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41页)
- 格式:ppt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41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引言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威胁。
由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概述,包括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领土争议在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领土争议问题,如东海、南海等海洋争端,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等。
这些领土争端对于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海洋争端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包括与日本在钓鱼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议,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争端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着边界争议,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尽管中印两国一直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但边界问题依然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
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海盗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恐怖主义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恐怖组织在周边地区活动,给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跨国犯罪也是一个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贩毒、人口走私、网络犯罪等问题在我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影响,还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外部干预除了上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外部干预的问题。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我国周边地区的事务,干涉和破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首先,东海和南海的争端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这些海域存在领土争端,导致海上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此外,美国
等外部大国也将这些争端作为干涉中国周边事务的借口,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时刻牵动着中国的周边安全。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不断引发国
际社会的担忧,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国周边的安全。
中国需要
与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美国等国家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尤其是印
度的对华态度不断强硬,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军事合作,可能导致印度在中国周边的活动
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面对这些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地区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同时,中国还应加强与主要大国的沟通和协调,共
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更多
的稳定和发展的机遇。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要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
三、我国与其它相邻国家的关系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大国较集中的地区,俄罗斯是拥有大量尖端技术、先进武器和核武器的大国;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且在东南亚地位举足轻重;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的地位不断上升,不容小看……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和平外交时,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内15个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乘机解决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的边界问题。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人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获得重大改善。
但是,周边地区一些固有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面临不同对象和不同程度的威胁。
对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是世界上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国家,陆地与15个国家相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越不利。
如此看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同时,我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
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
我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军事强国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
处在如此安全环境中的中国,要维护自身的安全,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我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上。
我国的陆疆边境线长达2。
2万多公里,边境长了领土争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尤其复杂的是我国的海洋国土,按照国际海洋法,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区面积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有8个海上邻国.而我国与这8个海上邻国均有海洋争端,总争议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当前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仍然处于调整时期,美国加大介入亚太事务的力度,使我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从表面上看,这些国家大都与我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太平”背后并不太平,有些国家已构成了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美国视中国为其称霸的主要障碍,因而始终对中国怀有敌意。
其对华政策的实质是企图将中国纳人西方体系。
政治上,美国继续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
经济上,企图按美国的模式将中国纳入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攫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控制与打压。
军事上,对中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利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中国进行预防遏制的战略部署.近年来,美国更加明目张胆地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筹码。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学院:软件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网工三班学号:1215134046 姓名:谢昊天任课教师:高淯成绩: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一)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二)海洋国土观念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
主要表现是:(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紧张不安,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所致,有的则是直接针对我国的。
从我国建国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我直接军事威胁。
70年代末,邓小平进一步打开了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并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我国完全摆脱了美国全面的现实军事威胁。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直是我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威胁,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首先,我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性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局势、南海争端等,这些问题可能对我国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特别是朝鲜半岛的不稳定局势可能引发战争和冲突,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南海争端也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影响我国南海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我国周边还存在着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如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
这些威胁可能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分享,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大国关系等。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可能导致地区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加剧,对我国周边安全构成挑战。
而大国关系的发展也可能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针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首先,我们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交流与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地区热点问题,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与和平不仅关系到我国自身的安全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分析周边安全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当今世界,安全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中国的周边环境就是其必要的
安全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重要地缘政治位置和经济发展实力的大国,周边国家的安全
局势对中国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周边安全环境的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和战术空间也有很
强的影响。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正处在不稳定中,中国与邻居有边界纠纷,包括与数个东南亚国家
在南海以及与朝鲜和日本在海洋等位置的存在着领土和海洋纠纷。
中国与西北邻国,包括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共享着边界,也存在着敏感矛盾。
此外,还有一些中东国家也会给
中国带来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比如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
为了保护中国的安全和稳定,中国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和互动,降低双边
矛盾与领土和海洋纠纷的风险;要进一步加强和变革改革军队,强化中国的边防能力,提
高卫星监视与反潜和反舰等海洋侦察能力;要继续努力实现中国就非传统安全威胁形势如
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全球制度建设中国的建设性作用,促进
经济发展,减少问题的发生。
总之,中国的安全受到中国周边环境的影响,中国将不断加强与身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加强军队实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改善中国周边环境安全等形势,为今后整个地区稳定
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从而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稳定。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集团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估,是国际安全环境的一部分。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动荡稳定当前我国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不安全因素。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拓展国家利益的战略空间,但复杂多变的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要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争取和维护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努力提高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能力。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经历了一个十分严峻复杂到相对和平安全的演变过程。
2、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环境十分复杂,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从外部封锁中国,企图把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3、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的周边环境也面临一系列的新的挑战。
4、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改善,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1、中国海洋主权和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1)南海主权和权益之争我国南海主权现状是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形式十分严峻。
2012年4月,菲律宾方面出动军事力量,试图对我国在南海作业的12艘渔船和渔民进行非法抓扣和抓捕,从而导致中菲双方在黄岩岛的对峙局面。
南海周边国家加紧指染我国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频繁制造事端,严重恶化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良好氛围,南沙群岛及海域的归属和划分问题的争端日益突出。
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一直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边安全环境的稳
定与和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发展与安全。
当前,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首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地区
矛盾与纷争、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都对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影响。
特别是一些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给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其次,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安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些非传
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等问题,对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一些地区冲突和战争,也给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再次,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与和平。
首先,我
国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地区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与挑战。
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安全防范能力。
最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
惕与谨慎。
只有通过积极的外交政策、强大的国防力量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才能够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总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合作,才能够有效地维护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与和平,为我国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念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系统周围的安全情况和因素。
它涉及到各种方面,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等。
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地区或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是周边安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因素可以包括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周边地区的安全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地形陡峭的山区可能存在滑坡和山体滑坡的风险,而平原地区可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社会环境也是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方面。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结构、社会文化、犯罪率等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文化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而高犯罪率地区的社会环境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政治环境对周边安全环境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政治稳定和政府的能力对于一个地区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政府的薄弱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冲突甚至战争,进而影响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环境。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经济环境、军事力量和国际关系等也会对周边安全环境产生影响。
经济状况的好坏、军事力量的强弱以及国际关系的稳定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系统的安全情况。
总而言之,周边安全环境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系统所处的安全情况和因素的综合体现。
全面了解和评估周边安全环境对于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中菲黄岩岛冲突、中日钓鱼岛争端以及中印边界争端等问题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形势比较复杂。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有利的形势和特点。
索引: 南海问题、钓鱼岛主权问题、南亚局势不利之处: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 ,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
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上矛盾加剧。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出现了海上纠纷。
进入21世纪以后,纠纷不断升级,海上矛盾日益激化。
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矛盾已经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东海,有中韩渔业资源之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资源之争;在南海,南海领土争端就更加激烈,声索国几乎包括所有东盟国家(越南、菲律宾为强硬派,希望借美国日本印度之力改变现状;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为务实派,试图利用打国力量维持现状;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为中立派)。
对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概况描述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概况不容忽视。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格局的变化,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东部海域的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东海和南海是中国的重要海洋领土,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
在这两个海域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一些争议,如领土争端、海洋资源争夺等。
这些争议使得东海和南海的安全形势变得复杂和敏感。
不仅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风险,还有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涉。
因此,中国需要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同时也需要与周边国家进行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备受关注。
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这些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中国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问题在这些地区存在,给中国的边境安全带来了威胁。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
再者,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安全关系备受关注。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发展引发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朝核问题,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相关的多边机制,推动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升级。
中国与台海的安全形势也是当前的焦点之一。
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然而,近年来,台湾独立势力的活动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地区的稳定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坚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面临着多重挑战。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地区合作,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愿与周边国家一道努力,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繁荣发展的周边环境。
第四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安全环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这既是对迄今我国周边外交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周边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我国及周边概况我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东南部,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
同时,我国又东邻太平洋,拥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有便利的海上通道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我国的领海通常划分为四个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含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和南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三面为陆地包围,面积为7 7万平方千米。
黄海是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面积为38万平方千米。
东海海区比较开阔,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
在黄海和东海我国与邻国存在有大陆架争端,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主要是由我国的台湾省控制。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区中最大的一个。
几乎是渤海、黄海、东海面积总和的3倍。
南海海区南北跨26个纬度,长1600余海里,东西跨22个经度,宽900多海里,总面积350万平方千米。
我国在南海的边界南起曾母暗沙,东面与菲律宾以马尼拉海沟为界,东南与巴拉望岛以200米水深等深线为界,西面与越南也以200米等深线为界。
我国在南海应管辖的海域约为200万平方千米。
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我国海域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海面渔业面积约1 5亿公顷。
近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已探明有油气远景沉积盆地约110万平方千米,据海洋石油地质专家研究,仅南沙地区石油储藏量就达400多亿吨,南海南端的曾母暗沙盆地的地质储油量约为200亿吨,而整个南海的石油储藏量估计为1000亿吨以上,是亚洲大陆架三个最大的储油区之一,是“另一个波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