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1)
- 格式:ppt
- 大小:886.00 KB
- 文档页数:216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一)(1)弄清单句成分,学会区别单句与复句,掌握长短句间转换的方法。
(2)能识别复句类型,学会分析复句结构层次及关系。
(3)完成关联词选择填空,掌握辨析方法。
预习案1、结合书本掌握与单句、复句、关联词有关的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要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一、知识补充1、句子成分有哪些?2、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何?归结问题:1、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3、复句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2).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3).复句中的分句不能作别的分句的任何成分。
(4).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一般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4、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归结问题: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
归结问题:单复句的区分:(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并列)(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句中的“只有......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
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
1、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例如1、阅读课外书既可增长知识与阅历,又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从中体会他人的感受。
你既聪明可爱,又乐于帮肋别人,大家都很喜欢你。
2、我一边学习一边思考。
晚上,我一边吃饭一边听歌曲。
我一边逗着小狗,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
3、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明理、以及学有所用!
2、承接:承接是指前后的两个句子有一定的依赖,后面的依前面的一个发展顺序而来。
例如便;就;于是
这几天不是刮风便是下雨.
他一伤心就哭.
3、递进: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 分句之间的这种关系,必须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表示.表示递进关系的常用关联词有:1.单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尤其、还、甚至于等.2.配对使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尚且(况且)……,何况…….
4、选择: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无论……都…… 、
不管……也……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联合式复句:含义: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主次的区别,若干分句共同作为表达语意的主体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1)含义:分句之间:(1)分别说出几个事物的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情况;(2)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3)或者解释说明。
2)分类:(1)平行式:例1:这件名牌衣服很漂亮,那件名牌衣服很便宜。
例2、这个同学一边认真地听课,一边细心地记笔记。
(2)对照式:例1:他面对困难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勇往直前。
例2:是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是”——是连词,不是动词。
(3)解说式:(单一解说·总分解说)例1:北京奥运会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它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
例2:1、年初南方出现了冻雨灾害,2、五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3、8月全国很多省份又发生了水灾,/4、这些都说明2008年是中国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的一年。
3)关联词语:(1)平行式的关联词语:1 单用:也·又·还·同样·同时……2 双用: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既……,又(也)……有时……,有时……有的……,有的……(2)对照式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不是……(3)解说式关联词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语,应根据语意关系来确定。
2、承接复句(连贯)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出现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的顺序)2)分类:(1)动作的连续:例1:同学们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了学校。
例2:吃过晚饭,老秦跟小福来到场院打谷子。
(2)事情的连续:例1: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显得很干净。
例2:荆江大堤刚出现险情,解放军战士就出现在大堤上。
(3)关联词语:1 单用: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2 双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3、递进复句1)含义: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另一个分句的意思加深了一层。
复句和关联词语
本文是关于复句和关联词语,感谢您的阅读!
复句和关联词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语言单位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语言单位叫分句。
分句和分句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通常用一些词语来表示。
这种表示分句之间关系的词语叫关联词语。
(一)关联词语不是一个词类,离开了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的主要成员是连词,但并不是所有的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语。
例如“和”、“跟”、“同”、“与”等连词就不能连接分句。
还有些连词虽然可以连接分句,但也可以连接词。
例如:
①你去,或者她去,或者你们两人一起去。
②你在家玩游戏或者看电视都行,就是不要出去。
例①中的“或者”连接的是分句,是关联词语。
例②中的“或者”连接的是词,不是关联词语。
有些副词也可以用作关联词语。
试比较:
③他今年才20岁。
④早上5点钟他就起床了。
⑤他干活干到夜里12点,才睡觉。
⑥他刚走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例③、例④两句中的“才”和“就”不连接分句,不是关联词语。
例⑤、例⑥两句中的“才”和“就”连接分句,是关联词语。
除了连词和副词,还有一些别的词(如“一面……一面”、“首
先……其次”等)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
例如:
⑦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⑧我在这里首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其次说矛盾的特殊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 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 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复习类型和关联词语通过学习常见的几种关联词语,初步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复句,了解他们的结构和作用。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例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常见的关联词有:又……又……;既……又……;既……也……;不是……而是……;是……不是……;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或连接发生的几个动作。
分句之间是相承相接的关系。
例如:1、我们把菜洗干净,送到厨房里去。
2、这件事悄悄地传开了,人们纷纷到河边看热闹去了。
常见的关联词有:就、便、于是、接着、然后;首先……然后……;起先……后来……三、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这个结果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所作的论断。
例如:1、由于全体村民的顽强战斗,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2、歌声拖得很长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
3、这次救援行动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和积极配合。
4、他画得这样用心,以至于刮起大风也不理会。
5、我们既然来了,就该安心下来。
常见的关联词有:由于、因为、因此、所以;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以致、以至、以至于。
四、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语意上更进一层:或者范围更广,或者程度更深,或者情况更甚。
例如:1、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2、批评家的职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灌溉鲜花的幼苗。
3、不但眼睛模糊不清了,连精神也不济了。
4、老人不但不生气,反而摸着胡子笑呢。
5、小吴不但承认了错误,甚至表示要立即以实际行动将功补过。
6、听到他的名字尚且害怕,更何况去当面见他了。
复句类型和关联词1并列句概念: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例句: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关联词:又……又……、既……又……、既……也……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2承接句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3递进句概念: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不光(不只)……还……、尚且……何况……、别说……就连(就是)……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尤其4选择句概念: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或、或者、还是5转折句概念: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例句: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但是、但、可是、然而6假设句概念: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要是……那么……就、要、便、那么②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例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哪怕……也……纵然、纵使7条件句概念: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句: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凡是……都……、除非……才……8因果句概念: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整理稿)(一)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述说或描写相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件事、同一情况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不分主次、轻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也;又;还(有);同时;同样;另外搭配使用连用:既……,也……,又……;又……,还……成对使用:既……,也……;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重复使用: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并列关系的复句,通常又可分为平行式和对比式两种。
1平行式(A,B,C……)2对比式(不是A,而是B)分句具有对举性,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二)承接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在意思上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分句往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不能调换次序。
(三)递进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一般只有两个分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往往是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大多是成套使用的,也有单用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而且;并且;甚至;更况;且何;况;还;也;反而(反) 搭配使用连用:也……,还……,更……;不但……,而且……,甚至……成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还、也、更、又)……;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既……,更……“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
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可以分为顺进式和逆进式两种。
1顺进式(不但……,而且……)2逆进式(不但不……,反而……)这种复句前一分句常从否定方面说,表示“不怎样”或“没有怎样”,后一分句则从肯定方面说,“反倒怎样”,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是:
1、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
合用:既…又…;不是…而是…;也;又;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是…不是。
2、递进复句:分句之间的意思是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3、转折复句:句意之间是转折的关系。
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4、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5、条件复句:分句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