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考点总结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60.51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数学考试重点内容(小升初)小升初数学知识要点汇总第一部份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性质2.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3.正整数、负整数、零的大小比较和排序4.绝对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整数的倍数和约数6.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正整数的因子分解和素数分解二、分数1.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2.分数的化简和约分3.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4.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5.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6.分数的分数线、分数位和分数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7.整数、小数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三、小数1.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2.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判断和表示方法3.小数的四则运算4.小数和分数的互化5.循环小数和非循环小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6.无限小数的近似表示方法四、整数运算律1.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2.减法的运算性质3.乘法的整除性质(能整除、能整除的条件、尾数规律等)4.除法的运算性质(商的性质、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等)五、平方数与平方根1.平方数的概念和性质2.一些特殊的平方数3.平方数的性质(个位数字的性质、平方数的个数等)4.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5.求平方根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方法6.完全平方数、非完全平方数和开方六、倍数和约数1.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方法4.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5.素数的性质(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只有两个因数等)6.数的正整数幂和约数关系的性质七、比例和比例运算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倒置、相等比例的倒置、比例的放大和缩小等)3.比例的四种关系(复合比例、综合比例、独立比例和变量比例)八、百分数1.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表示方法2.百分数的四则运算3.百分数与分数、小数和整数的互化4.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百分数的含义、百分数的用法等)九、图形的面积和周长1.图形的概念和性质2.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梯形的面积和周长4.利用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求解问题十、整数的应用1.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通过整数的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3.应用整数的性质求解实际问题4.应用整数的运算律求解实际问题。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总归纳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常用数量关系等式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价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奥数常用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7、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8、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0、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应特别注意奥数中的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奥数中的常用数据及规律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 3.14×2=6.28 3.14×3=9.42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3=75 25×4=100 25×8=200 125×3=375125×4=500 125×8=1000 625×16=10000 37×3=1113、常用平方数11²=121 12²=144 13²=169 14²=196 15²=22516²=256 17²=289 18²=324 19²=361 10²=10020²=400 30²=900 40²=1600 50²=2500 60²=3600770²=4900 80²=6400 15²=225 25²=625 35²=122545²=2025 55²=3025 65²=4225 75²=5625 85²=72254、关于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0.5 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1/20=0.05 3/20=0.15 7/20=0.35 9/20=0.45 11/20=0.551/25=0.04 2/25=0.08 3/25=0.12 4/25=0.16 6/25=0.245、常用立方数1³=1 2³=8 3³=27 4³=64 5³=125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小学数学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数理规律及应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小升初衔接班数学课教学提纲第一讲正数和负数第二讲有理数第三讲数轴第四讲相反数第五讲有理数的加法第六讲有理数的减法第七讲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八讲有理数的乘法第九讲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讲正数和负数1.若上升5米记作+5,则-8米表示;-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如果零上5摄氏度记作5℃,那么零下2摄氏度记作;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可记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11034米);比海平面高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2.-1与0之间还有负数吗?有比-1大的负整数吗?3.比5.1-大,比310小的所有整数是.4.把数5-,5.2,25-,0,213用“<”号从小到大连起来:.5.某天,小明和小亮利用温差法测量紫金山一个山峰的高度,小明测得山顶温度为-1.1℃,同时小亮测得山脚温度是 1.6℃,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问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第二讲有理数1.下面各数5,57-,0,0.56,-3,-25.8,125,-0.0001,+2,-600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数集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数集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正数集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负数集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6的绝对值为_____,-8的绝对值为_____,-3.9的绝对值为_____,52的绝对值为____,211-的绝对值为_____,100的绝对值为______,0的绝对值为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2)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越靠右() (3)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2310-1-2-3(4)当a ≠0时,a 总是大于0.() 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1)55=-;()(2)55-=-;()(3)55-=-;()5.如果2x =,那么x 一定是2吗?如果0x =,那么x 等于几?如果x x =-,那么x 等于几?第三讲数轴1.下列图为数轴的是()A .B .C .D .2.如果a=-a ,那么表示a 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3.作数轴并观察,试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最大的正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 (2)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负整数;(3)最大的整数和最小的整数; (4)最小的正分数和最大的负分数.4.数轴上,如果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那么a 是一个______数,如果表示数b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那么b 是一个______数5.在数轴上,与点5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个,它们的值分别是.第四讲相反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3是相反数()(2)+3是相反数()(3)3是-3的相反数()(4)-3和+3互为相反数2.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6的相反数为_____,-8的相反数为_____,-3.9的相反数为_____,52的相反数为____,3.211-的相反数为_____,100的相反数为______,0的相反数为______,4.化简下列各数:()68--=_______;()0.75-+=_______;35⎛⎫--⎪⎝⎭=_______;()3.8-+=_______;第五讲有理数的加法1.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1)温度由-4℃上升7℃;__________________(2)收入7元,又支出5元;__________________2.口算(1)(-4)+(-6)=_____,(2)4+(-6)=_____,(3)(-4)+6=_____,(4)(-4)+4=_____,(5)(-4)+14=_____,(6)(-14)+4=_____,(7)6+(-6)=_____,(8)0+(-6)=_____,3.计算(1)15+(-22)=_____,(2)(-13)+(-8)=_____,(3)(-0.9)+1.5=_____,(4)1223⎛⎫+-⎪⎝⎭=_____,4.计算(1)23+(-17)+6+(-22)=_____, (2)(-2)+3+1+(-3)+2+(-4)=_____,(3)1+12⎛⎫- ⎪⎝⎭+13+16⎛⎫- ⎪⎝⎭=________;(4)133232584545⎛⎫⎛⎫+-++- ⎪ ⎪⎝⎭⎝⎭=________;第六讲有理数的减法1. 计算:(1)6-9=_____,(2)(-4)-(-7)=_____,(3)(-5)-(-8)=_____, (4)0-(-5)=_____,(5)(-2.5)-5.9=_____,(6)1.9-(-0.6)=_____, 2. 计算(1)比2℃低8℃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2) 比-3℃低6℃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1)2201-;(2);(3)(– 1) - (+6.25);(4)1+122-; (5))32(32---; (6)9-(-5)=__________; (7)(-3)-1=_____________;(8)(-72)-(-37)-(-22)-17=__________;第七讲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 计算(1)1-4+3-0.5=_____,(2)-2.4+3.5-4.6+3.5=_____,(3)(-7)-(+5)+(-4)-(-10)=_____,(4)371214263⎛⎫⎛⎫-+---- ⎪ ⎪⎝⎭⎝⎭=________;(5)215105493663⎛⎫⎛⎫-+-+-+- ⎪ ⎪⎝⎭⎝⎭=________;2. 算式的正确读法是( )A 、8、7、6、3的和B 、正8、负7、正6、负3的和C 、8减7加正6、减负3D 、8减7加6减3的和第八讲有理数的乘法1. 计算:(1)8125.(-)⨯;(2)2534⨯(-);(3)2416401373(-)⨯(-)⨯⨯(4) ⎪⎭⎫⎝⎛-+-127659521()36-⨯(5)(6)(5)0.25-⨯-⨯(6)45(7)()314-⨯-⨯(7) (-125)×(-25)×(-5)×2×(-4)×88763-+-第九讲有理数的除法1. 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__________,再乘除,最后__________2.同级运算,从_____到_____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 计算 (1)()()1031224-⨯+-÷(2)()431532⎛⎫--⨯- ⎪⎝⎭(3)111135532114⎛⎫⨯-⨯÷ ⎪⎝⎭(4)()()42210(4)332⎡⎤-+--+⨯⎣⎦。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大纲一、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约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纲要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归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此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同样加数的和的简易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同样的加数和同样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同样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此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可以做除数。
(由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此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一个确立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1、加法互换律: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的地点,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联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许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互换律:两个数相乘,互换因数的地点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联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许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派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资料总结归纳小升初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孩子人生的大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面临的考验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评价孩子们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小升初的逐渐临近,掌握数学知识已经成为孩子们必备的技能。
因此,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资料总结归纳已经成为最为必要的任务之一。
1.关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是小升初的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和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能力,促进孩子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积极探究,灵活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心,帮助孩子们逐渐掌握数学知识。
2.关于数学公式的掌握数学公式的掌握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数学复习的重点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公式和运算规则。
同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数学公式的掌握,提高孩子们的算术能力和策略性思维,促进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3.关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考验孩子们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评价孩子们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孩子们在数学中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育模式和方法,让孩子们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和规律。
4.关于数学练习方法的提高数学练习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数学复习的重点。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算数和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工具,将练习问题的数量和难度逐步提高,让孩子们不断创新和思考,培养孩子们在数学中的自信心和决心。
同时,需要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和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提高数学练习的能力,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翻转课堂等。
5.关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的培养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数学复习的重点之一。
小升初最全的数学复习提纲一篇所有知识点全搞定小升初数学复习提纲一、整数:1.四则运算2.整数的比较3.整数的倍数与因数4.整数的奇偶性5.整数的约数与倍数6.整数之间的积与商的关系二、分数:1.分数的定义与性质2.分数的四则运算3.分数的化简与比较4.分数与整数的加减运算5.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6.分数与整数的除法运算三、小数:1.小数的定义与性质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3.小数的四则运算4.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5.小数的比较与排序6.小数的应用问题四、初等代数:1.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五、几何:1.平面图形的名称与性质2.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3.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4.三角形的内角求解5.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应用6.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六、数据分析: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数据的图表表示3.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4.数据的平均数与范围5.数据的统计与分析6.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法七、空间与立体图形:1.立体图形的名称与性质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3.直方体、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性质4.圆柱、圆锥与圆球的性质5.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运动6.空间图形的查找与匹配八、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1.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2.制定解决方案与设定计划3.反思并检查解决过程4.使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5.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6.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上是小升初数学的复习提纲,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初等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空间与立体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等知识点。
建议学生按照提纲逐一进行复习,并结合相关练习题进行巩固。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祝你考试顺利!。
小升初数学复习大纲
一、计算
四则运算:混合运算、繁分数运算、逆运算、估算法、定义新运算
简便运算:提取公因式、变形约分、裂项法、分组法、字母代换法、错位相减法、活用公式法(乘法分配律、高斯求和、裂和裂差、归纳总结)
解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组、不定方程
二、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单位1的妙用、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
比例问题:按比例分配、比例缩放、反比例的应用
行程问题:相遇追击、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时钟问题、中点相遇、多次相遇、间隔发车、走停问题、接送问题、猎狗与兔、上坡下坡、环形跑道、变速问题、ST图分析
数论问题:奇数偶数、分解质因数、约数倍数、整除问题、余数问题(同余和韩信点兵)、尾数规律
计数问题:枚举法、容斥原理、加乘原理、页码问题
经典问题:和差倍问题、还原问题、周期问题、盈亏问题、平均数问题、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逻辑推理
三、图形题
方法指导:公式法、割补法、等差法、转化法、方程法
平面面积:高底关系、蝴蝶模型、金字塔模型、沙漏模型、燕尾模型、格点与面积的关系立体体积和容积:挖坑、堆积、切割、涂色;液面升降问题。
数学小升初总结知识点一、数字运算数字运算是数学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在小学阶段,学生首先需要掌握0-1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之后逐步扩展到更复杂的运算。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计算口诀表、运算顺序等基本技巧。
在小升初的复习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包括多位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重点掌握计算口诀表、运算顺序等技巧,以便在考试中更快地进行计算。
二、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小升初的复习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复习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应用,包括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三、代数代数是数学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代数式、方程式、不等式、函数等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方法。
在小升初的复习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复习代数式的化简、展开、因式分解等运算方法,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法公式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方程式、不等式、函数等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等内容。
四、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和分析以及概率的计算、事件的发生概率等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统计图表的绘制、数据的分析、概率的计算等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小升初的复习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复习统计图表的解读、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掌握事件的发生概率、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应用等内容。
总的来说,小升初数学复习的重点包括数字运算、几何图形、代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学生需要系统地复习这些内容,并结合实际题目进行练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成都市小升初数学考试大纲
小升初数学择校考试经常会出现在试题概括有哪些
小学六年级题目主要有下面类型
一、计算
1.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运算顺序
⑵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一般而言:①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2.简便计算⑴凑整思想⑵基准数思想⑶裂项与拆分⑷提取公因数⑸商不变性质⑹改变运算顺序①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②连减的性质③连除的性质④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⑤增减括号的性质⑥变式提取公因数形如:
3.估算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4.比较大小①通分a.通分母b.通分子②跟“中介”比③利用倒数性质
5.定义新运算
6.特殊数列求和运用相关公式
二、数论
1.奇偶性问题2.位值原则3.数的整除特征4.整除性质5.带余除法6. 唯一分解定理7.约数个数与约数和定理8.同余定理9.完全平方数性质10.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
理)11.辗转相除法12.数论解题的常用方法:枚举、归纳、反证、构造、配对、估计
三、几何图形
四、典型应用题1.植树问题①开放型与封闭型②间隔与株数的关系2.方阵问题
外层边长数-2=内层边长数(外层边长数-1)×4=外周长数外层边长数2-中空边长数2=实面积数3.列车过桥问题①车长+桥长=速度×时间②车长甲+车长乙=速度和×相遇时间③车长甲+车长乙=速度差×追及时间列车与人或骑车人或另一列车上的司机的相遇及追及问题车长=速度和×相遇时间车长=速度差×追及时间4.年龄问题差不变原理5.鸡兔同笼假设法的解题思想6.牛吃草问题原有草量=(牛吃速度-草长速度)×时间7.平均数问题8.盈亏问题分析差量关系9.和差问题10.和倍问题11.差倍问题12.逆推问题还原法,从结果入手13.代换问题列表消元法等价条件代换
五、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2.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
×追及时间3.流水行船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4.多次相遇线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数=相遇次数×2-1环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数=相遇次数其中甲共行路程=单在单个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数5.环形跑道6.行程问题中正反比例关系的应用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7.钟面上的追及问题。
①时针和分针成直线;②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8.结合分数、工程、和差问题的一些类型。
9.行程问题时常运用“时光倒流”和“假定看成”的思考方法。
六、计数问题1.加法原理:分类枚举2.乘法原理:排列组合3.容斥原理4.抽屉原理:至多至少问题5.握手问题在图形计数中应用广泛
七、分数问题1.量率对应2.以不变量为“1”3.利润问题4.浓度问题倒三角原理例:5.工程问题①合作问题②水池进出水问题6.按比例分配
八、方程解题
九、找规律
十、算式谜
1.填充型2.替代型3.填运算符号4.横式变竖式5.结合数论知识点
十一、数阵问题
1.相等和值问题2.数列分组⑴知行列数,求某数⑵知某数,求行列数3.幻方⑴奇阶幻方问题:杨辉法罗伯法⑵偶阶幻方问题:双偶阶:对称交换法单偶阶:同心方阵法
十二、二进制1.二进制计数法①二进制位值原则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互相转化③二进制的运算2.其它进制(十六进制)
十三、一笔画1.一笔画定理:⑴一笔画图形中只能有0个或两个奇点;⑵两个奇点进必须从一个奇点进,另一个奇点出;2.哈密尔顿圈与哈密尔顿链3.多笔画定理笔
画数
十四、逻辑推理1.等价条件的转换2.列表法3.对阵图竞赛问题,涉及体育比赛常识
十五、火柴棒问题1.移动火柴棒改变图形个数2.移动火柴棒改变算式,使之成立
十六、智力问题1.突破思维定势2.某些特殊情境问题
十七、解题方法(结合杂题的处理)1.代换法2.消元法3.倒推法4.假设法
5.反证法6.极值法7.设数法8.整体法9.画图法10.列表法11.排除法12.染色法13.构造法14.配对法15.列方程⑴方程⑵不定方程⑶不等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