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08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08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08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08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

第七讲排除犯罪性行为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

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即构成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客观上虽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形式上好像符合某些犯罪的构成条件,但刑法不视为犯罪,这类行为就是排除犯罪性行为。

正当防卫杀人的,紧急避险破坏他人财产的(抢夺摩托车)。

执行死刑的行为,一个罪犯被判了死刑,有关的行刑人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所签署的死刑判决,对一个死刑犯来执行死刑,这就是一种合法的杀人,是一种职务行为。

竞技行为说在足球场上,互相地踢足球,在踢足球的时候,在合理冲撞的范围之内,进行铲球,将对方铲伤了,这样一种行为就是一种竞技行为,这种竞技行为,即使造成他人伤害后果,就不能按照犯罪处理。又比如你在这种拳击运动,拳击运动在互相打拳当中,把对方打死了,只要他是在按照一定的竞技规则来从事这种竞技活动,即使造成了他人死亡后果,他同样也不能按照犯罪来处理。

在手术前,让病人家属签字,有的病人手术后,在手术台上死亡。医生根据医疗的需要,对病人来进行高位截肢,把他的肢体给截掉了这是一个伤害行为,但这个伤害行为它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正当业务行为。

为什么不把这些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有的行为表面上看好像有一定的危害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还是对社会有意的行为。比如,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紧急避险是以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换取一个较大的合法利益。

一、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正当防卫是以暴制暴行为,行为合法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具体包括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等五个方面的条件。

1、防卫意图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认识(防卫认识),并希望以防卫手段制止不法侵害(防卫目的),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

下列行为由于不具备防卫意图而不构成正当防卫:

(1)偶然防卫(偶合防卫)

行为人出于不法侵害的故意而实施了加害行为,但该行为在客观上偶然地发生了防卫效果的情形。

案例1:张三,要想杀死这个李四,有一天张三就持了一把手枪,赶到李四家里面,要去杀李四,正好这个时候呢,这个李四正在家里面拿一把斧头要杀王五,正当他拿起斧头向王五头上砍下去,正当这个时候这个张三一脚踹开李四家门,冲着李四就打了一枪把李四给打死了。在客观上就解救了王五,要不是张三把李四打死,这个王五就要被李四给砍死,这就是一种偶然的防卫,在这种偶然的防卫情况下,客观上具有防卫的效果,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防卫意图。不构成正当防卫。

(2)防卫挑拨。防卫挑拨又称挑拨防卫,指行为人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从形式上看,这种“防卫”行为可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但因不法侵害由挑拨者故意诱发,挑拨者主观上不仅不具备正当的防卫意图,反而是出于侵害意图,因此其所谓的防卫实质上是有预谋的不法侵害行为。对防卫挑拨要予以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刘某与邻居张某不和,并有时厮打,刘某与其妻子商量:“要教训姓张的。”其妻说:先打人的无理,咱不能先动手,将来不好办,想办法让姓张的先动手。”一天,刘某在公共厨房把张家煮好的稀饭锅打翻,烫伤张某妻子的脚。张某在气愤之下,用锅盖把刘某的头打破,刘某遂用一根扁担将张某打到在地,造成重伤。

(3)相互斗殴。指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非法意图而发生的相互侵害行为,实践中的相互殴斗行为即属于此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非法侵害的一方已经放弃侵害,例如宣布不再斗殴或认输、求饶、逃跑,而非法侵害的另一方仍穷追不舍,继续加害。此时,由相互斗殴变成单方侵害,被侵害的一方为制止对方的进一步加害而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成立正当防卫。

(4)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2、防卫起因

不法侵害。不能对任何合法行为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例如,不能对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公民依法扭送犯罪嫌疑人行为、执法人员依法拘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实行防卫。

(1)不法侵害行为是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客观存在不法侵害,而不是行为人所臆想或推测的。

不具备防卫起因而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

假象防卫,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发生错误认识,把实际上本不存在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而实施所谓的正当防卫行为,给他人造成无辜损害的行为。

被告人王长友一家三口入睡后,忽听见有人在其家屋外喊叫王与其妻名字。王长友便到外屋查看,见一人已将外屋窗户的塑料布扯掉一角,正从玻璃缺口处伸进手开门闩。王即用拳头打那人的手一下,该人急抽回手并跑走。王长友出屋追赶未及,亦未认出是何人,即回屋带上一把自制的木柄尖刀,与其妻一道,锁上门后(此时其十岁的儿子仍在屋里睡觉),同去村书记吴俊杰家告知此事,随后又到村委会向大林镇派出所电话报警。当王与其妻报警后急忙返回自家院内时,发现自家窗前处有俩人影,此二人系本村村民何长明、齐满顺来王家串门,见房门上锁正欲离去。王长友未能认出何、齐二人,而误以为是刚才欲非法侵入其住宅之人,又见二人向其走来,疑为要袭击他,随即用手中的尖刀刺向走在前面的齐满顺的胸部,致齐因气血胸,失血性休克当场死亡。何长明见状上前抱住王,并说:“我是何长明!”王长友闻声停住,方知出错。

假想防卫是由于行为人对事实认识的错误而发生的,因此在实践中应依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来解决。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对方可能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有过失,应对其假想防卫所造成的损害负过失犯罪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不应预见到对方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无罪过,其假想防卫造成的损害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3、防卫对象

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本人。应当注意的是,对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等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行为,原则上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应当加以一定的限制。即在遇到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时,如果明知侵害者是无责任能力的人并有条件用逃跑等其他方法避免侵害时,则不得实行正当防卫;如果不知道侵害者是无责任能力人,或者不能用逃跑等其他方法避免侵害时,才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案例4:曹某的邻居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时由其母亲看管。1999年1月8日17时许,张某在其母一时疏忽之时,溜出家门,看见曹某年仅7周岁的儿子独自玩耍,忽然拿起菜刀向曹某之子砍去。曹某下班回家,看见张某拿着菜刀正在追赶自己儿子,在极度惊恐中,为使儿

子免遭不测,顺手拿起一根铁棍,追过去将张某打倒在地,张某立即不省人事。这时张母闻声出门,将张某送至医院,经检查为轻度重伤,不久治愈出院。

对于动物侵害的防卫问题

(1)来自无主动物的侵害,如饿狼咬人等,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不法侵害,打死侵害的动物,也属于一种自然行为,这种行为不具备刑法学上的意义,不属于正当防卫行为。

(2)对于动物被人唆使而侵害他人的,如唆使自己的狗去咬伤行人,这种情况下动物被作为不法侵害的工具,对动物予以反击的,实际上是对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应该认定为防卫行为。对唆使人反击的,也是正当防卫行为。某甲看见自己的仇人某乙,即唆使其狗去咬某乙,某乙捡起一块砖头向某甲打去,造成某甲重伤,某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狗是犯罪工具。

(3)对于国家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侵害或有主动物的自发损害,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抵抗、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反击行为如果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应以紧急避险的原则处理;如果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如并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反击行为,或反击行为给动物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所保护的权益等,行为人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防卫第三者

一般包括一下两种情况:第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避免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迫使不法侵害停止的,以紧急避险论处。例如,某甲面临杀人犯某乙持刀追赶的情况,逃避途中忽遇某乙幼子,遂将某乙幼子踢倒,以求某乙救护儿子而放弃杀人行为,甲的行为即属于紧急避险。再如行为人在面临不法侵害人的围堵时为求脱身,奋力抢过不法侵害人的孩子,以此为要挟喝令不法侵害人退开,脱险后放走该孩子,这样的行为亦属紧急避险。

第二,防卫人将无辜的第三者误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是正当防卫中的认识错误,应按假想防卫的原则处理。如果行为人有过失,其过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根据刑法规定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的,以过失犯罪论处;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或虽有过失但造成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却不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应以意外事件论,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4、防卫时间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这段时间。

第一、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一般来说,侵害行为已经“着手”。但实践中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法侵害尚未着手实行,但合法权益已直接面临侵害的危险,不实行正当防卫就可能丧失防卫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案例6:被告人:秦某,男,某县商业局保卫干部。1994年2月16日晚7时,秦某从单位回家途中,与邻居刘某相遇。刘急促地说:“大哥,快上我家去看看吧,有几个醉鬼在我家闹,在砸我家电视。”秦某听后即随刘来到刘家,进屋后,秦某对正在滋事的何某、王某说:“你们是哪的?到这闹什么?”在外屋的何某上前推了秦某一下,秦某说你要干什么?”这时王某手持菜刀,向秦某逼来,秦某退至室外,抽出手枪对持刀逼来的何王二人说:“把刀放下!”何王二人非但不听,反而大骂:“拿那玩艺唬谁!”同时持刀向秦某扑来。在相距两米远时,秦某向王某下部打了一枪,王仍继续举刀扑向秦某,秦又打第二枪,王某当即倒地身亡;此时何某也拿了一把刀向秦某扑来,秦某令其把刀放下,何不听。双方距两米左右时,秦某向何某下部打了一枪,何某捂腿瞬间又挺身上前,在往前扑时将刀抛出砍秦。何某在抛刀之际,秦某照其下部又打第二枪,何某当即捂肚子倒下,秦某让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民警到现场后将何某送到医院,何某当晚死亡。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第二、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或排除。比如抢劫罪犯已打昏物主抢得某种财物,但他尚未离开现场,在这种情况下,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可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应视为不法侵害还没有结束。

从司法实践中看,不法侵害的结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侵害者自动中止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者已经被制服;已经丧失侵害能力;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无

法挽回。

不具备防卫时间条件的情况:防卫不适时防卫包括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两种情况。

(1)事前防卫:事前防卫是指在不法侵害开始之前即对侵害人采取反击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某甲与某乙有仇,某乙曾扬言要收拾某甲。一日,某甲发现某乙扛着一把铁锨向自己走来,便认为某乙有可能要伤害自己,于是便在某甲路过自己身边时猛然持砖头将某乙砸成重伤。

(2)事后防卫(事后加害):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确实已经结束之后,行为人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打击行为。事后防卫实际上大多是报复性的侵害,对于报复性的事后防卫,构成犯罪的应以故意犯罪论处。例如,某甲骑车不慎撞倒某乙,某乙即对某甲拳脚相加,某甲道歉、求饶均无济于事。某乙将某甲痛打一顿后扬长而去。某甲怒火中烧,从旁边商店买了一把菜刀后追上某乙,猛然在背后向某乙砍去,致某乙重伤。某甲的行为即属于激于义愤的行为,而不是防卫行为,对其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5、防卫限度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标志。

1979年刑法规定:“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现行刑法规定:“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伤、死亡

(2)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在性质、手段、强度、损害进行比较,如果没有明显悬殊,均属于正当防卫。但如果防卫行为在性质、强度等方面,尤其是损害结果上明显超出了不法侵害行为,比如,行为人盗窃500元钱,为了抢回被盗窃的钱,犯罪分子打死或者打成重伤,这就属于防卫过当。

不具备限度条件:防卫过当

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在主观上,行为人对其过当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害具有罪过。至于罪过形式,一般认为包括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三种情形,而不包括直接故意的情况。因为正当防卫目的和犯罪目的,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不可能同时并存。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防卫过当的定罪;一是防卫过当的量刑。对于防卫过当确定什么罪名,理论界一般认为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罪名,不能将防卫过当行为笼统地定为“防卫过当罪”,而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构成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就定过失重伤罪、过失致死罪,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定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特殊防卫问题(不受防卫限度的要求)

特殊防卫,有的称无限制防卫,或者无过当防卫,是指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正当防卫情况。

当然,这种防卫权的行使,虽然没有限度条件的要求,但却有严格的法律限制的,除了应当具备防卫的意图、防卫的起因、防卫的对象、防卫的时间条件外,(比如,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已经结束后,行为人将不法侵害人杀死杀伤的,就不适用上述规定,而是一种事后防卫,)更重要的是这种防卫仅仅针对特定的犯罪,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

1、犯罪行为,

2、暴力犯罪,

3、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据此,对以下几种不法侵害行为不适用特殊防卫:(1)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2)轻微暴力犯罪或者一般暴力犯罪;(3)并非对于任何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进行防卫都适用上述规定,只有当暴力犯罪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才适用

上述规定。另外,应当注意的是,适用特殊防卫也并不限于刑法条文所列举的上述犯罪,还包括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抢劫枪支弹药、劫持航空器等。

(四)私设电网

公安部《关于严禁在农村安装电网的通告》中规定,严禁私人安装电网圈拦房屋、园地、禽舍等。如有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发生人身伤害或电死人命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2年11月,被告人杨贵根发现小偷从窗户进入自己卧室,偷走现金700元。为防止小偷再次入室行窃,便决定采取防盗措施。2002年月12月5日,杨贵根将房间内一个灯头上的火线接到卧室窗户的铁条栏杆上,该栏杆共有铁条六根,五竖一横,通电后即形成电网。安装电网后,杨外出时即会开通电网,锁上房门,并且将大院的门也锁上,自信一般人不能进入院内,接触不到电网,因而既未设置任何危险标志,也没有与任何人讲述过安装电网之事。

2003年5月的一天,杨贵根妻子外出时只是将院门掩上,忘记锁上院门。下午3时许,邻居杨新苟9岁的儿子杨小宝与其弟杨舒等三人,见杨贵根家的院门未锁,便推开院门进入院内玩乒乓球。突然,乒乓球从窗户飞进杨贵根的卧室,杨小宝爬上窗户,欲捡球,双手一碰到窗户上的铁栏杆就触电,当即身亡。后经检测,杨贵根家窗户上的六根铁栏杆均带有220伏电压。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杨贵根为防盗窃私设电网,致人死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杨贵根的行为构成以私设电网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杨贵根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伍某因自家稻田常在夜间被野猪侵害,就在稻田边私设一条电网,用于防止野猪侵害田中的稻谷。2002年7月16日晚,伍某将电网铁线钩接在通往自家中的照明电线上,而在当晚,同村人伍某到该地段抓石磷时,不幸触碰到该电网导致死亡。行为已构成过失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的本质在于,当两个合法权益相冲突,又只能保全其中之一的紧急状态下,法律允许为了保全较大的权益而牺牲较小的权益。虽然造成了较小的权益的损害,但从整体上说,它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这种行为不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应当受到鼓励和支持。

1、避险意图

避险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所谓正当避险意图,是指避险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手段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避险意图中包含有避险认识和避险目的两部分内容。避险认识要求行为人在紧急避险时,必须认识到存在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这种危险只能以紧急避险的方法来排除,还要认识到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可以达到避险目的。避险目的要求行为人实施避险行为只能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利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2、避险起因

避险起因是指存在着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危险。一般认为,危险的主要来源主要有四种:自然力量产生的危险,如火灾、水祸、风暴、塌方、地震、海啸等。

第二、动物的侵袭产生的危险,如恶狗咬人、野兽冲撞、毒蛇袭击等等。对动物的侵袭,如果打死的是无主动物,不涉及法律问题,也当然不属于紧急避险行为,只有打死打伤属于特

定人的动物时,才属于紧急避险。另外,如果有人利用动物来达到侵害他人的目的,如驱使狂犬撕咬他人,则防卫人打击动物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当然,在面临动物的侵袭时,如果无法抵抗该动物的侵袭,也可以采取其他避险方法,比如,破门逃到他人的房间等,这种情况也属于紧急避险,而不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破坏私人财物。

第三、疾病、饥饿等生理原因产生的危险。例如,家长为了急救生命垂危的儿童,私开他人汽车将病儿送往医院,则属紧急避险。在荒原、森林或沙漠中迷路的饥渴难忍的旅行者,在物主不在的情况下私取路边房屋中的饮食,也属于紧急避险,不能算偷窃

第四、非法侵害行为。有责任能力的违法犯罪行为,无责任能力的危害社会行为,都会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在不得已情况下,都可以采取紧急避险。

3、避险时间

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危险正在发生。危险正在发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已经发生的危险将立即造成损害,二是已经发生的危险正在造成损害但尚未结束。紧急避险只能在危险已经出现而又尚未结束这一时间段内进行。由于危险的来源不同,其发生和结束的时间也不一样:对于人的侵害行为,正在发生的危险是指违法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行尚未终止;对于自然灾害,正在发生的危险是指自然灾害已经酿成、不可避免,并且尚未被人力所控制或自然消失;对于动物的侵袭,正在发生的危险是指动物未被打死、制服或逃遁;对于人的生理疾患,是指疾患已经发生、对身体和生命造成的危险尚未消除。

4、避险对象

紧急避险针对对象是合法的第三者。但并非任何第三者的合法权益,都可以作为紧急避险的对象。作为紧急避险的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必须比所保全的合法权益次要,而且它的牺牲确实可以换来较大权益的安全。如果通过对不法侵害者的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则是正当防卫。

5、避险限度

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一般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对“必要限度的认定,应掌握如下标准: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不允许为了保护财产权益,而对第三者的人身造成伤害;在人身权利中,生命是最高权利,不容许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健康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更不容许牺牲他人的生命而保全自己的生命;在财产权益中,应该用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不容许为了保护一个较小的财产权益而牺牲另一较大的财产权益;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而定,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6、避险限制

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即当危险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如果当时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险,例如有条件逃跑、报警或者直接对抗危险、进行正当防卫等,行为人却不采取,而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则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考察行为人是否迫不得已时,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危险发生时的客观情况,如危险的紧急程度、环境、时间,并结合行为人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状况,如年龄、经验、体格、主观认识条件,进行合理认定。

7、避险禁止

避险禁止,是指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就是说,在职务、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实行紧急避险。因为他们职务、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有同特种危险作斗争的法律义务,牺牲个人的利益,保护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是其工作职责的要求,不容推卸。如果负有这种特定责任的人,遇到危险时,不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见死不救,临阵脱逃,或者只顾自己逃命,这本身就是一种渎职行为。这类人员有消防队员、医生、船长、海员、防汛员、警卫员、警察、护士、军人等。

二、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情况及其处理

成立紧急避险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七个条件,如果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就不能成立紧急避险。实践中,不属于紧急避险情况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具备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而形成的假想避险

行为人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危险,误认为存在危险。对这种所谓“危险”,当然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因为它必然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无谓损失。例如,一货船夜间航行在海上,船长见有月晕,便推测必有风暴来临,是时正有海风吹过,掀起阵阵大浪,船长误认为风暴来临,已威胁船只安全,于是下令将部分货物抛入海中。一场虚惊之后,风平浪静,并没有风暴危险,这就是假想避险。其刑事责任,应当适用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首先,应排除其犯罪的故意;其次,有过失的,应负过失犯罪的责任;没有过失,是由于不能预见原因引起的,应以意外事件论,不负刑事责任。

不具备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而形成的避险不适时

避险不适时,是指违反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在危险尚未发生或者已经消失的情况下实行紧急避险的行为。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事前避险;二是事后避险,即对已经消失的危险实行所谓的“避险”。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成立紧急避险。避险不适时,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不具备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而成立的避险过当

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对于如何判断避险行为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参照上文的论述。我国刑法的规定,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避险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刑法分则也没有对避险过当规定独立的法定刑。因此,在追究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时,应当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及过当行为特征,按照刑法分则中的相应条款定罪量刑。根据《刑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避险过当行为,量刑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条文: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都是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区别亦较为明显:紧急避险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而正当防卫则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二者区别表现在: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多种多样,除了人的不法侵害外,还包括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限于人的不法侵害。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是损害与造成危险无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正当防卫则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险危险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此限制,公民只要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而不论他是否有条件采取逃跑、报警、劝阻等方法制止不法侵害。

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而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则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不明显超过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害即可。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博复习方法参考笔记-育明考博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报考分析-育明教育 一、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 2013年外语5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20人/12人2014年外语5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18人/11人

2015年外语5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20人/13人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杜老师解析: 1、各教研部(所)由导师组集体协商讨论,按招生计划150%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人选。招生计划名额较少的专业,如果生源质量好,可适当增加复试人数,但最多不超过200%。 2、我校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和定向培养博士生,学制均为3年。 3、同等学历的考生,加试科目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5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考博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马列著作选编》(有关政治经济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版。 7、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8、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复试加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试加试科目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怀超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中共中央党校各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2016中共中央党校考博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二、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每年招收博士生11人,下设国际政治以及外交学两个专业。 其中国际政治专业下设13个方向,分别是李忠杰的国际战略;宫力的大国战略以及大国关系;刘德喜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国际组织;左凤荣的大国关系以及区域安全;孙建杭的国际关系以及地区安全;李云龙的国际关系以及国际安全;高祖贵的国际安全以及中东问题。 一共有位7博导,其中李忠杰导师为外聘导师,只招收一名博士生。本专业一共有13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李忠杰(外聘),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职务:副主任。 宫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 刘德喜,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 左凤荣,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职务: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 孙建杭,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 李云龙,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职务:国际关系与台湾港澳研究室主任。 高祖贵,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职务:副所长。 三、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

1、蔡拓著:《国际关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编:《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梁守德等主编:《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4、倪世雄主编:《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5、詹姆斯·多尔蒂等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6、康绍邦等著:《国际战略学新论》,解放军出版社。 7、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下),法律出版社。 9、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刘建飞等编:《21世纪初的中美日战略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1、宫力等著:《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九州出版社。 12、康绍邦、宫力主编:《国际问题二十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3、宫力等编:《从解冻走向建交》,中央文献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鲁毅编:《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2、宫力等著:《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九州出版社。 3、康绍邦,宫力等著:《国际战略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4、高金钿主编:《国际战略学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

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考博参考书-(状元)经验心得-复试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理论考博参考书-(状元)经验心得-复试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法学理论以及政治学理论两个专业。 其中法学理论专业下设9个方向,分别是张恒山的西方法哲学以及法理学;张泽渊的法理学以及法政治学;张晓玲的人权法学;姜小川的司法原理以及法政治学;张忠军的法经济学以及法社会学。 一共有位5博导,法学专业不招跨一级学科考生;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并出版专著。本专业一共有9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法学理论: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10法理学③310西方法律思想史。复试加试科目:法政治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 三、参考书目 法学理论: 1、《法理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谷春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法制史》,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中国法律制度史研究通览》,曾宪义、郑定著,天津教育出版社。《宪法》,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许崇德、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张正钊、李元起,人大出版社。 6、《刑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7、《民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商法总论》,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赵中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侵权行为法》,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 10、《刑事诉讼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程荣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加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考博笔记-内部资料-考博参考书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伟光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探索;韩庆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研究;牛先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运用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下设薛广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下设贾建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人的学说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下设胡振良的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戴焰军的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张晓燕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宋福范的执政党意识形态研究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李俊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以及政治教化与社会认同研究。 一共有10位博导,其中王伟光导师是外聘的博导,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其他导师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本部一共有19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王伟光(兼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职务:常务副院长。

韩庆祥,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央党校,职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 牛先锋,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贾建芳,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中国化教研室主任。 胡振良,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职务: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主任。 戴焰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张晓燕,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宋福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李俊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李省龙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中共中央党校李省龙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一、专业的设置 李省龙老师的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李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李老师,李老师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向的导师。 二、考试的科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8资本论和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③30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获得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考生免考数学三外,其他考生(含同等学力考生)初试加试数学三]。复试加试科目:(除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考生外):财政学、金融学 三、导师介绍 李省龙,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经济学教研部。 李省龙,男,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现实经济问题、法经济学基础理论。 四、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 1、《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 3、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年版。 4、王东京主编:《中国经济观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007年版。 5、中央文献中有关经济理论部分。 复试加试科目一:公共财政;复试加试科目二:现代企业管理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潘云良主编:《现代企业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梁朋主编:《公共财政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4人,下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两个专业。 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下设4个方向,分别是刘悦斌的中国近代化史以及中国近代化对外关系史;韩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 一共有位2博导,本专业一共有4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14中国近现代史③314中国近现代文献和史料。复试加试科目: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研究。 三、导师介绍 刘悦斌,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文史教研部,职务:文史教研部。 韩钢,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共党史教研部。 四、参考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邓小平理论概论》,奚广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同初试。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

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设七个方向,分别是戴焰军的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张晓燕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宋福范的执政党意识形态研究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李俊伟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以及政治教化与社会认同研究。本专业一共有四位导师,其中张晓燕老师只招收一名博士,其余导师招收不超过两名,本专业一共有7个专业方向,可以说是涵盖广泛并全面。 二、考试的科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考试科目是: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2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原著③30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复试加试科目: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三、导师介绍 戴焰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张晓燕,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宋福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李俊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职务: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 四、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张蔚萍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3、1994年以来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献。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张蔚萍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5、《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许启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中国共产党的历程》郭德宏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7、《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金春明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8、《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郑必坚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10、《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央党校编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加试科目一:政治学;复试加试科目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1、《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浦劬主编。 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五、党校考博英语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位研究生博士新生(申请-考核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位研究生博士新生(申请-考核制)学业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结合新生入学时间较短、尚未有在校学习成绩等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位研究生博士新生(申请-考核制)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新生细则》)。 第二条新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原则、基本条件、奖励比例、评选组织与程序、奖金管理与发放同《细则》规定。 第三条新生学业奖学金设置等级、金额及比例如下表所示(每年金额根据情况上下有所浮动): (注:获奖比例以申请-考核制非定向生总数为基数计算。)第四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奖励优秀考生,新生学业奖学金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科研成果进行评分,同时参考新生参加入学教育情况。评分标准见附件1。 第五条校内调剂的博士新生按现所在专业进行评比。硕博连读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的层次阶段参与学业奖学金评定,即参

加硕士三年级的学业奖学金评定,不参加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定。 第六条入学成绩依照材料得分和所在专业排名,按去掉申请-考核制录取的定向生人数后进行实际排名计分。 第七条科研成果为近三年(截止评比当年8月31日)公开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的标准按照《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科研成果优秀奖评奖规定》、《关于科研成果奖评比中期刊认定相关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参与课题研究且有相应成果的,按其中的“其他”相应条款核算。 第八条研究生院学生处负责新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新入学研究生在组织员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以专业、支部为单位,根据评审标准和实际得分,推荐奖学金评选等次。 第九条评选程序:每位同学如实填写个人得分统计表(见附件2),个人签字后交支委复核;各支委负责对本支部学生各项得分进行逐项复核,无误后填写支部统计表(见附件3),并以一定方式在支部同学中公示;支部书记签字后,交组织员老师审核,进行初评推荐。各年级完成初评后,经研究生院学生处提交中央党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定。其他程序按《细则》规定执行。 第十条综合得分出现并列时,学生上一个获得学位的高校为“双一流”高校的排名在前,来自中央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视为来自“双一流”高校;仍有并列的,按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按初试成绩排列仍有并列的,按科研成果得分排名排列。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1人,下设政治经济学一个专业。 其中政治经济学专业下设40个方向,分别是李兴山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韩康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王东京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以及金融体制与资本市场研究;张伯里的中国对外经济;王天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赵长茂的宏观经济研究以及金融理论与实践;谢鲁江的市场经济制度演变问题研究以及当代中国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杨秋宝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宏观调控与政府职能;赵振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研究;韩保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改革以及金融创新与企业发展;曹新的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徐祥临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及土地问题研究;田应奎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陈江生的国际金融研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研究;施红的农业经济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梁朋的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潘云良的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企业管理;张玉杰的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以及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李省龙的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董艳玲的金融理论与实践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曹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以及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一共有位20博导,其中韩康导师是外聘的博导,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其他导师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张伯里导师、赵长茂导师、张玉杰导师、董艳玲导师的专业方向只招英语考生;曹新导师的专业方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李省龙导师只招收有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经历的考生。本部一共有40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中共中央党校靳薇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问题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靳薇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问题研究考博参考书 -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一、专业的设置 靳薇老师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问题研究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靳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靳老师,靳老师同时也是新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 靳薇,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职务:民族与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 靳薇,女,现任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民族问题理论及政策、公共卫生与社会政策。著有《西藏援助与发展》等。 三、参考书目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袁贵仁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4、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马列著作选编》(有关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王怀超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5、严书翰等著:《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8月版。 6、黄宗良等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复试加试科目: 1、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2、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李景治、蒲国良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黄宗良、孔寒冰编:《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杨春贵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修订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6、侯才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7年招生简章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7年招生简章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党性修养的党政领导干部,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有关精神,中共中央党校2017年继续招收在职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2017年招收专业:法学理论。 考试科目:1、政治理论;2、法理学。 二、学制、培养方式和毕业 (一)学制:3年(2017年9月-2020年7月)。 (二)培养方式:学习采取集中面授和在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面授的时间为:每月上课一次,每次连续4天(周四至周日)。 (三)毕业: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毕业综合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颁发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招生对象、报考条件和招生办法 (一)招生对象: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系统的副县(处、团)级或相当于副县(处、团)级及以上干部或党校、高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

(二)报考条件: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三)招生办法: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与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不招收任何类型的免试生,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统一入学考试,否则不予录取。 四、报名时间、地点、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报名时间:2017年4月10日—5月14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报名办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首先登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网站填报相关信息、提交各种材料,填报成功后打印《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7年报考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其次,携带报名材料前往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办理报名手续(报名地址与联系方式见后。)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1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 其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下设两个方向,是薛广洲老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 本专业只有1位博导,最多可以带两个博士生。本部虽然只有2个研究方向,但是分类全面。 二、考试的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含原著)③3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复试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三、导师介绍 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四、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马列著作选编》(有关政治经济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版。 7、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8、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复试加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试加试科目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怀超主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

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考博简章

2016年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考博简章 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普通)96名。热烈欢迎报考我校!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善于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别 1.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需将人事档案、户口转到学校,毕业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双向选择”。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保证脱产学习至少一年,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人员:即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16年9月1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在报考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出版专着或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 4.非学历教育(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7.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5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提供准确、真实的个人信息、个人照片及相关材料。考生必须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规定的格式和像素上传本人照片,所上传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学籍档案、出入证和借书证等在校期间所有证件以及毕业时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在网上公布。 2.一律网上报名,不接受函报。 3.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1月10日8:00-2015年12月10日17: 00。 4.提前报名无效,逾期不予补报,报名截止后不得修改所报信息。 5.考生登录我校报名网址:浏览报名须知,在网上填报本人真实信息和上传照片。 12月10日-12月15日,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查询网络审核是否通过,照片审核不通过的或其他信息填写不合格的,需在12月15日前重新上传照片或填报信息,否则不允许参加现场确认。 考生身份证、户口本、档案、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到相关部门更正,否则不能通过现场审核确认。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中国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任俊华的中国道德哲学与国学以及《周易》、《老子》、《孙子》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哲学;王杰的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陈中浙的佛教哲学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 一共有位3博导,每个导师最多招收一个博士生。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哲学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4中国哲学史③304中国哲学文献学。其中任俊华的中国道德哲学与国学以及《周易》、《老子》、《孙子》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哲学的复试加试科目为:国学概论、中国道德思想史;王杰的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复试加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史知识;陈中浙的佛教哲学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复试加试科目为: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史哲知识。 三、导师介绍 任俊华,职称:编审,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王杰,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陈中浙,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 四、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哲学史稿》孙叔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3、《中国哲学史》肖箑父主编,人民出版社; 4、《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 1、任何版本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编》。 2、《东方哲学概论》楼宇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世界十大宗教》黄心川主编,东方出版社; 4、《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洪修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

中共中央党校刘悦斌中国近现代史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刘悦斌中国近现代史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一、专业的设置 刘悦斌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刘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刘老师,刘老师同是也是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 刘悦斌,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文史教研部,职务:文史教研部。 刘悦斌,曾用名刘岳斌,男,1962年生人,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历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在河北师范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苑书义先生;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庆成先生。 三、参考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邓小平理论概论》,奚广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

中共中央党校刘玉瑛领导科学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刘玉瑛领导科学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一、专业的设置 刘玉瑛老师的领导科学研究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刘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一个方向属于中共党史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刘老师,刘老师同是也是干部选任研究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 刘玉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 刘玉瑛,辽宁丹东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创新企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HRS企业培训馆培训师,企管名师网金牌讲师、北京市领导人才考试评价中心特聘面试专家。著有:《领导者公信力》、《给领导干部提个醒》、《工作要敢于负责》《关键在于落实》、《落实要讲方法》、《做事要讲规则》、《领导是门大学问》、《诚信决定存亡》、《考官谈面试》等书籍20余部,发表文章近百篇。 三、参考书目 中共党史: 1、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一、二、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2006年版; 5、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7、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9、《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10、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复试加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