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53 KB
- 文档页数:1
沥青道路试验报告模板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沥青道路的性能与可靠性,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为道路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与材料1. 沥青道路样品:采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或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试验材料。
2. 试验设备:包括洛磯硬度仪、抗剪仪、冻融循环试验机、温度控制室等。
3. 其他辅助设备与材料:如试验砂、水、温度计等。
三、试验内容与方法1. 洛磯硬度测试:将洛磯硬度仪放置在沥青道路上,以标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洛磯硬度的测定,得到道路表面硬度值。
2. 抗剪强度测试:采用抗剪仪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抗剪强度的测试,得到沥青道路的抗剪强度值。
3. 冻融循环试验:在冻融循环试验机中对沥青道路样品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模拟道路在严寒环境下的变化情况,评估沥青道路的耐久性。
4. 温度变化试验:将沥青道路样品放置于温度控制室中,使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变化,观察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情况。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上述试验,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 洛磯硬度测试结果显示,沥青道路的表面硬度达到标准要求,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基本需求。
2. 抗剪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沥青道路的抗剪能力较强,能够承受一定的车辆负荷和外力影响。
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道路在冰冻融化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损坏和开裂现象。
4. 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较小,仍能保持较好的平整性。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沥青道路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表现良好,能够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沥青道路在洛磯硬度、抗剪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场合推广应用。
2. 针对沥青道路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变形情况,可以研究和改善其温度敏感性,减少道路变形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性能特点;
2.分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实验材料:
1.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试样切割工具;
3.电子拉伸试验机。
实验步骤:
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需要的试样尺寸和数量,使用试样切割工具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切割成相应的试样。
2.进行拉伸试验:将试样固定在电子拉伸试验机上,设置相应的拉伸速度和试验参数。
逐渐增加拉伸力,直到试样发生破裂,记录下破裂时的拉伸力值。
3.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力学性能。
实验结果:
经过拉伸试验后,记录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力学性能数据。
例如,抗拉强度为XMPa,断裂伸长率为X%。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表明该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耐力和延展性能。
这些性能特点使得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究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在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评估其耐候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更全面的性能测试,如抗冻、耐高温、耐老化等工程试验,以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建筑工程的防水保护提供更好的材料支持。
沥青检测报告一、引言。
本次沥青检测报告旨在对某某道路上使用的沥青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沥青作为道路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沥青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方法。
本次沥青检测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结构观察等。
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沥青的密度、黏度、渗透性等指标的测试,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包括沥青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显微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沥青的微观结构特征。
三、检测结果。
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沥青的密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黏度和渗透性也在合理范围内,表明该沥青的物理性能良好。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沥青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沥青质量分数达到了标准要求,说明该沥青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3. 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该沥青的显微结构均匀,没有明显的裂纹和空隙,表明该沥青的内部结构良好。
四、分析与建议。
综合以上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该沥青质量良好,适合用于道路施工。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沥青的温度和施工压力,以确保沥青的均匀铺设和密实性。
2. 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损坏部位,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3. 在沥青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避免沥青质量受到影响。
五、结论。
本次沥青检测报告得出结论,该沥青质量良好,适合用于道路施工。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确保道路使用安全和寿命。
六、参考文献。
1. 《沥青材料质量检测标准》。
2. 《道路施工规范》。
以上为本次沥青检测报告的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联系我们。
沥青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沥青试验段的实施是为了评估沥青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表现,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经验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沥青试验段的实施过程、结果及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沥青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二、试验段概况本次沥青试验段位于XX高速公路KXX+XX至KXX+XX段,全长XX 米。
采用AC-XX型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为XX厘米。
试验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试验过程及结果1. 材料准备与检测在试验段施工前,对沥青、集料等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 施工过程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施工工艺参数,如摊铺温度、碾压遍数、压实度等。
同时,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试验结果经过对试验段路面的检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表现出良好的承载能力。
(2)试验段路面的平整度、摩擦系数等使用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强现场管理,有效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四、经验总结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的关键。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的有效途径。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原材料性能,合理调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3. 加强施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艺参数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沥青离析现象及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沥青离析试验方法,包括离析试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
3. 评价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
二、实验原理沥青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混合料中不同粒径的骨料、沥青等组分发生分离现象。
沥青离析会导致路面性能下降,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验通过离析试验,测定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改性沥青、基质沥青、SBS、SBR类聚合物改性沥青、PE、EVA类聚合物改性沥青。
2. 实验仪器:离析实验管、烘箱、低温试验箱、支架、剪刀、软化点试模、筛子、盛样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离析实验管,将离析实验管装在支架上。
2. 将改性沥青用0.3mm筛过筛,然后加热、搅拌后注入竖立的离析实验管中。
3. 将离析实验管开口的一端捏成一薄片,并折叠两次以上;然后用小夹子夹紧,密闭;将实验管和支架一起放入烘箱中,在不受扰动的情况下静放48小时。
4. 加热完毕后,将离析实验管连支架一起从烘箱中轻轻取出,放入低温试验箱中,保持离析实验管竖立状态,使改性沥青试样凝为固体。
待全部固化后将离析实验管从试验箱中取出。
5. 待试样温度稍有回升发软,用剪刀将盛样管剪成相等的3截,取顶部和底部的各1/3试样分别放入样品盒或小烧杯中,再放入烘箱中融化,取出已剪断的铝管。
6. 搅拌后,分别灌入软化点试模中。
7. 对顶部和底部的沥青试样按规程T0606进行软化点试验,计算其差值。
8.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离析试验,分别测定了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差值。
2.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BS、SBR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差值较小,说明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较好;而PE、EVA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差值较大,说明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较差。
3. 离析试验结果对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SMA沥青混合料试验报告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试验目的:理解SMA(沥青与玛蹄脂碎石)的相关概念,熟悉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相关步骤,掌握级配、沥青用量、油石比、毛体积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了解SMA配合比设计与普通热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差异、了解析漏和飞散等试验相关细节等。
沥青混合料试样制作方法 T0702-2011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的试件2。
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小于或等于在26.5mm时,一组4个。
仪器设备:马歇尔击实仪。
电子天平等。
试验步骤:从略。
表1 矿料的表观﹑毛体积密度改性沥青密度为1.026表2 SMA-13试配级配各档料比例及合成级配表4 SMA-13马氏击实料单注: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 T0705-2011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
2。
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小于或等于在26.5mm时,一组4个。
仪器设备:马歇尔击实仪、浸水力学天平等。
试验步骤:从略。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T0709-2011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比设计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
仪器设备:马歇尔稳定度仪、恒温水槽等。
试验步骤:从略。
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 T0732-2011适用范围:1。
本方法用以检验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析出并沥干多余的游离沥青的数量,供检验SMA的最大沥青用量。
仪器设备:烘箱、烧杯800ml等。
试验步骤:从略。
试验数据处理与知识问答:一.绘制级配合成曲线和级配范围图(数据见表2)二.某组实测试验数据如下,请计算后,填写下表中空格的部分(需附公式和计算过程)。
马歇尔试验结果注:理论相对密度需根据试验报告中的数据,自行计算。
三.依据实测数据,试计算该种SMA析漏损失。
SMA析漏损失记录表四.填写试验记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编号]
接受单位:[接受单位名称]
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名称]
检验日期:[日期]
1.检验目的和方法
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质量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测试方法采用以下标准和方法:
1.1外观检查:按照《建筑材料及半成品外观检验通则》(GB/T250-2024)进行。
1.2 厚度测定:采用测量仪器对卷材的厚度进行测定,测定范围为
0-10mm。
1.3抗拉强度测定: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按照《建筑材料拉伸试验方法》(GB/T1040.1-2024)进行。
2.检验结果
2.1外观检查:
经过外观检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观整洁,无明显的表面缺陷和损伤,无明显的颜色差异,符合相关要求。
2.2厚度测定:
经测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平均厚度为X mm,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3抗拉强度测定:
在拉伸试验中,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为XMPa,达到产品标准要求。
3.检验结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经过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质量检验,结论如下:
3.1外观检查结果良好,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3.2厚度测定结果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3.3抗拉强度测定结果达到产品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经过质量检验,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用于相关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工作。
4.检验机构信息
检验单位:[检验单位名称]
邮编:[邮编]
备注:本报告仅对所提供样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仅反映样品的质量状况。
改性沥青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改性沥青进行试验,探究其性能及应用范围,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改性沥青是指通过在沥青中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剂使其性能得到改良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目的是提高沥青的耐久性、稳定性、抗老化能力等,以满足道路等工程的实际需求。
三、实验步骤:1.选取若干种不同类型的改性剂;2.根据规定比例将改性剂加入常规沥青中;3.进行研磨、混合等处理,使改性剂均匀分散在沥青中;4.对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能测试,包括黏度、软化点、抗拉强度等指标;5.根据实测数据和对比分析,评估不同改性剂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改性沥青进行测试,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黏度: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对沥青的黏度有不同的影响,其中X改性剂能显著降低沥青的黏度。
2.软化点:改性剂的使用能使沥青的软化点提高,表明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3.抗拉强度:改性沥青在抗拉强度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其中Y改性剂对沥青强度的提高效果最显著。
五、实验讨论:1.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改良效果有所差异,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最优的改性剂。
2.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应综合考虑改性剂的成本、环境友好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改性剂。
六、实验结论:1.改性沥青能够提高沥青的性能,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在选择改性剂时,应根据具体需要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改性剂进行改性。
3.通过本次试验,X改性剂和Y改性剂显示出了良好的改性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和试验操作方法,对于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和应用改性沥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本次试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试验样品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并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以更全面地评估改性沥青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总之,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道路和其他工程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试验,相信改性沥青的性能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沥青面层铺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栾川县恒基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七月三十一日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总结我标段于2009年7月24日上午进行了路面基层(二灰稳定砂砾)试验段铺筑工作,经项目自检,监理抽监,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本项目业主及规范要求,共测压实度6处,合格率为100%。
平整度2处×20尺,合格率为80%。
厚度6处,合格率为100%。
宽度4个断面,合格率为100%。
水泥剂量8组合格率为100%,强度1组,合格率为100%。
现就试验成果汇总如下:一、试验段工程概况1、试验段选择在k602+000-k602+200段,全长200米。
此段基层为0.18米+0.03米调平层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
2、试验段施工时采用中心拌和站厂拌、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法施工,一次性压实。
二、试验段指导思想及目的1、试拌: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
2、试铺确定b、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水的加入方式。
修正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c、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d、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3、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
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
三、试验段成果汇总a、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砾=5:10:85 其中砂砾按5:1参配砾石,含石量55%-60% 含水量宜控制在6.5%--7%b、机械组合为:拌合场集中拌合,自卸车运输,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0压路机静压2遍、弱震2遍、强震3遍、收面一遍(其中增加18t压边),洒水车养生。
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饶讷公路讷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饶讷公路讷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饶讷公路讷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饶讷公路讷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 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改性沥青试验报告D—23改性沥青试验报告饶讷公路讷河段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单位黑龙江省德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A11监理单位黑龙江省正旭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D—24。
改性沥青试验记录一、试验目的:研究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评价其适用性和优劣。
二、试验原理:改性沥青是指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改性剂对沥青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提高其抗老化、抗氧化和抗溶剂等性能,以应对不同工程环境下的需求。
三、试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a)沥青:采用标准85/100号道路沥青;b)改性剂:选取聚合物改性剂进行实验;c)其他辅助材料。
2.设备:a)沥青试验锅;b)搅拌器;c)石油醚;d)干净试验容器;e)温度控制设备。
四、试验步骤:1.初次试验b)将改性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试验锅中,并进行充分搅拌,待改性剂完全溶解均匀;c)温度控制在温度B(一般为160℃)条件下持续搅拌2小时;d)关闭搅拌器,试验锅的温度降至温度C(一般为130℃);e)将试验锅中的改性沥青倒入干净的试验容器中,冷却并待其凝固;f)用石油醚进行清洗试验锅,确保无油渍。
2.二次试验a)将初次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再次加热至温度A,并重复初次试验的步骤b-d;b)试验完成后,用石油醚清洗试验锅。
3.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五、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得到了改性沥青的一些性能参数,如温度稳定性、抗老化性能和抗变形性能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可以评价改性沥青的优劣,以供工程应用选择参考。
六、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及分析,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有较好的抗变形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将改性沥青应用于道路铺设等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
七、试验总结与建议:通过该试验,我熟悉了改性沥青的试验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改性沥青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在以后的试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改性沥青的其他性能参数,并与传统沥青进行对比试验,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改性沥青的性能和适用性。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改性沥青的制备原理和工艺过程。
2. 掌握改性沥青的性能测试方法。
3. 评估改性沥青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沥青:采用某品牌沥青,牌号为70号沥青。
- 改性剂:采用某品牌SBS改性剂。
- 沥青拌合剂:采用某品牌沥青拌合剂。
2. 实验仪器:- 沥青搅拌机:用于改性沥青的制备。
- 沥青加热罐:用于沥青的加热和改性剂的溶解。
-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 沥青延度测定仪: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延度。
- 沥青针入度测定仪: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针入度。
- 沥青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马歇尔稳定度。
- 沥青流值测定仪:用于测定改性沥青的流值。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改性沥青制备:(1)将沥青加热至150-160℃,保持恒温。
(2)将改性剂按比例加入沥青中,搅拌均匀。
(3)继续加热沥青,使改性剂完全溶解。
(4)加入沥青拌合剂,搅拌均匀。
(5)将改性沥青冷却至室温,装桶备用。
2. 改性沥青性能测试:(1)软化点测定:按照GB/T 4507-2000《道路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法》进行测定。
(2)延度测定:按照GB/T 4508-2000《道路石油沥青延度测定法》进行测定。
(3)针入度测定:按照GB/T 4509-2000《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测定法》进行测定。
(4)马歇尔稳定度测定:按照GB/T 50083-200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5)流值测定:按照GB/T 50180-2001《沥青混合料流值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软化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比普通沥青提高了约20℃。
2. 延度:改性沥青的延度比普通沥青提高了约50%。
3. 针入度: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比普通沥青降低了约10。
4. 马歇尔稳定度:改性沥青的马歇尔稳定度比普通沥青提高了约30%。
5. 流值:改性沥青的流值比普通沥青降低了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