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861.50 KB
- 文档页数:7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在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是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
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建设者,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将图纸上设计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这种标定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或称测设)。
施工放样也可以说是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放到地面上去的工作过程。
首先根据工程总平面图和地形条件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定出各个建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再根据主轴线和辅助轴线标定建筑物的各个细部点。
采用这样的工作程序,能保证建筑物几何关系的正确,而且使施工放样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误差的累积。
工程测量控制网一般建网顺序为: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国家和行业规范)→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埋设标石、标志→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提交成果。
目前,除特高精度的工程专用网和建设安装控制网之外,绝大多数收集工程控制网都可采用GPS定位技术来建立。
如何将现代卫星测量技术与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显得非常重要。
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建筑和厂区控制网布设成矩形控制网,即所谓的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平坦但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可采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布设的导线网;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如水利枢纽)及跨越江河的工程,一般采用GPS网或边角网,对于线状工程(如铁路和公路)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设的导线网;地下工程一般采用导线测量。
目前在平坦、不隐蔽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放样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放样速度快、成本低、10——20KM只需一个参考站。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一、测量依据工程平面控制以业主提供的BM1(x=81076.523,y=500756.722)、BM2(x=80963.415,y=500742.178)两个已知点为起始点,东、西、南、北埋设15个控制点,形成工程测量一级控制网;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运用坐标法定位法进行定位放线。
以一级闭合控制网点为控制点,建立二级控制网。
二、测量控制特点1)整个建筑物体量大,造型独特;2)仁达大楼由裙楼和塔楼两部分组成;3)测量放线任务重,且对测量精度要求高。
4)基于以上几个特点,因此测量工作要求:①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由专职测量高级工程师主持。
②配备全站仪、测量专用计算器、精密水准仪等高级精密测量仪器设备。
③采用三维测量技术,建立多级施工控制网,准确定点进行测量放线。
三、测量施工控制1)测量准备工作①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制《测量施工方案》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监理和建设方审核批准。
②工程投入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送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按其检定周期送检,以确保施工测设精度。
测量所需仪器设备如下表1所示:③测量工作的组织安排:工程项目部配备一名专业测量工程师,另配几个测量技术人员,成立工程测量小组,专司项目测量工作。
本工程测量仪器设备需求表2)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①由业主提供导线点,场地交接时由测量负责人对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全面引测布设。
②为确保轴线点位精确到位,,用全站仪布控点位100个,进行闭合计算,使轴线点位精确无误。
③本工程采用两套控制系统:a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期间,采用全站仪布设整体控制线和分区控制网,采用外控法测量。
考虑到地面下沉及土方边坡位移,主要控制点投设在基坑以外平地上,或者附近建筑物墙上。
b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内控制法测量,采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测出各控制轴线,设立轴线内控点,建立施工控制网。
场外控制点及其周围用混凝土加固。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已成为现代建筑工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对于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及其影响。
一、施工控制网的定义和作用施工控制网是指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确测量和控制建筑结构的姿态和形状而布设的网络。
它通过在工地上建立具有一定精度的控制点,并通过设置的水平线和竖直线来引导施工者进行定位和测量。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在建筑结构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和控制,从而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供定位和测量基准:施工控制网通过设置控制点和参考线,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测量基准,确保建筑结构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引导施工过程:施工控制网可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参考线和标志物,指导施工者进行施工,保持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控制施工误差: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可以帮助施工者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误差,防止错误的进一步扩散,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必须准确无误,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检验和验证。
2. 稳定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保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布设的控制点应该具有足够的抗变形和抗位移能力,以确保长期使用期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可见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考虑可见性,控制点和参考线应放置在能够被施工人员清晰看到的位置,以便于指导施工和测量。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一、控制网的作用控制网是指利用地面上的标志物或设备,在经过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方位观测等测量方法后,建立的一种用于确定工程测量基准和定位的网络。
控制网的建立对于工程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还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基准和定位。
控制网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基准和定位:控制网可以提供工程施工所需的基准和定位,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
2. 确定测量范围: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范围,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3. 保证测量准确性: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参数的准确性。
4. 提高施工效率:有了可靠的控制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定位和测量,提高施工效率。
5. 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控制网的建立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提供参考,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和测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网的布置原则1. 控制网的密度要求:控制网的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范围内设置的控制点的数量。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的密度必须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和工程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大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控制网的密度要求会相对较高。
而对于较小的工程项目,控制网的密度要求则可以适当降低。
2. 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原则:为了更好的满足测量的需要,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1)覆盖全面: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能够覆盖到工程的所有测量范围,确保能够满足测量的需要。
(2)布点均匀:控制网的布点要尽可能的均匀,使得测量点的密度在工程范围内相对均匀,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定位。
(3)确定关键控制点:在控制网的布局过程中,要特别确定一些关键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以是工程的一些重要节点或者是地形的一些显著特征,以确保将来的工程施工和测量能够准确。
乌拉哈达水库GPS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最新资料一、项目简介1.1 项目概述乌拉哈达水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是一座中型水库。
水库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当地农业用水和防洪灌溉的问题,同时具有水利发电等多种功能。
为了确保水库工程建设的精度和安全,需要建立一套GPS施工控制网。
该控制网可以通过GPS技术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1.2 项目背景GPS施工控制网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建设工地上建立一套精密的立体控制网,以满足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位置、高程等参数的控制要求。
该控制网的建立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参考坐标系,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乌拉哈达水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建立一套GPS 施工控制网。
二、测量方法2.1 GPS技术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定位的技术。
GPS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实现点位测量、导航和定位等功能,以实现精准的三维空间定位。
在控制网的建设过程中,GPS技术可以精确定位控制点和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同时提供高精度、实时的控制数据。
2.2 控制点的选择在GPS控制网的建设中,需要选择一些固定的控制点,以提供稳定的控制坐标系。
控制点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稳定、人工干扰较少的区域。
在选择控制点时,需要考虑到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文物保护区和天然保护区等因素,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2.3 接收机的设置与观测在GPS控制网建设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GPS接收机进行实时观测,并将观测数据上传至后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GPS观测时,需要避开高建筑或树木等障碍物,以保证GPS接收机可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同时,需要避开气象条件变化大的时段,例如雨天、多云天和大风天气。
三、GPS控制网的建立3.1 前期准备在GPS控制网的建设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包括:1.编制控制网建设规划和方案;2.选择和设置控制点,并进行精确的地面坐标定位;3.安装和设置GPS接收机,并进行系统校准和测试;4.设计和制作相关实验用具和标志物。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施工方法测量控制网是建筑施工的永久控制依据,是满足建筑物相邻及工艺要求的有利保证。
因此,施工进场后,应依据原有施工测量控制点或设计提供的座标、水准基准点予以建立,并将其加密,以满足施工、安装需要。
1、轴线控制网的建立1.1主轴点初步位置的实地标定。
主轴线是整个场地的坚强控制,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测定,都必须在实地埋设永久标桩,在投点埋设标桩时,使初步点位居桩顶中部,以便改点时,有较大的活动余地,主轴点的位置和实地埋标时,桩顶面高于地面设计高程0.1-0.3m ,埋桩深度0.6-0.8m (自然地面以下)材料选用C15砼浇注。
1.2主轴线的测设。
首先将长轴AOB 测定于地面,误差不大于±1mm ,见图再以长轴为基准测出COD ,并进行方向改正,使纵横两轴线严格垂直主轴线,交角误差2秒,轴线的方向调整好后,应以O 点为起点,进行精密丈量距离,以确定纵横轴线各端点位置,在纵横轴线的端点ABCD 分别安置经纬仪,都以O 点为后视点,分别测设直角交会定出EFGH 四个角点,然后再精密丈量AH 、AE 、BG 、各段距离,精度与主轴线相同,为了便于建筑物细部放线,在测定矩形网各边长时,按施测方案确定的位置与间距测设距离指标桩,距离指标桩的间距等于柱子间距,使指标桩位于柱子行列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在距离指标桩上直线投点误差的容许偏差为2mm ,A FC E O B GH D矩形角允许误差3秒。
1.3精密量距。
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方向定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并在桩顶面划出十字线,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之与空气接触,经10min后,方可进行量距,前尺以弹簧秤施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毫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1-2cm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要求读出三组读数,读数时应估计到0.1-0.5mm,每次读数误差为0.3-0.5mm,读数时应同时测定温度,温度计绑在钢尺上,以便反映出钢尺在丈量时的实际温度。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竣工测量和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等。
一、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控制网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规模,确定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建立控制网。
控制点应选在稳定、明显、易于观测的位置,并应避免施工干扰。
二、建筑物的放样建筑物的放样是施工测量的核心工作,其目的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准确地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放样工作应遵循“先主轴线后细部”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细部。
放样工作应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的精度。
三、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检查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竣工测量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
首先,要全面测量工程的所有部位,确保没有遗漏。
然后,要准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最后,要及时整理测量数据,编制竣工测量报告。
四、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土体的变形等原因,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期间进行变形观测是非常重要的。
变形观测应遵循“定期、连续、稳定”的原则。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条件,确定观测周期和观测方法。
然后,要连续观测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最后,要稳定观测数据,避免观测误差。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施工测量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的精度。
只有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一、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勘测阶段建立了测图控制网,其密度与精度未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建筑物总体布置未确定),而施工阶段,以建筑轴线放样为主,需建立施工布置网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
施工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层控制测量。
依据施工布置网的特点,布设施工控制网,需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布网时,需考虑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和已知控制点质料(由业主提供)。
控制点标桩其点位需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
高程控制网以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施工期间,要求在建筑物近旁的不同高度都必须布设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的密度要保证放样时只测设一个测站,直接将高程传递到建筑物上。
基本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工,加密高程控制网使用四等水准测量。
二、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施工布置网的主要作用是放样建筑物的轴线,这些轴线的位置偏差有一定的限制,其精度要求高。
2、点位的埋设要求在轴线两端,以便准确的标定工程的位置。
工业建筑场地,还要求施工控制点连线与施工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且坐标值尽量为米的整数倍,便于放样计算工作。
3、施工控制点的位置应分布恰当、坚固稳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要打,以便放样时可有所选择。
三、设计施工控制网时,尽可能将这些主轴线作为控制网的一条边。
建立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的联系,利用公式进行坐标换算。
K1、K2为已知控制点Z1、Z0、Z2为建筑施工格网1、由K1、K2测设出Z1、Z0、Z2的坐标2、由K1、K2、Z1、Z0、Z2坐标反算出K1、K2和Z1、Z0距离以及方位角3、设Z0(0,0)Z1(X1,0)建施工坐标系。
4、已知Z1、Z0在测图坐标系的坐标以及方位角a,现以Z1、Z0为施工坐标系坐标轴,对其换算公式为施工坐标转换为测图坐标Xp=Xo+X'pcosа-Y'psinаYp=Yo+X'psinа-Y'pcosа测图坐标转换为施工坐标X'=(Xp-Xo)cosа+(Yp-Yo)sinаY'=(Xp-Xo)sinа+(Yp-Yo)cos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