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仪器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71
检测设备的配置近年来及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说的食品是广泛意义上的食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如:粮谷、油料籽、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水果等,也包括加工后的食品,如:罐头、火腿肠、食用油、方便面、酱菜、调味品等.开展食品检测的实验室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实验室中由于性质不同,检测的项目不同,而对实验室筹建和发展过程中对仪器的购置和选型有着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年工作经验和对各种实验室检查的体会,对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提出个人的一点粗浅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一、食品企业及商业第三方实验室1. 企业实验室企业实验室可根据生产的产品品种、检测项目的多少和生产规模的大小设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也可繁、可简.对于这样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能满足企业产品品质检测就行了.可分为两大项,一是检测产品的;二是检测产品的,这一类项目的检测相对难度大、投资高.1品质项目包括:水分、含盐量、含糖量、含量、脂肪含量、纤维含量、维生素含量、酸度等.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如果经费有限,都可以采用化学法分析,只需配置最简单的烘箱、水浴、电炉、搅拌器、粉碎机、pH计等设备即可.如果经费充足或检验批次较多,对应的检测项目都有对应的专用仪器可供选购.此外,也有一些通用的仪器可供选购,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近红外分析仪、自动滴定仪等.检测维生素A、E等有时还需配置荧光光度计.检测营养元素,如钙、锌、铁等,可购置原子吸收仪-火焰检测器.2卫生项目包括:微生物、添加剂、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毒素等.对于一般食品企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应该建.a微生物建微生物实验室要按照生物实验室规范要求进行布局.必要的设备有洁净台、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炉等,其它设备则根据具体检测项目配置.经费少可以买国产的,经费多可以考虑买进口的,两者的价钱相差很多.b添加剂和有害元素有一部分项目可以用化学法,如亚硝酸盐、二氧化硫、重金属含量、总砷等.但要想满足现在国标的食品卫生要求,应该购置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这样一般的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等、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等都可以检测了.购置原子吸收仪-石墨炉检测器,可以分别检测铅、铬、镉、铜、镍等有害元素,还需要一台原子荧光仪,用来检测砷和汞等.c残留农药检测残留农药是不能少的.检测有机氯农药,需配电子俘获ECD检测器;检测有机磷农药,需配火焰光度FPD检测器或氮磷NPD检测器.现在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为提高通用性,建议配置毛细管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安装毛细管色谱柱.与传统填充柱色谱柱相比,毛细管柱分析项目多,分离度好,可以减少频繁的更换色谱柱,提高分析效率.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出口时需检测的农残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把好生产原料和产品质量关,可以配置气相色谱-质谱仪.一般只需配置电子轰击EI源,如果有必要可再配一个负化学NCI源.是选择四极还是质谱,个人认为都可以,两种仪器各有优缺点.还是要看具体工作.d残留兽药若进行残留兽药的检测,项目不多且批次多,可以考虑配置酶联免疫仪,该仪器一次投入不大,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采用ELISA也有一些缺点,一是试剂盒为长期的消耗品,若检测的批次少成本会较高,二是特异性不好,可能会有假阳性,三是如果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检测项目较多,成本甚至比仪器分析还高.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出口食品企业,为适应当前、、等发达国家检测限量要求,最好配置一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第一台仪器建议配置三重四极质谱仪,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仪器不一定要追求高配置,够用就行,但灵敏度、稳定性、抗等性能要好.最好买用户较多的型号,有一个与自己检测项目相近的用户群,首先说明该型号仪器检测拟检的项目没有问题,其次也便于今后技术交流.2. 商业实验室商业实验室与企业实验室相比检测的商品和检测的项目都要比企业多,所以仪器设备的配置从门类和数量上都应比企业实验室更完善.仪器设备的配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检测的需要,还应适当超前,否则等客户找上门来被你推走了,再将客户找回来就困难了.1检测品质项目通常要考虑使用的标准或根据客户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参照1. 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由于不同商品和不同客户可对同一项目可能提出不同的检测标准或方法,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若方法规定采用化学法分析,只需配置最简单的设备即可参照1. 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如果经费充足或检验批次较多,对应的检测方法又有仪器法的,可配置相应的专用仪器,如:水分测定仪、凯氏定氮仪、快速脂肪测定仪、糖度计、粘度计、脂肪酸分析仪等.通用仪器也可参照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如果有需要,像氨基酸分析仪这样的专用分析仪也可以配置. 2卫生项目检测的实验室配置参见“1. 企业实验室”相关段落.个人认为对于一个现代商业实验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是不可少的,这是现在对禁用农兽药残出具阳性报告时指令和标准要求的条件.如果有规模、检测项目多,每类仪器还应配置多台套.这时要考虑仪器性能的互补,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一台配电喷雾电离源,一台配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气相色谱-质谱一台配电子轰击源,一台配负化学电离源.元素多、样品杂,还可以考虑配置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如果要做形态分析,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还应能与或气相色谱联用.二、行业实验室的行业实验室指政府法规实验室都隶属于不同行业行政领导机构,因此,多少都带有一点行政功效.近年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大了投入,所以,实验室的硬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现在一个较完善的行业实验室省市一级以上的,除了分析测试设备的门类和数量应等同或优于一般商业实验室外,为提高分析效率还可以在前处理设备配置方面更完善一些,如:微波消解包括微波萃取、自动固相萃取仪、凝胶色谱净化仪、溶剂加速萃取仪、高速冷冻离心机、高速均质机、氮吹仪等.这些前处理设备效率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可利用晚上时间自动处理样品,并且会提高结果的重现性.随着我国的行政监管体系正在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我们的行业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参加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的能力比对活动,检测方法和结果都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执行.此外,为了适应食品安全检测发展,许多实验室开始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因此,行业实验室今后会配置更高端的分析仪器,如高分辨质谱仪等,使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烘箱、冷冻干燥设备、均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
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1、微生物检验一、微生物实验室概况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乳酸菌、双歧杆菌、罐头商业无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与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
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就是地板与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与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一)准备室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与样品处理等。
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与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
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
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与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无菌室一般为4 - 5 平方米、高 2、5 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就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
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就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与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无菌室的设置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
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就是无菌室,外间就是缓冲室。
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
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
食品检测仪器汇总食品检测仪器是指用于分析、测试和监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仪器设备。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食品检测仪器的研发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食品检测仪器进行汇总介绍。
1. 红外光谱仪(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检测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来判断样品的化学组成。
红外光谱仪主要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2.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仪是一种用来分析和测定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仪器。
气相色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为不同的组分,然后采用不同的检测器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仪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化学物质和香料成分等。
3. 液相色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利用液相作为流动相的色谱仪器,通过不同的分离模式来分离和测定食品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液相色谱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等。
4. 质谱仪(Mass Spectrometry)质谱仪是一种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分解为离子,然后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来确定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仪器。
质谱仪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等。
5. 核磁共振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仪是一种通过检测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研究和分析样品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的仪器。
核磁共振仪可以用于食品中的成分分析、食品鉴定和品质评价等。
6. 快速液相色谱仪(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快速液相色谱仪是一种高效的色谱分离技术,它采用高速流动相和高效分离柱,可以在短时间内分离和测定食品中的成分。
快速液相色谱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色素和有机污染物等。
7. 微生物检测仪器(Microbiological Testing)微生物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50cm2):阴性;●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3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平皿;●包装卷膜、饼托、吸氧机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2、检验方法2.1菌落总数2.1.1: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吸氧机等内包材;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试管。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2.1.4.1样品采集2.1.4.1.1将生理盐水以10ml分装入试管中连同包好的棉签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棉签浸沾生理盐水反复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100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100 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经过测量,其中成年人的手掌内侧和外测加起来大约刚好为100 c㎡,所以其中生产员手部也可以表示为: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食品检验中仪器分析方法的有效应用食品检验是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而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重点探讨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并以常用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
通过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帮助监管部门确保食品安全。
其二,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如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从而选择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食品。
其三,仪器分析方法还可以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对于预防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固体或液体固定相与移动相之间的分配作用来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色谱法在食品检验中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的有机物质等方面。
质谱法是通过将待检样品中的物质分子进行碰撞解离并测量相应离子质量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质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有机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光谱法在食品检验中主要应用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的检测。
以色谱法为例,它在食品检验中的有效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色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等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
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就需要用到色谱法。
通过色谱仪的分析,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精确测定,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