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财务会计循环与总帐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68.50 KB
- 文档页数:1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第4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4.1 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过程 4.1.1 会计循环与会计信息处理过程1,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会计工作连续处理程序的过程。
在一个单位,从发生经济业务起,到编制会计报表止,要经过多道会计处理过程。
因这些会计处理过程在每个会计期间不断重复出现和运行,故称会计循环。
会计组织中的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地对多种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即数据)进行采集、分类、计算、记录、分析、检查、编表等处理工作,这一工作产生的结果,就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会计循环要素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核心,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规范、向企业外部各有关人员提供通用财务报表为主要目标的信息系统。
财务会计建立在一系列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基础之上,财务会计整个结构的基础是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人员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是依据会计原则,而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的经济业务所遵循的是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所提供的通用财务报表主要是表述企业在某一特定日(通常是指每一会计分期的期第4章 83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末)的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和表述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会计恒等式原理进行编制的。
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损益表的基本要素有收益和费用。
财务会计通过财务报表将企业情况向有关各方进行会计反映。
会计反映是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经过一系列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具体程序,达到向企业以外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信息的目的。
财务会计以核算为核心,其账务处理与报表编制的程序如图4-1所示。
作会计分录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对经作会计分录济业务进行分析,确定应记入借方和贷方的账户及金额,编制记账凭证或登记普通日记账。
登记账簿登记账簿是根据记账凭证或普通日记账中的会计分录,将应记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分别转入总分类账和明账项调整细分类账中的相应账户。
账项调整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调整一些账户中的有关记录,以处理在会计期末需要递延、摊销或预计编制报表的收入和费用项目。
简述会计循环及其基本步骤会计循环是指会计工作中的一系列连续性操作和过程,主要包括了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决策分析等环节。
它是一种持续循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记录和分析,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简要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凭证的登记和分类凭证是会计循环的基础,它记录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交易。
在这一步骤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将相关的凭证进行登记和分类。
登记是指将凭证上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到会计账簿中。
分类是指根据凭证上的经济业务性质,将其归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
第二步:账户的核算和汇总在这一步骤中,会计人员需要对各项会计账户进行核算和汇总。
核算是指根据凭证上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账户的计算和调整。
汇总是指将各项账户的核算结果进行统计和合并,得出企业的总账和各项明细账。
第三步: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在这一步骤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核算的结果,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常见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编制财务报表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会计人员还需要对报表进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第四步:决策分析和调整在这一步骤中,会计人员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等情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会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会计循环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会计循环的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系统》习题参考答案汪刚(整理)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导论1.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由会计软件及其运行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组成的集合体。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输出会计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采用人、机结合方式,进行相互操作。
(2)数据采集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
(3)数据处理方式集中化和自动化。
(4)会计信息载体无纸化。
(5)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处理。
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分为哪几类?(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3.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1979-1988年,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定点开发阶段2)1989-1995年,商品化会计软件面市3)1996-2000年,会计软件由核算向管理转型4)21世纪,向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4.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是什么?1)改变了原有的组织体系2)改变了会计核算形式和方法3)改变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4)改变了账表存储方式和增加了输出过程5)强化了会计的管理职能5.与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有哪些改进?⑴会计软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⑵集成度更高。
⑶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业务划分更加合理,业务处理模块更加完善。
6.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工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特点是什么?内容:(1)财务部分:财务部分主要由:总账(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成本核算、会计报表、资金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会计数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计数据等同于会计信息B.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可以相互转换C。
会计数据具有来源狭窄的特点D。
先有会计信息后有会计数据【答案】B【解析】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选项A说法不正确,会计信息是会计数据加工后形成的,因此先有会计数据后有会计信息,选项D说法不正确,会计数据来源广泛,因此选项C不正确。
2. 企业业务循环中,核心的循环是( )A。
采购循环B。
人力资源循环 C.生产循环D。
会计循环【答案】D【解析】企业业务循环中,会计循环是核心,它贯穿于企业其他业务循环活动之中。
因此选D。
3. 不属于系统初始化工作的是()A。
建立账套 B.查询记账凭证C。
设置操作员 D.授权【答案】B【解析】系统初始化工作是将旧系统下的相关核算资料录入新系统,以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正确、连续地进行,是在新系统中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前提条件.其操作是在日常处理之前,选项B属于日常会计工作,不属于初始化工作内容。
4。
用友U8中,若要删除选中账套数据,则在什么情况下,选中“删除当前输出账套"即可()。
A。
建立账套 B.修改账套 C.输出账套 D.引入账套【答案】C【解析】用友U8账套删除功能包含在账套输出功能中,要删除账套,必须强制进行账套输出。
5. 能够进行账套备份的人员是()。
A.系统管理员B。
账套主管C.账套一般操作员D.出纳员【答案】A【解析】能够进行账套备份的人员是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只能备份年度账;其余C和D 选项人员没有权限.6. 如果指定“张三"为账套主管角色,则张三拥有该账套的()。
A.全部功能权限B.部分功能权限C.总账系统的所有权限D。
总账和报表系统的所有权限【答案】A【解析】用友U8中,如果指定某操作员为某种角色,则该操作员自动继承该角色的所有权限。
本题中张三为账套主管角色,而账套主管拥有所辖账套的所有权限,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1.会计信息具有()的特点。
会计循环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记录和报告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以供企业管理者、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使用。
具体来说,会计循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认: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确定哪些交易和事项需要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2. 计量:对需要记录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即确定每个账户的金额,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3. 记录:将计量后的经济业务记录在会计账簿中,包括日记账、总账、科目余额表等。
4. 报告: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报告。
整个会计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会计信息处理,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