 49. 溶液式带有全热回收的模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江亿李震陈晓阳刘晓华刘建筑学院2007 50. 车用柴油发动机新型电控系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欧阳明高李建秋周汽车系2007 51. 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程京邢婉丽黄国医学院2007 设备的研制及应用亮共6人共2个单位52. 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李达成共6人方法及应用53. 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董新洲共6人线故障测距技术54. 虫类药超微粉碎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盖国胜共6人术及应用精仪系2007 共2个单位电机系2007 共4个单位材料系2007 共2个单位55.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数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杨知行杨林龚克潘长勇电子系传输技术(TDS-OFDM 材料其关键技术研究58. 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董弘吴佑寿2005 2005 2004 马振伟桂治轮宋宇宁魏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黄勇杨金龙谢志鹏马利国材料系马天周龙捷59. 基于索普卡网络结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张尧学⑴周悦芝⑵彭玉坤⑸计算机系2004 构的索普卡电脑王勇⑹共6人共2个单位60. 先进制造中空间几何尺寸测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殷纯永(精仪系)⑵郭继华(物精仪系/物2004 量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理系)⑸共6人理系⑵共2个单位61. 高放废液全分离流程萃取设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于文东周嘉贞刘秉仁备(核用离心萃取器)研究全数字电子衡器的研究与产吴秋林段五华宋崇立(4)王晓红(6)共6人62. 石英数字式力传感器及系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冯冠平(1)朱惠忠(2)董永贵核研院精仪系(1) 2003 共2个单200356. 高性能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周济王晓慧岳振星李龙土材料系57. 基于MEMS的载体测控系统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周兆英朱荣熊沈蜀王晓浩精仪系2005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业化63. 生物塑料PHBHHx 的研制与开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陈国强陈金春吴琼发系列SDH专用芯片与系统65.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66. 清华系列绿色制冷剂曹竹安胡平张增民晓懿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安继刚周立业邬海峰吴志芳向新程王立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朱明善史琳韩礼钟赵晓宇叶茂段远源67. 遥感卫星中频通用接收解调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杨知行郭兴波潘长勇系统68. 复合斜孔塔板69. 面向ISDN的并行多功能单板智能交换器70. 微小型泵及其制造测试技术研究71. 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中国TRPO流程72. 程控/手动单模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73. YHG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74. 高灵敏度、高温全息云纹光栅75. 多重优化分配泵浦掺饵光纤放大器系列76. /S 比特误码测试系统77. 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材料组成及低烧技术78. 非接触式激光调频光纤位移测量仪79. 电脑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80. NGY-2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81. 单片机智能模块式变电站监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党小川阳辉吴佑寿位生物系/化2002 工系2002 2000 2000 2000 1999 64. 统计预测时钟恢复技术及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曾烈光王瀚晟金德鹏秦电子系核研院热能系电子系三等段占庭彭建军周荣琪刘化工系瑞禧三等刘斌(1)李海萍(3)马瑛君(4) 计算机系1999 叶航军(5)崔勃(6)共6人四等周兆英杨岳叶雄英李勇熊沈蜀王晓浩二等朱永贝睿宋崇立焦荣洲核研院王建晨粱俊福刘秉仁三等张汉一潘仲琦周炳琨电子系杨今强毕可奎三等钱易陈吕军沈英鹏环境系胡纪萃汪诚文三等戴福隆谢惠民石玲卿新林力学系邹大庆王国韬三等彭江得刘小明唐平生姜新电子系范崇澄周炳琨三等杨知行阳辉柴燕杰姚彦电子系二等桂治轮李龙土张孝文王雨材料系孙红飞高素华三等田芊章恩耀徐左郑刚精仪系李达成梁晋文三等李树青吴伯新陈计算机系1996 永康方棣棠共6人三等温诗铸黄平雒建斌邹茜精仪系孟永钢四等黄慎仪胡家为齐联徐祖能清华大学1996 1996 1996 1997 1996 1997 1997 1998 1998 1998 共3个单位精仪系1999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控系统82. 内弯弧形筋片扁环填料83. 光/热效应型光盘读、写、擦除技术及系统84. 制造陶瓷核燃料UO2微球的全胶凝工艺85. 激光扇面法直接实时测量侧滑角的方法和系统86. 双一次风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87. 阳极氧化制造可膨胀石墨技术88. 镜板平面度测量仪89. 温度补偿型光频分复用鉴频器90. 运动姿态测量方法及装置91. 旋涡内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92. 新型反射式声显微镜93. 高双折射光纤拍长测试装置94. 高能等离子喷涂厚陶瓷涂层技术95. 具有交互和自学功能的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和方法96. 磁盘盘片平面度测量仪97. 并联柴油发电机组的电压、转速和均分功率的最优控制系统98. SCD-2双差动声光频移二维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马建成张文奎清紫光集团1996 四等费维扬温哓明房诗宏张宝化工系二等徐端颐潘龙法周精仪系1995 兆英陆达裴京共2个单位共6人三等徐志昌张萍唐亚平张富宏核研院1995 三等李达成孙培懋季精仪系(2)1995 仰东\’ 张中华\’ 郭继光\’ 马等彬\’ 四等傅维镳何裕昆周明力学系1995 德唐林韩洪樵共2个单位共6人三等刘秀瀛沈万慈康飞材料系1993 宇刘英杰李友国共2个单位共6人四等刘兴占梁晋文何真周炳琨三等殷纯永宋云峰梁晋文郭继精仪系华沙淑华三等曹柏林(1)吴学安(5)共6人热能系1992 共2个单位三等陈戈林胡思正罗淑云李德电子系杰申忠明张克潜三等廖延彪陈国霖吴庚生王杰共6人共6人电子系共2个单位共2个单位四等曹芒李达成王佳赵洋张恩精仪系耀四等王仲鸿吴壬华韩英铎王敏刘文华四等沈熊于和生王宗森力学系1992 电机系1992 1992 1992 三等张冠忠赵文华贺勇力学系1992 四等夏莹吴志彪王世琴计算机系1992 1992 1992 精仪系1993 1993 四等张汉一柴燕杰谢世钟孙波电子系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激光多普勒测速仪99. 计算机磁盘精密带式振动研抛机100. 大速差同向或旋转射流火焰稳定方法及通用煤粉燃烧器101. 减小抖动正码速调整技术及其新型复接设备10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温快速热处理技术与设备103. 反应堆控制棒步进式水力驱动系统104. 语音输入电话自动查号系统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二等钱佩信侯东彦陈必贤林惠旺马滕阁李志坚二等吴元强王大中胡月东董铎三等胡起秀方棣棠蔡莲计算机系1990 红吴文虎共5人105. 二异辛基硫醚萃取金、银的工艺106. 切削过程声发射刀具监视(控)装置与方法107. 测量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的光学装置108. 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煤粉燃烧器109. 用于云纹干涉法的闪耀衍射光栅及其试件栅的制备工艺110. 高耐磨性、高韧性复合Si3N4陶瓷刀具111. 一种微机化现场动平衡仪112. 具有新型选择性吸收涂层与连集管的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管113. 同位素数字直读式厚度计114. 超声多普勒牲畜妊娠检诊仪115. 新型中碳和中高碳空冷贝氏体钢116. 塔型立构件在萘氧化制苯酐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三等王泽民四等沈以鸿(2)共2人核能所共2个单位二等方鸿生郑燕康陈秀机械系1987 云赵如发共6人共5个单位二等金涌俞芷青张礼化工系1987 1988 电机系(2)1988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傅承诵戴福隆共3力学系1989 人衷待群江作昭刘兆男4人三等殷志强吴家庆史月艳王凤春共2个单位仪系共2个单位电子系1988 二等苗赫濯马德金罗振壁材料系/精1988 三等韦文林严普强共精仪系(1)1988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席德立华亭亭廖史书唐晋赵义云丛进阳四等张伯鹏罗振壁徐家球郑力汤晓薇四等金观昌章伟宝共3力学系1990 人二等徐旭常王云山金茂庐共2个单位热能系1989 精仪系1990 共2个单位化工系1990 核能所1990 微电子所1990 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四等王先逵段广洪雷源忠精仪系郑维智罗以松朱企业二等傅维镳韩洪樵共8力学系1990 人二等曾烈光冯重熙电子系1990 共5个单位1991 序号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主要完成者完成单位/年度完成人所在单位硫化床反应器中的应用117. 模型法码速调整数字复接技术及其复接器118. 双床沸腾炉119. 造型材料发气性测试方法及仪器120. 低温烧结PZT陶瓷及独石压电陶瓷变压器121. 两自度肌肉电控制前臂假肢122. 自存贮液晶大表格汉字、字符显示装置123. 引射式平焰烧嘴124. 硫化床燃烧脱硫剂125. 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126. 三自度支撑系统扇叶动平衡机127. 铁红金圈结晶釉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国家发明奖共5人二等曾列光冯重熙三等张绪袆(1)胡震岗(5)共5人三等余笃武于震宗共2个单位电子系1987 热能系(2)1987 共2个单位机械系1987 1987 三等李龙土邓维体张孝文化工系刘玉顺孙红飞三等张济川黄靖远林喜精仪系1987 荣严普强付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