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部分错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966.50 KB
- 文档页数:15
专题十 立体几何1.【2015高考安徽,理5】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由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β可以相交、平行,故A 不正确;由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n 可以平行、重合、相交、异面,故B 不正确;由C ,若α,β不平行,但α平面内会存在平行于β的直线,如α平面中平行于α,β交线的直线;由D 项,其逆否命题为“若m 与n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 ,n 平行”是真命题,故D 项正确.所以选D.【考点定位】1.直线、平面的垂直、平行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的应用.【名师点睛】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判断,常采用画图(尤其是画长方体)、现实实物判断法(如墙角、桌面等)、排除筛选法等;另外,若原命题不太容易判断真假,可以考虑它的逆否命题,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真假,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2.【2015高考北京,理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是“αβ∥”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解析】因为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若“m β∥”,则平面、α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不能推出//αβ,反过来若//αβ,m α⊂,则有m β∥,则“m β∥”是“α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重点考察线面、面面平行问题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充要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本题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充要条件.考查学生对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空间面、面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及空间想象能力,重点是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有关判定和性质.3.【2015高考新课标1,理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
201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0 立体几何 文1.【2015高考浙江,文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 ⊥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答案】A【解析】采用排除法,选项A 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故正确;选项B 中,当αβ⊥时,,l m 可以垂直,也可以平行,也可以异面;选项C 中,//l β时,,αβ可以相交;选项D 中,//αβ时,,l m 也可以异面.故选A.【考点定位】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解答本题时要根据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从定理、公理以及排除法等角度,对个选项的结论进行确认真假.本题属于容易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排除错误结论的能力.2.【2015高考新课标1,文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答案】B【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12384r ⨯⨯=,所以163r =,所以米堆的体积为211163()5433⨯⨯⨯⨯=3209,故堆放的米约为3209÷1.62≈22,故选B. 【考点定位】圆锥的性质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名师点睛】本题以《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为材料,试题背景新颖,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想到米堆是14圆锥,底面周长是两个底面半径与14圆的和,根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底面半径的方程,解出底面半径,是基础题.3.【2015高考浙江,文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3cmB .123cmC .3233cm D .4033cm【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与一个底面边长为2,高为2的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32313222233V cm =+⨯⨯=.故选C. 【考点定位】1.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解答本题时要能够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准确利用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求得体积.本题属于中等题,重点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4.【2015高考重庆,文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23π+ (B) 136π (C) 73π (D) 52π【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再加上一个半圆锥:其底面半径为1,高也为1,构成的一个组合体,故其体积为61311612122πππ=⨯⨯⨯+⨯⨯,故选B.【考点定位】三视图及柱体与锥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的概念和组合体体积的计算,采用三视图还原成直观图,再利用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求解.本题属于基础题,注意运算的准确性.5.【2015高考陕西,文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3π B .4π C .24π+ D .34π+【答案】D 【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的截去一半,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1121222342πππ⨯⨯+⨯⨯⨯+⨯=+,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名师点睛】1.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表面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2.先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计算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即可;3.本题属于基础题,是高考常考题型.6.【2015高考广东,文6】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答案】A【解析】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故选A .【考点定位】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选项中的重要字眼“至少”、“至多”, 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决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图形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7.【2015高考浙江,文7】如图,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30∠PAB =,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当P 点运动时,在空间中,满足条件的AP 绕AB 旋转形成一个圆锥,用一个与圆锥高成60角的平面截圆锥,所得图形为椭圆.故选C.【考点定位】1.圆锥曲线的定义;2.线面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以及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解答本题时要能够根据给出的线面位置关系,通过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一个无限延展的圆锥被一个与之成60角的平面截得的图形是椭圆的结论.本题属于中等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圆锥曲线的定义的理解.8.【2015高考湖北,文5】12,l 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q :12,l l 不相交,则(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12,l l 不相交,所以命题q :12,l l 不相交成立,即p 是q 的充分条件;反过来,若q :12,l l 不相交,则12,l l 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所以不能推出12,l l 是异面直线,即p 不是q 的必要条件,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异面直线,属基础题.【名师点睛】以命题与命题间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为契机,重点考查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其解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充分条件谁是谁的必要条件,正确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准确性.9、【2015高考新课标1,文1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 (B )2(C )4 (D )8【答案】B【解析】由正视图和俯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半球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圆柱的半径与球的半径都为r ,圆柱的高为2r ,其表面积为22142222r r r r r r πππ⨯+⨯++⨯=2254r r π+=16 + 20π,解得r=2,故选B.【考点定位】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球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测面积公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识别,是常规提,对简单组合体三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再根据“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法则组合体中的各个量.10.【2015高考福建,文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A.8+ B.11+.14+.15【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高为2的直四棱柱,且底面直角梯形的两底分别为12,,直角腰长为1,.底面积为12332⨯⨯=,侧面积为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1+B.【考点定位】三视图和表面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和表面积计算,关键在于根据三视图还原体,要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比如三棱柱、三棱锥、圆锥、四棱柱、四棱锥、圆锥、球、圆台以及其组合体,并且要弄明白几何体的尺寸跟三视图尺寸的关系;有时候还可以利用外部补形法,将几何体补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等常见几何体,属于中档题.11.【2015高考山东,文9】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B()()【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所得旋转体为同底等高的全等圆锥,所以,其体积为213π⨯⨯=,故选B.【考点定位】1.旋转体的几何特征;2.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体的几何特征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得旋转体的几何特征,确定得到计算体积所需要的几何量.本题属于基础题,在考查旋转体的几何特征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同时,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是“无图考图”的一道好题.12.【2015高考湖南,文10】某工作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该工作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作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1112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 )A 、89πB 、827πC【答案】A【考点定位】三视图、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圆锥的内接长方体【名师点睛】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紧紧抓住“一正二定三相等”条件,本题“和为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空间想象能力是解决三视图的关键,可从长方体三个侧面进行想象几何体.求组合体的体积,关键是确定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几何体的特征,再结合分割法、补体法、转化法等方法求体积.13.【2015高考北京,文7】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A.1 B C D.2【答案】C【解析】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AB,S A是四棱锥最长的棱,由三视图可知,SC⊥平面CDSA===,故选C.【考点定位】三视图.【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抓住三视图的特点,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本题先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计算出几何体中最长棱的棱长即可.14【2015高考安徽,文9】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A )1+(B )1+(C )2+ (D )【答案】C【解析】由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侧面PAC ⊥底面ABC ,且PAC ∆≌ABC ∆,由三视图中所给数据可知:2====BC AB PC PA ,取AC 中点,O 连接BO PO ,,则POB Rt ∆中,1==BO PO ⇒2=PB ∴3222212432+=⋅⋅+⋅⋅=S ,故选C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锥体表面积公式.【名师点睛】在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或者表面积时,一定要正确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再利用体积或表面积公式求之;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基本运算能力.【2015高考上海,文6】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316,则=a .【答案】4【解析】依题意,3162321=⨯⨯⨯⨯a a a ,解得4=a . 【考点定位】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三棱柱的性质.【名师点睛】正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面积为243a . 15.【2015高考天津,文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m.【答案】8π3【解析】该几何体是由两个高为1的圆锥与一个高为2的圆柱组合而成,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318π2π1π2(m )33⨯⨯⨯+⨯=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名师点睛】由于三视图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立体几何题基本上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高考试题中三视图一般常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交汇.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6.【2015高考四川,文14】在三棱住ABC -A 1B 1C 1中,∠BAC =90°,其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M ,N ,P 分别是AB ,BC ,B 1C 1的中点,则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是______. 【答案】124【解析】由题意,三棱柱是底面为直角边长为1的A 1 C 1B 1 P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1的直三棱柱,底面积为12 如图,因为AA 1∥PN ,故AA 1∥面PMN ,故三棱锥P -A 1MN 与三棱锥P -AMN 体积相等,三棱锥P -AMN 的底面积是三棱锥底面积的14,高为1 故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为111132424⨯⨯=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及空间线面关系、三棱柱与三棱锥的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分割与转换的能力,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首先要正确画出三棱柱的直观图,包括各个点的对应字母所在位置,结合条件,三棱锥P -A 1MN 的体积可以直接计算,但转换为三棱锥P -AMN 的体积,使得计算更为简便,基本上可以根据条件直接得出结论.属于中档偏难题.17.【2015高考安徽,文19】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1,1,2,60PA AB AC BAC ===∠=o .(Ⅰ)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Ⅱ)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 MC的值.【答案】(Ⅱ)13PM MC = 【解析】A BC M N(Ⅰ)解:由题设AB =1,,2=AC 60=∠BAC可得ABC S ∆︒⋅⋅⋅=60sin 21AC AB 23=. 由⊥PA 面ABC可知PA 是三棱锥ABC P -的高,又1=PA所以三棱锥ABC P -的体积6331=⋅⋅∆PA S V ABC = (Ⅱ)证: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AC BN ⊥,垂足为N ,过N 作PA MN //交PC 于M ,连接BM .由⊥PA 面ABC 知AC PA ⊥,所以AC MN ⊥.由于N MN BN =⋂,故⊥AC 面MBN ,又⊂BM 面MBN ,所以BM AC ⊥.在直角BAN ∆中,21cos =∠⋅=BAC AB AN ,从而23=-=AN AC NC .由PA MN //,得31=NC AN MC PM =.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锥体的体积公式、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其性质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将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面积巧妙地结合到求锥体的体积之中,本题的第(Ⅱ)问需要学生构造出线面垂直,进而利用性质定理证明出面面垂直,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造能力和运算能力.18.【2015高考北京,文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V C -AB 中,平面V AB ⊥平面C AB ,V ∆AB 为等边三角形,C C A ⊥B 且C C A =B =,O ,M 分别为AB ,V A 的中点.(I )求证:V //B 平面C MO ;(II )求证:平面C MO ⊥平面V AB ;(III )求三棱锥V C -AB 的体积.【答案】(I )证明详见解析;(II )证明详见解析;(III(Ⅱ)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又因为平面V AB ⊥平面C AB ,且OC ⊂平面C AB ,所以OC ⊥平面V AB .所以平面C MO ⊥平面V AB .(Ⅲ)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中,AC BC ==所以2,1AB OC ==.所以等边三角形V AB 的面积VAB S ∆=.又因为OC ⊥平面V AB ,所以三棱锥C V -AB 的体积等于13VAB OC S ∆⨯⨯=又因为三棱锥V C -AB 的体积与三棱锥C V -AB 的体积相等,所以三棱锥V C -AB 考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面面垂直和几何体的体积,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和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面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可由面面垂直得到,但由面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一定要注意找两个面的交线,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求几何体的体积的方法主要有公式法、割补法、等积法等,本题求三棱锥的体积,采用了等积法.19.【2015高考福建,文20】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且1PO =OB =.(Ⅰ)若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证C A ⊥平面D P O ;(Ⅱ)求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Ⅲ)若BC =E 在线段PB 上,求CE OE +的最小值.【答案】(Ⅰ)详见解析;(Ⅱ)13;【解析】解法一:(I )在C ∆AO 中,因为C OA =O ,D 为C A 的中点,所以C D A ⊥O .又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所以C PO ⊥A .因为D O PO =O ,所以C A ⊥平面D P O .(II )因为点C 在圆O 上,所以当C O ⊥AB 时,C 到AB 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2AB =,所以C ∆AB 面积的最大值为12112⨯⨯=. 又因为三棱锥C P -AB 的高1PO =,故三棱锥C P -AB 体积的最大值为111133⨯⨯=. (III )在∆POB 中,1PO =OB =,90∠POB =,所以PB ==.同理C P =C C PB =P =B .在三棱锥C P -AB 中,将侧面C B P 绕PB 旋转至平面C 'B P ,使之与平面ABP 共面,如图所示.当O ,E ,C '共线时,C E +OE 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 =OB ,C C ''P =B ,所以C 'O 垂直平分PB ,即E 为PB中点.从而C C ''O =OE +E =+= 亦即C E +OE.O A BP解法二:(I )、(II )同解法一.(III )在∆POB 中,1PO =OB =,90∠POB =,所以45∠OPB =,PB ==.同理C P =所以C C PB =P =B ,所以C 60∠PB =.在三棱锥C P -AB 中,将侧面C B P 绕PB 旋转至平面C 'B P ,使之与平面ABP 共面,如图所示.当O ,E ,C '共线时,C E +OE 取得最小值.所以在C '∆O P 中,由余弦定理得:()2C 1221cos 4560'O =+-⨯+1122=+--2=+从而C 'O ==所以C E +OE . 【考点定位】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2、三棱锥体积.【名师点睛】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可以利用判定定理,即线线垂直到线面垂直;也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面面垂直到线面垂直;决定棱锥体积的量有两个,即底面积和高,当研究其体积的最值问题时,若其中有一个量确定,则只需另一个量的最值;若两个量都不确定,可通过设变量法,将体积表示为变量的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思想确定其最值;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转化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旋转到一个平面内,利用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求解.20.【2015高考广东,文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3,三角形DC P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CD AB 所在的平面垂直,D C 4P =P =,6AB =,C 3B =.(1)证明:C//B 平面D P A ;(2)证明:C D B ⊥P ;(3)求点C 到平面D P A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四边形CD AB 是长方形可证C//D B A ,进而可证C//B 平面D P A ;(2)先证C CD B ⊥,再证C B ⊥平面DC P ,进而可证C D B ⊥P ;(3)取CD 的中点E ,连结AE 和PE ,先证PE ⊥平面CD AB ,再设点C 到平面D P A 的距离为h ,利用C D CD V V -P A P-A =三棱锥三棱锥可得h 的值,进而可得点C 到平面D P A 的距离.试题解析:(1)因为四边形CD AB 是长方形,所以C//D B A ,因为C B ⊄平面D P A ,D A ⊂平面D P A ,所以C//B 平面D P A(2)因为四边形CD AB 是长方形,所以C CD B ⊥,因为平面DC P ⊥平面CD AB ,平面DC P 平面CD CD AB =,C B ⊂平面CD AB ,所以C B ⊥平面DC P ,因为D P ⊂平面DC P ,所以C D B ⊥P(3)取CD 的中点E ,连结AE 和PE ,因为D C P =P ,所以CD PE ⊥,在Rt D ∆PE 中,PE ===,因为平面DC P ⊥平面CD AB ,平面DC P 平面CD CD AB =,PE ⊂平面DC P ,所以PE ⊥平面CD AB ,由(2)知:C B ⊥平面DC P ,由(1)知:C//D B A ,所以D A ⊥平面DC P ,因为D P ⊂平面DC P ,所以D D A ⊥P ,设点C 到平面D P A 的距离为h ,因为C D CD V V -P A P-A =三棱锥三棱锥,所以D CD 1133S h S ∆P A ∆A ⋅=⋅PE ,即CD D 2S h S ∆A ∆P A ⋅PE ===,所以点C 到平面D P A【考点定位】1、线面平行;2、线线垂直;3、点到平面的距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线垂直和点到平面的距离,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和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线线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可由面面垂直得到,但由面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一定要注意找两个面的交线,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点到平面的距离是转化为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借助等积法来解决.21.【2015高考湖北,文20】《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 在如图所示的阳马P ABCD -中,侧棱PD ⊥底面ABCD ,且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连接,,DE BD BE . (Ⅰ)证明:DE ⊥平面PBC . 试判断四面体EBCD 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Ⅱ)记阳马P ABCD -的体积为1V ,四面体EBCD 的体积为2V ,求12V V 的值. 【答案】(Ⅰ)因为PD ⊥底面ABCD ,所以PD BC ⊥. 由底面ABCD 为长方形,有BC CD ⊥,而PD CD D =,所以BC ⊥平面PCD . DE ⊂平面PCD ,所以BC DE ⊥. 又因为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 PC ⊥. 而PCBC C =,所以DE ⊥平面PBC .四面体EBCD 是一个鳖臑;(Ⅱ)124.V V = 【解析】(Ⅰ)因为PD ⊥底面ABCD ,所以PD BC ⊥. 由底面ABCD 为长方形,有BC CD ⊥,而PD CD D =,所以BC ⊥平面PCD . DE ⊂平面PCD ,所以BC DE ⊥. 又因为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 PC ⊥. 而PCBC C =,所以DE ⊥平面PBC . 由BC ⊥平面PCD ,DE ⊥平面PBC ,可知四面体EBCD 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 是一个鳖臑,其四个面的直角分别是,,,.BCD BCE DEC DEB ∠∠∠∠(Ⅱ)由已知,PD 是阳马P ABCD -的高,所以11133ABCD V S PD BC CD PD =⋅=⋅⋅;由(Ⅰ)知,DE 是鳖臑D BCE -的高, BC CE ⊥,所以21136BCE V S DE BC CE DE ∆=⋅=⋅⋅.在Rt △PDC中,因为PD CD =,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 CE ==,于是 12123 4.16BC CD PD V CD PD V CE DEBC CE DE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属中高档题.【名师点睛】以《九章算术》为背景,给予新定义,增添了试题的新颖性,但其实质仍然是考查线面垂直与简单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其解题思路:第一问通过线线、线面垂直相互之间的转化进行证明,第二问关键注意底面积和高之比,运用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结合数学史料的给予新定义,不仅考查学生解题能力,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为空间立体几何注入了新的活力.22.【2015高考湖南,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4,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1,BC CC 的中点。
2015年高考上海卷理数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设全集U R =.若集合{}1,2,3,4A =,{}23x x B =≤≤,则UA B = .【答案】{}1,4【解析】因为{|32}U C B x x x =><或,所以{4,1}U A C B = 【考点定位】集合运算2、若复数z 满足31z 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答案】1142i +3、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122301c c ⎛⎫ ⎪⎝⎭、解为35x y =⎧⎨=⎩,则12c c -= . 【答案】16【解析】由题意得:121223233521,05,21516.c x y c x y c c =+=⨯+⨯==⋅+=-=-= 【考点定位】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4、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163,则a = . 【答案】45、抛物线22y px =(0p >)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 . 【答案】26、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 . 【答案】3π 【解析】由题意得:1:(2)222rl h r l h ππ⋅=⇒=⇒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π【考点定位】圆锥轴截面7、方程()()1122log 95log 322x x ---=-+的解为 .【答案】2【解析】设13,(0)x t t -=>,则2222log (5)log (2)254(2)0t t t t -=-+⇒-=-> 21430,5333112x t t t t x x -⇒-+=>⇒=⇒=⇒-=⇒=【考点定位】解指对数不等式8、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1209、已知点P 和Q 的横坐标相同,P 的纵坐标是Q 的纵坐标的2倍,P 和Q 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1C 和2C .若1C 的渐近线方程为3y x =,则2C 的渐近线方程为 .【答案】32y x =±【解析】由题意得:1C :223,(0)x y λλ-=≠,设(,)Q x y ,则(,2)P x y ,所以2234x y λ-=,即2C 的渐近线方程为32y x =±【考点定位】双曲线渐近线10、设()1f x -为()222x xf x -=+,[]0,2x ∈的反函数,则()()1y f x f x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1、在10201511x x ⎛⎫++ ⎪⎝⎭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45【解析】因为10101019102015201520151111(1)(1)(1)x x x C x x x x ⎛⎫⎛⎫++=++=++++⎪ ⎪⎝⎭⎝⎭,所以2x 项只能在10(1)x +展开式中,即为8210C x ,系数为81045.C = 【考点定位】二项展开式12、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1ξ和2ξ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12ξξE -E = (元).【答案】0.2【解析】赌金的分布列为1ξ1 2 3 4 5P15 15 15 15 15所以11(12345)35E ξ=++++=奖金的分布列为2ξ1.42.8 4.2 5.6 P25425C = 253310C = 25215C = 251110C = 所以223111.4(1234)2.8510510E ξ=⨯⨯+⨯+⨯+⨯=12ξξE -E =0.2【考点定位】数学期望13、已知函数()sin f x x =.若存在1x ,2x ,⋅⋅⋅,m x 满足1206m x x x π≤<<⋅⋅⋅<≤,且()()()()()()1223112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2m ≥,m *∈N ),则m 的最小值 为 . 【答案】8【解析】因为()sin f x x =,所以()()max min ()()2m n f x f x f x f x -≤-=,因此要使得满足条件()()()()()()1223112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的m 最小,须取123456783579110,,,,,,,6,222222x x x x x x x x πππππππ========即8.m =【考点定位】三角函数性质14、在锐角三角形C AB 中,1tan 2A =,D 为边C B 上的点,D ∆AB 与CD ∆A 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 作D E ⊥AB 于E ,DF C ⊥A 于F ,则D DF E⋅= . 【答案】1615-【解析】由题意得:1sin ,cos ,sin 24125255A A AB AC A AB AC ==⋅⋅=+⇒⋅=,又112,43222125AB DE AC DF AB DE AC DF DE DF ⋅=⋅=⇒⋅⨯⋅=⇒⋅=,因为DEAF 四点共圆,因此D DF E⋅=16cos()()151255DE DF A π⋅⋅-=⨯-=-【考点定位】向量数量积,解三角形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设1z ,2C z ∈,则“1z 、2z 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12z z -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答案】B16、已知点A的坐标为()43,1,将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3π至OB ,则点B 的纵坐标为( ) A .332 B .532 C .112 D .132【答案】D【解析】133313(cossin )(43)()3322OB OA i i i i ππ=⋅+=+⋅+=+,即点B 的纵坐标为132【考点定位】复数几何意义17、记方程①:2110x a x ++=,方程②:2220x a x ++=,方程③:2340x a x ++=,其中1a ,2a ,3a 是正实数.当1a ,2a ,3a 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 ) A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 B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 C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 D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 【答案】B【解析】当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时,22124,8a a ≥<,从而4222321816,4a a a =<=即方程③:2340x a x ++=无实根,选B.而A,D 由于不等式方向不一致,不可推;C 推出③有实根 【考点定位】不等式性质18、设(),n n nx yP是直线21nx yn-=+(n*∈N)与圆222x y+=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1lim1nnnyx→∞-=-()A.1- B.12- C.1 D.2【答案】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17-21-17)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和AC 的长分别为4和2,侧棱AA 1的长为5. (1)求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2)设M 是BC 中点,求直线A 1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17.【解析】(1)∵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两直角边AB 和AC 的长分别为4和2,侧棱AA 1的长为5.∴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V=S △ABC ·AA 1=12AB ·AC ·AA 1=12×4×2×5=20.(2)连接AM.∵直三棱柱ABC-A 1B 1C 1, ∴AA 1⊥底面ABC.∴∠AMA 1是直线A 1M 与平面ABC 所成角.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和AC 的长分别为4和2,点M 是BC 的中点,∴AM=12BC=12×42+22= 5.由AA 1⊥底面ABC ,可得AA 1⊥AM,∴tan ∠A 1MA=AA 1AM =55= 5.∴直线A 1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arctan 5.19.(2016•23-19)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A 1O 1O (及其内部)绕OO 1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AC 长为π,A 1B 1长为,其中B 1与C 在平面AA 1O 1O 的同侧.(1)求三棱锥C ﹣O 1A 1B 1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B 1C 与AA 1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连结O1B1,推导出△O1A1B1为正三角形,从而=,由此能求出三棱锥C﹣O1A1B1的体积.(2)设点B1在下底面圆周的射影为B,连结BB1,则BB1∥AA1,∠BB1C为直线B1C与AA1所成角(或补角),由此能求出直线B1C与AA1所成角大小.【解答】解:(1)连结O1B1,则∠O1A1B1=∠A1O1B1=,∴△O1A1B1为正三角形,∴=,==.(2)设点B1在下底面圆周的射影为B,连结BB1,则BB1∥AA1,∴∠BB1C为直线B1C与AA1所成角(或补角),BB1=AA1=1,连结BC、BO、OC,∠AOB=∠A1O1B1=,,∴∠BOC=,∴△BOC为正三角形,∴BC=BO=1,∴tan∠BB1C=45°,∴直线B1C与AA1所成角大小为45°.【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两直线所成角的大小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9、(2015.上海)如图。
201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理数——立体几何1.2015安徽理数5、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2.2015山东理数(7)在梯形ABCD 中,2ABC π∠=,//,222AD BC BC AD AB ===。
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A )23π (B )43π (C )53π (D )2π3.2015新课标II 理数(9)已知A,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36π B.64π C.144π D.256π4.2015浙江理数8. 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折成A CD '∆,所成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为α,则A. A DB α'∠≤B. A DB α'∠≥C. A CB α'∠≤D. A CB a '∠≥5.2015上海理数4.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a = .6.2015四川理数14. 如图,四边形ABCD 和ADPQ 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 在线段PQ 上,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设异面直线EM 与AF 所成的角为θ,则θcos 的最大值为 .7.2015浙江理数13.如图,三棱锥A BCD -中,3AB AC BD CD ====,2AD BC ==,点,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8.2015江苏9. 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
2015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48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2015•上海)设全集U=R.若集合Α={1,2,3,4},Β={x|2≤x≤3},则Α∩∁UΒ= {1,4}.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由于两个集合已经化简,故直接运算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全集U=R,集合Α={1,2,3,4},Β={x|2≤x≤3},∴(∁U B)={x|x>3或x<2},∴A∩(∁U B)={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规则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推理判断的能力.2.(4分)(2015•上海)若复数z满足3z+=1+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设z=a+bi,则=a﹣bi(a,b∈R),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即可得出.解答:解:设z=a+bi,则=a﹣bi(a,b∈R),又3z+=1+i,∴3(a+bi)+(a﹣bi)=1+i,化为4a+2bi=1+i,∴4a=1,2b=1,解得a=,b=.∴z=.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属于基础题.3.(4分)(2015•上海)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解为,则c1﹣c2=16.考点: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专题:矩阵和变换.分析:根据增广矩阵的定义得到,是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是方程组的解,即,则c1﹣c2=21﹣5=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增广矩阵的求解,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4分)(2015•上海)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则a=4.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题意可得(•a•a•sin60°)•a=16,由此求得a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正棱柱的底面是变长等于a的等边三角形,面积为•a•a•sin60°,正棱柱的高为a,∴(•a•a•sin60°)•a=16,∴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棱柱的定义以及体积公式,属于基础题.5.(4分)(2015•上海)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2.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因为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所以=1,所以p=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6.(4分)(2015•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由已知中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可得l=2h,进而可得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则圆锥的侧面积为:πrl,过轴的截面面积为:rh,∵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l=2h,设母线与轴的夹角为θ,则cosθ==,故θ=,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体,其中根据已知求出圆锥的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是解答的关键.7.(4分)(2015•上海)方程log2(9x﹣1﹣5)=log2(3x﹣1﹣2)+2的解为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为指数类型方程,解出并验证即可.解答:解:∵log2(9x﹣1﹣5)=log2(3x﹣1﹣2)+2,∴log2(9x﹣1﹣5)=log2[4×(3x﹣1﹣2)],∴9x﹣1﹣5=4(3x﹣1﹣2),化为(3x)2﹣12•3x+27=0,因式分解为:(3x﹣3)(3x﹣9)=0,∴3x=3,3x=9,解得x=1或2.经过验证:x=1不满足条件,舍去.∴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指数运算性质及其方程的解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8.(4分)(2015•上海)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0(结果用数值表示).考点: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排列组合.分析:根据题意,运用排除法分析,先在9名老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由组合数公式可得其选法数目,再排除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情况;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报名的有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共9名老师,在9名老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有C95=126种;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有C65=6种情况;则男、女教师都有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6﹣6=120种;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运用,本题适宜用排除法(间接法),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简化计算.9.(2015•上海)已知点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C1的方程为y2﹣3x2=λ,利用坐标间的关系,求出Q的轨迹方程,即可求出C2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设C1的方程为y2﹣3x2=λ,设Q(x,y),则P(x,2y),代入y2﹣3x2=λ,可得4y2﹣3x2=λ,∴C2的渐近线方程为4y2﹣3x2=0,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10.(4分)(2015•上海)设f﹣1(x)为f(x)=2x﹣2+,x∈[0,2]的反函数,则y=f(x)+f﹣1(x)的最大值为4.考点:反函数.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f(x)=2x﹣2+在x∈[0,2]上为增函数可得其值域,得到y=f﹣1(x)在[]上为增函数,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得y=f(x)+f﹣1(x)的最大值.解答:解:由f(x)=2x﹣2+在x∈[0,2]上为增函数,得其值域为[],可得y=f﹣1(x)在[]上为增函数,因此y=f(x)+f﹣1(x)在[]上为增函数,∴y=f(x)+f﹣1(x)的最大值为f(2)+f﹣1(2)=1+1+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属中档题.11.(4分)(2015•上海)在(1+x+)10的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45(结果用数值表示).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专题:二项式定理.分析:先把原式前两项结合展开,分析可知仅有展开后的第一项含有x2项,然后写出第一项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由x的指数为2求得r值,则答案可求.解答:解:∵(1+x+)10=,∴仅在第一部分中出现x2项的系数.再由,令r=2,可得,x2项的系数为.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关键是对二项展开式通项的记忆与运用,是基础题.12.(4分)(2015•上海)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ξ1和ξ2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Eξ1﹣Eξ2=0.2(元).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分别求出赌金的分布列和奖金的分布列,计算出对应的均值,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赌金的分布列为1 2 3 4P所以Eξ1=(1+2+3+4+5)=3,奖金的分布列为1.42.8 4.2 5.6P====所以Eξ2=1.4×(×1+×2+×3+×4)=2.8,则Eξ1﹣Eξ2=3﹣2.8=0.2元.故答案为: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根据概率的公式分别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4分)(2015•上海)已知函数f(x)=sinx.若存在x1,x2,…,x m满足0≤x1<x2<…<x m≤6π,且|f(x1)﹣f(x2)|+|f(x2)﹣f(x3)|+…+|f(x m﹣1)﹣f(x m)|=12(m≥0,m∈N*),则m的最小值为8.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可得,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 (x j)|≤f(x)max﹣f(x)min=2,要使m取得最小值,尽可能多让x i(i=1,2,3,…,m)取得最高点,然后作图可得满足条件的最小m值.解答:解:∵y=sinx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x j)|≤f(x)max﹣f(x)min=2,要使m取得最小值,尽可能多让x i(i=1,2,3,…,m)取得最高点,考虑0≤x1<x2<…<x m≤6π,|f(x1)﹣f(x2)|+|f(x2)﹣f(x3)|+…+|f(x m﹣1)﹣f(x m)|=12,按下图取值即可满足条件,∴m的最小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正确理解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x j)|≤f(x)max﹣f(x)min=2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难题.14.(2015•上海)在锐角三角形A BC中,tanA=,D为边BC上的点,△A BD与△ACD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作D E⊥A B于E,DF⊥AC于F,则•=﹣.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结合面积求出cosA=,,然后代入数量积公式得答案.解答:解:如图,∵△ABD与△ACD的面积分别为2和4,∴,,可得,,∴.又tanA=,∴,联立sin2A+cos2A=1,得,cosA=.由,得.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是中档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2015•上海)设z1,z2∈C,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复数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设z1=1+i,z2=i,满足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则z1﹣z2=1是实数,则z1﹣z2是虚数不成立,若z1、z2都是实数,则z1﹣z2一定不是虚数,因此当z1﹣z2是虚数时,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即必要性成立,故“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复数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5分)(2015•上海)已知点A的坐标为(4,1),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点B的纵坐标为()A .B.C.D.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xOA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4,1),∴设∠xOA=θ,则sinθ==,cosθ==,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OB的倾斜角为θ+,则|OB|=|OA|=,则点B的纵坐标为y=|OP|sin(θ+)=7(sinθcos+cosθsin)=7(×+)=+6=,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2015•上海)记方程①:x2+a1x+1=0,方程②:x2+a2x+2=0,方程③:x2+a3x+4=0,其中a1,a2,a3是正实数.当a1,a2,a3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A.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方程根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求出a12≥4,a22<8,结合a1,a2,a3成等比数列求出方程③的判别式△的取值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当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时,△1=a12﹣4≥0,△2=a22﹣8<0,即a12≥4,a22<8,∵a1,a2,a3成等比数列,∴a22=a1a3,即a3=,则a32=()2=,即方程③的判别式△3=a32﹣16<0,此时方程③无实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程根存在性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判别式△的取值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5分)(2015•上海)设P n(x n,y n)是直线2x﹣y=(n∈N*)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A .﹣1 B.﹣C.1 D.2考点:极限及其运算.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当n→+∞时,直线2x﹣y=趋近于2x﹣y=1,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无限靠近(1,1),利用圆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当n→+∞时,直线2x﹣y=趋近于2x﹣y=1,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无限靠近(1,1),而可看作点P n(x n,y n)与(1,1)连线的斜率,其值会无限接近圆x2+y2=2在点(1,1)处的切线的斜率,其斜率为﹣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极限思想、圆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2015•上海)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1,AB=AD=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证明A1、C1、F、E四点共面,并求直线CD1与平面A1C1FE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空间角.分析:利用长方体的集合关系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出二面角.解答:解:连接AC,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EF是△ABC的中位线,所以EF∥AC.由长方体的性质知AC∥A1C1,所以EF∥A1C1,所以A1、C1、F、E四点共面.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求得,设平面A1C1EF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即,z=1,得x=1,y=1,所以,所以=,所以直线CD1与平面A1C1FE所成的角的大小arcsi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二面角的方法,属高考常考题型.20.(14分)(2015•上海)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千米,AC=3千米,BC=4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 (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1)由题意可得t1==h,由余弦定理可得f(t1)=PC=,代值计算可得;(2)当t1≤t≤时,由已知数据和余弦定理可得f(t)=PQ=,当<t≤1时,f(t)=PB=5﹣5t,综合可得当<t≤1时,f(t)∈[0,],可得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t1==h,设此时甲运动到点P,则AP=v甲t1=5×=千米,∴f(t1)=PC===千米;(2)当t1≤t≤时,乙在CB上的Q点,设甲在P点,∴QB=AC+CB﹣8t=7﹣8t,PB=AB﹣AP=5﹣5t,∴f(t)=PQ===,当<t≤1时,乙在B点不动,设此时甲在点P,∴f(t)=PB=AB﹣AP=5﹣5t∴f(t)=∴当<t≤1时,f(t)∈[0,],故f(t)的最大值超过了3千米.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涉及余弦定理和分段函数,属中档题.21.(14分)(2015•上海)已知椭圆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和l2分别于椭圆交于A、B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1)设A(x1,y1),C(x2,y2),用A、C的坐标表示点C到直线l1的距离,并证明S=2|x1y2﹣x2y1|;(2)设l1与l2的斜率之积为﹣,求面积S的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依题意,直线l1的方程为y=x,利用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点C到直线l1的距离d=,再利用|AB|=2|AO|=2,可证得S=|AB|d=2|x1y2﹣x2y1|;(2)方法一: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直线l2的斜率为﹣,可得直线l1与l2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可求得x1、x2、y1、y2,继而可求得答案.方法二: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则=﹣,利用A(x1,y1)、C(x2,y2)在椭圆x2+2y2=1上,可求得面积S的值.解答:解:(1)依题意,直线l1的方程为y=x,由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点C到直线l1的距离d==,因为|AB|=2|AO|=2,所以S=|AB|d=2|x1y2﹣x2y1|;(2)方法一: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直线l2的斜率为﹣,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x,联立方程组,消去y解得x=±,根据对称性,设x1=,则y1=,同理可得x2=,y2=,所以S=2|x1y2﹣x2y1|=.方法二: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则=﹣,所以x1x2=﹣2y1y2,∴=4=﹣2x1x2y1y2,∵A(x1,y1)、C(x2,y2)在椭圆x2+2y2=1上,∴()()=+4+2(+)=1,即﹣4x1x2y1y2+2(+)=1,所以(x1y2﹣x2y1)2=,即|x1y2﹣x2y1|=,所以S=2|x1y2﹣x2y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查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与综合运算能力,属于难题.22.(16分)(2015•上海)已知数列{a n}与{b n}满足a n+1﹣a n=2(b n+1﹣b n),n∈N*.(1)若b n=3n+5,且a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a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即a≥a n(n∈N*),求证: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设a1=λ<0,b n=λn(n∈N*),求λ的取值范围,使得{a n}有最大值M与最小值m,且∈(﹣2,2).考点:数列递推式;数列的函数特性.专题:创新题型;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把b n=3n+5代入已知递推式可得a n+1﹣a n=6,由此得到{a n}是等差数列,则a n 可求;(2)由a n=(a n﹣a n﹣1)+(a n﹣1﹣a n﹣2)+…+(a2﹣a1)+a1,结合递推式累加得到a n=2b n+a1﹣2b1,求得,进一步得到得答案;(3)由(2)可得,然后分﹣1<λ<0,λ=﹣1,λ<﹣1三种情况求得a n的最大值M和最小值m,再由∈(﹣2,2)列式求得λ的范围.解答:(1)解:∵a n+1﹣a n=2(b n+1﹣b n),b n=3n+5,∴a n+1﹣a n=2(b n+1﹣b n)=2(3n+8﹣3n﹣5)=6,∴{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a1=1,公差为6,则a n=1+(n﹣1)×6=6n﹣5;(2)∵a n=(a n﹣a n﹣1)+(a n﹣1﹣a n﹣2)+…+(a2﹣a1)+a1=2(b n﹣b n﹣1)+2(b n﹣1﹣b n﹣2)+…+2(b2﹣b1)+a1=2b n+a1﹣2b1,∴,∴.∴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由(2)可得,①当﹣1<λ<0时,单调递减,有最大值;单调递增,有最小值m=a1=λ,∴∈(﹣2,2),∴λ∈,∴.②当λ=﹣1时,a2n=3,a2n﹣1=﹣1,∴M=3,m=﹣1,(﹣2,2),不满足条件.③当λ<﹣1时,当n→+∞时,a2n→+∞,无最大值;当n→+∞时,a2n﹣1→﹣∞,无最小值.综上所述,λ∈(﹣,0)时满足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式,考查了等差关系的确定,考查了数列的函数特性,训练了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3)的求解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是中档题.23.(18分)(2015•上海)对于定义域为R的函数g(x),若存在正常数T,使得cosg(x)是以T为周期的函数,则称g(x)为余弦周期函数,且称T为其余弦周期.已知f(x)是以T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其值域为R.设f(x)单调递增,f(0)=0,f(T)=4π.(1)验证g(x)=x+sin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设a<b,证明对任意c∈[f(a),f(b)],存在x0∈[a,b],使得f(x0)=c;(3)证明:“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分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并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专题:创新题型;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根据余弦周期函数的定义,判断cosg(x+6π)是否等于cosg(x)即可;(2)根据f(x)的值域为R,便可得到存在x0,使得f(x0)=c,而根据f(x)在R上单调递增即可说明x0∈[a,b],从而完成证明;(3)只需证明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得出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的解,是否为方程的解,带入方程,使方程成立便是方程的解.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可讨论x=0,x=T,x∈(0,T)三种情况:x=0时是显然成立的;x=T时,可得出cosf(2T)=1,从而得到f(2T)=2k1π,k1∈Z,根据f(x)单调递增便能得到k1>2,然后根据f(x)的单调性及方程cosf(x)=1在[T,2T]和它在[0,T]上解的个数的情况说明k1=3,和k1≥5是不存在的,而k1=4时结论成立,这便说明x=T时结论成立;而对于x∈(0,T)时,通过考查cosf(x)=c的解得到f(x+T)=f(x)+f(T),综合以上的三种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1)g(x)=x+sin;∴==cosg(x)∴g(x)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f(x)的值域为R;∴存在x0,使f(x0)=c;又c∈[f(a),f(b)];∴f(a)≤f(x0)≤f(b),而f(x)为增函数;∴a≤x0≤b;即存在x0∈[a,b],使f(x0)=c;(3)证明:若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则:cosf(u0+T)=1,T≤u0+T≤2T;∴cosf(u0)=1,且0≤u0≤T;∴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的解;∴“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分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下面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①当x=0时,f(0)=0,∴显然成立;②当x=T时,cosf(2T)=cosf(T)=1;∴f(2T)=2k1π,(k1∈Z),f(T)=4π,且2k1π>4π,∴k1>2;1)若k1=3,f(2T)=6π,由(2)知存在x0∈(0,T),使f(x0)=2π;cosf(x0+T)=cosf(x0)=1⇒f(x0+T)=2k2π,k2∈Z;∴f(T)<f(x0+T)<f(2T);∴4π<2k2π<6π;∴2<k2<3,无解;2)若k1≥5,f(2T)≥10π,则存在T<x1<x2<2T,使得f(x1)=6π,f(x2)=8π;则T,x1,x2,2T为cosf(x)=1在[T,2T]上的4个解;但方程cosf(x)=1在[0,2T]上只有f(x)=0,2π,4π,3个解,矛盾;3)当k1=4时,f(2T)=8π=f(T)+f(T),结论成立;③当x∈(0,T)时,f(x)∈(0,4π),考查方程cosf(x)=c在(0,T)上的解;设其解为f(x1),f(x2),…,f(x n),(x1<x2<…<x n);则f(x1+T),f(x2+T),…,f(x n+T)为方程cosf(x)=c在(T,2T)上的解;又f(x+T)∈(4π,8π);而f(x1)+4π,f(x2)+4π,…,f(x n)+4π∈(4π,8π)为方程cosf(x)=c在(T,2T)上的解;∴f(x i+T)=f(x i)+4π=f(x i)+f(T);∴综上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点评:考查对余弦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充分条件的概念,方程的解的概念,知道由cosf (x)=1能得出f(x)=2kx,k∈Z,以及构造方程解题的方法,在证明最后一问时能运用第二问的结论.2015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48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2015•上海)设全集U=R.若集合Α={1,2,3,4},Β={x|2≤x≤3},则Α∩∁UΒ=.2.(4分)(2015•上海)若复数z满足3z+=1+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3.(4分)(2015•上海)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解为,则c1﹣c2=.4.(4分)(2015•上海)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则a=.5.(4分)(2015•上海)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6.(4分)(2015•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7.(4分)(2015•上海)方程log2(9x﹣1﹣5)=log2(3x﹣1﹣2)+2的解为.8.(4分)(2015•上海)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9.(2015•上海)已知点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10.(4分)(2015•上海)设f﹣1(x)为f(x)=2x﹣2+,x∈[0,2]的反函数,则y=f(x)+f﹣1(x)的最大值为.11.(4分)(2015•上海)在(1+x+)10的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12.(4分)(2015•上海)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ξ1和ξ2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Eξ1﹣Eξ2=(元).13.(4分)(2015•上海)已知函数f(x)=sinx.若存在x1,x2,…,x m满足0≤x1<x2<…<x m≤6π,且|f(x1)﹣f(x2)|+|f(x2)﹣f(x3)|+…+|f(x m﹣1)﹣f(x m)|=12(m≥0,m∈N*),则m的最小值为.14.(2015•上海)在锐角三角形A BC中,tanA=,D为边BC上的点,△A BD与△ACD 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作D E⊥A B于E,DF⊥AC于F,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2015•上海)设z1,z2∈C,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6.(5分)(2015•上海)已知点A的坐标为(4,1),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点B的纵坐标为()A.B.C.D.17.(2015•上海)记方程①:x2+a1x+1=0,方程②:x2+a2x+2=0,方程③:x2+a3x+4=0,其中a1,a2,a3是正实数.当a1,a2,a3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A.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18.(5分)(2015•上海)设P n(x n,y n)是直线2x﹣y=(n∈N*)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C.1D.2A.﹣1 B.﹣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2015•上海)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1,AB=AD=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证明A1、C1、F、E四点共面,并求直线CD1与平面A1C1FE所成的角的大小.20.(14分)(2015•上海)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千米,AC=3千米,BC=4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 (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21.(14分)(2015•上海)已知椭圆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和l2分别于椭圆交于A、B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1)设A(x1,y1),C(x2,y2),用A、C的坐标表示点C到直线l1的距离,并证明S=2|x1y2﹣x2y1|;(2)设l1与l2的斜率之积为﹣,求面积S的值.22.(16分)(2015•上海)已知数列{a n}与{b n}满足a n+1﹣a n=2(b n+1﹣b n),n∈N*.(1)若b n=3n+5,且a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a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即a≥a n(n∈N*),求证: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设a1=λ<0,b n=λn(n∈N*),求λ的取值范围,使得{a n}有最大值M与最小值m,且∈(﹣2,2).23.(18分)(2015•上海)对于定义域为R的函数g(x),若存在正常数T,使得cosg(x)是以T为周期的函数,则称g(x)为余弦周期函数,且称T为其余弦周期.已知f(x)是以T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其值域为R.设f(x)单调递增,f(0)=0,f(T)=4π.(1)验证g(x)=x+sin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设a<b,证明对任意c∈[f(a),f(b)],存在x0∈[a,b],使得f(x0)=c;(3)证明:“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分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并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23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作答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56分.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设全集=U R .若集合={1,2,3,4}A ,{23}B x x ≤≤=,则U AB =ð .2.若复数z 满足31i z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3.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122301c c ⎛⎫ ⎪⎝⎭、解为35x y ,,=⎧⎨=⎩则12c c -= . 4.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则a = .5.抛物线22(0)y px p =>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 . 6.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 . 7.方程1122log (95)log (32)2x x ---=-+的解为 .8.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9.已知点P 和Q 的横坐标相同,P 的纵坐标是Q 的纵坐标的2倍,P 和Q 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1C 和2C .若1C的渐近线方程为y =,则2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10.设1()f x -为2()22x xf x -=+,[0,2]x ∈的反函数,则1()()y f x f x -=+的最大值为 . 11.在1020151(1)x x++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12.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1ξ和2ξ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12E E ξξ-= 元.13.已知函数()sin f x x =.若存在12,,m x x x 满足1206πm x x x ≤<<<≤,且1|f x ()223-1|||++||=122,m m f x f x f x f x f x m m *N ()()()()()(≥)-+--∈,则m 的最小值为 .14.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1tan 2A =,D 为边BC 上的点,ABD △与ACD △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 作DE AB ⊥于E ,DF AC ⊥于F ,则 DE DF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设12,z z C ∈,则“12z z ,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12z z -是虚数”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6.已知点A的坐标为(),将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π3至OB ,则点B 的纵坐标为( )ABC .112D .13217.记方程①:2110x a x ++=,方程②:2220x a x ++=,方程③:2340x a x ++=,其中1a ,2a ,3a 是正实数.当1a ,2a ,3a 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数根的是( )A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18.设(),n n n P x y 是直线2()1nx y n n *N -=∈+与圆222x y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 1lim 1n n ny x →∞-=-( ) A .1- B .12- C .1D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A =,2AB AD ==,E ,F 分别是棱AB ,BC 的中点.证明:11A C F E ,,,四点共面,并求直线1CD 与平面11A C FE 所成的角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如图,A ,B ,C 三地有直道相通,5AB =千米,3AC =千米,4BC =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 地出发匀速前往B 地,经过t 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 t ()(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 ,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 ,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 地后在原地等待.设1=t t 时,乙到达C 地. (Ⅰ)求1t 与1f t ()的值;(Ⅱ)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11t t ≤≤时,求f t ()的表达式,并判断f t ()在1[,1]t 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数学试卷 第4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5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6页(共18页)已知椭圆1222=+y x ,过原点的两条直线1l 和2l 分别与椭圆交于点A ,B 和C ,D .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S .(Ⅰ)设11(,)A x y ,22(,)C x y .用A ,C 的坐标表示点C 到直线1l 的距离,并证明12212||S x y x y =-;(Ⅱ)设1l 与2l 的斜率之积为21-,求面积S 的值.22.(本小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已知数列{}n a 与{}n b 满足112()n n n n a a b b ++-=-,n *N ∈. (Ⅰ)若35n b n =+,且11a =,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n a 的第0n 项是最大项,即0()n n a a n *N ≥∈.求证:{}n b 的第0n 项是最大项; (Ⅲ)设10a <λ=,()n n b n *N λ=∈.求λ的取值范围,使得{}n a 有最大值M 和最小值m ,且使得(2,2)Mm∈-.23.(本小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对于定义域为R 的函数()g x ,若存在正常数T ,使得cos ()g x 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则称()g x 为余弦周期函数,且称T 为其余弦周期.已知()f x 是以T 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其值域为R ,设()f x 单调递增,(0)0f =,()4πf T =. (Ⅰ)验证()sin3xh x x =+是以6π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 (Ⅱ)设a b <.证明对任意[(),()]c f a f b ∈,存在0[,]x a b ∈,使得0()f x c =; (Ⅲ)证明:“0u 为方程cos ()1f x =在[0,]T 上的解”的充要条件是“0+u T 为方程cos ()1f x =在[,2]T T 上的解”,并证明对任意[0,]x T ∈都有()()()f x T f x f T +=+.数学试卷 第7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8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9页(共18页)1sin602a a ︒,1sin 601632a a a ⎫︒=⎪⎭1sin 601632a a a ⎫︒=⎪⎭【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123270x+=011019102015201511(1)C x x x ⎛⎫⎛⎫+++ ⎪ ⎪⎝⎭⎝⎭,项的系数.数学试卷 第10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2页(共18页)【解析】对任意的i x ,j x ,max min |()()|()()2i j f x f x f x f x -≤-=, 欲使m 取最小值,尽可能多的让(1,2,,)i x i m =取最值点,考虑到1206πm x x x ≤<<<≤,*12231|()()||()()||()()|12(2,)m m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m m N --+-++-=≥∈,按照下图所示取值可以满足条件,所以m的最小值为8.【提示】对任意的i x ,j x ,|()()|2i j f x f x -=,让i x 取最值点,考虑到1206πm x x x ≤<<<≤,12231|()()||()()||()()|12m m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解析】解:如图,ABD △与ACD △的面积分别为2和4||||22AB DE =,||||4AC DF =,可得4||||DE AB =,8||||DF AC =,32||||||||DE DF AB AC =.1tan 2A =,∴sin 1cos 2A A =,联立||||sin 2AB AC A ||||12AB AC =85||||15DE DF =8||||||||cos ,DE DF DE DF DE DF ==故答案为:1615-.85||||15DE DF =数学试卷 第13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4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5页(共18页)为坐标原点,、DC 、DD 分别为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求得(0,2,D C =,11(2,2,0)A C =-,(0,1,A E =设平面11AC EF 的法向量为(,y,)n x z =11100n A C n A E ⎧=⎪⎨=⎪⎩,所以,,)(2,2,0)0,)(0,1,1)x y z y z -=-=2-⎧所以(1,1,1)n =,111|||(1,1,1)(0,2,1)||cos ,|||||35n D C n D C n D C -===1CD 与平面11A C FE 所成的角的大小arcsincos AC AP A =上的Q 点,设甲在cos QB PB B22(78)(5t --cos AC AP A ,代值计算可得;由已知数据和余弦定理可得3数学试卷 第16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7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18页(共18页)2(a a +-+2112()b b a +++-112)b a +-2(a a +-+1(22n a b +)n x <<;则1()f x T +,2()f x T +,…,()n f x T +为方程c o s ()f x c =在[,2]T T 上的解;又()(4π8π)f x T +∈,;而1()4πf x +,2()4πf x +,…,()4π(4π,8π)n f x +∈为方程cos ()f x c =在[,2]T T 上的解; ∴()()4π()()i i i f x T f x f x f T +=+=+;∴综上对任意,[]0x T ∈,都有()()()f x T f x f T +=+.【提示】(Ⅰ)根据余弦周期函数的定义,判断(6π)cosg x +是否等于cos ()g x 即可; (Ⅱ)根据()f x 的值域为R ,便可得到存在0x ,使得0()f x c =,而根据()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即可说明0,[]x a b ∈,从而完成证明;(Ⅲ)只需证明0u T +为方程cos ()1f x =在区间[2]T T ,上的解得出0u 为方程cos ()1f x =在[0]T ,上的解,是否为方程的解,带入方程,使方程成立便是方程的解.证明对任意,[]0x T ∈,都有()()()f x T f x f T +=+,可讨论0x =,x T =,(0)x T ∈,三种情况:0x =时是显然成立的;x T =时,可得出cos (2)1f T =,从而得到1(2)2πf T k =,1k ∈Z ,根据()f x 单调递增便能得到12k >,然后根据()f x 的单调性及方程cos ()1f x =在[],2T T 和它在[0]T ,上解的个数的情况说明13k =,和15k ≥是不存在的,而14k =时结论成立,这便说明x T =时结论成立;而对于(0)x T ∈,时,通过考查c o s ()f x c =的解得到()()()f x T f x f T +=+,综合以上的三种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即可.【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
(新课标1)(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
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A.14 斛B.22斛C.36斛D.66 斛【答案】B[蹄】领F析:泠司注底面兰忏计r. ill-x >-3^ = 8-r = —. 堆的冷程弋£ 1心:「二宀予=少・4 3 4 3 3 S320故堆液的卅约为~ .1,62^22.曲选乩考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新课标1)(9)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 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A. 36 nB.64 nC.144 nD.256 n【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当点C位于垂直于面AOB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 ABC的体积最1 12 1 3大,设球O的半径为R,此时V ABC Vc AOB R2 R R3 36,故R 6,则3 2 6球0的表面积为2S 4 R 144 ,故选C.(北京)4.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 . m // ”是“ //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件C.充分必要条件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D.既不充分也不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若m // ”,则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不能推出// ,反过来若// , m ,则有m // ,则m // ”是“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考点:1.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充要条件•(福建)7.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则“ I m ”是“ I / /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i若Z —血F因沖用垂直于平面"贝(2或[二CT i若]必匸又阳垂直于平面ec r J!1]I — rn :所UVT丄珂"是m 的曙要不充分条件,故选玄考点:空间直线和平面、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湖南)10.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割,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件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 (材料利用率=原工件的体积)C 4(X/2 1)3D 12(72 1)3【解析】试題分析|冷祈题有可知•问題等价于圖推的內接桧芳悴的悴积貳最大值,设谊右悴体醐卷,宽・高分别为JCI y 1 h.農方体上底而截圆雒的截而半径7^a> ^Jx2- y' =(2a)2 = 4a2,如下圉所示,则可知农2 ■為_V* -L T*;=十=b二2 - 而长M的悴和V = ◎牡丄一 = la:h^ C —2Q^y=—.当且仅当X=1 . a= 2-2a =>£! = -时,等W成主此时利用率淖r ;'J ■ f ■/16-" ■—> 故选 A.-ffKpXl 9 乳【答案】A.考点:1•圆锥的内接长方体;2•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四川)14•如图,四边形 ABCD 和ADPQ 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 M 在线段PQ 上,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
立体几何1.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俯视图放在正(主)视图下面,长度与正(主)视图一样,侧(左)视图放在正(主)视图右面,高度与正(主)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在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时,一定注意实线与虚线要分明.[问题1] 如图,若一个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均为面积等于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2.在斜二测画法中,要确定关键点及关键线段.“平行于x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减半.”[问题2] 如图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S 直棱柱侧=c ·h (c 为底面的周长,h 为高). (2)S 正棱锥侧=12ch ′(c 为底面周长,h ′为斜高).(3)S 正棱台侧=12(c ′+c )h ′(c 与c ′分别为上、下底面周长,h ′为斜高).(4)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 圆柱侧=2πr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 S 圆锥侧=πrl (同上), S 圆台侧=π(r ′+r )l (r ′、r 分别为上、下底的半径,l 为母线). (5)体积公式V 柱=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锥=13S ·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V 台=13(S +SS ′+S ′)h (S 、S ′为上、下底面面积,h 为高).(6)球的表面积和体积S 球=4πR 2,V 球=43πR 3.[问题3] 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左)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4πB .3πC .2πD .32π4.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②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③异面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也没有公共点.[问题4]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则直线EG 和FH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5.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①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 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①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问题5] 已知b ,c 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则“直线a ⊥α”是“直线a ⊥b ,直线a ⊥c ”的________条件.6.空间向量(1)用空间向量求角的方法步骤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异面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它们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 〈v 1,v 2〉|.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有两种方法:方法一 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方法二 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③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方法一 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找到一个与棱垂直且从垂足出发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方法二 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设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分别为n 1和n 2,则二面角的大小等于〈n 1,n 2〉(或π-〈n 1,n 2〉).易错警示:①求线面角时,得到的是直线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容易误以为是线面角的余弦. ②求二面角时,两法向量的夹角有可能是二面角的补角,要注意从图中分析. (2)用空间向量求A 到平面α的距离:可表示为d =|n ·AB →||n |.[问题6] (1)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________.(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O 是底面A 1B 1C 1D 1的中心,则点O 到平面ABC 1D 1的距离为________.易错点1 三视图认识不清致误例1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48B .32+817C .48+817D .80找准失分点 不能准确把握三视图和几何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正视图可知,侧视图中等腰梯形的高为4,而错认为等腰梯形的腰为4.易错点2 对几何概念理解不透致误例2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 ②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③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 ④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找准失分点 ①是错误的,因为棱柱的侧棱要都平行且相等;④是错误的,因为长方体的侧棱必须与底面垂直.易错点3 对线面关系定理条件把握不准致误例3 已知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α⊥β,α∩β=m ,n ⊥m ,则n ⊥α,或n ⊥β; ②若α∥β,α∩γ=m ,β∩γ=n ,则m ∥n ;③若m 不垂直于α,则m 不可能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 ④若α∩β=m ,n ∥m ,且n ⊄α,n ⊄β,则n ∥α,且n ∥β; ⑤若m 、n 为异面直线,则存在平面α过m 且使n ⊥α.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 找准失分点 ③是错误的;⑤是错误的.1.已知三条不同直线m ,n ,l 与三个不同平面α,β,γ,有下列命题: 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l ⊂α,则l ∥β;③α⊥γ,β⊥γ,则α∥β; ④若m ,n 为异面直线,m ⊂α,n ⊂β,m ∥β,n ∥α,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2.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当m ⊂α时,“m ⊥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当n ⊥α时,“n ⊥β”是“α∥β”成立的充要条件 D .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64B .72C .80D .112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P ,Q 分别是AA 1,A 1D 1,CC 1,BC 的中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 1C ⊥MN ;②A 1C ∥平面MNPQ ;③A 1C 与PM 相交;④NC 与PM 异面.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 2B .3+ 2C .1+2 2D .56.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 ⊥平面ABC ,P A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B ⊥AD B .平面P AB ⊥平面PBCC .直线BC ∥平面P AED .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 7.对于四面体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 =AC ,BD =CD ,则BC ⊥AD ; ②若AB =CD ,AC =BD ,则BC ⊥AD ;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 ④若AB ⊥CD ,AC ⊥BD ,则BC ⊥AD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8.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 =1,AD =23,BC =3,CD =2,∠ABC =∠DCB =π2,则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________.9.已知直线l ,m ,平面α,β,且l ⊥α,m ⊂β,给出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③若α⊥β,则l ∥m ;④若l ∥m ,则α⊥β.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10.三棱锥D -ABC 及其三视图中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所示,则棱BD 的长为________.1.43 2.22 3.D 4.相交 5.充分不必要 6.(1)64 (2)24 1.C 2.②③ 3.②④CABCAD 7.①④ 8.π3 9.①④ 10.4 2。
2015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创新题型》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之7.立体几何(含精析)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点在棱上,且,点是平面上的动点,且动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到点的距离的平方差为,则动点的轨迹是()A.圆B.抛物线C.双曲线D.2.如图,正四面体ABCD的顶点C在平面α内,且直线BC与平面α所成角为45°,顶点B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点O,当顶点A与点O的距离最大时,直线CD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F是侧面CDD1C1上的动点,且B1F面A1BE,则B1F与平面CDD1C1所成角的正切值构成的集合是()A.2B.C.D.,这两个球相外切,且球与正方体共顶点A的三个面相切,球与正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相切,则两球在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是()(创作:学科网“天骄工作室”)5.如右图,在长方体中,=11,=7,=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次到第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将线段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6.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7.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以顶点A为球心,2为半径作一个球,则图中球面与正方体的表面相交所得到的两段弧长之和等于(创作:学科网“天骄工作室”)A.B.C.D.8.如图,用一边长为的正方形硬纸,按各边中点垂直折起四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巢,将表面积为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入其中,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为A.B.C.D.的矩形,按图中实线切割后,将它们作为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由阴影部分拼接而成)和侧面,则的取值范围是()A.(0,2) B.(0,1)C.(1,2) D.10.一个不透明圆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左视图)为两全等的正三角形.若将它倒立放在桌面上,则该圆锥体在桌面上从垂直位置倒放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含起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其在水平桌面上正投影不可能是()设动点P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BD1上,记=λ.当APC为钝角时,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如右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来源:学§科§网]①当时,S为四边形;②当时,S不为等腰梯形;③当时,S与的交点R满足;④当时,S为六边形;⑤当时,S的面积为.的正三角形硬纸,沿各边中点连线垂直折起三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托,半径为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在其上(如图),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托底面的距离为________.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和、两条直线和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D,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绕y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过作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的体积值为________.抛物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旋转体,在此旋转体内水平放入一个正方体,使正方体的一个面恰好与旋转体的开口面平齐,则此正方体的棱长是.三、解答题。
近五年上海高考试卷汇编——立体几何(2015理19)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A AB AD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证明11A C F E 、、、四点共面,并求直线1CD 与平面11AC FE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arcsin(2018春14)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 A B C C -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1BC 异面的直线条数为( )(A )1(B )2 (C )3(D )4答案 C(2012理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 底面ABCD ,E是PC 的中点,已知2AB =,AD =2PA =,求:(1)三角形PCD 的面积.(2)异面直线BC 与AE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2)4π(2012文19)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 底面ABC ,D 是PC 的中点,已知2BAC π∠=,2AB =,AC=2PA =,求:(1)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答案:(1)(2)3arccos 4(2013文10)已知圆柱Ω的母线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O 是上底面圆心,A 、B 是下底面圆周上两个不同的点,BC 是母线,如图.若直线OA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为6π,则lr= .(2016理19)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11AAO O (及其内部)绕的1OO 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AC 长为23π,11A B 长为3π,其中1B 与C 在平面11AAO O 的同侧。
(1)求三棱锥111C O A B -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1B C 与1AA 所成的角的大小。
4π (2018秋17)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 ,底面圆心为O ,半径为2. (1)设圆锥的母线长为4,求圆锥的体积;(2)设4PO =,OA 、OB 是底面半径,且90AOB ∠=︒,M 为线段AB 的中点,如图,求异面直线PM 与OB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V =;(2) 关键点: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首选); 方法二;平移法(2017秋考17)如图,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2,4,5,901===︒=∠BC AB BB ABC ; (1)求三棱柱111C B A ABC V -的体积;(2)若M 是棱AC 中点,求M B 1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O MPBA答案:(1)20=V ;(2)5arctan;(2015理19)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A AB AD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证明11A C F E 、、、四点共面,并求直线1CD 与平面11AC FE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arcsin知识点5:垂直问题(2012理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 底面ABCD ,E是PC 的中点,已知2AB =,AD =2PA =,求:(1)三角形PCD 的面积.(2)异面直线BC 与AE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2)4π(2013理19)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2AB =,1AD =,'1AA =. 证明直线'BC 平行于平面'D AC ,并求直线'BC 到平面'D AC 的距离.证明:略(2013理19)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2AB =,1AD =,'1AA =. 证明直线'BC 平行于平面'D AC ,并求直线'BC 到平面'D AC 的距离.答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的有关点的坐标为(1,0,1)A 、(1,2,1)B 、(0,2,1)C 、'(0,2,0)C 、'(0,0,0)D .设平面'D AC 的法向量为(,,)n u v w =,则'n D A ⊥,'n D C ⊥. 因为'(1,0,1)D A =,'(0,2,1)D C =,'0n D A ⋅=,'0n D C ⋅=, 所以020u w v w +=⎧⎨+=⎩,解得2u v =,2w v =-.取1v =,得平面'D AC 的一个法向量(2,1,2)n =-.因为'(1,0,1)BC =--,所以'0n BC ⋅=,所以'n BC ⊥.又'BC 不在平面'D AC 内,所以直线'BC 与平面'D AC 平行.由(1,0,0)CB =, 得点B 到平面'D AC 的距离223n CB d n⋅⨯===, 所以直线'BC到平面'D AC 的距离为23(2015理4)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a = . 答案:4(2010理12)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剪去AOB ,将剩余部分沿,OC OD 折叠,使,OA OB 重合,则以(),A B ,,C D O 为顶点的四面体的体积是 .(2014理19文19)底面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P ABC -,其表面展开图是123PP P ∆,如图,求123PP P ∆的各边长及此三棱锥的体积V .答案:在123P P P ∆中,13P A P A =,23P C PC =,所以AC 是中位线,故1224PP AC ==. 同理,234P P =,314P P =.所以123P P P ∆是等边三角形,各边长均为4.设Q 是ABC ∆的中心,则PQ ⊥平面ABC ,所以AQ =PQ ==从而,13ABC V S PQ ∆=⋅=(2010春10)各棱长为1的正四棱锥的体积V = . 答案:62 (2018秋15)《九章算术》中,称底面为矩形而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为阳马,设1AA 是正六棱柱的一条侧棱,如图,若阳马以该正六棱柱的顶点为顶点,以1AA 为底面矩形的一边,则这样的阳马的个数是( )A. 4B. 8C. 12D. 16答案:D 关键点:底面矩形是下图的四种情形,每种情形都有四种垂直于底面的侧棱,故个数为16,(2018春7)如图,在长方形1111B ABC A C D D -中,13,4,5AB BC AA ===,O 是11A C 的中点,则三棱锥11A AOB -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5(2012文5)一个高为2的圆柱,底面周长为2π,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答案:6π(2013文10)已知圆柱Ω的母线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O 是上底面圆心,A 、B 是下底面圆周上两个不同的点,BC 是母线,如图.若直线OA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为6π,则lr= .(2009文8)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2,则以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体积是 . 答案:83π(2015理6)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______. 答案:3π(2014理6文7)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夹角的大小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答案: 1arccos3(2012理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2011春20)某甜品店制作一种蛋筒冰激凌,其上部分是半球形,下半部分呈圆锥形(如图),现把半径为10cm 的圆形蛋皮等分成5个扇形,用一个蛋皮围成圆锥的侧面(蛋皮的厚度忽略不计),求该蛋筒冰激凌的表面积和体积.(精确到0.01)答案: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由题意,圆锥的侧面扇形的周长为121045ππ⋅⋅=()cm ,圆锥底面周长为2r π()cm ,则24r ππ=,2r =()cm .=()cm ,圆锥的侧面扇形的面积为11410202S ππ=⨯⨯=()2cm ,半球的面积为 2214282S ππ=⨯⨯=.该蛋筒冰激凌的表面积122887.96S S S π=+=≈()2cm ;圆锥的体积为21123Vπ=⨯⨯()3cm , 半球的体积为3214162233V ππ=⨯⨯=()3cm ,所以该蛋筒冰激凌的体积为)1216157.803V V V π=+=≈()3cm .因此该蛋筒冰激凌的表面积约为287.96cm , 体积约为357.80cm .(2018秋17)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 ,底面圆心为O ,半径为2. (1)设圆锥的母线长为4,求圆锥的体积;(2)设4PO =,OA 、OB 是底面半径,且90AOB ∠=︒,M 为线段AB 的中点,如图,求异面直线PM 与OB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V =;(2)(2017秋4)已知球的体积为36π,则该球主视图的面积等于___ 答案:9π(2009理8)已知三个球的半径1R ,2R ,3R 满足32132R R R =+,则它们的表面积1S ,2S ,3S 满足的等量关系是 .O MPBA=(2013理13)在xOy 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22(1)1(1)x y x -+=≥和22(3)1(3)x y x -+=≥、两条直线1y =和1y =-围成的封闭图形记为D ,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 绕y 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Ω.过(0,)(||1)y y ≤作Ω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48π+.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Ω的体积值为 .答案: 2216ππ+(2017秋7)如图,以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D 为坐标原点,过D 的三条棱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1DB 的坐标为)2,3,4(,则1AC 的坐标为_____答案:()4,3,2-3,3,2的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答案:3π(2014文8)在长方体中割去两个小长方体后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则切割掉的两个小45长方体的体积之和等于 答案:24(2009年高考文16)如图,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直角⊥,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过直角顶点的侧棱长为4,且垂直于底面,该三棱锥的主视图是 ( ) ()A ()B ()C ()D答案:B知识点16:截面问题(2017春15)过正方体中心的截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中,不可能的图形是( )A 、三角形B 、长方形C 、对角线不相等的菱形D 、六边形 答案:A知识点17:球面距离(2010春21)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 上海的位置约为东经121°、北纬31°,大连的位置约为东经121°、北纬39°,里斯本的位置约为西经10°、北纬39°.(1)若飞机以平均速度720千米/小时飞行,则从上海到大连的最短飞行时间约为多少小时?(飞机飞行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小时) (2)求大连与里斯本之间的球面距离.(结果精确到1千米) 答案:(1)1.2小时; (2)约为10009千米43434知识点18:和数列相关(2012理6)有一列正方体,棱长组成以1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体积分别记为12,,...,,...nV V V,则12lim(...)nnV V V→∞+++=.答案:87知识点19:补形法(2011春13)有一种多面体的饰品,其表面由6个正方形和8个正三角形组成(如图),AB 与CD所成角的大小是.答案:3π提示:补充图形为正方体(2010春13)在如图所示的斜截圆柱中,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为40cm,母线长最短50cm,最长80cm,则斜截圆柱的侧面面积S=2cm.答案:2600πO大连上海北南极赤里斯本40c50c80c(2014春24)如图,在底面半径和高均为1的圆锥中,AB CD 、是底面圆O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E 是母线PB 的中点. 已知过CD 与E 的平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是以E 为顶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则该抛物线的焦点与圆锥顶点P 的距离为( )A 、1B 、2 C 、2 D 4答案:D(2012理14)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2BC =,若2AD c =,且2AB BD AC CD a +=+=,其中,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答案:23题型:三棱锥的体积计算与椭圆试一试: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2AB CD ==,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答案:3选题理由:本题为四面体中,已知对棱的长为,a b ,对棱的夹角为θ,对棱的距离为h ,体积为1sin 6V abh θ=的典型题 (2018春19)利用“平行于圆锥曲线的母线截圆锥面,所得截线是抛物线”的几何原理,某快餐店用两个射灯(射出的光锥视为圆锥)在广告牌上投影出其标识,如图1所示,图2是投影出的抛物线的平面图,图3是一个射灯的直观图,在图2与图3中,点O 、A 、B 在抛物线上,OC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OC AB ⊥于C ,3AB =米, 4.5OC =米.(1)求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2)在图3中,已知OC平行于圆锥的母线SD,AB、DE是圆锥底面的直径,求圆锥的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精确到0.01°).图1 图2 图3答案:(1)14;(2)9.59 .。
2015 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大全(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1.(2015安徽文、理)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A )13+ (B )122+ (C )23+ (D )222.(2015安徽理)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3、(2015北京文)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A.1 B.2 C.3 D.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三视图可知,SC⊥平面ABCD,SA是四棱锥最长的棱,222223SA SC AC SC AB BC=+=++=考点:三视图.4. (2015北京理)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11俯视图侧(左)视图21A.25+ B.45 C.225+.5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视图恢复成三棱锥P-ABC ,其中PC ⊥平面ABC ,取AB 棱的中点D ,连接CD 、PD ,有,PD AB CD AB ⊥⊥,底面ABC 为等腰三角形底边AB 上的高CD 为2,AD=BD=1,PC=1,5,ABC PD S ∆=1222,2=⨯⨯=,12552PAB S ∆=⨯⨯=AC BC =5=1512PAC PBC S S ∆∆==⨯⨯52=,三棱锥表面积表252S =+.考点:1.三视图;2.三棱锥的表面积.5.(2015福建文)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822+B .1122+.1422+.151112【答案】B【解析】学科网试题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高为2的直四棱柱,且底面直角梯形的两底分别为12,,直角腰长为12.底面积为12332⨯⨯=,侧面积为则其表面积为2+2+4+22=8+221122+B .考点:三视图和表面积.6. (2015广东文) 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答案】A考点: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7.(2015广东理)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大于5 B. 等于5 C. 至多等于4 D. 至多等于3【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属于中高档题.8. (2015湖南理)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割,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件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A.89πB.169πC.34(21)π-D.312(21)π-【答案】A.【考点定位】1.圆锥的内接长方体;2.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立意新颖,属于较难题,需要考生从实际应用问题中提取出相应的几何元素,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解决此类问题的两大核心思路:一是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求解;二是建立目标函数的数学思想,选择合理的变量,或利用导数或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其最值.9、(2015湖南文)某工作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该工作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作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A、89πB、827πC、224(21)π-D、28(21)π-【答案】A考点:三视图、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圆锥的内接长方体10、(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A)14斛(B)22斛(C)36斛(D)66斛11、(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理)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组成一个几何体,+,则r=( ) 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A )1 (B )2 (C )4 (D )812.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理)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1A.8 1B.7 1C.6D.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得,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截去四面体111A A B D -,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11133111326A A B D V a a -=⨯=,故剩余几何体体积为3331566a a a -=,所以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51,故选D .考点:三视图.CBADD 1C 1B 1A 114. (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理)已知B A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90AOB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ABC O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π36B. π64C.π144D. π25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当点C 位于垂直于面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 ABC -的体积最大,设球O 的半径为R ,此时2311136326O ABC C AOB V V R R R --==⨯⨯==,故6R =,则球O 的表面积为24144S R ππ==,故选C .考点:外接球表面积和椎体的体积.BOAC16. (2015山东文)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22π()42π【答案】B考点:1.旋转体的几何特征;2.几何体的体积.17.(2015山东理)在梯形ABCD 中,2ABC π∠=,//,222AD BC BC AD AB === .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3π (B )43π (C )53π (D )2π 【答案】C【考点定位】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重点考查了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和体积的计算,体现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此题属中档题.18. (2015陕西文、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B .4πC .24π+D .34π+【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的截去一半, 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1121222342πππ⨯⨯+⨯⨯⨯+⨯=+,故答案选D 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20、(2015浙江文、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3cmB .123cmC .3233cmD .4033cm 【答案】C考点:1.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21、(2015浙江文)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 A .若l β⊥,则αβ⊥ B .若αβ⊥,则l m ⊥ C .若//l β,则//αβ D .若//αβ,则//l m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采用排除法,选项A 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故正确;选项B 中,当αβ⊥时,,l m 可以垂直,也可以平行,也可以异面;选项C 中,//l β时,,αβ可以相交;选项D 中,//αβ时,,l m 也可以异面.故选A.考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3. (2015浙江理)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折成A CD '∆,所成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为α,则( )A. A DB α'∠≤B. A DB α'∠≥C. A CB α'∠≤D. A CB α'∠≤24.(2015重庆文)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23π+(B)136π(C)73π(D)52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再加上一个半圆锥:其底面半径为1,高也为1;构成的一个组合体,故其体积为61311612122πππ=⨯⨯⨯+⨯⨯;故选B.考点:三视图.25.(2015重庆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3π+ B、23π+C、123π+ D、223π+【答案】A【考点定位】组合体的体积.【名师点晴】本题涉及到三视图的认知,要求学生能由三视图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从而分析出它是哪些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应用相应的体积公式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关键是画出直观图,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二、填空题:1. (2015江苏)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
2015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48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设全集U=R、若集合Α={1,2,3,4},Β={x|2≤x≤3},则Α∩∁UΒ=、2、(4分)若复数z满足3z+=1+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3、(4分)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解为,则c1﹣c2=、4、(4分)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则a=、5、(4分)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6、(4分)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7、(4分)方程log2(9x﹣1﹣5)=log2(3x﹣1﹣2)+2的解为、8、(4分)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9、已知点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10、(4分)设f﹣1(x)为f(x)=2x﹣2+,x∈[0,2]的反函数,则y=f(x)+f﹣1(x)的最大值为、11、(4分)在(1+x+)10的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结果用数值表示)、12、(4分)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ξ1和ξ2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Eξ1﹣Eξ2=(元)、13、(4分)已知函数f(x)=sinx、若存在x1,x2,…,x m满足0≤x1<x2<…<x m ≤6π,且|f(x1)﹣f(x2)|+|f(x2)﹣f(x3)|+…+|f(x m﹣1)﹣f(x m)|=12(m ≥2,m∈N*),则m的最小值为、14、在锐角三角形A BC中,tanA=,D为边BC上的点,△A BD与△ACD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作D E⊥A B于E,DF⊥AC于F,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设z1,z2∈C,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6、(5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4,1),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点B的纵坐标为()A、B、C、D、17、记方程①:x2+a1x+1=0,方程②:x2+a2x+2=0,方程③:x2+a3x+4=0,其中a1,a2,a3是正实数、当a1,a2,a3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A、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18、(5分)设P n(x n,y n)是直线2x﹣y=(n∈N*)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A、﹣1B、﹣C、1D、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1,AB=AD=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证明A1、C1、F、E四点共面,并求直线CD1与平面A1C1FE 所成的角的大小、20、(14分)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千米,AC=3千米,BC=4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21、(14分)已知椭圆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和l2分别于椭圆交于A、B 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S、(1)设A(x1,y1),C(x2,y2),用A、C的坐标表示点C到直线l1的距离,并证明S=2|x1y2﹣x2y1|;(2)设l1与l2的斜率之积为﹣,求面积S的值、22、(16分)已知数列{a n}与{b n}满足a n+1﹣a n=2(b n+1﹣b n),n∈N*、(1)若b n=3n+5,且a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a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即a≥a n(n∈N*),求证: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设a1=λ<0,b n=λn(n∈N*),求λ的取值范围,使得{a n}有最大值M与最小值m,且∈(﹣2,2)、23、(18分)对于定义域为R的函数g(x),若存在正常数T,使得cosg(x)是以T为周期的函数,则称g(x)为余弦周期函数,且称T为其余弦周期、已知f (x)是以T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其值域为R、设f(x)单调递增,f(0)=0,f(T)=4π、(1)验证g(x)=x+sin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设a<b,证明对任意c∈[f(a),f(b)],存在x0∈[a,b],使得f(x0)=c;(3)证明:“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要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并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满分48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4分)设全集U=R、若集合Α={1,2,3,4},Β={x|2≤x≤3},则Α∩∁UΒ= {1,4}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由于两个集合已经化简,故直接运算得出答案即可、试题解答解:∵全集U=R,集合Α={1,2,3,4},Β={x|2≤x≤3},∴(∁U B)={x|x>3或x<2},∴A∩(∁U B)={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规则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推理判断的能力、2、(4分)若复数z满足3z+=1+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题目分析:设z=a+bi,则=a﹣bi(a,b∈R),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即可得出、试题解答解:设z=a+bi,则=a﹣bi(a,b∈R),又3z+=1+i,∴3(a+bi)+(a﹣bi)=1+i,化为4a+2bi=1+i,∴4a=1,2b=1,解得a=,b=、∴z=、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属于基础题、3、(4分)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解为,则c1﹣c2=16、题目分析:根据增广矩阵的定义得到,是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即可、试题解答解:由题意知,是方程组的解,即,则c1﹣c2=21﹣5=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增广矩阵的求解,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4分)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则a=4、题目分析:由题意可得(•a•a•sin60°)•a=16,由此求得a的值、试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正棱柱的底面是变长等于a的等边三角形,面积为•a•a•sin60°,正棱柱的高为a,∴(•a•a•sin60°)•a=16,∴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棱柱的定义以及体积公式,属于基础题、5、(4分)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2、题目分析: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到焦点的距离最小,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答解:因为抛物线y2=2px(p>0)上的动点Q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所以=1,所以p=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6、(4分)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题目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由已知中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可得l=2h,进而可得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答案、试题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母线长为l,则圆锥的侧面积为:πrl,过轴的截面面积为:rh,∵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l=2h,设母线与轴的夹角为θ,则cosθ==,故θ=,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体,其中根据已知求出圆锥的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是解答的关键、7、(4分)方程log2(9x﹣1﹣5)=log2(3x﹣1﹣2)+2的解为2、题目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为指数类型方程,解出并验证即可、试题解答解:∵log2(9x﹣1﹣5)=log2(3x﹣1﹣2)+2,∴log2(9x﹣1﹣5)=log2[4×(3x﹣1﹣2)],∴9x﹣1﹣5=4(3x﹣1﹣2),化为(3x)2﹣12•3x+27=0,因式分解为:(3x﹣3)(3x﹣9)=0,∴3x=3,3x=9,解得x=1或2、经过验证:x=1不满足条件,舍去、∴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指数运算性质及其方程的解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8、(4分)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0(结果用数值表示)、题目分析:根据题意,运用排除法分析,先在9名老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由组合数公式可得其选法数目,再排除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情况;即可得答案、试题解答解:根据题意,报名的有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共9名老师,在9名老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有C95=126种;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有C65=6种情况;则男、女教师都有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6﹣6=120种;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运用,本题适宜用排除法(间接法),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简化计算、9、已知点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题目分析:设C1的方程为y2﹣3x2=λ,利用坐标间的关系,求出Q的轨迹方程,即可求出C2的渐近线方程、试题解答解:设C1的方程为y2﹣3x2=λ,设Q(x,y),则P(x,2y),代入y2﹣3x2=λ,可得4y2﹣3x2=λ,∴C2的渐近线方程为4y2﹣3x2=0,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10、(4分)设f﹣1(x)为f(x)=2x﹣2+,x∈[0,2]的反函数,则y=f(x)+f﹣1(x)的最大值为4、题目分析:由f(x)=2x﹣2+在x∈[0,2]上为增函数可得其值域,得到y=f﹣1(x)在[]上为增函数,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得y=f(x)+f﹣1(x)的最大值、试题解答解:由f(x)=2x﹣2+在x∈[0,2]上为增函数,得其值域为[],可得y=f﹣1(x)在[]上为增函数,因此y=f(x)+f﹣1(x)在[]上为增函数,∴y=f(x)+f﹣1(x)的最大值为f(2)+f﹣1(2)=1+1+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属中档题、11、(4分)在(1+x+)10的展开式中,x2项的系数为45(结果用数值表示)、题目分析:先把原式前两项结合展开,分析可知仅有展开后的第一项含有x2项,然后写出第一项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由x的指数为2求得r值,则答案可求、试题解答解:∵(1+x+)10 =,∴仅在第一部分中出现x2项的系数、再由,令r=2,可得,x2项的系数为、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关键是对二项展开式通项的记忆与运用,是基础题、12、(4分)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ξ1和ξ2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Eξ1﹣Eξ2=0.2(元)、题目分析:分别求出赌金的分布列和奖金的分布列,计算出对应的均值,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答解:赌金的分布列为ξ112345P所以Eξ1=(1+2+3+4+5)=3,奖金的分布列为:若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为1,则有(1,2),(2,3),(3,4),(4,5),4种,若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为2,则有(1,3),(2,4),(3,5),3种,若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为3,则有(1,4),(2,5),2种,若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为4,则有(1,5),1种,则P(ξ2=1.4)==,P(ξ2=2.8)==,P(ξ2=4.2)==,P(ξ2=5.6)==ξ2 1.4 2.8 4.2 5.6P所以Eξ2=1.4×(×1+×2+×3+×4)=2.8,则Eξ1﹣Eξ2=3﹣2.8=0.2元、故答案为: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的计算,根据概率的公式分别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4分)已知函数f(x)=sinx、若存在x1,x2,…,x m满足0≤x1<x2<…<x m≤6π,且|f(x1)﹣f(x2)|+|f(x2)﹣f(x3)|+…+|f(x m﹣1)﹣f(x m)|=12(m ≥2,m∈N*),则m的最小值为8、题目分析:由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可得,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x j)|≤f(x)max﹣f(x)min=2,要使m取得最小值,尽可能多让x i(i=1,2,3,…,m)取得最高点,然后作图可得满足条件的最小m值、试题解答解:∵y=sinx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x j)|≤f(x)max﹣f(x)min=2,要使m取得最小值,尽可能多让x i(i=1,2,3,…,m)取得最高点,考虑0≤x1<x2<…<x m≤6π,|f(x1)﹣f(x2)|+|f(x2)﹣f(x3)|+…+|f(x m﹣1)﹣f(x m)|=12,按下图取值即可满足条件,∴m的最小值为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正确理解对任意x i,x j(i,j=1,2,3,…,m),都有|f(x i)﹣f(x j)|≤f(x)max﹣f(x)min=2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难题、14、在锐角三角形A BC中,tanA=,D为边BC上的点,△A BD与△ACD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作D E⊥A B于E,DF⊥AC于F,则•=﹣、题目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结合面积求出cosA=,,然后代入数量积公式得答案、试题解答解:如图,∵△ABD与△ACD的面积分别为2和4,∴,,可得,,∴、又tanA=,∴,联立sin2A+cos2A=1,得,cosA=、由,得、则、∴•==、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是中档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5分)设z1,z2∈C,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题目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复数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试题解答解:设z1=1+i,z2=i,满足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则z1﹣z2=1是实数,则z1﹣z2是虚数不成立,若z1、z2都是实数,则z1﹣z2一定不是虚数,因此当z1﹣z2是虚数时,则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即必要性成立,故“z1、z2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z1﹣z2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复数的有关概念进行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5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4,1),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点B的纵坐标为()A、B、C、D、题目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xOA的三角函数值,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试题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4,1),∴设∠xOA=θ,则sinθ==,cosθ==,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至OB,则OB的倾斜角为θ+,则|OB|=|OA|=,则点B的纵坐标为y=|OB|sin(θ+)=7(sinθcos+cosθsin)=7(×+)=+6=,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记方程①:x2+a1x+1=0,方程②:x2+a2x+2=0,方程③:x2+a3x+4=0,其中a1,a2,a3是正实数、当a1,a2,a3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A、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题目分析:根据方程根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求出a12≥4,a22<8,结合a1,a2,a3成等比数列求出方程③的判别式△的取值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答解:当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时,△1=a12﹣4≥0,△2=a22﹣8<0,即a12≥4,a22<8,∵a1,a2,a3成等比数列,∴a22=a1a3,即a3=,则a32=()2=,即方程③的判别式△3=a32﹣16<0,此时方程③无实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程根存在性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判别式△的取值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5分)设P n(x n,y n)是直线2x﹣y=(n∈N*)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A、﹣1B、﹣C、1D、2题目分析:当n→+∞时,直线2x﹣y=趋近于2x﹣y=1,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无限靠近(1,1),利用圆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试题解答解:当n→+∞时,直线2x﹣y=趋近于2x﹣y=1,与圆x2+y2=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无限靠近(1,1),而可看作点P n(x n,y n)与(1,1)连线的斜率,其值会无限接近圆x2+y2=2在点(1,1)处的切线的斜率,其斜率为﹣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极限思想、圆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4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19、(12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1,AB=AD=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证明A1、C1、F、E四点共面,并求直线CD1与平面A1C1FE 所成的角的大小、题目分析:利用长方体的几何关系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试题解答解:连接AC,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EF是△ABC的中位线,所以EF∥AC、由长方体的性质知AC∥A1C1,所以EF∥A1C1,所以A1、C1、F、E四点共面、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求得,设平面A1C1EF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即,z=1,得x=1,y=1,所以,所以=,所以直线CD1与平面A1C1FE所成的角的大小arcsi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空间角的方法,属高考常考题型、20、(14分)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千米,AC=3千米,BC=4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小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题目分析:(1)由题意可得t1==h,由余弦定理可得f(t1)=PC=,代值计算可得;(2)当t1≤t≤时,由已知数据和余弦定理可得f(t)=PQ=,当<t≤1时,f(t)=PB=5﹣5t,综合可得当<t≤1时,f(t)∈[0,],可得结论、试题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t1==h,t1=5×=千米,设此时甲运动到点P,则AP=v甲∴f(t1)=PC===千米;(2)当t1≤t≤时,乙在CB上的Q点,设甲在P点,∴QB=AC+CB﹣8t=7﹣8t,PB=AB﹣AP=5﹣5t,∴f(t)=PQ===,当<t≤1时,乙在B点不动,设此时甲在点P,∴f(t)=PB=AB﹣AP=5﹣5t∴f(t)=∴当<t≤1时,f(t)∈[0,],故f(t)的最大值没有超过3千米、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涉及余弦定理和分段函数,属中档题、21、(14分)已知椭圆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l1和l2分别于椭圆交于A、B 和C、D,记得到的平行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S、(1)设A(x1,y1),C(x2,y2),用A、C的坐标表示点C到直线l1的距离,并证明S=2|x1y2﹣x2y1|;(2)设l1与l2的斜率之积为﹣,求面积S的值、题目分析:(1)依题意,直线l1的方程为y=x,利用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点C到直线l1的距离d=,再利用|AB|=2|AO|=2,可证得S=|AB|d=2|x1y2﹣x2y1|;当l1与l2时的斜率之一不存在时,同理可知结论成立;(2)方法一: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直线l2的斜率为﹣,可得直线l1与l2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可求得x1、x2、y1、y2,继而可求得答案、方法二: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则=﹣,利用A(x1,y1)、C(x2,y2)在椭圆x2+2y2=1上,可求得面积S的值、试题解答解:(1)依题意,直线l1的方程为y=x,由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点C到直线l1的距离d==,因为|AB|=2|AO|=2,所以S=|AB|d=2|x1y2﹣x2y1|;当l1与l2时的斜率之一不存在时,同理可知结论成立;(2)方法一: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直线l2的斜率为﹣,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x,联立方程组,消去y解得x=±,根据对称性,设x1=,则y1=,同理可得x2=,y2=,所以S=2|x1y2﹣x2y1|=、方法二: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则=﹣,所以x1x2=﹣2y1y2,∴=4=﹣2x1x2y1y2,∵A(x1,y1)、C(x2,y2)在椭圆x2+2y2=1上,∴()()=+4+2(+)=1,即﹣4x1x2y1y2+2(+)=1,所以(x1y2﹣x2y1)2=,即|x1y2﹣x2y1|=,所以S=2|x1y2﹣x2y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查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与综合运算能力,属于难题、22、(16分)已知数列{a n}与{b n}满足a n+1﹣a n=2(b n+1﹣b n),n∈N*、(1)若b n=3n+5,且a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a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即a≥a n(n∈N*),求证: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设a1=λ<0,b n=λn(n∈N*),求λ的取值范围,使得{a n}有最大值M与最小值m,且∈(﹣2,2)、题目分析:(1)把b n=3n+5代入已知递推式可得a n+1﹣a n=6,由此得到{a n}是等差数列,则a n可求;(2)由a n=(a n﹣a n﹣1)+(a n﹣1﹣a n﹣2)+…+(a2﹣a1)+a1,结合递推式累加得到a n=2b n+a1﹣2b1,求得,进一步得到得答案;(3)由(2)可得,然后分﹣1<λ<0,λ=﹣1,λ<﹣1三种情况求得a n的最大值M和最小值m,再由∈(﹣2,2)列式求得λ的范围、﹣a n=2(b n+1﹣b n),b n=3n+5,试题解答(1)解:∵a n+1﹣a n=2(b n+1﹣b n)=2(3n+8﹣3n﹣5)=6,∴a n+1∴{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a1=1,公差为6,则a n=1+(n﹣1)×6=6n﹣5;(2)∵a n=(a n﹣a n﹣1)+(a n﹣1﹣a n﹣2)+…+(a2﹣a1)+a1=2(b n﹣b n﹣1)+2(b n﹣1﹣b n﹣2)+…+2(b2﹣b1)+a1=2b n+a1﹣2b1,∴,∴、∴数列{b n}的第n0项是最大项;(3)由(2)可得,①当﹣1<λ<0时,单调递减,有最大值;单调递增,有最小值m=a1=λ,∴∈(﹣2,2),∴λ∈,∴、②当λ=﹣1时,a2n=3,a2n﹣1=﹣1,∴M=3,m=﹣1,(﹣2,2),不满足条件、③当λ<﹣1时,当n→+∞时,a2n→+∞,无最大值;→﹣∞,无最小值、当n→+∞时,a2n﹣1综上所述,λ∈(﹣,0)时满足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式,考查了等差关系的确定,考查了数列的函数特性,训练了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3)的求解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是中档题、23、(18分)对于定义域为R的函数g(x),若存在正常数T,使得cosg(x)是以T为周期的函数,则称g(x)为余弦周期函数,且称T为其余弦周期、已知f (x)是以T为余弦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其值域为R、设f(x)单调递增,f(0)=0,f(T)=4π、(1)验证g(x)=x+sin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设a<b,证明对任意c∈[f(a),f(b)],存在x0∈[a,b],使得f(x0)=c;(3)证明:“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要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并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题目分析:(1)根据余弦函数的周期定义,判断cosg(x+6π)是否等于cosg(x)即可;(2)根据f(x)的值域为R,便可得到存在x0,使得f(x0)=c,而根据f(x)在R上单调递增即可说明x0∈[a,b],从而完成证明;(3)只需证明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得出u0为方程cosf (x)=1在[0,T]上的解,是否为方程的解,带入方程,使方程成立便是方程的解、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可讨论x=0,x=T,x ∈(0,T)三种情况:x=0时是显然成立的;x=T时,可得出cosf(2T)=1,从而得到f(2T)=2k1π,k1∈Z,根据f(x)单调递增便能得到k1>2,然后根据f (x)的单调性及方程cosf(x)=1在[T,2T]和它在[0,T]上解的个数的情况说明k1=3,和k1≥5是不存在的,而k1=4时结论成立,这便说明x=T时结论成立;而对于x∈(0,T)时,通过考查cosf(x)=c的解得到f(x+T)=f(x)+f(T),综合以上的三种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即可、试题解答解:(1)g(x)=x+sin;∴==cosg(x)∴g(x)是以6π为周期的余弦周期函数;(2)∵f(x)的值域为R;∴存在x0,使f(x0)=c;又c∈[f(a),f(b)];∴f(a)≤f(x0)≤f(b),而f(x)为增函数;∴a≤x0≤b;即存在x0∈[a,b],使f(x0)=c;(3)证明:若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则:cosf(u0+T)=1,T≤u0+T≤2T;∴cosf(u0)=1,且0≤u0≤T;∴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的解;∴“u0为方程cosf(x)=1在[0,T]上得解”的充分条件是“u0+T为方程cosf(x)=1在区间[T,2T]上的解”;下面证明对任意x∈[0,T],都有f(x+T)=f(x)+f (T):①当x=0时,f(0)=0,∴显然成立;②当x=T时,cosf(2T)=cosf(T)=1;∴f(2T)=2k1π,(k1∈Z),f(T)=4π,且2k1π>4π,∴k1>2;1)若k1=3,f(2T)=6π,由(2)知存在x0∈(0,T),使f(x0)=2π;cosf(x0+T)=cosf(x0)=1⇒f(x0+T)=2k2π,k2∈Z;∴f(T)<f(x0+T)<f(2T);∴4π<2k2π<6π;∴2<k2<3,无解;2)若k1≥5,f(2T)≥10π,则存在T<x1<x2<2T,使得f(x1)=6π,f(x2)=8π;则T,x1,x2,2T为cosf(x)=1在[T,2T]上的4个解;但方程cosf(x)=1在[0,2T]上只有f(x)=0,2π,4π,3个解,矛盾;3)当k1=4时,f(2T)=8π=f(T)+f(T),结论成立;③当x∈(0,T)时,f(x)∈(0,4π),考查方程cosf(x)=c在(0,T)上的解;设其解为f(x1),f(x2),…,f(x n),(x1<x2<…<x n);则f(x1+T),f(x2+T),…,f(x n+T)为方程cosf(x)=c在(T,2T)上的解;又f(x+T)∈(4π,8π);而f(x1)+4π,f(x2)+4π,…,f(x n)+4π∈(4π,8π)为方程cosf(x)=c在(T,2T)上的解;∴f(x i+T)=f(x i)+4π=f(x i)+f(T);∴综上对任意x∈[0,T],都有f(x+T)=f(x)+f(T)点评:考查对余弦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充分条件的概念,方程的解的概念,知道由cosf(x)=1能得出f(x)=2kx,k∈Z,以及构造方程解题的方法,在证明最后一问时能运用第二问的结论。
专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六个混淆易错点)易错点1对空间向量的运算理解不清1.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A BCD -中,点M 满足()1AM xAB y AC x y AD =++--,点N 满足()1DN DB DC λλ=-- ,当线段AM 、DN 的长度均最短时,AM AN ⋅= ()A .23B .23-C .43D .43-【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得到M ∈平面BCD ,N ∈直线BC ,从而求得,AM DN 最短时,得到M 为BCD △的中心,N 为BC 的中点,求得AM 的长,结合向量的运算公式,即可求得AM AN ⋅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因为(1)AM x AB y AC x y AD =++-- ,()1DN DB DC λλ=--,可得M ∈平面BCD ,N ∈直线BC ,当,AM DN 最短时,AM ⊥平面BCD ,且DN BC ⊥,所以M 为BCD △的中心,N 为BC 的中点,如图所示,又由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所以13NM DN ==AN =所以3AM =,因为AM ⊥平面BCD ,所以AM MN ⊥,所以Rt ANM △中,6223cos 332AM MAN AN ∠===,所以326222cos 333AM AN AM AN MAN ⋅=⋅∠=⨯=⨯ 故选:A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共线.②向量a ,b ,c共面,即它们所在的直线共面.③如果三个向量a ,b ,c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a yb zc =++.④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而c a b λμ=+(,λμ∈R 且0λμ≠),则{},,a b c 是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A .0B .1C .2D .3【答案】B【分析】举例0b =,判断①,由向量共面的定义判断②,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判断③,由共面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判断④.【详解】①当0b = 时,a 与c不一定共线,故①错误;②当a ,b ,c共面时,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同一平面,或在同一平面内,故②错误;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知③正确;④当a ,b 不共线且c a b λμ=+时,a ,b ,c 共面,故④错误.故选:B .3.以下命题:①若//a b r r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λa b = ;②若a b b c ⋅=⋅r r r r,则a c = 或0b = ;③若{},,a b c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b c c a +++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④()()()()a b c d d c b a ⋅⋅⋅=⋅⋅⋅ 一定成立.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4B .3C .2D .1【答案】C【分析】由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判断①;由数量积判断②;由基底的概念判断③;由数量积的性质判断④【详解】对于①:根据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a b r r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λa b = ,其中0b ≠r r;这里没有限制b,所以①错误;对于②:cos ,,cos ,a b a b a b b c b c b c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若a b b c ⋅=⋅r r r r ,则cos ,cos ,a a b c b c ⋅=r r r r r r ,即只要a 在b 上的投影与c 在b 上的投影相等即可,故②错误;对于③:若{},,a b c 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c不共面,则,,a b b c c a +++ 也不共面,则{},,a b b c c a +++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a b b a c d d c ⋅=⋅⋅=⋅,所以()()()()a b c d d c b a ⋅⋅⋅=⋅⋅⋅ ,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2个,故选:C4.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空间向量(),0,0a b a b ≠≠ ,若a b ⊥ ,则0a b ⋅=;②若空间四个点P ,A ,B ,C ,1344PC PA PB =+,则A ,B ,C 三点共线;③已知向量(1,1,)a x = ,(3,,9)b x =- ,若310x <,则,a b 〈〉为钝角;④任意向量,,a b c 满足()()a b c a b c ⋅⋅=⋅⋅.A .4B .3C .2D .1【答案】C【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平行的意义及坐标表示、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对各命题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对于①,因0,0a b ≠≠ ,a b ⊥ ,则·0a b =,①正确;对于②,因1344PC PA PB =+ ,则1144PC PA - =3344PB PC -,即3AC CB = ,即A 、B 、C 三点共线,②正确;对于③,a b ⋅ =10x -3,若,a b 〈〉 为钝角,则0a b ⋅< ,且a 与b 不共线,由0a b ⋅<得310x <,当//a b 时,1139xx ==-,即3x =-,由a 与b 不共线得3x ≠-,于是得当310x <且3x ≠-时,,a b 〈〉为钝角,③错误;对于④,()a b c ⋅⋅ 是c 的共线向量,而()a b c ⋅⋅是a 的共线向量,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正确.故选:C5.(多选)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 .若{},,a b c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b c +r r r r 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B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2,4,3P -关于坐标平面yOz 的对称点是()2,4,3---C .若空间四个点P ,A ,B ,C 满足1344PC PA PB =+,则A ,B ,C 三点共线D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3,4m =-u r ,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6,n k =--r.若//αβ,则8k =【答案】ACD【分析】根据三个向量是否共面判断A ,由点关于坐标面的对称判断B ,由向量的运算确定三点共线可判断C ,根据向量共线求参数可判断D 。
2015年高考上海卷理数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设全集U R =.若集合{}1,2,3,4A =,{}23x x B =≤≤,则U A B = ð . 【答案】{}1,4【解析】因为{|32}U C B x x x =><或,所以{4,1}U A C B = 【考点定位】集合运算2、若复数z 满足31z 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答案】1142i +3、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122301c c ⎛⎫ ⎪⎝⎭、解为35x y =⎧⎨=⎩,则12c c -= . 【答案】16【解析】由题意得:121223233521,05,21516.c x y c x y c c =+=⨯+⨯==⋅+=-=-= 【考点定位】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4、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a = . 【答案】45、抛物线22y px =(0p >)上的动点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 . 【答案】26、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 .【答案】3π【解析】由题意得:1:(2)222rl h r l h ππ⋅=⇒=⇒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π【考点定位】圆锥轴截面7、方程()()1122log 95log 322x x ---=-+的解为 . 【答案】2【解析】设13,(0)x t t -=>,则2222log (5)log (2)254(2)0t t t t -=-+⇒-=->21430,333112x t t t t x x -⇒-+=>=⇒=⇒-=⇒=【考点定位】解指对数不等式8、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1209、已知点P 和Q 的横坐标相同,P 的纵坐标是Q 的纵坐标的2倍,P 和Q 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1C 和2C .若1C 的渐近线方程为y =,则2C 的渐近线方程为 .【答案】y x = 【解析】由题意得:1C :223,(0)x y λλ-=≠,设(,)Q x y ,则(,2)P x y ,所以2234x y λ-=,即2C 的渐近线方程为2y x =±【考点定位】双曲线渐近线10、设()1f x -为()222x x f x -=+,[]0,2x ∈的反函数,则()()1y f x f x -=+的最大值为 . 【答案】411、在10201511x x ⎛⎫++ ⎪⎝⎭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45【解析】因为10101019102015201520151111(1)(1)(1)x x x C x x x x ⎛⎫⎛⎫++=++=++++ ⎪ ⎪⎝⎭⎝⎭ ,所以2x 项只能在10(1)x +展开式中,即为8210C x ,系数为81045.C = 【考点定位】二项展开式12、赌博有陷阱.某种赌博每局的规则是:赌客先在标记有1,2,3,4,5的卡片中随机摸取一张,将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其赌金(单位:元);随后放回该卡片,再随机摸取两张,将这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的1.4倍作为其奖金(单位:元).若随机变量1ξ和2ξ分别表示赌客在一局赌博中的赌金和奖金,则12ξξE -E = (元). 【答案】0.2【解析】赌金的分布列为所以11(12345)35E ξ=++++=奖金的分布列为所以223111.4(1234)2.8510510E ξ=⨯⨯+⨯+⨯+⨯=12ξξE -E =0.2【考点定位】数学期望13、已知函数()sin f x x =.若存在1x ,2x ,⋅⋅⋅,m x 满足1206m x x x π≤<<⋅⋅⋅<≤,且()()()()()()1223112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2m ≥,m *∈N ),则m 的最小值为 . 【答案】8【解析】因为()sin f x x =,所以()()max min ()()2m n f x f x f x f x -≤-=,因此要使得满足条件()()()()()()1223112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的m 最小,须取123456783579110,,,,,,,6,222222x x x x x x x x πππππππ========即8.m = 【考点定位】三角函数性质14、在锐角三角形C AB 中,1tan 2A =,D 为边CB 上的点,D ∆AB 与CD ∆A 的面积分别为2和4.过D 作D E ⊥AB 于E ,DF C ⊥A 于F ,则D DF E⋅=.【答案】1615-【解析】由题意得:1sin sin 242A A AB AC A AB AC ==⋅⋅=+⇒⋅=,又112,43222AB DE AC DF AB DE AC DF DE DF ⋅=⋅=⇒⋅⨯⋅=⇒⋅=因为DEAF 四点共圆,因此D DF E⋅=16cos()(15DE DF A π⋅⋅-=- 【考点定位】向量数量积,解三角形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设1z ,2C z ∈,则“1z 、2z 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12z z -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答案】B16、已知点A 的坐标为(),将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3π至OB ,则点B 的纵坐标为( )A .2B .2C .112D .132【答案】D【解析】113(cos sin ))()3322OB OA i i i ππ=⋅+=⋅+= ,即点B 的纵坐标为132【考点定位】复数几何意义17、记方程①:2110x a x ++=,方程②:2220x a x ++=,方程③:2340x a x ++=,其中1a ,2a ,3a 是正实数.当1a ,2a ,3a 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 )A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 【答案】B【解析】当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时,22124,8a a ≥<,从而4222321816,4a a a =<=即方程③:2340x a x ++=无实根,选B.而A,D 由于不等式方向不一致,不可推;C 推出③有实根【考点定位】不等式性质18、设(),n n n x y P 是直线21nx y n -=+(n *∈N )与圆222x y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1lim1n n n y x →∞-=-( ) A .1- B .12- C .1 D .2 【答案】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15届高中数学·二模汇编(专题:立体几何)E D ACBAGD EH BCMF第13题图PABCDE2015届高中数学·二模汇编 立体几何一、填空题1.(2015奉贤一模理11文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为边AD 的中点,1AB =,2BC =, 分别以A 、D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弧EB 、EC (E 在线段AD 上).由两圆弧EB 、EC 及边BC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直线AD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2.(2015黄浦一模理9文9)已知某圆锥体的底面半径3r =,沿圆锥体的母线把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圆心角为23π的扇形,则该圆锥体的表面积是 .3.(2015嘉定一模理7文7)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4倍,则其母线与轴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4.(2015宝山一模理10文10)三棱锥O –ABC 中,OA=OB=OC =2,且∠BOC =45︒,则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是 .5.(2015宝山一模理13文13)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EFGH 中,AD =2,AB=AE=1,M 为矩形AEHD 内的一点,如果∠MGF =∠MGH ,MG 和平面EFG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2,那么点M 到平面EFGH 的距离是 . 6.(2015静安一模文7)已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32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7.(2015静安一模理4)已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32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8.(2015浦东一模理11文11)如图,已知⊥PA 平面ABC ,AB AC ⊥,BC AP =,︒=∠30CBA ,D 、E 分别是BC 、AP 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AC 与DE 所成角的大小为 . 9.(2015普陀一模理6文6)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体积为3,则直线C B 1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ABC1C 1B 1AABCN EGM D F10.(2015普陀一模理14)如图,点1P ,2P ,… ,10P 分别是四面体的顶点或其棱的中点,则在同一平面内的四点组()kjiP P P P ,,,1(101≤<<<k j i )共有 个.11.(2015普陀一模文14)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10个点,在其中取四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12.(2015青浦一模理6文6)平面α截半径为2的球O 所得的截面圆的面积为π,则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13.(2015松江一模理5文5)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B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60︒,则1BC 与AC 所成的角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14.(2015杨浦一模理10)在底面直径为6的圆柱形容器中,放入一个半径为2的冰球,当冰球全部溶化后,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冰与水的体积比为10:9)15.(2015杨浦一模文11)已知一个铁球的体积为36π,则该铁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16.(2015长宁一模理8文8)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17.(2015宝山一模理8文8)若一个球的体积为43π,则它的表面积为 .18.(2015宝山一模理10文10)正四棱锥P -ABC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E 是P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BE 与PA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19.(2015崇明一模理6文6)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1,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20.(2015虹口一模理13文13)右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M N G 、、分别 为DE BE FE 、、的中点,则在这个正四面体中,MN 与CG 所成角的大小为 . 21.(2015徐汇一模理6文6)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4, 则异面直线1BD 与AD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二、选择题1.(2015青浦一模理16文16)设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面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A )若,,a b a b αα⊥⊥⊄ ,则b //α (B )若,,a b a b αβ⊥⊥⊥ ,则αβ⊥ (C )若,a βαβ⊥⊥ ,则a //α或 a α≠⊂ (D )若 a //,ααβ⊥ ,则a β⊥2.(2015奉贤一模理13文13)正方体中两条面对角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3.(2015奉贤一模理17文17)在空间中,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且m α⊂≠,n β⊂≠,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n m //,则βα//B .若m 、n 异面,则α、β平行C .若m 、n 相交,则α、β相交D .若n m ⊥,则βα⊥4.(2015黄浦一模理15文15)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 及平面α,条件“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5.(2015静安一模理18文18)到空间不共面的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个数为( ) A .1个; B .4个; C .7个; D .8个6.(2015浦东一模理18文18)“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AB ,AC ”是“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BC ”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三、解答题1.(20154奉贤一模理26文2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侧棱都相等,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对角线AC 、BD 的交点,PO OA =,求直线PA 与面A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EBD 1D 1BFC1APA1C 第19题图2.(2015黄浦一模理19文1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3AB AA BC ===,E F 、分别是所在棱AB BC 、的中点,点P 是棱11A B 上的动点,联结1,EF AC .如图所示. (1)求异面直线1EF AC 、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求以E F A P 、、、为顶点的三棱锥的体积.3.(2015嘉定一模理20文20)如图,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90BAC ,21===AA AC AB ,点E 、F 分别为棱AC 与11B A 的中点.(1)求三棱锥11EFC A -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C A 1与EF 所成角的大小.P DCBA 第20题图P D CBA FE4.(2015宝山一模理20文2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B =2,AD=3,∠ADC =45︒.已知PA ⊥平面ABCD ,PA =1.求:(1)异面直线PD 与AC 所成角的大小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2)三棱锥C –APD 的体积.5.(2015静安一模理21)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2==AD AB ,41=AA ,点P 为面11A ADD 的对角线1AD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PM 平面ABCD 交AD 于点M ,BD MN ⊥于点N . (1)设x AP =,将PN 长表示为x 的函数;(2)当PN 最小时,求异面直线PN 与11C A 所成角的大小.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A B CDA 1B 1C 1D 1PMNOASB6.(2015静安一模文21)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棱长为2,点P 为面11A ADD 的对角线1AD 的中点.⊥PM 平面ABCD 交AD 于点M ,BD MN ⊥于点N .(1)求异面直线PN 与11C A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求三棱锥BMN P -的体积.7.(2015浦东一模理26文26)如图所示,圆锥SO 的底面圆半径1||=OA ,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圆心角为32π的扇形,求此圆锥的体积A B CDA 1B 1C 1D 1PMNMHBA8.(2015浦东一模理30文30)某风景区有空中景点A 及平坦的地面上景点B .已知AB 与地面所成角的大小为60,点A 在地面上的射影为H ,如图.请在地面上选定点M ,使得AB BMAM达到最大值.9.(2015普陀一模理21文21)如图,在两块钢板上打孔,用钉帽呈半球形、钉身为圆柱形的铆钉(图1)穿在一起,在没有帽的一端锤打出一个帽,使得与钉帽的大小相等,铆合的两块钢板,成为某种钢结构的配件,其截面图如图2.(单位:mm ).(加工中不计损失).(1)若钉身长度是钉帽高度的2倍,求铆钉的表面积;(2)若每块钢板的厚度为12mm ,求钉身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mm ).193820图131112图h23h DCBAD 1A 1C 1B 1M第19题图10.(2015青浦一模理19文19)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2BC =,14CC =,M 为棱1CC 上一点.(1)若11C M =,求异面直线1A M 和11C D 所成角的正切值; (2)若12C M =,求证BM ⊥平面11A B M .11.(2015松江一模理21文21) 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
2015-2017立体几何高考真题1、(2015年1卷6题)《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
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答案】B【解析】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则12384r ⨯⨯==163r =,所以米堆的体积为211163()5433⨯⨯⨯⨯=3209,故堆放的米约为3209÷1.62≈22,故选B.考点:圆锥的性质与圆锥的体积公式 2、(2015年1卷11题)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 + 20π,则r=( )(A )1 (B )2 (C )4 (D )8 【答案】B【解析】由正视图和俯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半球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圆柱的半径与球的半径都为r ,圆柱的高为2r ,其表面积为22142222r r r r r r πππ⨯+⨯++⨯=2254r r π+=16 + 20π,解得r=2,故选B.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球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测面积公式 3、(2015年1卷18题)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 ,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两点,BE ⊥平面ABCD ,DF ⊥平面ABCD ,BE=2DF ,AE ⊥EC.(Ⅰ)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Ⅱ)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 试题分析:(Ⅰ)连接BD ,设BD ∩AC=G ,连接EG ,FG ,EF ,在菱形ABCD 中,不妨设GB=1易证EG ⊥AC ,通过计算可证EG ⊥FG ,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可知EG ⊥平面AFC ,由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知平面AFC ⊥平面AEC ;(Ⅱ)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B GC 的方向为x 轴,y 轴正方向,||GB 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G-xyz ,利用向量法可求出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试题解析:(Ⅰ)连接BD ,设BD ∩AC=G ,连接EG ,FG ,EF ,在菱形ABCD 中,不妨设GB=1,由∠ABC=120°,可得由BE ⊥平面ABCD ,AB=BC 可知,AE=EC ,又∵AE ⊥EC ,∴EG ⊥AC ,在Rt △EBG 中,可得DF=2.在Rt △FDG 中,可得在直角梯形BDFE 中,由BD=2,可得 ∴222EG FG EF +=,∴EG ⊥FG ,∵AC ∩FG=G ,∴EG ⊥平面AFC ,∵EG ⊂面AEC ,∴平面AFC ⊥平面AEC.(Ⅱ)如图,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B GC 的方向为x 轴,y 轴正方向,||GB 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G-xyz ,由(Ⅰ)可得A (00),E (,F (-1,0,C (00),∴AE =(1,CF =(-1,).…10分故cos ,3||||AE CF AE CF AE CF ⋅<>==-. 所以直线AE 与CF 考点:空间垂直判定与性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4、(2015年2卷6题)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81 B .71 C .61 D .51 【解析】由三视图得,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截去四面体111A A B D -,如图所示,,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11133111326A A B D V a a -=⨯=,故剩余几何体体积为3331566a a a -=,所以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51,故选D .考点:三视图.5、(2015年2卷9题)已知A,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解析】如图所示,当点C 位于垂直于面AOB 的直径端点时,三棱锥O ABC -的体积最大,设球O 的半径为R ,此时2311136326O ABC C AOB V V R R R --==⨯⨯==,故6R =,则球O 的表面积为24144S R ππ==,故选C .考点:外接球表面积和椎体的体积.6、(2015年2卷19题)(本题满分12分)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16AB ,A1=10BC ,18AA =,点E ,F 分别在11A B ,11C D 上,114A E D F ==.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Ⅱ)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 如图:(Ⅱ)作EM AB ⊥,垂足为M ,则14AM AE ==,18EM AA ==,因为EHGF 为正方形,所以10EH EF BC ===.于是226MH EH EM =-=,所以10AH =.以D为坐标原点,DA 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0,0,0)A ,(10,10,0)H ,(10,4,8)E ,(0,4,8)F ,(10,0,0)FE =,(0,6,8)HE =-.设(,,)n x y z =是平面E H G F 的法向量,则0,0,n FE n HE ⎧⋅=⎪⎨⋅=⎪⎩即100,680,x y z =⎧⎨-+=⎩所以可取(0,4,3)n =.又(10,4,8)AF =-,故45cos ,15n AF n AF n AF⋅<>==⋅.所以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考点: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7、(2016年1卷6题)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3π,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D D CAE FA B CB【解析】试题分析: 该几何体直观图如图所示:是一个球被切掉左上角的18,设球的半径为R ,则37428V R 833ππ=⨯=,解得R 2=,所以它的表面积是78的球面面积和三个扇形面积之和2271=42+32=1784S πππ⨯⨯⨯⨯故选A .考点:三视图及球的表面积与体积8、(2016年1卷11题)平面α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α//平面CB 1D 1,αI 平面ABCD =m ,αI 平面AB B 1A 1=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B 13试题分析:如图,设平面11CB D 平面ABCD ='m ,平面11CB D 平面11ABB A ='n ,因为//α平面11CB D ,所以//',//'m m n n ,则,m n 所成的角等于','m n 所成的角.延长AD ,过1D 作11//D E B C ,连接11,CE B D ,则CE 为'm ,同理11B F 为'n ,而111//,//BD CE B F A B ,则','m n 所成的角即为1,A B BD 所成的角,即为60︒,故,m n ,选A. 考点:平面的截面问题,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名师点睛】求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是:平移定角、连线成形,解形求角、得钝求补.9、(2016年1卷18题)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 =2FD ,90AFD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I )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II )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试题解析:(I )由已知可得F DF A ⊥,F F A ⊥E ,所以F A ⊥平面FDC E . 又F A ⊂平面F ABE ,故平面F ABE ⊥平面FDC E .(II )过D 作DG F ⊥E ,垂足为G ,由(I )知DG ⊥平面F ABE .以G 为坐标原点,GF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GF 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 xyz -.由(I )知DF ∠E 为二面角D F -A -E 的平面角,故DF 60∠E =,则DF 2=,DG 3=,可得()1,4,0A ,()3,4,0B -,()3,0,0E -,(D . 由已知,//F AB E ,所以//AB 平面FDC E . 又平面CDAB 平面FDC DC E =,故//CD AB ,CD//F E .由//F BE A ,可得BE ⊥平面FDC E ,所以C F ∠E 为二面角C F -BE -的平面角,C F 60∠E =.从而可得(C -.所以(C E =,()0,4,0EB =,(C 3,A =--,()4,0,0AB =-. 设(),,n x y z =是平面C B E 的法向量,则C 00n n ⎧⋅E =⎪⎨⋅EB =⎪⎩,即040x y ⎧+=⎪⎨=⎪⎩, CABDEF所以可取(3,0,n =.设m 是平面CD AB 的法向量,则C 0m m ⎧⋅A =⎪⎨⋅AB =⎪⎩,同理可取()0,3,4m =.则219cos ,n m n m n m ⋅==- 故二面角C E -B -A 的余弦值为考点:垂直问题的证明及空间向量的应用【名师点睛】立体几何解答题第一问通常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包括线线、线面、面面三者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其中推理论证的关键是结合空间想象能力进行推理,要防止步骤不完整或考虑不全致推理片面,该类题目难度不大,以中档题为主.第二问一般考查角度问题,多用空间向量解决.10、(2016年2卷6题)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解析: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设圆柱底面圆半径为,周长为,圆锥母线长为,圆柱高为. 由图得,,由勾股定理得:,,故选C .11、(2016年2卷14题)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 ②如果m α⊥,n α∥,那么m n ⊥. ③如果a β∥,m α⊂,那么mβ∥.④如果m n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r c lh 2r =2π4πc r ==4l =21π2S r ch cl =++表4π16π8π=++28π=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解析】②③④12(2016年2卷19题)(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5AB =,6AC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54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10OD '=. (I )证明:DH'⊥平面ABCD ; (II )求二面角B D A C '--的正弦值.【解析】⑴证明:∵,∴,∴. ∵四边形为菱形,∴,∴,∴,∴.∵,∴;又,, ∴,∴,∴,∴, ∴.又∵,∴面.⑵建立如图坐标系.,,,, ,,, 设面法向量,由得,取, ∴.同理可得面的法向量, ∴,∴. 54AE CF ==AE CF AD CD=EF AC ∥ABCD AC BD ⊥EF BD ⊥EF D H ⊥EF DH'⊥6AC =3AO =5AB =AO OB ⊥4OB =1AE OH OD AO=⋅=3DH D H '==222'OD OH D H '=+'D H OH ⊥OH EF H =I 'D H ⊥ABCD H xyz -()500B ,,()130C ,,()'003D ,,()130A -,,()430AB =u u u r ,,()'133AD =-u u u r ,,()060AC =u u u r ,,'ABD ()1n x y z =,,u r1100n AB n AD ⎧⋅=⎪⎨'⋅=⎪⎩430330x y x y z +=⎧⎨-++=⎩345x y z =⎧⎪=-⎨⎪=⎩()1345n =-u r ,,'AD C ()2301n =u u r,,1212cos n n n n θ⋅=u r u u r u r u u r sin θ=13、(2016年3卷9题)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18+(B)54+(C )90 (D )81 【答案】B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表面积.【技巧点拨】求解多面体的表面积及体积问题,关键是找到其中的特征图形,如棱柱中的矩形,棱锥中的直角三角形,棱台中的直角梯形等,通过这些图形,找到几何元素间的关系,建立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关系,进行求解. 14、(2016年3卷10题)在封闭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内有一个体积为V 的球,若AB BC ⊥,6AB =,8BC =,13AA =,则V 的最大值是( ) (A )4π (B )92π(C )6π (D )323π【答案】B试题分析:要使球的体积V 最大,必须球的半径R 最大.由题意知球的与直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相切时,球的半径取得最大值32,此时球的体积为334439()3322R πππ==,故选B .考点:1、三棱柱的内切球;2、球的体积.【思维拓展】立体几何是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三种思考方向:(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变动态为静态,直观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值;(2)将几何体平面化,如利用展开图,在平面几何图中直观求解;(3)建立函数,通过求函数的最值来求解. 15、(2016年3卷19题)(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 -中,PA ⊥地面ABCD ,AD BC ,3AB AD AC ===,4PA BC ==,M 为线段AD 上一点,2AM MD =,N 为PC 的中点.(I )证明MN平面PAB ;(II )求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试题分析:(Ⅰ)取PB 的中点T ,然后结合条件中的数据证明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MNAT ,由此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证;(Ⅱ)以A 为坐标原点,以,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通过求直线AN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PMN 法向量的夹角来处理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得232==AD AM ,取BP 的中点T ,连接TN AT ,,由N 为PC中点知BC TN //,221==BC TN .又BC AD //,故TN AM ,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T MN //.因为⊂AT 平面PAB ,⊄MN 平面PAB ,所以//MN 平面PAB.设(,,)n x y z =为平面PMN 的法向量,则⎪⎩⎪⎨⎧=⋅=⋅00PN n PM n ,即⎪⎩⎪⎨⎧=-+=-0225042z y x z x ,可取(0,2,1)n =,于是||85|cos ,|||||n AN n AN n AN ⋅<>==.考点:1、空间直线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2、棱锥的体积. 【技巧点拨】(1)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常常是通过线线平行来实现,而线线平行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平行关系来推证;(2)求解空间中的角和距离常常可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中的夹角与距离来处理. 16、(2017年1卷7题)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A .10B .12C .14D .16【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画出立体图该立体图平面内只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的面()24226S =+⨯÷=梯6212S =⨯=全梯 故选B17、(2017年1卷16题)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5cm ,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心为O ,D 、E 、F 为元O 上的点,DBC △,ECA △,FAB △分别是一BC ,CA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 ,CA ,AB 为折痕折起DBC △,ECA △,FAB △,使得D ,E ,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3cm )的最大值为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连接OD ,交BC 与点G ,由题,OD BC ⊥OG =,即OG 的长度与BC 的长度或成正比设OG x =,则BC =,5DG x =-三棱锥的高h2132ABC S x =⋅=△则213ABC V S h =⋅=△令()452510f x x x =-,5(0,)2x ∈,()3410050f x x x '=-令()0f x '>,即4320x x -<,2x <则()()280f x f =≤ 则38045V ⨯=≤∴体积最大值为3415cm18、(2017年1卷18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中,且90BAP CDP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 【解析】(1)证明:∵90BAP CD P ∠=∠=︒∴PA AB ⊥,PD CD ⊥又∵AB CD ∥,∴PD AB ⊥又∵PD PA P =,PD 、PA ⊂平面PAD ∴AB ⊥平面PAD ,又AB ⊂平面PAB ∴平面PAB ⊥平面PAD(2)取AD 中点O ,BC 中点E ,连接PO ,OE ∵AB CD∴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OE AB由(1)知,AB ⊥平面PAD∴OE ⊥平面PAD ,又PO 、AD ⊂平面PAD ∴OE PO ⊥,OE AD ⊥ 又∵PA PD =,∴PO AD ⊥ ∴PO 、OE 、AD 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2PA =,∴()002D -,,、()220B ,,、()002P ,,、()202C -,,, ∴()022PD =--,,、()222PB =-,,、()2200BC =-,,设()n x y z =,,为平面PBC 的法向量由00n PB n BC ⎧⋅=⎪⎨⋅=⎪⎩,得200y +=-=⎪⎩令1y =,则z =,0x =,可得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01n =, ∵90APD ∠=︒,∴PD PA ⊥又知AB ⊥平面PAD ,PD ⊂平面PAD ∴PD AB ⊥,又PA AB A = ∴PD ⊥平面PAB即PD 是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0PD =,,∴cos 23PD n PD n PD n⋅===⋅, 由图知二面角A PB C --为钝角,所以它的余弦值为19、(2017年2卷4题)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学 科&网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解析】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三视图及体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主目的. 【解析】 【解析】解法一:常规解法【解析】从三视图可知:一个圆柱被一截面截取一部分而剩余的部分,具体图像如下:【解析】从上图可以清晰的可出剩余几何体形状,该几何体的体积分成两部分,部分图如下:从左图可知:剩下的体积分上下两部分阴影的体积,下面阴影的体积为面部分体积即第二种体积求法:V 20、(2017年2卷10题)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2AB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角度的求解,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解析】解法一:常规解法在边F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平移功能,异面直线 通过几何关系求得FH 21、(2017年2卷19题) 如图,四棱锥-中,侧面为等比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o 1,90,2AB BC AD BAD ABC ==∠=∠= E 是PD 的中点. (1)证明:直线//CE 平面PAB(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锐角为o45 ,求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命题意图】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角、二面角的求解 【标准答案】(1)证明略;(2【基本解法1】(1)证明:取PA 中点为F ,连接EF 、AF 因为90BAD ABC ∠=∠=︒,12BC AD =所以BC 12AD 因为E 是PD 的中点,所以EF12AD ,所以EF BC 所以四边形EFB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C BF 因为BF ⊂平面PAB ,EC ⊄平面PAB 所以直线//CE 平面PAB(2)取AD 中点为O ,连接OC OP 、因为△PA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O ⊥AD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O ⊂平面PAD 所以PO ⊥平面ABCD因为AO BC ,所以四边形OAB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 OC 所以OC AD ⊥以,,OC OD O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1BC =,则(0,0,3),(0,1,0),(1,1,0),(1,0,0)P A B C --,所以(1,0,PC = 设(,,)M x y z ,则(,,3)PM x y z =-,(1,0,0)AB =因为点M 在棱PC 上,所以(01)PM PC λλ=≤≤,即(,,(1,0,x y z λ= 所以()M λ,所以(1,1)BM λ=- 平面ABCD 的法向量为(0,0,1)n = 因为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45︒, 所以|||sin 45||cos ,|2||||(BM n BM n BM n λ⋅︒=<>===解得12λ=-()22BM =-- 设平面MAB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020AB m x BM m x y z ⎧⋅==⎪⎨⋅=-+=⎪⎩令1z =,则(0,m =所以cos ,5||||6m n m n <>==⋅ 所以求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522、(2017年3卷8题)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A .πB .3π4C.π2 D .π4【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球心在圆柱体中心,圆柱体上下底面圆半径r =,则圆柱体体积23ππ4V r h ==,故选B.23、(2017年3卷16题)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①当直线AB 与成60︒角时,AB 与成30︒角; ②当直线AB 与成60︒角时,AB 与成60︒角; ③直线AB 与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 与所成角的最大值为6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②③【解析】由题意知,a b AC 、、三条直线两两相互垂直,画出图形如图.不妨设图中所示正方体边长为1, 故||1AC =,AB =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则A 点保持不变, B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以C 为坐标原点,以CD 为轴正方向,CB 为轴正方向, CA 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0,0)D ,(0,0,1)A ,直线的方向单位向量(0,1,0)a =,||1a =. B 点起始坐标为(0,1,0),直线的方向单位向量(1,0,0)b =,||1b =. 设B 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cos ,sin ,0)B θθ',其中为B C '与CD 的夹角,[0,2π)θ∈.那么'AB 在运动过程中的向量(cos ,sin ,1)AB θθ'=--,||2AB '=.设AB '与所成夹角为π[0,]2α∈,则(cos ,sin ,1)(0,1,0)cos sin |a AB θθαθ--⋅=∈'. 故ππ[,]42α∈,所以③正确,④错误.设AB '与所成夹角为π[0,]2β∈,cos (cos ,sin ,1)(1,0,0)cos |AB bb AB b AB βθθθ'⋅='-⋅='.当AB '与夹角为60︒时,即π3α=, sin3πθα====.∵22cos sin 1θθ+=,∴|cos |θ=∴1cos |cos |2βθ==. ∵π[0,]2β∈.∴π=3β,此时AB '与夹角为60︒.∴②正确,①错误.24、(2017年3卷19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过AC 的平面交BD 于点E ,若平面AEC 把四面体ABCD 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 AE C --的余弦值.【解析】⑴取AC 中点为O ,连接BO ,DO ; ABC ∆为等边三角形 ∴BO AC ⊥∴AB BC = AB BCBD BDABD DBC=⎧⎪=⎨⎪∠=∠⎩ABD CBD ∴∆≅∆. DA B CED BC EO∴AD CD =,即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 为直角又O 为底边AC 中点∴DO AC ⊥令AB a =,则A B A C B C B D a ====易得:O D a =,OB =∴222OD OB BD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2DOB π∠=即OD OB ⊥OD AC OD OBAC OB O AC ABC OB ABC⊥⎧⎪⊥⎪⎪=⎨⎪⊂⎪⊂⎪⎩平面平面OD ABC ∴⊥平面 又∵OD ADC ⊂平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DC ABC ⊥平面平面 ⑵由题意可知V V D ACE B ACE --=即B ,D 到平面ACE 的距离相等即E 为BD 中点以O 为原点,OA 为轴正方向,OB 为轴正方向,OD 为轴正方向,设AC 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0,02a A ⎛⎫ ⎪⎝⎭,0,0,2a D ⎛⎫ ⎪⎝⎭,,0B ⎛⎫ ⎪ ⎪⎝⎭,,4a E ⎛⎫ ⎪ ⎪⎝⎭易得:,24a a AE ⎛⎫=- ⎪ ⎪⎝⎭,,0,22a a AD ⎛⎫=- ⎪⎝⎭,,0,02a OA ⎛⎫= ⎪⎝⎭ 设平面AED 的法向量为1n ,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2n ,则1100AE n AD n ⎧⋅=⎪⎨⋅=⎪⎩,解得(13,1,n =2200AE n OA n ⎧⋅=⎪⎨⋅=⎪⎩,解得(20,1,n = 若二面角D AE C --为,易知为锐角,则12127cos n n n n θ⋅==⋅主要考点:1、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 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2、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5、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6、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7、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