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解一元一次方程学案(去分母)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种方法——去括号与去分母。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小组讨论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去括号与去分母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自学过程:1.回顾:解方程 )1(9)14(3)2(2x x x -=---2.探究新知:预备知识:通分32、21、71、1,通分后 ⑴.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一,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
设这个数为x ,可列出方程: 观察你列出的方程,思考怎样能把分数系数转化成整数系数?直接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转化成整数系数解方程我们把分数系数应用等式的性质,转化为整数系数,这个过程叫 。
⑵.例题: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需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在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任务。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都相同,具体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⑶.我们一起做:3123213--=-+x x x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
自主测评:1.解方程312148x x-+-=,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2(x-3)-(1+2x) = 1 B .(x-3)-(1+2x)= 8 C .2x-3-1-2x= 8 D .2(x-3)-(1+2x)=82. 将方程0.0210.110.030.6x x ++-=中分母化为整数,正确的是( )A .2110110036x x ++-= B .21001011036x x ++-= C .2100101136x x ++-= D .210101136x x ++-= 3.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出每副网球拍和每副乒乓球拍的单价.当堂达标:1.方程16(1)13x--=去括号后,得( ) A .6221x -+= B .6226x -+= C .1613x--= D .621x --=2.代数式12x -与326x +的和是 1,则x= . 3.方程24153x x -+=-的解也是方程|8|x b -=的解,则b= . 4.解下列方程: (1)2211632x x x -+--=+ (2)0.40.950.030.020.520.03x x x+-+-=5. 仔细观察下图,认真阅读对话:6.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8天过完成,乙单独做需l2天完成,丙单独做需24天完成.甲 乙合作了3天后,甲因事离去,由乙、丙合作,问乙、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根据以上对话内容,求小明买了多少枚 5 元的邮票.。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进一步学习”,具体聚焦于“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关键知识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为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否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能否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能否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去括号与去分母。
2. 学习新知:首先,讲解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其次,讲解去分母的方法和意义,同样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练习、讨论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学生应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教案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初级中学——周友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3).会处理分母中含有小数的方程。
2、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3).多表扬、多鼓励、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①不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加括号。
)教学活动流程:活动1:复习回顾——活动2:典故引入解含有分母且方程一边是多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活动3:突破难点,去分母时多项式一边要添括号——活动4:典例精讲,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要添括号——活动5:突破多项式分子添括号难点,评选最优互助组——活动6:如何查错。
——活动7:学生练习演板, 学生点评。
——活动8:归纳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各步变形时的注意点——活动9:实战演练竞赛快准解方程——活动10:拓展,解含小数的方程——活动11:反馈化整得——活动12:教学小结——活动13:在乐曲中完成作业第98页练习,习题第3题。
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1、解方程①7X=6X-4 ;②8-2(X-7)=X-(X-4)鼓励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自主完成解题,看哪组同学全对的人数最多。
从简单到复杂,巩固所学的解方程知识为去分母做铺垫,并让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0,5与15 4,6与9二、典故导入,激情引趣,探索新知:1、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书中记载了许多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数是多少?【师】你能帮古人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这个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对解方程的步骤有整体的了解及熟练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进一步体会去括号法则;2、合理地进行方程的变形,体会利用方程的特点灵活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探索意识,让学生在解题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
去括号法则是什么?2。
等式的性质2内容是什么?3。
5、2、3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6、3、8的最小公倍数是什么?4。
通过上几节课的探讨,我们得出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问):(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解方程 :2-2(x-7)=x-(x-4)解:去括号,得 2-2x+14=x+x+4移项,得 -2x-x-x=4-2-14合并同类项,得 -4x=-12系数化为1,得 x=3二、新课探究1、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书中记载了许多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2、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数是多少?能不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分析:像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
解:设这个数为x ,则列方程得问题(1):你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解法。
);(2):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① 直接用分数系数合并同类项② 利用等式性质去分母由等式的性质2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这个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42,所以我们可在方程两边同乘42,把分母去掉。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赵宏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决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内容:1. 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 去分母的方法及步骤。
3. 方程的解及解的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去分母的方法及步骤。
2. 教学难点:去分母时,如何正确处理方程中的括号和系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去分母的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含分母方程的解法。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如何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解一个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总结解题方法。
3. 讲解示范:讲解去分母的方法及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含分母方程的技巧。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探讨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去分母方法在解含分母方程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去分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去分母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九、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2. 练习题:提供一些有关去分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把实际问题建成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3、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及辉煌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及辉煌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重点: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四、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目前初中数学主要分成代数与几何两大部分,其中代数学的最大特点是引人了未知数,建立方程,对未知数加以运算.而最早提出这一思想并加以举例论述的,是古代数学名著《算术》一书,其作者是古希腊后期数学家—“代数学之父”丢番图.2、丢番图的墓志铭:“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人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请你列出方程算一算,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分析:设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为x岁,由题意可列方程(学生独立做,老师再用去分母的方法做)(二)学生自主学习1 看教材99页到100页2尝试练习3x+ =3-(做完后认真检查,再与书上对照)(1)(2)3 练习解方程(1)(2)(三)反思提高1 如何去分母?2 去分母应注意什么?3 数学小诊所:小马虎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应怎么改正?解方程=1-解:去分母2(2x-1)=1-4x-1去括号4x-1=1-4x-1移项4x+4x=1-1+1合并8x=1系数化为1 x=84 再练习教科书第101页练习(1)(2)(1)(2)(四)小结:问题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1)(2)(3) (4) (5)(五)作业:必做题:第102页第3题选做题:教科书第103页习题3.3第15题(不能完成的学生抄一遍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巧。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解方程》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方程方法,这一节将重点介绍如何去括号和去分母。
去括号和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
这一节的内容不仅为后续的方程求解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函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的内容时,需要具备基本的代数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出错。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节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引入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概念。
6.2.4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77号选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求下列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把几个数的质因数写出来,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所有质因数的乘积。
如果出现重复的质因数,取最多的那组数,不重复的质因数都要乘上去。
)(1)2,3; (2)2,4,5。
2、目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未知数系数化为1。
3、解方程:(1)()212=--x (2)()2115=+-x (二)探究互助:解方程 131223=+--x x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独立完成。
)思考 :1、通过两种方法比较,你认为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2、如何去分母?去分母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去分母时,方程的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母去掉。
应注意:(a)所选的乘数是方程中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应遗漏;(b)用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乘方程的两边时,不要遗漏方程中不含分母的项;(c)去分母时,要把分子看作是一个整体,若分子是多项式,则一定要加括号.(三)训练提升:例3 解方程:提问(1)第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2)怎样去分母,这有什么根据?(3)去分母后会出现怎样的需要注意的问题?(4)下面还有怎样的步骤? (学生独立完成)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要加上括号;②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有时可反之,同时要注意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③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移项一定要变号,不移不变;④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成一项,方程化为ax=b (a ≠0)的形式; ⑤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注意除数不能为0,不要把分子、分母颠倒。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4.5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目标导学:
1. 说出方程两边去分母的依据和具体做法;
2. 能够求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列出简单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会求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难点: 方程中同时具有含分母与不含分母项的变形.
自 学 质 疑 学 案
走 进 探 知 园
1.你能利用多种方法求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吗?试试看,哪种简单.
.)1(4
1)3(71+=+x x
感 悟 新 知 识
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呢?每一步的根据以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可以观看视频)
运 用 新 知 识
3.方程2
143=-x 去分母得 . 4.方程14
43312=---x x 去分母得 . 5.解方程14
12
1=--+x x 有下列四步,其中首先发生错误的一步是( ) A .去分母,得41)1(2=--+x x
B.去括号,得4122=--+x x
C.移项,得1242+-=-x x
D.合并同类项,得3=x
6.解下列方程.
(1)231x x =-; (2) )3(3
1)1(21-=+x x ;
(3) 16531=-+x x ; (4) 02
4331=+--x x .
自 学 反 思
训 练 展 示 学 案
基 础 训 练
1.判断下面方程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改正过来:
(1) 13
312+=-x x 解:112+=-x x
2=x
(2)15
1251=--+y y 解:5121=--+y y
5=-y
5-=y
2.解下列方程:
(1)8345=-x ; (2)2
332-=-x x ;
(3)15123--=+x x ; (4)5
62523+=+-x x .
拓 展 提 高
★3.当x 取何值时,代数式312-x 与34
+x 的值相等?
★4.当x 取何值时,代数式3573+-x 与5
111+-x 的值互为相反数?
★5. 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2
332=---k x k x 的解是1-=x ,则k 的值是多少?
挑 战 自 我
★6.已知方程7325-=+x m x 和方程1623+=+x m x 的解相同,试求m 的值.
趣 味 数 学
★7.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有一次有位数学家问他:“尊敬的毕达哥拉斯,
请告诉我,有多少名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听你讲课?”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我的学
生,现在有21在学习数学,41在学习音乐,7
1沉默无言,此外,还有三名妇女.”算一算: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有多少名?
反 思 与 总 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