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及跨国并购的案例9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2.85 MB
- 文档页数:5
国际海运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一案例简介2003年4月10日,香港环球航运集团(BW集团)董事局主席苏海文先生宣布环球航运已持巨资并购挪威航运“老大”本格森集团。
这是世界航运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
在2003之前,环球航运已实际掌握本格森10%以上股权,此次再收购本格森44.3%的股权,环球航运前后动用14亿美元、持有了本格森55%以上股权,成为世界航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并购(1999年丹麦马士基并购美国海陆用了8亿美元)。
二公司简介香港环球航运隶属于香港主要的华资家族大财团—包玉刚家族财团。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看好世界航运业前景,成立环球轮船有限公司,拆资70万美元购入一艘27年船龄、载重8700吨的烧煤船,改名为金安号,迈开了创立环球航运集团的第一步。
公司初创期,绝大部分船只以长期租约方式予日本航运公司。
60年代中期,包玉刚借苏伊士运河关闭、日本对油船的需求激增之机,订造多艘10万吨级以上超级油轮,跻身“世界船王”之列。
1979年,环球航运集团步及最昌盛时期,成为世界航运业中高居首位的私营船东集团,共有船舶20艘,总吨位2050万吨,超出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三光船务公司一倍,直逼前苏联全国商船总吨位。
进入80年代后,在包氏弃舟登陆的方针指导下,公司船队减少至65艘,总吨位约800吨。
集团在1986年以前由包玉刚本人亲自管理,1986年以后,由其大女婿苏海文负责管理。
本格森集团本格森则是全球最大液化气、天然气运输商,总载重量1,230万吨。
本格森环球主业定位于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矿石、煤等能源运输业务。
三并购动因一国际海运企业并购的外在原因1战略上的调整和运输业务的重组是各大船公司之间实施收购或兼并的最基本原因。
通过与其他船公司的相互收购与兼并,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的变化趋势与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找准本公司在各航线上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位置,尽早的对未来航运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巩固自己在某些航线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