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各部名称
- 格式:docx
- 大小:7.69 KB
- 文档页数:4
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w)。
船尾(stern):船的后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
舭部(b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附:专业英语单词1. starboard: 右舷2. port:左舷3. abeam: 正横4. hatch: 舱口5. cargo hold:货舱6. inner bottom plating:内底板7. bottom plating: 船底板8. double bottom:双底层9. forcastle deck:首楼甲板10. poop deck:尾楼甲板11. saloon deck:上层建筑甲板12. promenade deck:起居甲板13. wat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水密横舱壁14. forepeak tank: 首尖舱15. afterpeak tank: 尾尖舱16. engine room: 机舱17. collision bulkhead:防撞舱壁船舶尺度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它可以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是否可以从桥下通过,进某一船坞。
全长(最大长度):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水平距离。
全宽(最大宽度):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自龙骨下边致船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它减去吃水,即可得水面以上的船舶高度。
登记尺度登记尺度:是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度,它载明于吨位证书上。
登记长度:在上甲板的上表面上,自首柱前缘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无尾柱时,则量至舵杆中心。
登记宽度: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登记深度:在船舶纵中剖面的登记长度中点处,从上甲板下表面往下量至内底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w)。
船尾(stern):船的后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
舭部(b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船舶尺度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它可以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是否可以从桥下通过,进某一船坞。
全长(最大长度):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水平距离。
全宽(最大宽度):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自龙骨下边致船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它减去吃水,即可得水面以上的船舶高度。
登记尺度登记尺度:是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度,它载明于吨位证书上。
登记长度:在上甲板的上表面上,自首柱前缘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无尾柱时,则量至舵杆中心。
登记宽度: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登记深度:在船舶纵中剖面的登记长度中点处,从上甲板下表面往下量至内底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船型尺度:船长:沿夏季载重水线,自首缘量致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又称两柱长。
型宽:船体最宽处两舷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型深:在船长中点处,自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横梁舷端上缘的垂直距离。
船舶吃水、吨位和标志型吃水:自平板龙骨上缘量至水面的垂直距离。
加上平板龙骨的厚度,为实际吃水。
重量吨:表示船舶重量,也可表明船舶的载运能力。
可分排水量和载重量。
排水量:指船舶在水中所排开的同体积水的重量。
满载排水量:船舶装足货物、旅客、燃料、淡水和供应品,并具有规定的安全干舷时的排水量,通常是指船舶在海水中达到夏季载重线时的排水量。
空船排水量:船舶没有装货物、旅客、燃料、淡水和供应品等时的排水量。
载重量:或称总载重量,表示船舶所具有的载重能力。
即: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净载重量:表示实际可装载货物的吨数,它随具体航次所需要备品储备量不同而变化。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楼又有首楼(forecastle)、尾楼(poop)和驾驶台(bridge)之分。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船舶部位名称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 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 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 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看来这是以前设计的船,现在的船机舱基本在尾部。
中机型的效率不太好。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船舶部位名称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舶规范介绍船舶规范是对具体船舶情况的描述,供作承租方选择适用船舶的依据,并作为租船合同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及作用如下:(1)船东名称:用以审核船东信誉。
(2)船名:用以防止船东另以其他船顶替。
(3)船旗:从国际关系方面考虑不能挂靠的港口。
(4)建造时间:据以推定船龄。
(5)船级:表示船舶总体性能状态。
(6)载重吨、载重容积:据以确定装载货物的最大数量。
(7)注册总吨和净吨:用以计算港口有关使费。
(8)满载吃水:据以考虑能否挂靠的港口。
(9)速度耗油:据以计算航程日期和运营成本。
(10)吊杆设备:从装卸货角度考虑适货情况。
(1l)甲板/货船数及舱口尺寸:据以考虑适货范围。
装卸时间的起算按合同规定,LAYTIME起算于:第一,NOR已递交,合同中没有规定“通知时间”;第二,“通知时间”到期,或者其他事件引发装卸时间起算,例如“除非很快靠泊”,“除非不久开始装卸”,“除非使用”,则实际使用时间计算等条款的实现。
不用说,该类条款对船东是有利的。
如果船舶在装载期之前抵港,是否可以立即递交NOR?这个问题或许较难把握。
但专家多数意见认为可以递交,并且通知时间也可记数,但装卸时间不能在装载期之前计算。
例如,如果LAYCAN规定9月25日0时之前,船长于24日10时递交了NOR,通知时间在25日之前也过期了,则LAYTIME必须从25日0时开始起算。
船体构造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下图。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程度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假设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假如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那么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穿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处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处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舶各部位名称及结构特点(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 :船首(hea d):船的前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 w)。
船尾(st ern):船的后端部位。
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 er)。
舭部(b 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附:专业英语单词1.starb oard:右舷2. por t:左舷3. a beam:正横4. hat ch:舱口5.cargo hold:货舱6. in ner b ottom plat ing:内底板7. bot tom p latin g:船底板8.doubl e bot tom:双底层9. for castl e dec k:首楼甲板10. poo p dec k:尾楼甲板11. sal oon d eck:上层建筑甲板12. prom enade deck:起居甲板13. watr tight tran svers e bul khead:水密横舱壁14. for epeak tank:首尖舱15.after peaktank:尾尖舱16. e ngine room:机舱17. c ollis ion b ulkhe ad:防撞舱壁船舶尺度最大尺度:也称全部尺度或周界尺度,它可以决定停靠码头泊位的长度,是否可以从桥下通过,进某一船坞。
全长(最大长度):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水平距离。
全宽(最大宽度):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高度:自龙骨下边致船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舶主要构件结构图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船舶部位名称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 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 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 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看来这是以前设计的船,现在的船机舱基本在尾部。
中机型的效率不太好。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船舶主要部位名称船舶由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一、主船体主船体,也可称为船舶主体。
它通常是指上甲板(或强力甲板)以下的船体,是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船舶主体是由甲板和外板组成一个水密的外壳,内部被甲板、纵横舱壁及其骨架分隔成许多的舱室。
外板,是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外壳的板,俗称船壳板。
甲板,是指在船深方向把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层的纵向连续的大型板架。
按照甲板在船深方向位置的高低不同,自上而下分别将甲板称为:上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上甲板,是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纵向自船首至船尾连续的)甲扳。
第二、三⋯⋯甲板,统称为下甲板。
沿着船长方向不连续的一段甲板,称为平台甲板,简称为平台。
在双层底上面的一层纵向连续甲板称为内底扳。
舱壁,是将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舱室的竖壁或斜壁,沿着船宽方向设置的竖壁,称为横舱壁;沿着船长方向布置的竖壁,称为纵舱壁。
在船体最前面一道位于船首尖舱后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防撞舱壁,又称船首尖舱舱壁。
位于尾尖舱前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船尾尖舱舱壁。
二、上层建筑7在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通常以符号B表示船宽)4%的围蔽建筑物,称为上层建筑,包括船首楼、桥楼和尾楼。
其他的围蔽建筑物称为甲板室。
但是,通常不严格区分时,将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
(一)船首楼位于船首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首楼。
船首楼的长度一般为船长L(通常以符号L 表示船长)10%左右。
超过25% L的船首楼,称长船首楼。
船首楼一般只设一层;船首楼的作用是减小船首部上浪,改善船舶航行条件;首楼内的舱室可作为贮藏室等舱室。
(二)桥楼位于船中部的上层建筑,称为桥楼。
桥楼的长度大于15%L,且不小于本身高度6倍的桥楼,称长桥楼。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船舶部位名称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 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 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 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看来这是以前设计的船,现在的船机舱基本在尾部。
中机型的效率不太好。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船舶主要部位名称船舶由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一、主船体主船体,也可称为船舶主体。
它通常是指上甲板(或强力甲板)以下的船体,是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船舶主体是由甲板和外板组成一个水密的外壳,内部被甲板、纵横舱壁及其骨架分隔成许多的舱室。
外板,是构成船体底部、舭部及舷侧外壳的板,俗称船壳板。
甲板,是指在船深方向把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层的纵向连续的大型板架。
按照甲板在船深方向位置的高低不同,自上而下分别将甲板称为:上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上甲板,是船体的最高一层全通(纵向自船首至船尾连续的)甲扳。
第二、三⋯⋯甲板,统称为下甲板。
沿着船长方向不连续的一段甲板,称为平台甲板,简称为平台。
在双层底上面的一层纵向连续甲板称为内底扳。
舱壁,是将船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舱室的竖壁或斜壁,沿着船宽方向设置的竖壁,称为横舱壁;沿着船长方向布置的竖壁,称为纵舱壁。
在船体最前面一道位于船首尖舱后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防撞舱壁,又称船首尖舱舱壁。
位于尾尖舱前端的水密横舱壁,称为船尾尖舱舱壁。
二、上层建筑在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 (通常以符号B表示船宽)4%的围蔽建筑物,称为上层建筑,包括船首楼、桥楼和尾楼。
其他的围蔽建筑物称为甲板室。
但是,通常不严格区分时,将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
(一)船首楼位于船首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首楼。
船首楼的长度一般为船长L(通常以符号L表示船长)10%左右。
超过25% L的船首楼,称长船首楼。
船首楼一般只设一层;船首楼的作用是减小船首部上浪,改善船舶航行条件;首楼内的舱室可作为贮藏室等舱室。
(二)桥楼位于船中部的上层建筑,称为桥楼。
桥楼的长度大于15%L,且不小于本身高度6倍的桥楼,称长桥楼。
桥楼主要用来布置驾驶室和船员居住处所。
(三)船尾楼位于船尾部的上层建筑,称为船尾楼。
当船尾楼的长度超过25%L时,称为长尾楼。
船尾楼的作用可减小船尾上浪,保护机舱,并可布置船员住舱及其他舱室。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船舶部位名称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 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 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 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看来这是以前设计的船,现在的船机舱基本在尾部。
中机型的效率不太好。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
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上层建筑分船楼和甲板室两大类型。
所谓船楼是指两侧都延伸至船舷或很接近船舷的上层建筑;甲板室是指两侧不接近舷边的上层建筑。
船楼又有首楼(forecastle)、尾楼(poop)和驾驶台(bridge)之分。
船舶各部位名称
一、船舶概况
ship’s particulars
1 ship’s name 船名
2、l.o.a 总长
3、breadth moulded 型宽
4、depth moulded 型深
5、max height from keel 龙骨以上最大高度
6、call sign呼号
7、m/e horse power 主机功率
8、speed 航速
9、type 种类
10、when built 建造年月
11、summer mein laden draft夏季满载吃水
12、fresh water allowance 淡水宽限
13、t.p.c 吨/厘米
14、q.w.t 载重吨
15、teu 标箱
16、imo number IMO编号
17、owner 所有人
18、operator 经营人
19、trim 纵倾
20、list 横倾
21、port side 左舷
22、starboard side 右舷
23、longitudinal 纵向
24、transverse 横向
25、horizontal 水平
26、vertical 垂直
27、centre line 中心线
二、甲板deck
1、bow fore 船首
2、stern abaf 船尾
3、keel 龙骨
4、bottom shell plate 船底外板
5、side shell plate 舷侧外板
6、frame 肋骨
7、manhole 人孔
8、collision bulkhead 防撞舱壁
9、chain locker 锚链舱
10、chain compressor 制链器
11、rat guard 防鼠板
12、rope 缆绳
13、handrail栏杆
14、accommodation ladder 舷梯
15、rope ladder 软梯
16、scuttle 舷窗
17、skylight天窗
18、free board 干舷
19、draft mark 吃水标志
20、load line mark 载重线
21、main mast主桅
22、fore mast 前桅
23、after derrick post/king post 后桅
24、brige 船桥
25、funnel 烟囱
26、rader mast雷达桅
27、derrick boom 吊杆
28、ventilator 通风筒
29、cable 缆
30、hawser 钢缆
31、capstan 绞盘
32、gangplank 上下船跳板
33、mooring winch 绞缆机
34、windlass 锚机
三、机舱engine room
1、incinerator 焚化装置, 焚化炉
2、sludge 沉淀物,淤积物
3、waste 废物, 垃圾,
4、purifier 滤清器,净化器,清洁器
5、bilge 舱底
6、separator 分离器
7、sewage 生活污水
8、filter 过滤器, 过滤
9、fuel oil tank 燃油舱
10、service tank 日用柜
11、settling tank 沉淀柜
12、lubricating oil 润滑油
13、cylinder 汽缸
14、piston 活塞,
15、auxiliary engine 辅机
16、cooling water 冷却水
17、boiler 锅炉
18、fire pump 消防泵
19、steering gear 操舵装置, 舵机
20、emergency generator应急发电机[
21、rudder 舵
22、propeller 螺旋桨
23、helm 舵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