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与音乐语言的理解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简析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摘要】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是指通过形式元素来表达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
本文将从形式语言的要素、影响、运用、体现艺术家思想的方式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探讨。
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给观众传达更深层次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展现艺术家独特的创意和思想。
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形式语言的运用方式也各有不同,从绘画到音乐再到舞蹈等,都可以通过形式语言来传达独特的艺术意境。
形式语言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更是与观众之间产生互动的桥梁。
结论中将总结形式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形式语言在未来艺术创作中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中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形式语言、艺术作品、重要性、要素、表现、艺术形式、思想、创意、观众互动、总结、展望、未来艺术创作。
1. 引言1.1 介绍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是指艺术家用来表达和传达思想、情感和意义的视觉元素和形式结构。
在艺术作品中,形式语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纹理、光影等元素的组合和运用,传达出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风格。
形式语言不仅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还涵盖了背后的构图、比例、节奏、重复等内在结构,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和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形式语言在艺术作品中起着连接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桥梁作用,使观者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和体验。
形式语言是艺术作品的精华所在,是艺术家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形式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观众能够更深入地解读作品,并在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形式语言既是艺术作品的语言,也是观众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探讨形式语言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形式语言在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艺术作品表现和传达信息的基础。
形式语言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各种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纹理、光影等,通过这些要素的组合和运用,艺术家能够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意。
音乐的表达方式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思
想和意义。
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能够通过听觉的方
式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
1. 旋律:音乐中的旋律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旋律可以通过
不同的音符、音程和音高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旋律可以给人
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欢快的旋律会让人感到愉悦,悲伤的旋律会
让人感到悲伤。
2. 节奏:音乐中的节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
间感,通过不同的音符时长和强度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节奏可以让
人感到舒缓或激动,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节奏感和动感。
3. 和声: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调的组合方式。
不同的和声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并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和声可以让音乐更
加丰富和深入,通过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来传达出各种情绪和情感。
4. 样式和类型:音乐的样式和类型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不同的音乐样式和类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例如古典音乐强调和谐和复杂的结构,流行音乐强调节奏和简单的旋律。
5. 歌词:如果音乐有歌词,歌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歌词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意义,并与音乐相结合。
歌词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音乐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音乐,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是增强音乐体验的重要环节。
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意象与情感诠释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歌唱,艺术家们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象。
在音乐表演中,艺术家们通过音乐的演绎和情感的诠释,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意象是指通过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出一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艺术家们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在一场交响乐演奏中,音乐家们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和合奏,再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波涛汹涌的海洋、风吹草动的森林等。
这些音乐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启示。
另外,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诠释也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是一种直接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艺术家们通过音乐的演绎,将自己的情感与观众共鸣,使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例如,在一场钢琴独奏中,钢琴家通过手指的触动和琴键的按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中,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悲伤、快乐、愤怒等情感。
这种情感的诠释不仅仅是音乐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剖析和呈现。
在音乐表演中,艺术家们还通过舞台布置、服装、灯光等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舞台布置可以通过搭建特殊的背景和道具,营造出一种与音乐内容相符的场景。
服装可以通过设计独特的服饰,展示出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
灯光可以通过调整亮度和颜色,营造出一种与音乐情感相呼应的视觉效果。
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使音乐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意象和情感诠释不仅仅是艺术家对音乐的演绎和表达,更是对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思。
通过音乐表演,艺术家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意象与观众分享,使观众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和心灵的滋养。
音乐表演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和传达情感的方式。
总之,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意象和情感诠释是音乐艺术的核心和灵魂。
音乐表演中的身体表现与肢体语言音乐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音乐的演奏,更是通过身体的表现和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表演中,艺术家通过肢体的动作、姿态和面部表情,将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妙。
首先,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是音乐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家通过身体的动作,可以展现出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感和动感。
他们可能会用手臂挥舞、身体摆动或者跳跃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例如,在一场狂热的摇滚音乐表演中,艺术家可能会用激烈的舞台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激情和能量;而在一场古典音乐的演奏中,艺术家可能会通过优雅的身姿和手势来展现出音乐的优美和平静。
身体的动作和姿态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其次,面部表情也是音乐表演中重要的一环。
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艺术家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
当艺术家演奏悲伤的音乐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忧郁或者沉思;而当他们演奏欢快的音乐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开朗和愉悦。
面部表情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与艺术家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观众可以通过艺术家的面部表情来感受音乐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美妙。
此外,肢体语言也是音乐表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艺术家通过肢体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音乐的意义和情感。
他们可能会用手势来强调某个乐句的重要性,或者用身体的姿态来展示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
肢体语言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涵,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观众可以通过艺术家的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然而,音乐表演中的身体表现和肢体语言并非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它需要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投入。
艺术家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音乐中,通过身体的表现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总而言之,音乐表演中的身体表现和肢体语言是传达音乐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描写——如何用文字和图像来描写音乐和音乐表演音乐描写是一种通过文字和图像来表达音乐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和音乐表演的内涵和形式。
通过音乐描写,我们可以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将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情感等方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使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在音乐描写中,文字是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词语,来描述音乐的不同方面。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轻快的旋律”来描写快板的节奏,用“磅礴的和声”来描写古典交响乐的声音效果,用“柔和的音色”来描写钢琴的演奏效果等等。
通过这样的文字描写,我们可以让读者或听众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更加容易进入音乐的氛围之中。
除了文字描写之外,图像也是一种常见的音乐描写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摄影、动画等方式,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情感、意象等方面。
比如说,在绘画中,我们可以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来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摄影中,我们可以用光影、构图等手法,来抓住音乐表演时的瞬间,从而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通过这样的图像表达,我们可以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得更加直观、灵动,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好。
除了文字和图像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音乐描写形式,那就是音乐本身。
有些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描写,它们通过音乐语言来表现出特定的情感、氛围、意象等方面。
比如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就通过强有力的和弦和旋律,表现了命运无常的主题;莫扎特的《安魂曲》中的“莱克斯天使”,则通过明亮而温柔的旋律,表现了去世者灵魂的拥抱。
通过音乐本身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总的来说,音乐描写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图像、音乐等多种表达方式,来传达音乐的内涵和形式。
无论是文字描写、图像表达、还是音乐本身的描写,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追寻音乐美感的方式。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文学家用文字来表达情感,画家用色彩、线条来勾勒心中的画面,雕塑家用石料、工具来雕刻形象,作曲家要表达乐曲内容,塑造音乐形象,也有一套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段。
作曲家用音乐独有的艺术手段—音乐语言来刻画心中的艺术形象。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一定的文字、一定的语法组合而成。
学习一门外语时,首先学习单词—文字,同时还需要掌握所学单词使用方法—语法,无数不相关系的单词只有在语法的逻辑排列下,才可以准确的表达思想。
在音乐语言中通常使用旋律、调式、节奏与节拍及速度、和声与织体等四种基本表现手段来表达情感。
这四种基本手段犹如音乐语言的“文字”,她们是音乐表达情感、塑造艺术形象的丰富材料,有了这四种“文字”音乐语言便可以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这四种“文字”在不同角度塑造音乐形象。
使音乐形象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骨骼、有灵魂的艺术形象。
1.音乐形象的灵魂—旋律“旋律”是作为统一的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包含着音高、节奏、调式及旋律“起伏线”的组成即“旋律”。
在欣赏过程中,“旋律”不仅是为人的感官最容易接收,也是最容易记忆的音乐信息,更重要的是“旋律”的形态与人的语言的音调形式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更能引起听觉的注意和内心的情感共鸣。
在形态上,旋律呈现出一条波浪起伏,连绵不断,呼吸停顿,长短相间的“曲调线”(此处的“曲调线”即上文中的“起伏线”)。
这种线条极其自由多样的。
1、向上进行的旋律线:常常标志为紧张度的加强,从而表现出情绪的增长。
2、下行进行的旋律线:常常表现情绪的逐渐松弛,并常伴随着渐弱的力度。
3、水平进行的旋律线:缺乏紧张度的变化,从而表现为情绪的静止。
一般来说,这种波浪式的“曲调线”总是由依次的、相互平衡的上行和下行组成。
在时间的延续过程中,旋律似乎无休止延演它这一特征—音高关系。
只有将富有特性的旋律形态进行有序的发展,并与音乐的其它要素有机的结合(尤其是调式),旋律才能体现它真正的表现意义。
音乐语言特征音乐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通过声音和旋律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使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一、节奏和韵律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体现了音乐的动感和律动。
不同的音乐风格有不同的节奏类型,如快节奏的流行音乐、缓慢的古典音乐和复杂的爵士乐。
节奏也可以通过强弱、重音和变化的速度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韵律则是音乐的时间模式,它规定了音符和音符之间的时长和强度。
韵律可以通过连续的重复节奏或不规则的变化来创造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例如,摇滚乐的韵律通常强调强拍,而古典音乐则更注重平衡和对称。
二、旋律和和声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通过一系列的音符组成,可以激发听众的情感和想象力。
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旋律特征,如流行音乐中简单易记的旋律,古典音乐中复杂多变的旋律,以及民族音乐中充满民族特色的旋律。
和声是由不同音符和声音同时发出形成的,它可以增强旋律的表达力和音乐的层次感。
和声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流行音乐中的和声常常用于增强旋律的吸引力,古典音乐中的和声则注重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对位法的运用。
三、音色和乐器音色是音乐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不同乐器和声音的品质和色彩。
不同的乐器和声音产生的音色各不相同,通过选择不同的乐器和声音,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效果。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温暖悦耳,电吉他的音色硬朗明亮,而长号的音色醇厚浑厚。
四、歌词和表达方式在包含歌词的音乐中,歌词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是音乐语言的一部分。
歌词可以通过文字直接传达情感和故事,它可以表达爱情、心情、社会问题等不同主题。
不同音乐风格的歌词对语言的运用和韵律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如流行音乐中的简明直接,摇滚乐中的激情张扬,以及古典音乐中的诗意抒情。
综上所述,音乐语言特征包括节奏和韵律、旋律和和声、音色和乐器,以及歌词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通过这些特征,音乐能够独特地表达情感、思想和意义,成为人们心灵和思维的共鸣。
音乐鉴赏与理解音乐元素与风格分析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听觉的感受和理解,使人们能够领略到其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对于音乐的鉴赏与理解,了解其中的元素和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音乐的元素和风格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读者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
一、音乐元素分析1. 旋律(Melody)旋律是音乐的灵魂,通常由一系列乐音构成。
它是音乐的主体,通过较为连贯的乐音排列表现出来。
旋律的高低起伏、音符的持续时间和音调的变化都能够为音乐增添独特的魅力。
2. 和声(Harmony)和声是由多个音符同时发出,并产生共鸣的组合。
它可以让音乐更加丰富和饱满,使旋律和伴奏相互配合、交织出美妙的音乐效果。
3.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骨架,规定了音符的时值和延续的时间。
它通过控制音符的长短、音符之间的间隔以及强弱的变化,创造出音乐的节奏感,使音乐富有活力和动感。
4. 速度(Tempo)速度决定了音乐的快慢。
不同的速度可以为音乐赋予不同的情感表达,从快速的速度可以激发出热烈和激昂的情绪,而慢速的速度则更适合表现出沉思和内敛的氛围。
5. 动态(Dynamics)动态指的是音乐的音量和音响的强弱变化。
通过控制音乐的音量和音响的力度,可以为音乐注入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动态的变化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程度的震撼和感受,使音乐更加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二、音乐风格分析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以西方古典传统为基础,注重和声、旋律的发展与呈现。
它通常采用交响乐团演奏,音乐庄重而优雅,表达了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其简单易懂的旋律和直接的歌词吸引了广大的听众。
它通常借用流行乐器(如吉他、电子琴)来编曲,曲风轻松、活泼,以歌唱和节奏为主要特征。
3.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
它以民族文化和习俗为背景,结合了当地的民间传统乐器和旋律风格,浓郁而独特。
4. 爵士音乐爵士音乐起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的音乐传统,以其复杂的和声结构和即兴演奏的特点而闻名。
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音乐,被盛誉为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的魅力世人无法阻挡。
音乐对人的熏陶和感染是刻骨铭心的,音乐语言给人带来的精神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音乐语言同普通的语言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特征,但是又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意义。
一、音乐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
语言是以语音为外衣,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体。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被称为是没有国界的一种语言。
实际上,音乐并没有语言的特点,也就是说,严格讲,音乐本身并没有语言,音乐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感知的。
英国的戴克里•库克首先提出音乐语言的概念,他认为“音乐和文学的共同之处正在于他们是作者人生的主观体验的产物,音乐家是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述说他的人生体验”。
从功能上看,音乐语言也具有功能性,具有创造性、意义性,也有声调的表现等,从这方面讲,音乐语言和普通的语言没有什么区别。
音乐语言有独特的价值,音乐语言是通过旋律、节奏、调试、和声等音乐元素来反应音乐家的内心世界、传达音乐家的情感,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的。
音乐语言是人类的重要的精神财富。
二、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用声音传递信息、传播感情和思想,音乐语言蕴含美学艺术,具有美学特征,音乐语言的美学特征表现在:(一)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特征普通语言的字、词都有其特定的语音和语义内涵,一般的语言都有明确的语义所指,像我们说到“人”时,就会自然想到“独立、能行走的、高等动物”,像“风”“雨”也都实实在在的表示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
但是音乐语言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
例如在音乐中,激烈的、快节奏的鼓声既可象征暴风雨的自然现象,也可象征革命风暴的来临,当然可以代表人们狂欢激动、喜悦无比的心情。
(-)音乐语言浓厚的感情性和形象的表情性特征音乐语言是而已通过器乐的选择、乐器声音的特征,如乐器声音的高低、大小、粗细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如在《梁祝》中,作者通过小提琴琴声的悠美、缠绵、委婉的声音特点,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至死不渝的深情爱恋和生死离别的撕心裂肺之痛。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之一,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内涵,反映了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
一、情感表现1.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通常体现了民族的情感特点和生活体验。
在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这些情感往往来源于民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反映了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2.不同的民族音乐在情感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比如蒙古族音乐中的豪放豪迈、藏族音乐中的肃穆神秘、苗族音乐中的激昂豪放等,这些情感特点都是来源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
3.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通常是直接而真诚的。
在民族音乐中,很少见到矫揉造作的情感表达,反而更多的是真挚、朴实的情感流露,这也是民族音乐备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4.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常常是通过音乐形式和演奏技巧来实现的。
比如在蒙古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壮丽的马头琴独奏,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往往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蒙古族人对大草原的热爱和向往。
二、艺术内涵1.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往往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也常常表现在音乐的形式和结构上。
比如在藏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富有藏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这些都是藏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3.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还常常表现在歌词和曲调上。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发现一些富有深刻内涵的歌词和曲调,这些都是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重要体现。
4.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使用和演奏技巧来表现。
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常常能够听到一些独特的民族乐器和演奏技巧,这些都是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音乐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内涵是其独特之处。
音乐艺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表现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奇妙的音响组合越过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而直沁人们的心扉,非语义性和非具像性的纯粹形式表现使得音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使人产生迷惑。
所以,音乐审美的理论研究总是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深入。
然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音乐无非是人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反映,是经验性地利用声音材料,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可以从形式表现的内部探讨其运动规律,从而整体把握音乐美的。
如果说音乐表达情感意义是抽象的,那么音乐表现手段则都是具体的。
音乐形式的构成材料是声音,声音组织的方式、方法、原则都是很实在的。
在诸多音乐表现因素当中,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是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音乐艺术鉴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精神与智慧高扬的今天,音乐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以它强烈的感人魅力,焕发出时代的朝气,迸发出人类精神文明的火花。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特殊反映,更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高度艺术再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更需要音乐——这一美妙的精神食粮。
但是,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复杂的表现态势。
怎样对音乐进行鉴赏,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任何种类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鲜明的特征,音乐作为艺术家族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构造”所决定的。
一、音乐的内涵、特点及其艺术属性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人的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创造出特殊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
音乐也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都属于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也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但音乐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异。
音乐的特点是以特殊假定而又十分概括的声音形象,来表达人的情绪的。
诸如:自然景色、社会斗争、喜与悲、爱与借等等,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形象的体现。
但要明确,音乐所反映的现实世界与其他艺术不同,在音乐中很难感受到音乐形象与现实世界形象之间的物象对应关系。
这是因为,音乐使用的是纯感情的影响手段,它主要面对的是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的特殊力量和特殊勉力,主要在于其对人心灵深处的洞察,由于音乐是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心灵接触的,所以,比起其他艺术,音乐更能直接深人人类的情感,影响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
音乐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不可或缺的艺术伴侣。
任何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上,都表现出特殊的艺术属性。
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时间性的艺术,是由节奏、旋律、和声三个基本因素相互结合在时空运动之中进行的定规变化的节奏形态的音乐语言。
旋律与和声都必须依附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是音节的灵魂。
音乐,也是一门语言,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交际功能,而音乐语言同样具有交际功能,所以,音乐语言与自然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为用。
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抓住节奏这一灵魂和音乐语言这个表现手段。
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一、关于音乐节奏音乐节奏,主要靠长短强弱形成声音组合,它是乐音运动的时态,也就是乐音运动速度、长短和强弱。
所以,音乐的节奏就须关系到拍子、重轻音和乐音速度。
“节奏是普遍存在的,它表现在天体的运行、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迭,生命的兴衰,特别是在人类的生活和语言之中。
劳动创造了节奏,歌声反映生活,歌声依附于节奏,节奏在音乐中表现得最丰富最明显。
节奏,是乐音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空的长短、乐音的轻重强弱。
乐音具有强音、弱音、长短、序列的周期循环,其在一定单位时间的表现节拍就是拍子。
而节奏的含义更加广泛,它具有根本性的时空运动的秩序,被称为律动。
节拍是相对恒定的,是均分的,而节奏则是灵活的,是变异的。
节拍是强弱拍子有规律的重复的,节拍可以均成复杂而多样的节奏。
节奏可以体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可以形成多样的音乐风格,充分表达音乐思想,深化音乐形象。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千万不可将节奏与节拍混为一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互分节奏和节拍的含意,和正确认识认识节拍和节奏的相互关系。
学生在音乐训练中,常出现赶拍子或拖节拍的现象,不能较好地把握乐音节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听录音唱、表演唱、录音唱,边听音乐边舞蹈和演示,以此去表现音乐,去体会音乐的节奏,同时,在表现和体会过程中纠正错误。
二、关于音乐语言音乐也是一门语言,它同自然语言一样,也具有交际功能:体现情绪、表达思想、传递情感、呈现形象。
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摘要: 与音乐学有所不同,音乐美学是将音乐学纳入到美学范畴内进行研究的,所以我想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着重对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各个环节进行表达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及感悟。
关键词: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容;音乐美学;本学期开始学习的音乐美学课学习了半个学期,这半个学期以来,我非常的感谢老师的认真、细心的讲解。
使我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点和感悟,身为一名大二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没有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是不知道如何去欣赏每一个作品本身的美与特点。
但是学习这门课程以来我收获了很多的成果,我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与理解一副作品的优点与技巧。
而这学期我学习到,以及理解较为深刻的是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首先,我从音乐审美角度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音乐艺术的内容和艺术的形象以不同的关系呈现,进而构成了内容丰富、形式不同的艺术。
但我觉得真正的音乐艺术并不在于艺术的表达形式,而是需要注重内容的表达,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品,是将艺术创作者的精神和思想渗入其中,最以艺术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完全统一。
而经过这种艺术创作之后的艺术作品更具有实体性,能够个性化表达,并将创作精神实质以艺术形式呈现出来。
我个人对于艺术创作的认识,虽然倾向于将内容,但是对音乐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更加认可。
然后,我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的理解,从书中可以知道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呈现,所涵盖的元素包括音乐的旋律、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和声曲式以及音乐的复调配器等等。
音乐元素在音乐的创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属于是创作音乐中所必须的艺术语言;而这些音乐语言的灵活运用则会将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表达出来。
音乐创作者对这些元素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就可以构建成为音乐形式,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所理解音乐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它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实践包括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三个方面。
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
欣赏音乐包含着感官欣赏、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的三个阶段,要想拥有完美的音乐享受,欣赏者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首先应该懂得、了解音乐语言,即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要素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音区、和声、曲式、调式、织体等。
一、旋律旋律也称曲调。
“曲调”一词曾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有曲调先有情”。
因此,使用哪个词汇都是可以的。
旋律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即音高、速度、力度等所组成,按一定序列组织起来运行的单声部线条。
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
它可以反映音乐内容、音乐风格、民族特征,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共鸣。
因此,旋律被认为是音乐的灵魂和重要的基础。
听一首你从未听过的乐曲,你首先听到的是不是旋律?最后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是否也是旋律?你的回答将会是肯定的。
所以说,旋律在音乐作品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旋律既然那么吸引人,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作曲家凭空想象出来的吗?不是,旋律也和其它音乐表现手段一样,都是源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艺术实践。
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音调是无穷无尽的。
如,当我们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你会立即感到它是悲哀的,或是欢快的。
这就是你所听到的音乐旋律和你平时在生活中已熟悉的音调,在你脑海中联系起来的结果。
如,叹气时的一声“咳”,就是从高音到低音的滑行。
那么,音乐作品中的哭泣、悲伤和叹息是怎样表现的呢?一般来说,旋律的去向是下行的。
如河北民歌《小白菜》,歌曲中每一小节都是下行旋律,哼唱中会感觉到它是悲痛的哭泣,即使没有歌词也会感受到这一旋律不是欢快的。
在音乐中也有美好的联想,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呈示部中,在轻柔的弦乐震音的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听的鸟叫般的化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田园风味的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动人画面。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哪些?
音乐艺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表现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奇妙的音响组合越过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而直沁人们的心扉,非语义性和非具像性的纯粹形式表现使得音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使人产生迷惑。
所以,音乐审美的理论研究总是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深入。
然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音乐无非是人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反映,是经验性地利用声音材料,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可以从形式表现的内部探讨其运动规律,从而整体把握音乐美的。
如果说音乐表达情感意义是抽象的,那么音乐表现手段则都是具体的。
音乐形式的构成材料是声音,声音组织的方式、方法、原则都是很实在的。
在诸多音乐表现因素当中,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是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
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如何正确理解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
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音乐语言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
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
首先了解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旋律、音色、织体、主题、曲式结构、体裁等概念,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能够结合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音乐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音乐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
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引发人们的种种体验和联想,使人步入艺术审美天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一、音乐艺术的语言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作为音乐艺术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
音乐稍纵即逝的弱点所转化的特殊手法。
和空间艺术比较,时间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间接性。
空间艺术的艺术形象是直观的,建筑在生活中有实用功能,是一个具体的东西,绘画与雕塑对动态的瞬间进行静态的表现,借助的也是直观的形象,而音乐与文学中的形象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接受的角度说,都不是具体直观的。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4)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
音乐的表现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演绎性的一面。
2、音乐艺术的语言:
(1)音乐的旋律:旋律是具体的、旋律表达感情
(2)音乐的结构。
“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的结构特征。
(3)音乐的体裁:声乐体裁、器乐体裁、戏剧音乐体裁。
二、音乐艺术的欣赏方法
1、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
2、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