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干扰生态学.ppt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森林的砍伐不仅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而 且还对河流整个流域的径流造成影响,使河流的水文 特征改变。
人为干扰具有广泛性、多变性、潜在性、协同性、累
积和放大性等特征和性质。
第七章
干扰生态学 与
恢复生态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fff
7.1 干扰生态学
预习问题

干扰(disturbance) 干扰的性质及其含义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osystem)的
特征
干扰生态学
7.1 干扰及其生态学意义 7.1.1 干扰的定义、类型及性质
1. 干扰的定义
干扰生态学
3. 干扰的性质
干扰的分布、频率、尺度、强度和出现的周期成为影
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重要方面。干扰的一般性质
可以概括为表7–1。 (1)具有较大的相对性
自然界发生的同样事件,是否对生态系统形成干扰不
仅仅取决于干扰本身,同时还取决于干扰发生的客体。
对干扰事件反应不敏感的自然体,或抗干扰能力较强
由干扰的重复间隔的倒数来测定
受干扰的面积,每次干扰过后一定时间内景观被干 扰的面积
干扰事件对格局与过程,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的影响程度 对生物有机体、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对其它干扰的影响(如火山对干旱;虫害对倒木)
干扰生态学
(2)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如病虫害的发生,对于种群—→是一种严重的干扰行
干扰(disturbance) :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
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
常”范围的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 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 害或发生改变。
干扰被认为是影响群落结构和演替的重要因素。
与扰动(perturbation)、胁迫(stress)等相近。
为,从生态系统的尺度—→是一种正常的生态行为。
(3)干扰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使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加速或倒退。 如森林火灾发生过后,森林发育不得不从头开始,可 以说火灾使森林的演替发生了倒退;但又可以说火灾 促进了森林系统的演替,使本该淘汰的树种加速退化, 促进新的树种发育。 而通过合理的生态建设,如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 耕还林、引水灌溉等,可以使其向反方向逆转。
干扰生态学
干扰生态学
3. 采樵
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则是破
坏了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4. 狩猎和捕捞
狩猎是一种特殊的干扰方式。人类以经济和食用为目的
的非计划性狩猎,尤其是对种群数量很少的濒危动物的 捕杀,将会严重破坏动物种群的生殖和繁衍,甚至造成 物种的灭绝。
对水生生物资源的适度捕捞,可保持水产品的持续利用。
问题发生,如森林被大量砍伐后,不仅导致森林植被的退 化、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的变化,还会造成因生物环 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2. 采集
据统计,全球80%的人口依赖于传统医药,其85%与野生
动植物有关。例如,美国用途最广泛的150种医药中, 118种源于自然,其中74%来源于植物,18%源于真菌。
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
目前研究较多、较公认的是草原放牧干扰的生态学意
义。适度放牧即轻度干扰能促进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 生产力提高(盛连喜等,2002)。
干扰生态学
7.2 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
7.2.1 传统劳作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1. 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
始于大约1万多年前的早期农业。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
干扰生态学
2. 干扰的类型
1)干扰类型的分类方法
按来源: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人类的生产活动 依据功能:内部干扰:长时间内发生的小规模干扰, 对生态系统演替起到重要作用。 外部干扰:短期内的大规模(如火灾、砍伐
等)干扰,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依据机制: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根据传播特征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干扰生态学
2)常见的干扰类型
(1)火干扰
(2)放牧
(3)土壤物理干扰
(4)土壤施肥
(5)践踏 (6)外来物种入侵 (7)其它干扰类型
洪水泛滥、森林采伐、城市建设、矿山开发和旅游等也是
人们比较熟悉的人为干扰,它们对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和 过程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人为性。
从物种的角度—→能引起物种变异和灭绝的事件就可 以认为是较大的干扰行为。
干扰生态学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7.1.2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从积极的角度看,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
三点:
1. 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干扰往往始于系统的局部,其作用特征首先是斑 块化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时空异质性。 斑块的出现可增加环境异质性——→可增加物种 多样性,有利于系统的自然演化。
的生态系统,往往在干扰发生时,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这种干扰行为只能成为系统演变的自然过程。
干扰生态学
表7–1 干扰的一般性质及其含义
干扰的性质 含 义 分布 包括地理、地形、群落梯度
频率 重复间隔 周期
预测性 面积及大小 规模和强度 影响度 协同性
一定时间内干扰发生的次数 频率的倒数,两次干扰之间的平均时间 与上述类同
干扰生态学
2. 干扰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的物种一般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
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因为不稳定的群落中常 生活着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忍受高死亡率的物种。
不稳定的群落常常具有较强的恢复力。
3. 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干扰对生物群落中生物间各种生态关系的影响是极其
干扰生态学
(4)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
干扰常常在一个较大的景观中形成具有一定的大小、
形状不协调的异质斑块—→可能导致景观内部异质性 提高。
(5)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在景观尺度上—→往往是指能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 突发事件,
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对种群或群落产生影响的突发 事件就可以看作干扰,
但是,在种群繁殖前的大量捕捞,则会导致种群生殖年 龄提前,个体小型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等。
干扰生态学
干扰生态学
7.2.2 环境污染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最主要的直接干扰方式。
7.2.3 不断出现的新干扰形式
如旅游、探险活动等,这些干扰也都对自然生态环境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还会产生许多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