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函数建立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13 MB
- 文档页数:90
生产函数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现实案例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描述了在特定输入条件下产出的数量。
其中,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是生产函数中的两个关键概念。
边际产量指的是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增量,平均产量则是总产出与总输入的比值。
在实际生产中,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经常被运用于生产决策和生产效率的分析。
以下是一些现实案例,探讨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应用。
1.农业生产:在农业领域,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概念可以用来优化农田的耕作和施肥管理。
例如,一块农田的平均产量是指单位面积的总产出。
当这块田地已经施肥到一定程度时,增加更多的肥料可能会导致过度施肥,无法带来额外的产出增加,此时边际产量逐渐下降。
通过控制施肥量和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农民可以平衡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并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益。
2.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制造业中的生产线管理。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每增加一个工人或一台机器所带来的额外汽车产量即为边际产量。
而平均产量可以是每天生产的汽车总数除以所用工人或机器的总数量。
通过监测和管理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变化,工厂经理可以调整生产线上的工人数量和机器配置,以最大化产量和降低成本。
3.服务业生产:对于服务业来说,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概念同样适用。
例如,一家快递公司的边际产量可以指每增加一个快递员所能处理的额外包裹数量。
而平均产量可以是每天快递的总数量除以快递员的总数。
通过优化快递员的工作安排和配送路线,快递公司可以平衡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教育生产:在教育领域,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概念可以应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课程设计。
例如,在一个学校系统中,边际产量可以指从增加一个老师所带来的额外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平均产量可以是整个学校的总学生成绩除以教师的总数量。
通过识别和提高边际产量,学校可以优化教师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描述生产与投入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数学模型,用来分析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产函数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相关概念的介绍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产函数的定义。
生产函数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特定技术条件下,输入产出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通常情况下,将生产函数表示为Y = F(K, L),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
生产函数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衡量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生产函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某种生产关系,描述了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影响。
其次,生产函数是一种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确定。
此外,生产函数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即它以多个自变量(如资本和劳动)为输入变量。
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分析并评估生产效率。
通过研究生产函数,我们可以了解资本和劳动对于产出的贡献程度,从而判断生产过程的效率水平。
其次,生产函数还可用于制定政策。
例如,政府可以根据生产函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生产函数还被广泛用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除了生产函数,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
首先,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边际产出递减是指随着投入增加,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少的现象。
其次,规模报酬是指在投入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增长情况。
分为递增、递减和恒等三种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衍生概念如平均产出、边际成本等。
总之,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它是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生产函数可以揭示生产效率、指导政策制定以及研究经济增长。
通过了解相关概念如边际产出、规模报酬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产函数的原理。
中国农业生产函数的模型与分析【摘要】本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设定中国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因素,反映出中国农业的现存状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C-D函数生产函数模型一、模型设立的经济学原理鉴于农业是“三农”问题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国家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和综合国力能否提高,我们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的资本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其原形为Y=A?鄢K?鄢L,其中A为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规模参数,a、b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且C-D函数容易转换成线性函数:㏑Y=㏑A+a㏑K+b㏑L。
因此,它在生产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那些生产获得规模报酬近似不变和技术进步速度不快的产业比较合适。
用C-D 生产函数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状况,由于规模报酬假定不变和技术进步不快,所以我们主要从成本投入的角度来考查成本投入对产出的影响,这样我们得出a+b=1(近似)。
另外,假定其他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可以忽略,而投入只有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投入为统计中农林牧渔的投入,劳动投入为农林牧渔的从业人员,农业总产值为农林牧渔的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设为因变量,“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设为自变量,设定以下经济模型。
二、模型设定根据经济学原理把中国农业生产函数模型设定为Y=AK?琢L1-?琢,其中Y 表示农业总产,K表示资本总投入,L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即劳动总投入,?琢表示资本产出弹性(资本投入的变动引起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幅度),且0<?琢<1、1-?琢为劳动产出弹性,见表1。
为了方便参数估计,我们对生产函数变形,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得:㏑Y=㏑A+?琢㏑K+(1-?琢)㏑L。
两边同时减去㏑L整理得:㏑Y/L=㏑A+?琢㏑K/L。
设y1= ㏑Y/L,x1=㏑K/L,c=㏑A,整理得:y1= c+?琢x1。
作者: 朱希刚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 农业经济
页码: 44-50页
主题词: 生产函数;数理统计方法;时间系列;投入产出关系;数量关系;回归方程;生产因素;生产现象;待定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摘要:一、估计的程序上一讲,我们已经就农业生产函数所常用的几种代数方程的类型和特性进行了讨论分析.但是,这些方程还只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因为这些方程中还有不少用a、b、c等表示的待定系数。
为了用代数方程具体描述某个或某种生产现象的投入产出关系,还需要根据该生产现象所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测定所选择的代数方程式中各个待定系数的具体数值。
例如,我们研究某地的氯肥与玉米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根据对实际生产情况的分析和经验判断,选用了一元二次方程式:。
四川省农业生产函数建立与分析四川很久以前便被人称之为天俯之国,虽赞美之词甚多,但在我看来不为别的,就因为粮食多。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为了安抚民心,树立威望,统治阶级千百年来重农抑商,成都平原不正是他们施展手脚的好地方吗?民以食为天啊,能吃饱饭的地方能不是好地方吗?不过,可惜现在我国的统治阶级的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农业好长时间都被他们抛在脑后了,更别提农业现代化了。
四川的农业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呢?怀着这分好奇我决定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并加以分析的手段,来对现在的四川农业做些了解。
一、四川农业的现状好的方面就不想说了,总之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之下,在最近的几年里任何天灾人祸都能克服,从而取得解放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丰收。
这不,世界粮食组织今年就停止了对中国的粮食援助。
但是,在繁荣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潜藏的危机。
归纳起来有如下六点:(一)耕地资源紧缺,粮食面积难于稳定。
我省人口增加、耕地减少、需求增大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压力日趋增大。
近17年,全省人口每年以8.4‰ 的速度递增,耕地却以4.3‰ 的速度递减。
据资料显示,四川年均新增人口70万人以上,耕地年均递减20-30万亩,人均耕地由改革开放初的1.04亩下降到现在的0.82亩,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1.25亩的65.6%,已接近联合国公布的人均耕地占有量0.8亩的警界线,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量还要继续下降。
由此,既要保证粮食稳定增长,又要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的难度加大。
(二)增加投入困难,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弱。
近几年,在我省粮食生产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农业投入呈减少趋势。
199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 3370.5 万吨,省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10.48%;1993年3153.5万吨,投入比为5.63%;1994年3098.5万吨, 投入比为4.2%; 1995 年3394万吨, 投入比为3.06%; 1996年3483万吨, 投入比为7.5%;1997年3554.4万吨,投入比为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