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测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1、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测算公式营运资金需求=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案例分析:某企业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银行需测算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合理需求量。
企业部分财务数据如表一所示。
其他资料:第一,贷款申请年度的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为10亿元,销售成本为7亿元,销售利润率约为30%;第二,企业预计第二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第三,企业拥有的自有资金2000万元;第四,企业近期内有一笔500万元的短期贷款需归还;第五,企业目前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来筹措营运资金。
测算过程如下:①估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3.31+63.10-81.00+23.14-20.70)=5.39(次)②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00000×(1-30%)×(1+10%)/5.39=14285.71③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14285.71-2000-1000-0=11285.71(万元)④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考虑到企业需要归还500万元额度的短期贷款,因此对其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调增500万元,至11785.71万元。
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
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一)测算公式《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
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三)测算公式的转化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
贷款测算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按10月份报表测算
自有资金=所有都权益-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
贷款量测算数值=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量
10,031,186.98
58,972.95
9,972,214.03。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的简化运用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
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一)测算公式《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
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三)测算公式的转化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
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计算公式日常营运资金需求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维持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金数量。
要计算这个需求,可不像做加减法那么简单,这里面有不少门道呢!咱先来说说营运资金是啥。
简单来讲,营运资金就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比如说,企业账上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这些能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减去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短期内要支付的负债,剩下的就是营运资金啦。
那日常营运资金需求怎么算呢?这得考虑好多因素。
比如说销售的增长情况,要是企业卖的东西越来越多,那需要的存货、应收账款啥的也会跟着增加,资金需求自然就大了。
还有收款和付款的周期,如果收款慢、付款快,那资金压力也不小。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个小超市,生意还算不错。
这超市每天都得进货,牛奶、面包、水果啥的,这都得花钱。
可进的货不是马上就能卖出去,得有个库存的时间。
而且,卖给顾客东西,有的是现金交易,有的是扫码支付,还有的是顾客刷信用卡,这钱到账也有个时间差。
另外,超市还得给员工发工资,交水电费,这些可都不能拖。
假设这个小超市平均每天的进货成本是 5000 元,存货平均能维持 3 天的销售,那存货资金就得 15000 元(5000×3)。
每天的销售额大概是 8000 元,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是 5 天,那应收账款就是 40000 元(8000×5)。
同时,每天的水电费、房租啥的固定费用是 1000 元,员工工资平均 1500 元,这些加起来 2500 元,假设付款周期是 7 天,那应付账款就是 17500 元(2500×7)。
这样算下来,这个小超市的日常营运资金需求就是:存货资金15000 元 + 应收账款 40000 元 - 应付账款 17500 元 = 37500 元。
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计算方法和考虑的因素都不太一样。
再比如说制造业企业,除了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还得考虑生产周期、产品质量检验时间等等。
采购环节营运资金计算公式采购环节的营运资金计算公式,这可真是个重要的话题!咱们先来说说采购环节营运资金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讲,它就是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投入的资金。
想象一下,一家工厂要生产产品,得先买原材料吧?这买原材料所花的钱,还有在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像运输费、仓储费等等,加起来就是采购环节的营运资金。
那这营运资金咋计算呢?常见的公式是:采购环节营运资金 = 原材料存货 + 在途物资 + 预付账款 - 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咱来细说一下这几个部分。
原材料存货,就是仓库里堆着还没拿去用的原材料的价值。
比如说,一家服装厂仓库里堆着的布料,那这些布料的价值就是原材料存货。
在途物资呢,就是已经买了,还在路上没到仓库的东西的价值。
就像你在网上买了个东西,还没收到,这就是在途物资。
预付账款好理解,就是提前付给供应商的钱。
比如说,为了保证能及时拿到一批紧俏的原材料,先给供应商打了一笔钱,这就是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呢,是企业应该付给供应商但还没付的钱。
比如说,买了一批货,和供应商说好了下个月再给钱,这就是应付账款。
要是开了个票据,承诺以后给钱,那就是应付票据。
我给您讲个真实的事儿。
我认识一个开小工厂的老板,叫老李。
有一次,他接了个大订单,高兴坏了。
为了赶紧生产,他一下子采购了好多原材料。
结果一算账,发现资金紧张了。
为啥呢?他没仔细算采购环节的营运资金。
他光想着赶紧把货生产出来,却没考虑到原材料存货占了太多资金,预付账款也给出去不少,而应付账款又没谈好,能拖后付款的不多。
这一下,资金周转就出了问题,差点耽误了订单交付。
从老李这个事儿就能看出来,搞清楚采购环节营运资金的计算公式太重要了。
要是提前算好了,合理安排资金,就能避免很多麻烦。
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准确计算采购环节营运资金,能帮助企业做好资金规划,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采购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避免资金浪费和闲置。
比如说,通过计算知道了下个月采购需要多少资金,就可以提前准备,或者调整采购策略,和供应商谈更好的付款条件。
营运资金管理的财务指标1. 资金周转率:该指标衡量企业资金运转的效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平均资金余额。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运作资金的效率越高。
2. 资金使用效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对资金使用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当期收入+非经常性损益)÷(当期负债+非经常性损益)。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越高。
3. 资金利用率:该指标衡量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当期资产总额-当期负债总额)÷当期资产总额。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越高。
4. 资金偿债能力:该指标评估企业偿债的能力和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净资产。
该指标越低,表示企业负债能力越强。
5. 资金安全性:该指标衡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的资金安全性越高。
6. 负债结构:该指标评估企业负债的组成和结构,计算公式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理想情况下应保持平衡。
7. 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衡量企业现金流量的经营能力,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利润。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
8. 经营周转天数:该指标反映企业货物或服务周转的速度,计算公式为:(存货总额÷每日销售成本)×365。
该指标越低,表示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
9. 资金回收期:该指标评估企业从投资项目中回收资金的速度,计算公式为:投资总额÷每年回收现金流量。
该指标越短,表示企业投资项目的回报速度越快。
10. 预算执行率:该指标评估企业资金管理与预算执行情况,计算公式为:实际支出÷预算支出。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能够有效地执行预算管理。
营运资金需求量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需求量借款人流动资产借款人流动负债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1015.74456218752047445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742.7445623。
预测资金需要量计算公式资金需要量计算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营运资金需求量=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
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一)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它通常适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资金用量较小的项目。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公式为: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二)销售百分比法【基本原理】销售百分比法,是假设某些资产、负债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根据该假设预计外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企业的销售规模扩大时,要相应增加流动资产;如果销售规模增加很多,还必须增加长期资产。
为取得扩大销售所需增加的资产,企业需要筹措资金。
这些资金一部分来自随销售额同比例增加的流动负债,还有一部分来自预测期的收益留存,另一部分通过外部筹资取得。
(三)资金习性预测法资金习性预测法,是指根据资金习性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所谓资金习性,是指资金的变动同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照资金同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把资金区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
资金习性预测法一般需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要量。
设产销量为自变量X,资金占用为因变量Y,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Y=a+bX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银监会《流动资⾦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计算公式3、增长率请直接输⼊百分⽐数据录⼊4、计算依据:营运资⾦量=上年度销售收⼊×(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次数其中:营运资⾦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计算结果(营运资⾦量1、各银⾏业⾦融机构应根(如借款⼈所属⾏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分别合理预测借款⼈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天数,并可考虑⼀定的保险系数。
2、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款额度,原则上纳⼊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3、对⼩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或者临时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控制⽤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额度。
4、对季节性⽣产借款⼈,可按每年的连续⽣产时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期合理确定。
损益表输⼊:2、请录⼊报表⽉份;资产负债表数据来源于即期报表;损益表本年度数为即期报表本年度截⾄当⽉数据。
新增流动资⾦贷款⾦量-借款⼈⾃有资⾦-现有流动资⾦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需要考虑的其他注意:1、本公司依据于《流动资⾦贷款管理暂⾏办法》的附件“流动资⾦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预计销售收⼊年增长率)/营运资⾦周转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结果(参考)803.73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所属⾏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预测借款⼈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可考虑⼀定的保险系数。
团关联客户,可采⽤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贷原则上纳⼊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和不能超过估算值。
如何确定营运资金量营运资金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管理办法给出了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的参考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要根据借款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合理地分析和使用数据,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而是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合理确定数据取值。
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该比率的预定要有理有据,既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规划及可实现性进行确定。
最重要的是预测的增长水平要与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以及市场承受能力匹配,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需求量的测算而确定很高的增长率是非常不合理的。
比如对于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预计其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100%,与处于新生阶段的企业需要采取拓展策略的情况相吻合,但伴之而来的是高风险经营,此类企业应谨慎介入;对于已进入稳健期经营的企业,其增长率能达到10%至20%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业绩,再预计更高的增长率可以说只是仅仅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流动资金需求量而已。
因此可以看出,我们预测时要对数据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充分验证,才能更加合理确定营运资金量并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如何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要想贷款额度确定合理,必须弄明白公式中的各项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1、自有资金:任何企业从事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包括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及经营中形成的积累,如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它反映了所有者的权益。
但是自有资金投入的方向不仅限于日常经营周转,还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投入、购买土地使用权等,这部分资金投入后,就势必减少流动资金的周转量,因此公式中的自有资金是指企业用于流动资金周转的部分,应剔除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的投入。
(一)测算公式
营运资金需求=上年度销售收入X (1-上年度销售利
润率)X (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 /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 /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 /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二、测算借款人实际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虽
(一)计算公式
借款人实际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虽=营运资金虽-借款
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二)各项目说明
1.借款人自有资金:指借款人的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支持借款人长期资产之后剩余的、可用于支持营运资金的部分,即借款人自有资金 =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
2.现有流动资金贷款:指借款人已经发生的流动资金贷
款。
原贷款银行为建设银行、或流动资金贷款类额度项下贷款用于置换/归还他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可不扣除;借款人
短期贷款中来源于有追索权票据贴现的部分,可不扣除。
3.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借款人发行的除贷款外的其他短期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等。
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银行业机构应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以此确定流动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受信和贷款挪用。
其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下简称《测算参考》)明确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系统和完整,难以满足现有测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更简单方便的方法完善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以符合中小企业的财务实际和流动资金贷款测算的要求.一、借款人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一)测算公式《测算参考》中提出了营运资金量的测算公式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①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②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③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④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⑤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⑥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⑦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⑧(二)测算公式的会计含义公式①总的指导原则:上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总量(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为平均每个生产周期须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即“上年销售成本/上年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包括税金及附加等)"。
预测本年因销售收入增长所需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在均衡增长的情况下,该增长率就是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即“销售成本增长率=上年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因此,公式①可以表示为: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成本×(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上年度销售成本/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上年营运资金量×预计本年营运资金增长率(三)测算公式的转化公式②-⑧中,均以上年报表数据为标准.将公式“上年度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成本/(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代入④和⑤中,同时将公式②—⑧代入公式①中注1,经算术运算,最后得出的公式为:营运资金量=[(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平均存货余额—应付账款净额平均余额)]×(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⑨在测算了营运资金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确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量,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公式⑨是由公式①计算而来,它的会计含义是对一个生产周期内影响营运资金占用量的要素进行简单绝对数的估算,与公式①最大的不同是剔除了繁杂的算术计算过程,且在会计含义的理解上也更直观、更明晰。
流动资金需求中自有资金如何测算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对银行客户经理对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的测算带来一定影响,有的很多企业测算出负数,与实际不符。
如何如测算呢?《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给了参考方法: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测算不准(出现负数)的原因分析:1、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也就是除了公式中所考虑到的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其他的流动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其他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付、应付薪酬、应付税金等在报表中占比极少,而在现实的报表中往往是这些不考虑的科目占比较大,因此完全按照银监会公司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差距较大。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很多不健全,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测算出的营运资金量、自有资金量大多不准确,造成最终测算得出的银行可授信额度无实际参考价值.财务核算不规范,部分中小企业存量流动资金贷款被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用,造成测算的银行可授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与企业实际所需存在较大偏差.如,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往往通过隐藏销售收入和利润来减少交税,同时企业利润多被老板抽资用于私人支出或对外投资,再以个人投资的方式反映至“其他应付款”内,造成企业财务“公私不分”,进而造成测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
一、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
(一)测算公式
营运资金需求=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二、测算借款人实际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量
(一)计算公式
借款人实际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量=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二)各项目说明
1.借款人自有资金:指借款人的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支持借款人长期资产之后剩余的、可用于支持营运资金的部分,即借款人自有资金=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
2.现有流动资金贷款:指借款人已经发生的流动资金贷款。
原贷款银行为建设银行、或流动资金贷款类额度项下贷款用于置换/归还他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可不扣除;借款人短期贷款中来源于有追索权票据贴现的部分,可不扣除。
3.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借款人发行的除贷款外的其他短期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