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的现象和途径。
(2)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了解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初步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4)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2.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染色体和基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手段】人类染色体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四个部分: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人体生理卫生。
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但是每一种生物都能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牛生下的总是牛,羊生下的总是羊,这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生物的遗传”。
〖新课〗一.遗传的现象:我们来解释一下“遗传”这个词。
遗是遗留,传是传递,也就是说每一种生物都能传递给后代一些什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30页,根据“看一看,想一想”一栏所列出的特征,想一想,哪些特征是你所具有的?1.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性状。
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做遗传。
2.遗传途径:性状是怎样传递的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
什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于父亲,属于雄性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来自于母亲,属于雌性的生殖细胞。
也就是说,人类的性状是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动植物的性状也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二.遗传物质:提问: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答:通过生殖细胞)提问: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的遗传功能呢?因为细胞内含有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的课程,主要讲解人的性状和遗传。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认识基因的作用;(2)掌握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3)掌握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情境教学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知识,探究规律;(3)归纳法:将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基因的作用和表达;(3)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如何让学生发现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的规律。
四、教学内容及特点1. 教学内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它控制生物的性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互异性状,例如人的眼睛颜色、血型等。
(2)基因的作用:基因对生物的性状有控制作用,表现为显性和隐性效应。
显性效应指基因的表现形式可以直接看到,隐性效应指需要遗传两条相同的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3)基因的表达:基因除了受到基本遗传规律的调控外,还可能受到环境和表观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
2. 教学特点: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的重要性,探究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整理人 尼克苏教版八年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 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 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 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 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 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指出个别学生组织全体学生作实践调查填写下表:全体学生分析调查的结果,总结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15.2《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的现象和途径。
(2)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了解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初步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4)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2.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染色体和基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手段】人类染色体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四个部分: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人体生理卫生。
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但是每一种生物都能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牛生下的总是牛,羊生下的总是羊,这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生物的遗传”。
〖新课〗一.遗传的现象:我们来解释一下“遗传”这个词。
遗是遗留,传是传递,也就是说每一种生物都能传递给后代一些什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30页,根据“看一看,想一想”一栏所列出的特征,想一想,哪些特征是你所具有的?1.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性状。
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做遗传。
2.遗传途径:性状是怎样传递的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
什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于父亲,属于雄性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来自于母亲,属于雌性的生殖细胞。
也就是说,人类的性状是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动植物的性状也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二.遗传物质:提问: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答:通过生殖细胞)提问: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的遗传功能呢?因为细胞内含有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讲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讲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操纵的。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地探讨生命科学咨询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难点:〔1〕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不。
〔2〕基因的显、隐性与生物性状表现的关系。
[教学器具]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等。
[教学方法]讲述与讨论以及调查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备]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如有无耳垂、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做好记录,以备课堂上使用。
[教学过程]导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页,观看标题右边的那张插图。
图中这对父子什么缘故会长得如此之像?要探讨那个咨询题,我们得先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讲述:留心观看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不难发觉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样都具有明显相似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
这种能够遗传的生物体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叫做遗传性状。
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包括有无耳垂,舌头能不能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
提咨询:谁来讲讲自己的调查结果?〔回答:略〕讲述:通过调查我们发觉,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以及舌头能否卷起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异,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单眼皮和眼睛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如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提咨询:请大伙儿想一想,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哪些不属于相对性状?什么缘故?〔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2〕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
〔4〕女儿的眼睛皮与母亲的眼睛皮〔学生摸索、讨论、回答:略〕讲述:刚才几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方法,回答得都专门正确。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学内容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重点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难点1、遗传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2、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3、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准备调查、分析、问题讨论、讲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㈠、提问旧知,设置情境,引入新课1、对前一节所学内容不必全部复习,只提一个核心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章节内容的学习,有你们还记得什么叫遗传吗?生:答略师明确:亲代生物生殖与其相似的子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展示课本33页父子的照片,引出本节内容㈡、学习新知1、鼓励学生找寻这对父子的相似之处,归纳出遗传性状的概念。
生:(举手发言)。
略。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你们刚刚所列举的相似之处,在遗传学上叫什么呢?生:(回归课本,找寻答案。
)叫做遗传性状。
师:究竟什么叫遗传性状?生: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2、引导学生举例,理解遗传性状是遗传而来的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很多与父亲与母亲很相似,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生:(发言)略。
3、通过调查、讨论,了解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识别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的不同表达形式师:展示调查的内容,解释要调查的遗传性状,要求将调查结果填写在P33表格中师:汇总全班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归纳:(1)能卷舌、双眼皮、有耳垂的比例高于不能卷舌、单眼皮、无耳垂的比例。
(2)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得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结论(根据学生情况,可逐题讨论,也可一次性讨论,建议逐题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层层递进的)问题:(1)遗传性状哪里来的?(2)亲代如何将这些性状传给子代?(3)亲代遗传给子代的究竟是什么?(4)子代获得了亲代的遗传,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师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3)【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的现象和途径。
〔2〕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要紧是了解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初步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4〕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2.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染色体和基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手段】人类染色体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差不多学习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四个部分: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人体生理卫生。
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形状结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千差万不。
然而每一种生物都能将自己的特点传给后代,牛生下的总是牛,羊生下的总是羊,这确实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生物的遗传〞。
〖新课〗一.遗传的现象:我们来讲明一下〝遗传〞那个词。
遗是遗留,传是传递,也确实是讲每一种生物都能传递给后代一些什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30页,依照〝看一看,想一想〞一栏所列出的特点,想一想,哪些特点是你所具有的?1.概念:生物体的形状特点或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单眼皮和眼睛皮,有耳垂和无耳垂,差不多上性状。
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做遗传。
2.遗传途径:性状是如何样传递的呢?我们明白,每一个人差不多上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
什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于父亲,属于雄性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来自于母亲,属于雌性的生殖细胞。
也确实是讲,人类的性状是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动植物的性状也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二.遗传物质:提咨询: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答:通过生殖细胞〕提咨询: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什么缘故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的遗传功能呢?因为细胞内含有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确实是遗传物质。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八年级生物教案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一节在第十五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一方面,本节是对第一节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另一方面本节的内容是整个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和入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遗传性状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图片资料、案例分析,参与情境活动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自己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能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千里寻亲”案例,关注身边的志愿者活动,产生为社会、他人服务的意愿。
并通过分析“转基因克隆猪”资料,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状况,体会生物科学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寻找自己身上常见的遗传性状”活动,体会到每个人都是于众不同的,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依据初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确立重难点的依据:这些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在生活中有些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这些知识是整个遗传学的入门和基础,所以这一节他们能否掌握好这几点对他们学习后面几节乃至以后高中来说都至关重要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说教学方法1、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实践中,对“人的性状和遗传”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有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能力目标:经过检查人体常有的遗传性状,培育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剖析议论的能力。
3.感情目标:建立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科学地商讨生命科学识题。
[ 教课要点和难点 ]1.要点: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观点。
2.难点:(1)不一样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差别。
(2)基因的显、隐性与生物性状表现的关系。
[ 教课用具 ]能卷舌和不可以卷舌挂图,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等。
[ 教课方法 ]叙述与议论以及检查相联合的研究式教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检查自己身旁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若有无耳垂、舌头可否由双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仍是双眼皮等,做好记录,以备讲堂上使用。
[ 教课过程 ]导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 页,察看标题右侧的那张插图。
图中这对父子为何会长得这样之像?要商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叙述:留意察看我们熟习的亲友挚友,不难发现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般都拥有显然相像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
这类能够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叫做遗传性状。
这一节课以前,我请同学们检查自己身旁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包含有无耳垂,舌头能不可以由双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仍是双眼皮等。
发问:谁来谈谈自己的检查结果?(回答:略)叙述:经过检查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以及舌头可否卷起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别,如能卷舌和不可以卷舌、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一样表现种类叫做相对性状。
发问:请大家想想,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哪些不属于相对性状?为何?(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2)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
(4)女儿的双眼皮与母亲的双眼皮(学生思虑、议论、回答:略)叙述:方才几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回答得都很正确。
第三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区别?二、新授㈠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发现史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男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区分性染色体即男性XY,女性XX2.观察与思考P37观察与思考①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谓性染色体。
②哪幅显示为男性染色体?哪幅为女性?③哪条是Y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区别?④就性染色体而言,在生殖细胞中,就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解析:①第23对染色体。
②前幅为男性,后幅为女性。
③前幅最后一条。
Y染色体较小。
④1条染色体。
精子为X或Y,卵细胞为X。
⑤常染色体有22对,性染色体呢只有1对!而且男性的这一对染色体我们把它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成XY ,女性的这对染色体我们用英文大字字母表示成XX板书:人体细胞中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22对)(23对)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1对) XX(女性)XY(男性)请学生注意XY或XX在书写的时候应大写,不能相隔太开!㈡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阅读P38第一节,思考:①女性何时排卵?男性排精数目?②如何完成P38图解解析:1)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男性一次排出上亿精子。
提问: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还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这就是生男生女的奥秘。
而在实际生活中,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里,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能否用所学的知识做出合理的解答吗?解答: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机会是均等的,但与卵细胞结合却是随机的,可能这次是含X的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下次还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以就出现了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仍然是女孩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是存在的!2.基因、性染色体、性别性染色体决定着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性别分化。
生物初二上人版 5.2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课设计2教课目的:1、理解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差不多状况,进一步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经过直观教课、着手实验、研究、小组合作、沟通、议论等方式,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经过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并从另一个方面中感悟到生命的难得、生命的来之不易。
要点难点:1、传粉方式,2、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课方法:联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课,着手实验,研究,小组合作、沟通、议论教课过程:[ 导入 ] :演示百合花,进一步熟习花的差不多构造,要点突出雌蕊和雄蕊的构造。
[ 板书 ]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课件展现 ]被子植物开花的差不多状况:花萼、花冠翻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粘液。
[ 板书 ] 【一】传粉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联合多媒体图片棉花和豌豆花的传粉方式并议论总结它们传粉的不一样点。
豌豆花在没有开放时,花粉差不多传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棉花是异花传粉。
[ 板书 ] 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广泛〕[ 板书 ] 异花传粉的方式可分为昆虫传粉和靠风传粉等。
依据传粉的不一样门路,把花分为风媒花与虫媒花。
[ 议论 ] :若是你是一只小蜜蜂,你会去什么样的花上采蜜呢?〔课件展现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图片〕总结虫媒花的特点:花瓣娇艳,花蜜甜美等;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同时伸出花瓣外面。
〔说明传粉其实不是特别简单的,进而说明生命的难得〕[ 板书 ] 【二】受精[ 课件展现被子植物受精]请学生参照课本上图片,自己先总结植物的受精过程,而后以链式模式图的形式来边讲边说,老师再增补概括,详细详见课件。
传粉此后,花粉遇到柱头分泌的粘液的刺激,就萌生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抵达子房,花粉管内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联合形成受精卵。
苏教版八上《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地探讨生命科学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难点:(1)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2)基因的显、隐性与生物性状表现的关系。
[教学器具]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等
[教学方法]
讲述与讨论以及调查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调查自己身边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如有无耳垂、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等,做好记录,以备课堂上使用。
[教学过程]
导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页,观察标题右边的那张插图。
图中这对父子为什么会长得如此之像?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讲述:留心观察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不难发现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显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这种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调查自己身边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包括有无耳垂,舌头能不能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等。
提问:谁来说说自己的调查结果?
(回答:略
讲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以及舌头能否卷起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异,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哪些不属于相对性状?为什么?
(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2)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
(4)女儿的双眼皮与母亲的双眼皮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讲述:刚才几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回答得都很正确。
通过解答这道题目,我们不难得出:生物的相对性状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三点:①同一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的性状表现。
否则,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
生物的相对性状一般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出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
大家不妨试试自己能卷舌还是不能卷舌。
提问: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讲述: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成对存在着。
在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例如,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D表示),决定人无耳垂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可以用小写英文字母d表示)。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DD)时,这个人表现为显性性状─有耳垂;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而另一个是隐性基因(Dd)时,则表现出显性基因(D)所决定的显性性状,这个人也有耳垂;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dd),这个人表现为隐性性状—无耳垂。
提问:假如母亲无耳垂(dd),而父亲有耳垂(Dd),那么他们所生子女的耳垂性状表现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讲述: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染色体说起。
原来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在通过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也随着分离开来,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出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指着图讲解:母亲无耳垂(dd),她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即含有性状为无耳垂基因d的卵细胞,而父亲有耳垂(Dd),他产生二种精子,可能是含有控制有耳垂基因D的精子,也可能是控制无耳垂基因d的精子。
这样,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就有Dd 和dd两种可能性,他们所生子女就有可能有耳垂(Dd),也可能无耳垂(dd)。
由此可见,生物的性状能够从亲代传给子代。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提问:性状是怎样遗传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略)
讲述: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是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融合而成的。
可见,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传给其子女的。
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其后代。
下面请同学们读
P35的“课外阅读”——人类的ABO血型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